『壹』 混凝土最早由哪個國家的人發明的
混凝土最早由英國人亞斯普丁發明的。
英國人亞斯普丁發明"波蘭特水泥",
法國人莫尼埃取得了鋼筋混凝土的發明專利。
1865年的一天,法國園藝師莫尼埃在觀察植物的根系時,發現植物根系在松軟的土壤里互相交叉、盤根錯節,形成一種網狀結構,從而把土壤抱成了團。
莫尼埃從植物根系的這個現象中得到啟示:如果在做水泥花壇時,在混凝土裡面先加上一些網狀的鐵絲,不就可以使建成的花壇抗拉強度增加、更加結實了嗎?於是他馬上開始動手試驗,效果很好。
鋼筋混凝土就這樣被發明了,並且一直到現在還是建築業中一種不可缺少的主要建築材料。
(1)鋼筋混凝土什麼時候發明的擴展閱讀:
考古人員發現5000年前的凌家灘先民不僅能夠製造精美的玉石器,而且已開始稻作農業,飼養或捕獵豬、鹿、鳥禽等多種動物豐富飲食品種。
另外在房屋建設中,他們已懂得類似鋼筋混凝土的:「挖槽填燒土,木骨撐泥牆」的建築工藝。
5000年前的凌家灘人不是只會簡單的搭建屋舍,事實證明,當時的凌家灘人已懂得「挖槽填燒土,木骨撐泥牆」的建築工藝,這和如今的鋼筋混凝土非常相似。
工作人員說,原始先民要用經過火燒過土作為房基槽與牆體的填充材料,在基槽內用木棍作為牆體的支撐柱,然後填埋紅燒的土塊,並在牆體兩側表面敷上較厚的粘泥,甚至一部分還可能用蘆葦桿加固。
1900年,萬國博覽會上展示了鋼筋混凝土在很多方面的使用,在建材領域引起了一場革命。法國工程師艾納比克1867年在巴黎博覽會上看到莫尼爾用鐵絲網和混凝土製作的花盆、浴盆、和水箱後,受到啟發,於是設法把這種材料應用於房屋建築上。
1879年,他開始製造鋼筋混凝土樓板,以後發展為整套建築使用由鋼筋箍和縱向桿加固的混凝土結構梁。僅幾年後,他在巴黎建造公寓大樓時採用了經過改善迄今仍普遍使用的鋼筋混凝土主柱、橫梁和樓板。
1884年德國建築公司購買了莫尼爾的專利,進行了第一批鋼筋混凝土的科學實驗,研究了鋼筋混凝土的強度、耐火能力。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力。
1887年德國工程師科倫首先發表了鋼筋混凝土的計算方法;英國人威爾森申請了鋼筋混凝土板專利;美國人海厄特對混凝土橫梁進行了實驗。
1895年——1900年,法國用鋼筋混凝土建成了第一批橋梁和人行道。1918年艾布拉姆發表了著名的計算混凝土強度的水灰比理論。鋼筋混凝土開始成為改變這個世界景觀的重要材料。
混凝土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其所用的膠凝材料為粘土、石灰、石膏、火山灰等。
自19世紀20年代出現了波特蘭水泥後,由於用它配製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所需要的強度和耐久性,而且原料易得,造價較低,特別是能耗較低,因而用途極為廣泛(見無機膠凝材料)。
20世紀初,有人發表了水灰比等學說,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強度的理論基礎。以後,相繼出現了輕集料混凝土、加氣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種混凝土外加劑也開始使用。
60年代以來,廣泛應用減水劑,並出現了高效減水劑和相應的流態混凝土;高分子材料進入混凝土材料領域,出現了聚合物混凝土;
多種纖維被用於分散配筋的纖維混凝土。現代測試技術也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混凝土材料科學的研究。
『貳』 鋼筋混凝土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約澤夫·莫尼哀(1823—1906),法國園藝家,鋼筋混凝土的發明者。1865年,法國園藝家約琴夫·莫尼埃在砌花壇時,為防止被人踩壞,試著將鐵絲編成根的形象,將粘合性更好的水泥、沙子、小石子澆灌一起
『叄』 混凝土發明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18世紀中葉,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英國在迅速崛起,海上交通也格外繁忙。1774年,工程師斯密頓奉命在英吉利海峽築起一座燈塔,為過往這里的船隻導航引路。
這可把斯密頓難住了。在水下用石灰砂漿砌磚?灰漿一見水就成了稀場。用石頭沉入海中?哪能經得起海浪的沖擊?經過無數次的試驗,最後,他用石灰石、粘土、沙子和鐵渣等經過飯燒、粉碎並用水調和後,注入水中,這種混合料在水中不但沒有被沖稀,反而越來越牢固。這樣,他終於在英吉利海峽築起了第一個航標燈塔。
不久,英國一位叫亞斯普丁的石匠,又摸索出石灰、粘土、鐵渣等原料的最合適比例,進一步完善了生產這種混合料的方法。1824年,亞斯普丁的這一項發明取得了專利。由於這種膠質材料硬化後的顏色和強度,同波特蘭地方出產的石材十分相近,故他取名為「波特蘭水泥」。從此,這種人造的石頭、奇特的石頭的名稱——「水泥」便沿用下來。
在此之前,地下建築物的施工是很費勁的,砌石或砌磚的漿料要用江米煮成糊狀和石灰混在一起;牆基還要用暗溝排水。至於在水下築壩那就更困難了。自從有了這種奇特的「石頭」,這些難題均不在話下。因此,這種「石頭」在人類建築史上起著劃時代的作用,它是現代一切防水建築物的材料基礎。
這種「石頭」雖然奇特,但它畢竟還是「石頭」啊!因而它同任何石頭一樣都有自身的不足——脆,經不起沖擊,抗拉強度低。為了克服波特蘭水泥的弱點,法國工程師克瓦漢首先提出在這種水泥中引入鋼筋的設想,即充分利用鋼筋抗拉強度高的優點與水泥硬度高的優點。1861年,克瓦涅用水泥、鋼筋和沙石成功地築起了一座水壩,並取名為"混凝土"水壩。從此,比水泥更好的建築材料——「混凝土」又出現了。
『肆』 世界上最早的鋼筋混凝土建築是那個建築物混凝土建築發明時間是何時
混凝土抄看起來很像是一種十分現代化的建築材料,但實際上它是古羅馬人發明的。
古羅馬人在石灰和沙子的混合物里摻合進碎石子製造出混凝土。使用的沙子是稱為「白榴火山灰」的火山土,產自義大利的玻佐里地區。
古羅馬人將混凝土用在許多壯觀的建築物上。像古羅馬圓形劇場--羅馬最宏大的圓形露天鬥技場這樣的建築物,如果沒有混凝土,建造起來就非常困難。
1756年,英國工程師約翰·斯米頓重新發現了這一技術,那時他正在尋找一種用來建造德文郡的埃梯斯通燈塔地基的材料。以後工程師們發現其他沙子可以用來代替白榴火山灰,這樣,在建築物中使用混凝土再次廣泛流行起來。
在19世紀60年代,法國為約瑟夫·莫里爾產生了用鐵條加因混凝土的想法。這為在現代摩天大樓和其他大型建築物中,大規模使用混凝土鋪平了道路。
『伍』 混凝土是誰發明的
聰明的古羅馬人發明了現代化建築的最基本材料混凝土。古羅馬人在石灰和沙子的混合版物里摻合進碎權石子製造出混凝土。他們使用的沙子是稱為「白榴火山灰」的火山土,產自義大利的玻佐里地區。
古羅馬人將混凝土用在許多壯觀的建築物上。如古羅馬最偉大的圓形露天競技場,假如沒有混凝土,建造起來就非常困難。
公元476年古羅馬衰亡後,用白榴火山灰製作混凝土的技術在西方逐漸被人們遺忘了。
但1756年,英國工程師約翰·斯米頓重新發現了這一技術,那時他正在尋找一種用來建造德文郡的埃梯斯通燈塔地基的材料。工程師發現用沙子可以代替白榴火山灰,這樣,在建築物中使用混凝土再次流行起來。19世紀60年代,法國約瑟夫·莫里爾首次將混凝土用於摩天大樓等大型建築物中。
『陸』 鋼筋混凝土是誰發明的
約澤夫·莫尼哀來(1823—1906),法國園藝家源,鋼筋混凝土的發明者。1865年,法國園藝家約琴夫·莫尼埃在砌花壇時,為防止被人踩壞,試著將鐵絲編成根的形象,將粘合性更好的水泥、沙子、小石子澆灌一起。
『柒』 鋼筋混凝土是怎麼發明的
在現代建築中,鋼筋混凝土已經被廣泛使用,但是,這混凝土的發明並不是搞建版築的專家,更不是專門權研究建築材料的專業人士,而是一個法國園藝師的偶然發明。 莫尼哀是法國19世紀的一位園藝師。然而,他最突出的貢獻並不在園藝學方面,而是在建築業方面。因為他發明了鋼筋混凝土,引起了建築業革命性的變化。 水泥出現在19世紀20年代,它是由石灰石和黏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後燒制而成的。在莫尼哀生活的時代,水泥在建築業方面已廣泛應用了。整日擺弄花草的莫尼哀,覺得陶制的大花盆不耐用,便改用木板製作,但仍不理想。他看到人們用水泥修建房子,意識到具有強粘合力的水泥可能適合於製作大花盆。於是,他用水泥摻進砂子製作,結果並非他想像的那樣,花盆經受不起沖擊或牽拉,很容易破裂。 於是,莫尼哀依照植物根系結構,用鐵絲編織成一個簡單的網狀骨架,裝在木板做成的模具里,再用水泥和砂子混合後澆鑄。乾燥後撤掉木模,最後製成了一個很結實的大水泥花盆。1867年,莫尼哀將這項技術申請了專利,並將其命名為「鋼筋混凝土」。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莫尼哀的意外發明,為後世的建築業開辟了一條廣闊的道路。
『捌』 鋼筋混凝土的發展歷史
鋼筋混凝土的發展歷史
鋼筋混凝土的發明出現在近代,通常為人認為發明於1848年。1868年一個法國園丁, 獲得了包括鋼筋混凝土花盆,以及緊隨其後應用於公路護欄的鋼筋混凝土樑柱的專利。1872年,世界第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在美國紐約落成,人類建築史上一個嶄新的紀元從此開始,鋼筋混凝土結構在1900年之後在工程界方得到了大規模的使用。1928年,一種新型鋼筋混凝土結構形式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出現,並於二次世界大戰後亦被廣泛地應用於工程實踐。鋼筋混凝土的發明以及19世紀中葉鋼材在建築業中的應用使高層建築與大跨度橋梁的建造成為可能。
鋼筋混凝土是當今最主要的建築材料之一,但它的發明者既不是工程師,也不是建築材料專家,而是一位法國名叫莫尼埃的園藝師。莫尼埃有個很大的花園,一年四季開著美麗的鮮花,但是花壇經常被遊客踏碎。為此,莫尼埃常想:「有什麼辦法可使人們既能踏上花壇,又不容易踩碎呢?」有一天,莫尼埃移栽花時,不小心打碎了一盆花,花盆摔成了碎片,花根四周的土卻僅僅包成一團。「噢!花木的根系縱橫交錯,把松軟的泥土牢牢地連在了一起!」他從這件事上得到啟發,將鐵絲仿照花木根系編成網狀,然後和水泥、砂石一起攪拌,做成花壇,果然十分牢固。
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指用配有鋼筋增強的混凝土製成的結構。承重的主要構件是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殼結構、大模板現澆結構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物。用鋼筋和混凝土製成的一種結構。鋼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壓力。具有堅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鋼結構節省鋼材和成本低等優點。
『玖』 鋼筋混凝土是哪國人發明的
鋼筋混凝土通常認為法國園丁約瑟夫·莫尼爾於1849年發明鋼筋混凝土並於1867年取得包括鋼筋混凝土花盆以及緊隨其後應用於公路護欄的鋼筋混凝土樑柱的專利。1872年,世界第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在美國紐約落成,鋼筋混凝土結構在1900年之後在工程界方得到了大規模的使用。
1928年,一種新型鋼筋混凝土結構形式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出現,並於二次世界大戰後亦被廣泛地應用於工程實踐。鋼筋混凝土的發明以及19世紀中葉鋼材在建築業中的應用使高層建築與大跨度橋梁的建造成為可能。
(9)鋼筋混凝土什麼時候發明的擴展閱讀
工作原理:鋼筋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共同工作是由它自身的材料性質決定的。首先鋼筋與混凝土有著近似相同的線膨脹系數,不會由環境不同產生過大的應力。其次鋼筋與混凝土之間有良好的粘結力,有時鋼筋的表面也被加工成有間隔的肋條來提高混凝土與鋼筋之間的機械咬合;
當此仍不足以傳遞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拉力時,通常將鋼筋的端部彎起180 度彎鉤。此外混凝土中的氫氧化鈣提供的鹼性環境,在鋼筋表面形成了一層鈍化保護膜,使鋼筋相對於中性與酸性環境下更不易腐蝕。
『拾』 鋼筋混凝土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1865年,法國園林師約瑟夫·莫尼埃在觀察植物根系時,發現植物根系在松軟的土壤專中盤根錯節,相互交屬叉成網狀結構,使土壤包成一團,他由此聯想到了花池的構造,在花池中加入了網狀鋼絲,結果製成的花池不再像以前那樣容易破碎。1875年,他又用這一發明製造了鋼筋混凝土橋。從此鋼筋混凝土作為一種新型的建築材料得到廣泛的應用。
鋼筋比重大,既能承受壓力,又能承受張力;混凝土比重較小,但是能承受壓力,不能承受張力。如果全用鋼鐵造大樓,不僅造價昂貴、保暖性能極差,而且地面承受不了如此巨大的壓力;如果全用混凝土蓋大樓,雖然價格比較便宜,卻不堅固。但是在混凝土中加進鋼筋,就把二者的優點都利用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