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防頂板保護層墊塊要多大的
這和環境類別有關系,一般不小於20mm。且保護層厚度不小於受拉鋼筋的公稱直徑。
㈡ 鋼筋人防牆柱預留保護層是多少
人防牆體的鋼筋保護層厚度比普通剪力牆要大一些,但也就是30mm左右。
㈢ 人防地下室鋼筋保護層能否用塑料
不能用.
㈣ 混凝土工程中鋼筋保護層墊塊採用什麼材料較好
這要看是在什麼部位了。
一般梁底部的保護層採用的是水泥墊塊,
柱子和板採用的是塑料墊塊,也有板底筋用不小於該板混凝土強度的水泥墊塊的。
㈤ 人防頂板鋼筋保護層可以用大理石墊塊嗎
當然可以!只來要用的自大理石厚度與保護層一致就可。
不但可以,而且這種部位採用碎塊大理石作墊塊是最佳首選,其理由如下:
1.位於頂板底面,為非迎水面部位,不存在使用大理石作墊塊會減弱結構自防水這一缺陷;
2.使用廢邊角料大理石作墊塊,其成本要比砼、砂漿、塑料墊塊低;
3.強度高,不容易被壓碎;
4.使用安放比塑料墊塊方便。
㈥ 房建鋼筋保護層一般用多大的墊塊合適
樑柱厚度在2.5公分的板厚度1.5公分的
㈦ 人防地下室顯示防護密閉套管D216×6中的D216和6分別指什麼是套管216大,有6個還是怎樣
根據國家建築標准設計圖集07FK02《防空地下室通風設備安裝》第48頁「風管穿密閉牆做法詳圖」所示專,預埋管(注意不稱為屬套管)有Ⅰ型和Ⅱ型二種,預埋管長度與防護密閉牆的厚度一致。Ⅰ型用於兩端接管,即兩埠皆有翼環;Ⅱ型用於一端接管,只有在需要接管的埠帶翼環,另一端沒有(如擴散室彎頭的預埋管)。Ⅱ型管預埋時要注意方向,埠帶翼環用於接管的要與接管方向一致。如果怕搞錯,可以不管哪端或兩端接管,全部用Ⅰ型管。預埋管加工、預埋時,要注意管徑、預埋位置與設計要求一致,預埋到位後應用鋼筋將管與牆體鋼筋焊牢,以免混凝土澆搗時錯位,影響後續接管施工。因為預埋管與牆體平齊,所以拆模後,需要及時將翼環外的混凝土清理干凈,將整個翼環完整地露出來。接管焊接完成後,應及時地對翼環做防腐處理,牆體粉刷時要注意不沾污翼環。預埋管出牆的做法是老的做法,因為與混凝土施工時矛盾較大,預埋質量不高,所以現在用上述方法預埋的佔多數。
㈧ 鋼筋保護層厚度一般是多少
鋼筋保護層厚度一般如下:(要算鋼筋根數,構件長的兩邊保護層一般是5-6公分,算鋼筋長度時候,鋼筋末端的保護層有是2-3公分。)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有最小和最大的要求,老規范對鋼筋保護層厚度是按主要受力鋼筋和箍筋、構造鋼筋分開要求的,除了主筋有保護層的要求,箍筋也有保護層的要求。但是,新規范統一規定為「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是指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
其實混凝土驗收規范上對此有一條說明:混凝土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必須符合要求,其允許偏差最大值不得超過1.5倍。
(8)人防工程鋼筋保護層用什麼材料6擴展閱讀:
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8.2第102頁、11G101-1第54頁對「混凝土保護層的最小厚度」的說明:
1、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是指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適用於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的混凝土結構;
2、構件中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鋼筋的公稱直徑;
3、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的混凝土結構,一類環境中,最外層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表中數值的1.4倍;二、三類環境中,應採取專門的有效措施;
4、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大於C25時,表中保護層厚度數值應增加5;
5、基礎底面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有混凝土墊層時應從墊層頂面算起,且不應小於40mm。
網路-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㈨ 建築地面保護層用的材料是
一般用的是混凝土做保護層。
鋼筋保護層墊塊是在磚混結構里,放在梁下,用以擴大承壓面積,是解決局部承壓時常用的辦法。
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關繫到結構的承載力、耐久性、防火等性能。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具有以下幾個作用和影響:
1、維護結構耐久性混凝土中保護層太薄容易滲入潮濕氣體和水,過厚則易產生裂縫,這些都可能使鋼筋銹蝕並膨脹,從而使混凝土遭受破壞,影響使用和結構安全。
2、承受外力作用 保護層對鋼筋有錨固力,利用混凝土與鋼筋間的錨固力,兩者緊密結合,共同參與工作。保護層過薄或缺失時,減低了它的錨固力從而降低了結構抵抗軸力和彎矩的作用。
3、從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公式
M≤a l fcbx(h0一x/2)+fy』AS』(ho--a s』)一(σpO』一fpy』)A p』(ho--a p』)可以看出,當麵筋保護層過厚導致截面有效高度h0減小時,將降低截面受彎承載力。可見保護層厚度是影響結構承載力多麼重要的因素。
4、防火保護層混凝土具有一定的隔熱作用,遇到火災時能對較易軟化的鋼筋進行保護,如果保護層厚度過薄,在高溫環境下容易開裂,致使鋼筋因過熱而降低強度從而破壞整體結構。2003年湖南衡陽某工程就因大火燃燒產生的高溫高熱使鋼筋軟化導致坍塌並造成重大傷亡事故。
因此,在當前的質量驗收工作中保護層厚度的控制越來越受到重視,新規范規定在驗收過程中要進行實體檢測。
㈩ 鋼筋保護層是什麼材料
混凝土
簡介:混凝土,簡稱為「砼(tóng)」:是指由膠凝材料將集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稱。通常講的混凝土一詞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可含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它廣泛應用於土木工程。
高強度混凝土原材料選擇及配合比設計:
1.水灰比的確定:高強混凝土水灰比的計算不能採用普通混凝土的強度的公式,應根據試驗資料進行統計,提出混凝土強度和水灰比的關系式,然後用作圖法或計演算法求出與混凝土配製強度(fcu.0)相對應的水灰比。當採用多個不同的配合比進行混凝土強度試驗時,其中一個應為基準配合比,其他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較基準配合比分別增加和減少0.02~0.03。
2.集料用量:
(1)每立方碎石用量G0 高強混凝土每立方的碎石用量VS 為0.9~0.95m3,則每立方中碎石質量為:G0=VS×碎石鬆散容重
(2)每立方砂用量S0S0=[G0/(1-QS)]QSQS-砂率,應經試驗確定,一般控制在28~36%范圍內。
3.用水量:計算高強混凝土配合比時,其用水量可用普通混凝土用水量的基礎上用減水率法加以修正。在不摻外加劑的混凝土用水量中扣除按外加劑減水率計算得出的減水量即為摻減水劑時混凝土的用水量。此時注意一定要通過試驗確定外加劑的減水率。
4.水泥用量:生產高強混凝土時,水泥的用量是至關重要的,它直接影響到水泥膠砂與骨料的粘結力。為了增加砂漿中膠質結料的比例,水泥含量要比較高,但要注意的是,水泥用量又不宜過高,否則會引起水化期間放熱速度過快或收縮量過大等問題。高強混凝土水泥用量一般不宜超過550 kg/m3。
5.試拌調整:對計算所得的配合比結果要通過試配、試拌來驗證。拌制高強混凝土必須使用強制式攪拌機,振搗時要高頻加壓振搗,保證拌和物的密實。要注意試拌量應不小於拌和機額定量的1/4,混凝土的攪拌方式及外加劑的摻法,宜與實際生產時使用的方法一致。
6.配合比的確定:當拌和物實測密度與計算值之差的絕對值不超過計算值2%時,可不調整。大於2%時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00 規定進行相應的調整。混凝土配合比確定後,應對配合比進行不少於6 次的重復試驗進行驗證,其平均值不應低於配製的強度值,確保其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