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筋如何代換
如果按最小配筋率進行配筋時按等面積進行代換,如果是按計算強度進行配筋時按等強度進行代換,同時得注意最小配筋數量(如梁 柱等構件)以及代換後的鋼筋間距等必須滿足規范要求,
B. 鋼筋的代換有那兩種
鋼筋代換抄
施工中如供應的鋼襲筋品種和規格與設計圖紙不符時,在徵得設計單位同意後,可以進行代換。
1:鋼筋代換應注意如下事項:
1)必須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代換鋼筋的性能;
2)某些重要構件,如吊車梁、薄腹梁、桁架下弦等,不宜用I級鋼筋代替螺紋鋼筋。以免使用時裂縫寬度開展過大。
C. 鋼筋強度代換有哪些原則和方法
一般分兩種:
1、等強度代換,靈活性較強,可以在不同強度等級之間代換,如HRB335級與HRB400等可以根據設計強度計算互相代換。不過計算相對繁瑣,需要進行受力分析。可參考《建築施工手冊》縮印版相關內容。
2、等面積代換,靈活性差,但是計算簡單,只允許在同等鋼筋級別之間代換,只需將受拉、受壓鋼筋的截面配筋率計算出即可。可參考《建築施工手冊》縮印版相關內容。
D. 鋼筋代換,如何代換,原則、方法等。最好有實例
一、代換原則:等強度代換或等面積代換。當構件配筋受強度控制時,按鋼筋代換前後強度相版等的原則進行代權換;當構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時,或同鋼號鋼筋之間的代換,按鋼筋代換前後面積相等的原則進行代換。當構件受裂縫寬度或撓度控制時,代換前後應進行裂縫寬度和撓度驗算。
二、鋼筋代換時,應徵得設計單位的同意,相應費用按合同規定(一般應徵得業主同意)並辦理相應手續。代換後鋼筋的間距、錨固長度、最小鋼筋直徑、數量等構造要求和受力、變形情況均應符合相應規范要求。
三、至於實例,你還是自己到網上搜一下吧。在此就不提供了。
E. 簡述鋼筋的代換原則
鋼筋代換
施工中如供應的鋼筋品種和規格與設計圖紙不符時,在徵得設計單位同意後,可以進行代換。
1:鋼筋代換應注意如下事項:
1)必須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代換鋼筋的性能;
2)某些重要構件,如吊車梁、薄腹梁、桁架下弦等,不宜用I級鋼筋代替螺紋鋼筋。以免使用時裂縫寬度開展過大。
3)梁中縱向受力鋼筋與彎起鋼筋應分別代換,以保證正截面與斜截面強度。
4)偏心受壓、偏心受拉構件的鋼筋代換時,不取整截面配筋量計算,應按受拉或受壓鋼筋分別代換。
5).同一截面內用不同直徑、不同種類鋼筋代換時,各鋼筋間拉力差不宜過大,同品種鋼筋直徑差不大於5mm,以防構件受力不均。
6)鋼筋代換後,應滿足構造要求(如鋼筋間距、最小直徑、最少根數、錨固長度、對稱性等)及設計中提出的特殊要求(如沖擊韌性、抗腐蝕性等)。
7)鋼筋代換後,其用量不宜大於原設計用量的5%,亦不低於2%。
2:鋼筋代換的方法有以下三種:
(1)當結構是按強度控制時,可按強度相等的原則進行代換,稱為「等強代換」,
即:
As1*fy1=As2*fy2
式中 As1、fy1──原設計鋼筋的計算面積和設計強度;
As2、fy2──擬代換鋼筋的計算面積和設計強度。
(2)當構件按最小配筋率控制時,可按鋼筋面積相等的原則代換,稱為「等面積代換」,即:
As1=As2
(3)當結構構件按裂縫寬度或抗裂性要求控制時,鋼筋的代換需進行裂縫及抗裂性驗算。
鋼筋代換後,有時由於受力鋼筋直徑加大或根數增多而需要增加排數,則構件截面的有效高度h0減小,截面強度降低,此時需復核截面強度。
F. 鋼筋代換有幾種
鋼筋代換方式有:
1.等強度代換
2.等截面積代換
G. 建築工程中,鋼筋代換有幾種方式
建築工程中,鋼筋代換有三種方式:等強度代換,等面積代換和等彎距代換.
H. 簡述鋼筋代換有哪些方法,各是在什麼情況下使用的
誰說鋼筋代換有哪些方法?各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好的情況下?
I. 鋼筋代換原則
鋼筋代換
施工中如供應的鋼筋品種和規格與設計圖紙不符時,在徵得設計單位同意後,可以進行代換。
1:鋼筋代換應注意如下事項:
1)必須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代換鋼筋的性能;
2)某些重要構件,如吊車梁、薄腹梁、桁架下弦等,不宜用I級鋼筋代替螺紋鋼筋。以免使用時裂縫寬度開展過大。
3)梁中縱向受力鋼筋與彎起鋼筋應分別代換,以保證正截面與斜截面強度。
4)偏心受壓、偏心受拉構件的鋼筋代換時,不取整截面配筋量計算,應按受拉或受壓鋼筋分別代換。
5).同一截面內用不同直徑、不同種類鋼筋代換時,各鋼筋間拉力差不宜過大,同品種鋼筋直徑差不大於5mm,以防構件受力不均。
6)鋼筋代換後,應滿足構造要求(如鋼筋間距、最小直徑、最少根數、錨固長度、對稱性等)及設計中提出的特殊要求(如沖擊韌性、抗腐蝕性等)。
7)鋼筋代換後,其用量不宜大於原設計用量的5%,亦不低於2%。
2:鋼筋代換的方法有以下三種:
(1)當結構是按強度控制時,可按強度相等的原則進行代換,稱為「等強代換」,即:
As1、fy1=As2、fy2
式中 As1、fy1──原設計鋼筋的計算面積和設計強度;
As2、fy2──擬代換鋼筋的計算面積和設計強度。
(2)當構件按最小配筋率控制時,可按鋼筋面積相等的原則代換,稱為「等面積代換」,即:
As1=As2
(3)當結構構件按裂縫寬度或抗裂性要求控制時,鋼筋的代換需進行裂縫及抗裂性驗算。
鋼筋代換後,有時由於受力鋼筋直徑加大或根數增多而需要增加排數,則構件截面的有效高度h0減小,截面強度降低,此時需復核截面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