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鋼筋綁扎的幾種綁法
主要有五種,柱子鋼筋綁扎工藝、梁鋼筋綁扎、板鋼筋綁扎、樓梯鋼筋綁扎、柱箍筋綁扎。
1、柱子鋼筋綁扎工藝: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箍筋套在下層伸的搭接筋上,立柱子鋼筋,在搭接長度內,綁扣不少於3個,綁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採用光圓鋼筋搭接時,角部彎鉤應與模板成45°,中間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90°角。
2、梁鋼筋綁扎:框架樑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綁樑上部縱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綁扎。箍筋在疊合處的彎鉤,在梁中應交錯綁扎,箍筋彎鉤為135°,平直部分長度為10d,如做成封閉箍時,單面焊縫長度為5d。
3、板鋼筋綁扎:綁扎板筋時用順扣或八字扣,除外圍兩根筋的相交點應全部綁扎外,其餘各點可交錯綁扎(雙向板相交點須全部綁扎)。如板為雙層鋼筋,兩層筋之間須加鋼筋馬凳,以確保上部鋼筋的位置。負彎矩鋼筋每個相交點均要綁扎。
4、樓梯鋼筋綁扎:根據設計圖紙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綁扎主筋後綁扎分布筋,每個交點均應綁扎。如有樓梯梁時,先綁梁後綁板筋。板筋要錨固到梁內。底板筋綁完,再綁扎梯板負筋鋼筋。主筋、負筋數量和位置均要符合設計要求。
5、柱箍筋綁扎:按已劃好箍筋位置線,將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動,由上往下綁扎,宜採用纏扣綁扎。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處與主筋交點均要綁扎,主筋與箍筋非轉角部分的相交點成梅花交錯綁扎。箍筋的彎鉤疊合處應沿柱子豎筋交錯布置,並綁扎牢固。
(1)綁扎鋼筋骨架哪些部位有擴展閱讀
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
5.4.9 鋼筋綁扎的細部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應在接頭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2 牆、柱、梁鋼筋骨架中各垂直面鋼筋網交叉點應全部扎牢;板上部鋼筋網的交叉點應全部扎牢,底部鋼筋網除邊緣部分外可間隔交錯扎牢;
3 梁、柱的箍筋彎鉤及焊接封閉箍筋的對焊點應沿縱向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構件同一表面,焊接封閉箍筋的對焊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超過50%;
4 填充牆構造柱縱向鋼筋宜與框架梁鋼筋共同綁扎;
5 梁及柱中箍筋、牆中水平分布鋼筋及暗柱箍筋、板中鋼筋距構件邊緣的距離宜為50mm。
綁扎接頭規范
1、搭接長度的末端與鋼筋彎曲處的距離,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於構件最大彎矩處;
2、受拉區域內,I級鋼筋綁扎接長的末端應做彎鉤,Ⅱ、Ⅲ級鋼筋可不做彎鉤;
3、直徑等於或小於12mm的受壓I級鋼筋的末端,以及軸心受壓構件中任意直徑的受力鋼筋的末端,可不做彎鉤,但搭接長度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35倍。
4、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5、受力鋼筋的綁扎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從任一綁扎接頭中心至搭接長度Z,的1.3倍區段范圍內有綁扎接頭的受力鋼筋,其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如下:受拉區不得超過25%;受壓區不得超過50%。
鋼筋的工藝性能:
1、彎曲性能:
按下表規定的彎心直徑彎曲180度後,鋼筋受彎曲部位表面不得產生裂紋。牌號公稱直徑a
2、反向彎曲性能:
根據需方要求,鋼筋可進行反向彎曲性能試驗。
反向彎曲試驗的彎心直徑比彎曲試驗相應增加一個鋼筋直徑。先正向彎曲45度,後反向彎曲23度,後反向彎曲23度。經反向彎曲試驗後,鋼筋受彎曲部位表面不得產生裂紋。
❷ 在什麼部位鋼筋需要全部綁扎。
在什麼部位鋼筋需要全部綁扎。
答:摘自《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2011
❸ 鋼筋安裝檢驗批中綁扎鋼筋網和綁扎鋼筋骨架怎麼區分,在那些情況下填鋼筋網
鋼筋網片是柱子或周圍洞口抗剪作用
一般四五層
而鋼筋骨架是指樑柱的縱筋加箍筋加上腰筋等共同構成的骨架
❹ 鋼筋網與鋼筋骨架如何區分
一、用途
鋼筋網一般指平面的鋼筋組合,如樓板內的縱橫向鋼筋,鋼筋骨架專一般指立體的鋼筋組合,屬如樑柱內的鋼筋。
鋼筋骨架是預先幫紮好的,多見於磚混施工(構造柱、挑梁等)提前預制幫紮好,施工時直接整體吊裝的都屬於鋼筋骨架。
二、結構
鋼筋網一般是指縱橫排列的鋼筋綁扎或焊接而成的網狀平面結構。鋼筋骨架一般是指鋼筋半成品(主筋、箍筋、架立筋等)綁扎或焊接而成的立體結構。
三、形狀
板的鋼筋一般為鋼筋網,但如果是較厚的板,布置雙層鋼筋的,就應是鋼筋骨架。
特點
一、鋼筋網
1、顯著提高鋼筋工程質量
2、明顯提高施工速度
3、增強混凝土抗裂能力
4、具有較好的綜合經濟效益
二、鋼筋骨架
1、防水
鋼骨架輕型板出廠時自帶專用的BAS復合抗滲塗層,配合屋面整體防水作法形成了可靠的復合防水體系,解決了一般輕質板材易滲漏的問題。
2、耐火
芯板採用無機材質,不燃燒,且在火中不爆裂、無有毒氣體釋放,是優良的耐火材料;整板耐火極限大於2小時,滿足構件的一級防火要求。
❺ 現澆混凝土鋼筋的綁扎要求是什麼,在哪個規范里有明確要求,比如哪些部位需滿扎,哪些部位可跳綁
現澆混凝土鋼筋的綁扎要求是什麼,在哪個規范里有明確要求,比如哪些部位需滿扎,哪些部位可跳綁?
92混凝土施工規范有關於鋼筋如何綁扎的規定,並在2000年作為強制性標准,然而為何2002混凝土施工規范就沒有了,也沒有相關解釋,為什麼?這可難壞了現場的施工管理者。大家都知道施工人員從學校里混過的比較少,難管理啊!
這道題怎麼又出來了?不是「趙萬春1 | 九級」已作過如下回答:
1、雙向受力的板的鋼筋要滿扎;單向受力的板的鋼筋是可以跳綁的,但最外圍二圈必須是滿扎的。
我也作過回答: 從您的提問,我可以說,您對《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04—92您也熟、2000年作為強制性標准您也知,趙先生上述回答您也知道。
您的問變成了:「然而為何《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就沒有了,也沒有相關解釋,為什麼?」
1、先注意一下規范名稱的變化:一個是「施工及驗收」,另一個是「施工質量驗收」,前者的任務包括施工方法和驗收,後者只是施工質量驗收,如若仍把施工方法摻入,則和寫文章一樣,成了「文不對題」故「就沒有了」。
2、也沒有相關解釋,有!您未細讀《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的前言,實際當時十四本規范出台,是根據《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GB50300—2001和堅了十六字「驗評分離、強化驗收、完善過程、過程式控制制」的指導原則修訂的。這就是解釋了。 3、為什麼?把施工方法,由施工單位去編制企業標准(高於國家標准)、工法等,不受規范束縛
,充分發揮勞動者的創造力。也避面了把出了的問題,都推給了規范。「出了的問題,說我是按規范做的!」供參考。
按著您對我的追問,我作過如補答:您是干監理的!我的意見您按「施工手冊」,心平氣和去跟他們講。「施工手冊」總不是您個人要求,一家之言吧!這是施工的經驗總結呀。我相信您提到的「鋼筋的綁扎要求」肯定會有出處,很可能寫得比原規范還詳細。該「施工手冊」必竟要指導具體操作的。試試看,供參考。收題吧!大家明知要這么做,且應該比這要求更嚴些。但「規范」可能目前無人能答上了,因您已找得夠辛苦了。
你說的很有水平,但是在我國如果規范里沒有,監理依據就不充分,管理起來就費勁,我仔細看了驗收統一標准,你說的對,但是工地上我們一般沒有見企業標准之類的啊,大哥。咋搞呢?既然不受規范約束,你就吊門沒有,不好管人家了。。「出現的問題,說我是按規范做的!」那還要規范干吊。
由於吃氣,不要怪罪,多說了點氣話,多多包涵。
回答答: 由於吃氣,不要怪罪。
❻ 鋼筋綁扎工序中的綁扎鋼筋網及綁扎骨架什麼意思
鋼筋綁扎工序中的綁扎鋼筋網及綁扎骨架什麼意思
答:語言組織太費勁又不實觀。
綁紮好的(預制)鋼筋網,現場也這樣:
若要,再追問。
❼ 鋼筋在綁扎時那些要滿扎、那些可以梅花扎、那裡有依據要求
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來施工規范》
5.4.9 鋼筋綁扎源的細部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應在接頭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2 牆、柱、梁鋼筋骨架中各垂直面鋼筋網交叉點應全部扎牢;板上部鋼筋網的交叉點應全部扎牢,底部鋼筋網除邊緣部分外可間隔交錯扎牢;
3 梁、柱的箍筋彎鉤及焊接封閉箍筋的對焊點應沿縱向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構件同一表面,焊接封閉箍筋的對焊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超過50%;
4 填充牆構造柱縱向鋼筋宜與框架梁鋼筋共同綁扎;
5 梁及柱中箍筋、牆中水平分布鋼筋及暗柱箍筋、板中鋼筋距構件邊緣的距離宜為50mm。
❽ 在鋼筋安裝質量檢驗批中,什麼叫綁扎鋼筋網什麼是綁扎鋼筋骨架請各位朋友多多指教。在此先行謝過!
所謂綁扎鋼筋網就是像現澆板鋼筋、獨立柱基礎鋼筋那種縱橫都有鋼筋布置的版網。鋼筋權骨架就是梁、柱鋼筋。你填寫資料的時候隨意填就是了。比如安裝柱鋼筋就不填寫鋼筋網哪項。這個檢驗批資料沒什麼人看。只要有就行了。但也要做正確。
❾ 對於鋼筋安裝檢驗批中的綁扎鋼筋骨架是怎樣定義的
要的;打個比方鋼筋混凝土構件,混凝土是肉,鋼筋就是骨架,合在一起共同受力,所以鋼筋混凝土構件都有骨架這項;砌體拉結筋就沒有,因為沒有混凝土
❿ 鋼筋骨架是什麼,鋼筋骨架是什麼知識
縱向鋼筋、架立鋼筋和箍筋綁扎而成的形成的骨架,如梁和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