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挑梁的鋼筋配筋規范
鋼筋至少應有50%的鋼筋面積伸入梁尾端。
縱向受力鋼筋至少應有50%的鋼筋面積伸內入梁尾容端,且不少於2根直徑為12mm鋼筋。其餘鋼筋伸入支座的長度,對於埋入砌體的挑梁不應小於 2L/3(L為外伸挑梁埋入砌體牆內的長度),對於混凝土結構中的挑梁,在支座里應滿足按受拉鋼筋要求的錨固長度。
挑梁埋入砌體長度與挑出長度之比宜大於1.2;當挑樑上無砌體時,埋入長度與挑出長度之比宜大於2。當挑梁下有混凝土構造柱或墊梁時,計算傾覆點到牆外邊緣的距離可取0.5x。
(1)後加挑梁鋼筋錨固有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挑梁配置要求:
1、按構件外形尺寸計算長度,後張法預應力鋼筋按設計圖規定的預應力鋼筋預留孔道長度,並區別不同的錨具類型。
2、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螺桿錨具時,預應力鋼筋長度按預留孔道長度計算,螺桿另行計算。
3、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增加0.15m,兩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共增加0.3m計算。
『貳』 懸挑腳手架挑梁固定方法
懸挑腳手架挑梁固定方法如下:
1、在樓板鋼筋綁扎的同時,預埋二道版門字形卡箍,每道卡箍由權2根直徑14mm一級鋼筋做成,第一道門字形卡箍離牆邊450mm,第二道門字形卡箍距離另一端頭350mm,門字形卡箍筋勾住板底筋,要符合錨固要求,挑梁就插在門字形卡箍中間後,還要用電焊焊接固定一下。
2、板面和板底都要加附加筋處理一下。
腳手架(scaffold) 指施工現場為工人操作並解決垂直和水平運輸而搭設的各種支架。建築界的通用術語,指建築工地上用在外牆、內部裝修或層高較高無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為了施工人員上下幹活或外圍安全網圍護及高空安裝構件等,說白了就是搭架子,腳手架製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鋼管或合成材料等。
『叄』 懸挑式鋼平台挑梁與結構之間採取什麼固定方法
懸挑式鋼平台,挑梁是需要的。由於懸挑結構主要靠挑梁的根部連接來回提供剛度和傳力答,因此這個連接必須要可靠有效。挑梁一定要和結構剛接,可以通過預埋鋼板的方式,然後挑梁和鋼板焊接。
預埋件是在結構中留設由鋼板和錨固筋的構件,用來連接結構構件或非結構構件的固定用途。比如做後工序固定(如門、窗、幕牆、水管、煤氣管等)用的連接件。 這個在混凝土結構與鋼結構連接的部位很多。
(3)後加挑梁鋼筋錨固有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挑梁設計除應符合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的有關規定外,還應滿足下列要求:
1,縱向受力鋼筋至少應有50%的鋼筋面積伸入梁尾端,且不少於2根直徑為12mm鋼筋。其餘鋼筋伸入支座的長度,對於埋入砌體的挑梁不應小於 2L/3(L為外伸挑梁埋入砌體牆內的長度),對於混凝土結構中的挑梁,在支座里應滿足按受拉鋼筋要求的錨固長度。
2,挑梁埋入砌體長度與挑出長度之比宜大於1.2;當挑樑上無砌體時,埋入長度與挑出長度之比宜大於2。
3,當挑梁下有混凝土構造柱或墊梁時,計算傾覆點到牆外邊緣的距離可取0.5x0(x0為計算傾覆點至牆外邊緣的距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預埋件
網路-挑梁
『肆』 基礎挑梁鋼筋錨固要求
基礎挑梁不應為純挑梁,應為外伸挑梁,下部縱筋應為JL的鋼筋延伸,按圖紙標注或指定的大樣。
『伍』 懸挑梁鋼筋如何構造
懸挑梁鋼筋構造:懸挑梁受力在上面,上面的鋼筋要比下面的鋼筋大。同時要滿足鋼筋的描固長度和配筋率。
懸挑梁鋼筋一般為鋼筋混凝土材質。,截面高度一般取跨度的1/6~1/8,當懸挑長度大於1500時(建築單位除特別說明外為mm),需加彎起鋼筋。
屋面板挑檐轉角處應配置承受負彎矩的放射狀構造鋼筋.其間距沿l/2(l為挑檐長度)處應不大於200 mm,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取la>l,鋼筋的直徑與懸臂板支座處受力鋼筋相同且不小於 6 mm。
當挑檐寬度l≤500 mm時,構造鋼筋可用3根,錨固長度la>500 mm;當500 mm<l≤800 mm時,構造鋼筋可用5根,錨固長度la≥800 mm。
懸挑梁的設計
設計中的常見做法 懸挑梁的設計一般先假定截面,然後再根據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及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要求,分別進行計算和驗算。
式中:砌體牆中鋼筋混凝土挑梁的抗傾覆應按下式驗算: Mov≤Mr
Mov——挑梁荷載設計值對計算傾覆點產生的傾覆力矩。
Mr ——挑梁的抗傾覆力矩設計值。
懸挑梁的抗傾覆彎矩設計值可按下式計算。
Mr =0.8 Gr(l2-x0)
式中:
Gr ——挑梁的抗傾覆荷載;
l2—— 作用點至牆外邊緣的距離。
挑梁計算傾覆點至牆外邊緣的距離可按下式確定:
當 l1≥hb 時,且不大於0.13l1 。
(2) 當 l1<hb 時, 。
式中:
l1 ——挑梁埋入砌體中的長度(mm)。
x0——計算傾覆點至牆外邊緣的距離(mm)。
hb——挑梁的截面高度(mm)。
注意:當挑梁下有構造柱時,計算傾覆點至牆外邊緣的距離可取0.5 。
『陸』 懸挑梁鋼筋錨固的的計算方法是什麼
根據上部支座的大小可以直錨、彎錨。如果滿足直錨就直錨一個錨固長度,不能滿足直錨伸至柱對側彎錨15d,(直段大於等於0.4倍錨固長度)。
『柒』 挑梁與次梁的交接時鋼筋怎麼接
一般把挑梁鋼筋彎成6字猛然後後面的部分作為箍筋綁扎在次樑上增加錨固長度
『捌』 懸挑梁鋼筋搭接
不太明白你的問題,挑梁鋼筋怎麼深入剪力牆里了??不應當也在梁里么??而且在根部還得按設計要求加鴨筋哇?
『玖』 挑梁鋼筋能不能和梁筋搭接增加錨固長度
錨固長度區段里不容許搭接,連焊接都是不合要求的啊。
錨固長度是在節點內,節點內、加密區內、鋼筋應力大處是三個接頭的『禁區』,這誰不知道?
『拾』 11g101一1圖集挑梁鋼筋做法
一般是用角筋及一半以上伸到端部下彎12倍,其餘鋼筋下彎45度。鋼筋至少應有50%的鋼筋面積伸入梁尾端。
縱向受力鋼筋至少應有50%的鋼筋面積伸入梁尾端,且不少於2根直徑為12mm鋼筋。其餘鋼筋伸入支座的長度,對於埋入砌體的挑梁不應小於 2L/3(L為外伸挑梁埋入砌體牆內的長度),對於混凝土結構中的挑梁,在支座里應滿足按受拉鋼筋要求的錨固長度。
挑梁埋入砌體長度與挑出長度之比宜大於1.2;當挑樑上無砌體時,埋入長度與挑出長度之比宜大於2。當挑梁下有混凝土構造柱或墊梁時,計算傾覆點到牆外邊緣的距離可取0.5x。
二排筋彎起的角度是根據梁高決定的(H≤800為45°,H>800為60°),上部第二排的鋼筋起彎點是0.75L處,如果挑梁長度較短,而鋼筋直徑較大,彎起角度為45°的話那該二排筋就有可能伸過懸挑梁的端部,這種情況不彎。
(10)後加挑梁鋼筋錨固有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1、以另一種鋼號或直徑的鋼筋代替設計文件中規定的鋼筋時,應遵守以下規定:
應按鋼筋承載力設計值相等的原則進行,鋼筋代換後應滿足規定的鋼筋間距、錨固長度、最小鋼筋直徑等構造要求。
以高一級鋼筋代換低一級鋼筋時,宜採用改變鋼筋直徑的方法而不宜採用改變鋼筋根數的方法來減少鋼筋截面積。
2、用同鋼號某直徑鋼筋代替另一種直徑的鋼筋時,其直徑變化范圍不宜超過4mm,變更後鋼筋總截面面積與設計文件規定的截面面積之比不得小於98%或大於103%。
3、設計主筋採取同鋼號的鋼筋代換時,應保持間距不變,可以用直徑比設計鋼筋直徑大一級和小一級的兩種型號鋼筋間隔配置代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
網路-國家建築標准設計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