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混凝土基礎墊層為什麼不用鋼筋起什麼作用
混凝土墊層就是基礎最底部的,一般為C10
詳細介紹:基層以下的結構層。其主要作用是隔水、排水、防凍以改善基層和土基的工作條件。
墊層為介於基層與土基之間的結構層, 在土基水溫狀況不良時,用以改善土基的水溫狀況,提高路面結構的水穩性和抗凍脹能力,並可擴散荷載,以減少土基變形.
1.路基經常處於潮濕和過濕狀態的路段,以及在季節性冰凍地區產生冰凍危害的路段應設墊層.
2.墊層材料有粒料和無機結合料穩定土兩類.粒料包括天然砂礫,粗砂,爐渣等.採用粗砂和天然砂礫時,小於0.074mm的顆粒含量應小於5%;採用爐渣時,小於2mm的顆粒含量宜小於20%.
3.墊層厚度要按當地經驗確定.在季節性冰凍地區路面總厚度小於防凍最小厚度時,應以墊層材料補足.
墊層要注意與基礎區分。很容易混淆這兩個工程概念。墊層、基礎材料不同時以材料劃分,設計上會有闡述。材料是相同混凝土時,則大於20CM算基礎,小於、等於20CM算墊層。
墊層設計要考慮基礎、地基承載。
墊層是鋼筋混凝土基礎與地基土的中間層,作用是使其表面平整便於在上面綁扎鋼筋,也起到保護基礎的作用,都是素混凝土的,無需加鋼筋。如有鋼筋則不能稱其為墊層,應視為基礎底板。
關於墊層的厚度在《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中第8.2節中規定:
擴展基礎的墊層的厚度不宜小於70mm,墊層混凝土強度等級應為C10。
擴展基礎系指柱下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和牆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
在無筋擴展基礎中不必使用墊層。無筋擴展基礎系指由磚、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組成的牆下條形基礎或柱下獨立基礎。
⑵ 混凝土墊層養護多久才可以綁扎基礎鋼筋
冬季有四五天就可以了,夏季二十小時以後,就可以綁扎鋼筋,真心在幫你期待採納,
⑶ 關於墊層鋼筋
混凝土墊層不是受力構件,它的主要作用一是將鋼筋與地基或地面土隔開,以免鋼筋沾土;二是有了墊層後,方便鋼筋放線、操作。所以墊層中一般不配鋼筋。
你說的鋼筋網應是鋼筋混凝土基礎或底版的鋼筋網。
再仔細看看圖,一般圖上或圖上的說明或附表會說明鋼筋網的位置。
個別時候也有設計者可能認為墊層不配筋是常識,不指明位置也能理解,就省略了。從設計上說,這是一種不規范的做法.。
⑷ C10混凝土墊層 一般的施工中有安裝鋼筋嗎
C10混凝土墊層中,一般的施工是沒有鋼筋安裝的。
混凝土是指由膠結料(有機的、無機的或有機無機復合的)、顆粒狀集料、水以及需要加入的化學外加劑和礦物摻合料按適當比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或經硬化後形成具有堆聚結構的復合材料(普通是以膠凝材料、水、細骨料、粗骨料,需要時摻入外加劑和礦物摻合料,按適當比例配合。
⑸ 混凝土墊層上的鋼筋施工
你是指場地平整之後做完C15混凝土墊層之後鋼筋施工的流程?
⑹ c15砼墊層c25鋼筋混凝土有什麼不一樣呢!!就多了鋼筋嗎!!
c15砼墊層一般只是為了找平作用,不涉及結構部分,一般施工單位會在這部分吃錢
c25鋼筋混凝土涉及主體結構
⑺ 為什麼墊層澆築混泥土需要鋼筋
沒有為什麼可問!「墊層澆築混泥土需要鋼筋」不是規定!照圖施工。建築工程墊層澆築混凝土(不是混入泥巴的土哈),從來沒有鋼筋!樓主拿不存在的事來問『為什麼』,叫人如何回答?
⑻ 什麼是混凝土墊層
混凝土墊層是鋼筋混凝土基礎與地基土的中間層,用素混凝土澆制,作用是使其表面平整便於在上面綁扎鋼筋,也起到保護基礎的作用,都是素混凝土的,無需加鋼筋。如有鋼筋則不能稱其為墊層,應視為基礎底板。
操作工藝
3.1工藝流程: 基層處理→找標高、彈水平控制線→混凝土攪拌→鋪設混凝土→振搗→養護。 3.1.1基層處理:把粘結在混凝土基層上浮漿、松動混凝土、砂漿等用鏨子剔掉,用鋼絲刷刷掉水泥漿皮,然後用掃帚掃凈。 3.1.2找標高彈水平控制線:根據牆上的+50cm水平標高線,往下量測出墊層標高,有條件時可彈在四周牆上。 3.1.3混凝土攪拌 3.1.3.1根據配合比(其強度等級不宜低於C10),核對後台原材料,檢查磅秤的精確性,作好攪拌前的一切准備工作。後台操作人員認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盤投料順序為石子→水泥→砂→水。應嚴格控制用水量,攪拌要均勻,攪拌時間不少於90s。 3.1.3.2按《建築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要求製作試塊。試塊組數,按每一樓層建築地面工程不應少於一組。當每層建築地面工程面積超過1000m2時,每增加1000m2各增做一組試塊,不足1000 m2按1000 m2計算。 3.1.4鋪設混凝土:混凝土墊層厚度不應小於60mm。為了控制墊層的平整度,首層地面可在填土中打入小木樁(30mm×30mm×200mm),拉水平標高線在木樁上做墊層上平的標記(間距2m左右)。在樓層混凝土基層上可抹100mm×100mm,找平墩(用細石混凝土),墩上平為墊層的上標高。 大面積地面墊層應分區段進行澆築。分區段應結合變形縫位置、不同材料的地面面層的連接處和設備基礎位置等進行劃分。 鋪設混凝土前先在基層上灑水濕潤,刷一層素水泥漿(水灰比為0.4~0.5),然後從一端開始鋪設,由室內向外退著操作。 3.1.5振搗:用鐵鍬鋪混凝土,厚度略高於找平堆,隨即用平板振搗器振搗。厚度超過20cm時,應採用插入式振搗器,其移動距離不大於作用半徑的1.5倍,做到不漏振,確保混凝土密實。 3.1.6找平:混凝土振搗密實後,以牆上水平標高線及找平堆為准檢查平整度,高的鏟掉,凹處補平。用水平木刮杠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有坡度要求的地面,應按設計要求的坡度做。 3.1.7養護:已澆築完的混土墊層,應在12h左右覆蓋和澆水,一般養護不得少於7d。 3.1.8冬期施工操作時,環境溫度不得低於+5℃。如在負溫下施工時,所摻防凍劑必須經試驗室試驗合格後方可使用。氯鹽摻量不得大於水泥重量的3%。小於、等於C10的混凝土,在受凍前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得低於5.0N/mm。
⑼ 一般鋼筋混凝土墊層的配筋是怎樣的
鋼筋混凝土基礎下面的墊底才叫墊層,墊層砼不需要配筋。墊層砼等級很低,直接與土、水接觸耐久性差,不適合配筋。
鋼筋混凝土污水井蓋板的配筋,根據蓋板形式不同,見標准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