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住宅樓板鋼筋配筋問題
個人建議板厚做到180 差不多 鋼筋間距做150 不需要加箍筋的
如果不放心 可以在板跨中間加暗梁
『貳』 建築施工圖樓板配筋圖怎麼畫
鋼筋混凝土板 鋼筋混凝土現澆板的結構詳圖包括配筋平面圖和斷面圖。通常板的配筋用平面圖來表示即可,必要時也可加畫斷面圖。每種規格的鋼筋只需畫一根並標出其規格、間距。斷面圖反映板的配筋形式、鋼筋位置及板厚。板的配筋有分離式和彎起式兩種:如果板的上下鋼筋分別單獨配置,稱為分離式,如果支座附近的上部鋼筋是由下部鋼筋彎起得到就稱為彎起式,下圖中的配筋即為分離式配筋。
4 樓板削弱加強部位配筋:雙層雙向,每層不少於板截面的0.25%,鋼筋錨入支座la;連接板帶在此基礎上加強,鋼筋錨入支座laE;樓板削弱凹角酌情布置斜向鋼筋(不少4Φ16);
5 衛生間與房間之間,可不必設置小梁分隔;
6 大跨異形板一般設置暗梁分隔;
7 轉角窗一般設置暗梁加強;
8 當板厚不大於150時,暗梁(加強板帶)不設置箍筋。
『叄』 鋼筋混凝土樓板 跨度5米如何配筋
鋼筋混凝土樓板 跨度5米採取雙向配筋,HRB400,Φ8~Φ10,@~150.
板配筋規定:鋼筋混凝土板是受彎構件,按其作用分為:底部受力筋 、上部負筋、分布筋幾種。
一、 受力筋
主要用來承受拉力。懸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構件的受力鋼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當板為兩端支承的簡支板時,其底部受力鋼筋平行跨度布置;當板為四周支承並且其長短邊之比值大於2時,板為單向受力,叫單向板,其底部受力鋼筋平行短邊方向布置;當板為四周支承並且其長短邊之比值小於或等於2時,板為雙向受力,叫雙向板,其底部縱橫兩個方向均為受力鋼筋。
1、板中受力鋼筋的常用直徑:板厚h<100mm時為6~8mmm;h=100~150mm時為8~12mm;h>150mm時為12~16mm;採用現澆板時受力鋼筋不應小於6mm,預制板時不應小於4mm。
2、板中受力鋼筋的間距,一般不小於70mm,當板厚h≤150mm時間距不宜大於200mm,當h>150mm時不宜大於1.5h或250mm。板中受力鋼筋一般距牆邊或梁邊50mm開始配置。
3、單向板和雙向板可採用分離式配筋或彎起式配筋。分離式配筋因施工方便,已成為工程中主要採用的配筋方式。
當多跨單向板、多跨雙向板採用分離式配筋時,跨中下部鋼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座負筋向跨內的延伸長度a應覆蓋負彎矩圖並滿足鋼筋錨固的要求。
4、簡支板或連續板跨中下部縱向鋼筋伸至支座的中心線且錨固長度不應小於5d(d為下部鋼筋直徑)。當連續板內溫度收縮應力較大時,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宜適當增加。
對與邊梁整澆的板,支座負彎矩鋼筋的錨固長度應為La。
5、在雙向板的縱橫兩個方向上均需配置受力鋼筋。承受彎矩較大方向的受力鋼筋,布置在受力較小鋼筋的外層。
二、分布鋼筋
它主要用來使作用在板面荷載能均勻地傳遞給受力鋼筋;抵抗四溫度變化和混凝土收縮在垂直於板跨方向所產生的拉應力;同時還與受力鋼筋綁扎在一起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鋼筋在混凝土澆搗時的位移。
1、單向板中單位長度上分布鋼筋的截面面積不宜小於單位寬度上受力鋼筋截面面積15%,且不宜小於該方向板截面面積的0.15%;分布鋼筋的間距不宜大於250mm,直徑不宜小於6mm。
對集中荷載較大的情況,分布鋼筋的截面面積應適當增加,其間距不宜大於200mm。
2、在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現澆板區域內,鋼筋間距宜為150~200mm,並應在板的配筋表面布置溫度收縮鋼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縱、橫兩個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於0.1%。
溫度收縮鋼筋可利用原有鋼筋貫通布置,也可另行設置構造鋼筋網,並與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
三、構造鋼筋
為了避免板受力後,在支座上部出現裂縫,通常是在這些部們上部配置受拉鋼筋,這種鋼筋稱為負筋。
1、對與支承結構整體澆築或嵌固在承重砌體牆內的現澆混凝土板,應沿支承周邊配置上部構造鋼筋,其直徑不宜小於8mm,痩距不宜大於200mm,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該構造鋼筋的截面面積:沿受力方向配置時不宜小於跨中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1/3,沿非受力方向配置時可根據實踐經驗適當減少。
(2)該構造鋼筋伸入板內的長度:對嵌固在承重砌體牆內的板不宜小於板短邊跨度的1/7,在兩邊嵌固於牆內的板角部分不宜小於板短邊跨度的1/4(雙向配置);對周邊與混凝土梁或牆整體澆築的板不宜小於受力方向板計算跨度的1/5(單向板)、1/4(雙向板),。
2、當現澆板的受力鋼筋與梁平行時,應沿梁長度方向配置間距不大於200mm且與梁垂直的上部構造鋼筋,其直徑不宜小於8mm,且單位長度內的總截面面積不宜小於板中單位長度內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1/3。該構造鋼筋伸人板內的長度不宜小於板計算跨度Lo的1/4。
四、板上開洞
1、圓洞或方洞垂直於板跨方向的邊長小於300mm時,可將板的受力鋼筋繞過洞口,不必加固。
2、當300≤D≤1000mm時,應沿洞邊每側配置加強鋼筋,其面積不小於洞口寬度內被切斷的受力鋼筋面積的1/2,且不小於2A10,
3、當D>300mm且孔洞周邊有集中荷載時或D>1000mm時,應在孔洞邊加設邊梁。
『肆』 現澆樓板鋼筋配筋標准
雙向板鋼筋必須全部滿扎,單雙向板鋼筋可以隔點綁扎,但最外梁周必須滿扎。
兩對邊支撐的板是單向板,一個方向受彎;而雙向板為四邊支承,雙向受彎。若板兩端均布支撐,當長邊與短邊之比小於或等於2時,應按雙向板計算,當長邊與短邊之比大於2但小於3時,宜按雙向板計算;當按沿短邊方向受力的單向板計算時,應沿長邊方向布置足夠數量的構造筋,當場邊與短邊長度之比大於或等於3時,可按沿短邊方向受力的單向板計算。
雙向板底部筋在綁扎時橫向筋與縱向鋼筋的每個交叉點須全部扎牢,負彎矩鋼筋每個相交點均要綁扎。
『伍』 鋼筋混凝土樓板,跨度5米如何配筋
鋼筋混凝土樓板 跨度5米採取雙向配筋,HRB400,Φ8~Φ10,@120~150.
『陸』 樓板配筋圖怎麼理解
(1)當樓板跨度較小時,樓板配筋受鋼筋直徑、最小間距制約,樓板鋼筋採用鋼筋不能充分發揮強度,宜採用HPB300鋼筋;
(2)當樓板跨度較大或跨厚比較大時,樓板配筋主要受承載力控制,與HPB300相比,HRB400鋼筋最小配筋率常數限值由0.20減小到0.15,且強度高,當釆用HRB400鋼筋可比採用HPB300鋼筋節約鋼筋20%左右;
(3)當跨厚比較大時,樓板截面相對有效截面高度小,即鋼筋抗彎力臂小,造成鋼筋的浪費,且樓板撓度不易滿足要求,這種情況下適當增加樓板厚度,減小跨厚比,可以明顯減少配筋量。
綜合考慮結構安全、剛度以及配筋經濟等因素,新《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對現繞混凝土板板厚比作了以下規定:鋼筋混凝土單向板不大於30,雙向板不大於40;無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於35,無梁支承的無柱帽板不大於30。預應力板可適當增加;當板的荷載、跨度較大時宜適當減小。
(6)樓板鋼筋怎麼配筋擴展閱讀
1)一般性樓板厚度取100mm,受力鋼筋配筋率0.2%;
2)溫度應力較大及可能出現裂縫的區域,適當加大配筋或加強抗裂構造;
3)作為嵌固端的地下室頂板、框支轉換層樓板,板厚180mm,雙層雙向配筋0.25%
4)加強層上下弦樓板,板厚180mm,雙層雙向配筋0.30%;加強層相鄰層,板厚150mm,雙層雙向配筋0.25%;
5)首層及頂層樓板厚度120mm,普通地下室頂板150/160mm。
《混規》8.5.1條對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小配筋率有規定,當採用強度等級400MPa、500MPa的鋼筋時,其最小配筋百分率為0.15和45ft/fy中的較大值。對板常用C30混凝土,三級鋼,所以此條規定的最小配筋率為0.179%。
『柒』 現澆樓板鋼筋配筋圖
只有板的配筋圖是不夠的,你的平面看出有牆梁、還有的牆體上下沒對齊,一層頂要設梁。
『捌』 樓板配筋
1、分離式配筋的情況就是這樣,也有上部也是通長配筋的雙層雙向配筋法專。
2、樓板任何地屬方都需要雙層雙向都有鋼筋,如果沒有受力筋,就用分布筋補充。所以如果有受力筋也就不需要分布筋了。某些樓板的下部鋼筋可能缺少受力筋,例如某些單向板、懸挑板之類,那麼下部就需要分布筋。
3、只要有非貫通鋼筋,那就一定有分布筋,原因見回答2。布置方法么就是用分布筋做成網格,鋪設在沒有受力鋼筋的部位即可。
4、是只標受力鋼筋。
5、那意思是說,雖然梁是同一根,但是這根梁的不同區段,所擱置的板是不同的,通常不同跨度的板對應的鋼筋也不同。當然,也可能是設計師畫錯了。
『玖』 樓板配筋怎麼配
復樓板的厚度有別,這里以樓板制厚10-12Cm配筋為例:受力筋8間距150、分布筋6間距130,上層負彎筋8間距150取板跨的1/4沿圈樑布置、分布筋6間距250。
建築中房屋等的鋼筋配製情況,一般用圖形表示。根據配筋圖確定建築中鋼筋使用的位置、形狀以及鋼筋的型號等。
樓板是一種分隔承重構件。樓板層中的承重部分,它將房屋垂直方向分隔為若干層,並把人和傢具等豎向荷載及樓板自重通過牆體、梁或柱傳給基礎。按其所用的材料可分為木樓板、磚拱樓板、鋼筋混凝土樓板和鋼襯板承重的樓板等幾種形式。
『拾』 如何看懂現澆樓板配筋圖
呵呵抄,問題很宏觀,至少先得有些基礎吧。
1、鋼筋一般分一級、二級鋼,表示的符號我這里還打不出來。
2、鋼筋間距,這個你應該知道吧,用@表示,@後面的數值的單位是毫米。
3、樓板鋼筋,一般有幾種:
底板筋,一般都是縱橫分布的,記住,跨度小的(也就是較短的)鋼筋應該布置在跨度大的鋼筋之下。
負彎矩筋,也叫扣筋,分布在板邊或有支座的地方,是放置在樓板上面的。
分布筋,一般是固定負彎矩筋或單向板地板主筋的,一般是圓鋼,直徑一般是6、8、10.
放射筋,放置板角裂紋的構造鋼筋,分布在板角,程放射狀。
一般都是這些鋼筋,你最好是對照圖紙在現場檢查幾次鋼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