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圖所示 筏板鋼筋的鋼筋要怎麼識圖 怎麼布置
你這是雙層雙向來二級鋼16,間距自150的筏板鋼筋,筏板厚度750,上面是剪力牆,「7」字形的是剪力牆暗柱,暗柱沿線有斜杠的地方窗口等結構留洞。2-2剖面,就是有窗戶的剪力牆,在頂板底部加設一條400高的暗梁。
㈡ 在廣聯達中怎麼設置筏板的封邊鋼筋
筏板結構的的封邊鋼筋的規格及相關設計原理如下: 1、封邊結構構件的主筋鋼筋規格比相臨構專件主屬筋一般不小於2個標准級別,具體根據設計規范及相關結構計算確定。 2、筏板封邊的構造可以根據需要設計成為暗樑柱式或翻遍樑柱式等等
㈢ 廣聯達鋼筋算量如何設置筏板鋼筋
畫完筏板後,在筏板受力筋里定義鋼筋底筋或麵筋,布法和板受力筋一樣,如果要鋼筋三維看的話,需要計算之後才能查看 如果廣聯達鋼筋界面沒有鋼筋三維按鈕的話,那用戶就需要升級了,因為舊版本是沒有鋼筋三維功能的。
筏板鋼筋的起步是距離基礎梁1/2板間距,且不大於75,頂部縱筋連接區在1/4凈跨長處,底部縱筋連接區在1/3凈跨長處,如果長度滿足,能通就通,在下一個連接處連接。
(3)筏板鋼筋怎麼設置擴展閱讀:
筏板基礎施工鋼筋注意事項:
1、鋼筋進場由物資設備科出示鋼筋質量證明書或試驗報告單,並按規定進行復檢,質量證明書及復檢報告單一式叄份,交工程支術負責人審驗後送資料室存檔。
2、對熱軋鋼筋質量有疑問時或級別不明時,必須進行拉力和冷彎試驗,根據試驗結果確定鋼筋的類別後充許使用,但這類鋼筋不宜在主要承重結構的重要部上使用。
3、鋼筋進場後由施工班組嚴格按批、按規格分別堆放,材質、規格不得混淆。堆放時下部用木方墊好,離地正5-10cm。
4、鋼筋配料應注意下列事項認真熟悉圖紙,弄清圖紙說明,自審和會審記錄,設計變更通知單,材料代用等。弄清構件部位,構件數量,材料規格等。熟悉結構構造,嚴格控制保護層厚度(指主 筋保護層),並應滿足綁扎安裝要求,以免造成施工困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筏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鋼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廣聯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算量
㈣ 筏板基礎鋼筋封邊怎麼弄
在定義抄筏板基礎時直接輸入封邊鋼襲筋的信息。主要是注意一下筏板麵筋在挑出部位的鋼筋與跨內的鋼筋配筋不同。布置受力筋時用自定義來畫出布筋的范圍。封邊是為了加強邊緣結構需要。一般板的外伸部分或平板式筏基才需要封邊。
筏板基礎應用范圍:
建築物採用何種基礎型式,與地基土類別及土層分布情況密切相關。工程設計中,常遇到這樣的地質情況,地下室底板下的岩土層為風化殘積土層、全風化岩層、強風化岩層或中風化軟岩層,因此,有可能採用天然地基。
高層建築地下室通常作為地下停車庫,建築上不允許設置過多的內牆,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礎的使用;筏板基礎既能充分發揮地基承載力,調整不均勻沉降,又能滿足停車庫的空間使用要求,因而就成為較理想的基礎型式。
筏板基礎主要構造型式有平板式筏板基礎和梁板式筏板基礎,平板式筏板基礎由於施工簡單,在高層建築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資料參考:網路--筏板基礎
㈤ 如圖所示 筏板鋼筋的鋼筋要怎麼識圖 怎麼布置
你這是來雙層雙向二源級鋼16,間距150的筏板鋼筋,筏板厚度750,上面是剪力牆,「7」字形的是剪力牆暗柱,暗柱沿線有斜杠的地方窗口等結構留洞。2-2剖面,就是有窗戶的剪力牆,在頂板底部加設一條400高的暗梁。
㈥ 筏板基礎鋼筋如何布置
基礎底板頂面短向鋼筋在上層,長向鋼筋在下層;基礎底板底面短向鋼筋在下層,長向鋼筋在上層;方便記憶,就記成筏形基礎板鋼筋為「短向鋼筋夾長向鋼筋」,象夾芯餅一樣,長的在中間,短的在兩面。
筏板基礎的鋼筋通常為雙層雙向鋼筋,對於上皮鋼筋,一般長向鋼筋為底筋,短向鋼筋為麵筋;下皮鋼筋則是相反,長向鋼筋在上,短向鋼筋在下。雙層雙向鋼筋交叉垂直擺放底筋和麵筋。
(6)筏板鋼筋怎麼設置擴展閱讀:
盡量使建築物重心與筏基平面的形心重合。筏基邊緣宜外挑,挑出寬度應由地基條件、建築物場地條件、柱距及柱荷載大小、使地基反力與建築物重心重合或盡量減少偏心等因素綜合確定,一般情況下,挑出寬度為邊跨柱距的1/4~1/3。
筏板基礎的厚度由抗沖切和抗剪強度確定,同時要滿足抗滲要求,局部柱距及柱荷載較大時,可在柱下板底加墩或設置暗梁且配置抗沖切箍筋,來增加板的局部抗剪切能力,避免因少數柱而將整個筏板加厚。除強度驗算控制外,還要求筏板基礎有較強的整體剛度。
一般經驗是筏板的厚度按地面上樓層數估算,每層約需板厚50mm~80mm。本工程塔樓地上21層,筏板厚度為1100mm;部分軸力較大的柱,柱下板底加墩,柱墩厚度為1600mm。
㈦ 筏板基礎鋼筋布置怎麼
要完全弄明白筏板基礎鋼筋的布置,最好是熟悉一下國標圖集《04g101-3。09g901-3》。裡面有較詳細的圖示說明及要求。
㈧ 設置筏板底層主鋼筋,鋼筋怎麼在上面,要設標高嗎
筏板下層鋼筋綁扎完後,用墊塊把下筋保護層墊好,再用馬鐙筋把上層鋼筋架起版來,布置綁扎權,馬鐙高度是根據筏板厚度,保護層厚度,上下鋼筋直徑計算出來的,所以綁扎鋼筋時不用設置標高,但澆築混凝土時要用標高線控制混凝土上平。
馬鐙筋施工術語。形似馬鐙,故名馬鐙筋,也稱支撐鋼筋(鐵馬)。用於上下兩層板鋼筋中間,起固定支撐上層板鋼筋的作用。它既是設計的范疇也是施工范疇更是預算的范疇。馬凳的設置要符合夠用適度的原則,既能滿足要求又要節約資源。
㈨ 筏板基礎的附加鋼筋怎麼布置
附加就是筏板按照圖紙要求布置了板底,板面鋼筋後還要按照圖紙要求的范圍布置回附加鋼筋,定義筏板受答力鋼筋,用自定義范圍,水平布置。
底板的上層鋼筋下方附加二皮鋼筋,一般是在紮好底板上層鋼筋網以後,人可以站上去了,再對二皮鋼筋進行定位,二皮鋼筋從下穿進去的,一個人在下面穿鋼筋,一個人在上層鋼筋網上用長扎絲加以固定。
(9)筏板鋼筋怎麼設置擴展閱讀:
建築物採用何種基礎型式,與地基土類別及土層分布情況密切相關。工程設計中,常遇到這樣的地質情況,地下室底板下的岩土層為風化殘積土層、全風化岩層、強風化岩層或中風化軟岩層,因此,有可能採用天然地基作為建築物基礎。
高層建築地下室通常作為地下停車庫,建築上不允許設置過多的內牆,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礎的使用;筏板基礎既能充分發揮地基承載力,調整不均勻沉降,又能滿足停車庫的空間使用要求,因而就成為較理想的基礎型式。筏板基礎主要構造型式有平板式筏板基礎和梁板式筏板基礎,平板式筏板基礎由於施工簡單,在高層建築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㈩ 筏板基礎底板鋼筋是否要設置拉勾
一般人防的筏板要設置拉勾,其餘的不做。獨立基礎底板雙向交叉鋼筋長向設置在下,短向設置在上。獨立基礎底板對稱時,x向配筋在下,y向配筋。
箱型截面的下緣,是承受正負彎矩的主要工作部位。在鋼筋混凝土橋中,其要保證足夠尺寸裝配所需抗拉鋼筋;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橋梁中,其需足夠大承壓面積來符合運營階段的受壓要求。
(10)筏板鋼筋怎麼設置擴展閱讀:
筏板的基礎選型
工程地質概況
本工程設地下室1層,塔樓地上20層,採用剪力牆結構。
根據岩土工程勘察報告,場地土層分布自上而下分別為:
1、人工填土層,厚度0.5m~3.0m;
2、沖洪積土層,厚度0.60m;
3、可塑狀殘積土層,厚度1.6m~8.30m,標貫擊數為8~16擊;
4、硬塑狀殘積土層,厚度2.2m~12.0m,標貫擊數為18~29擊;
5、岩石全風化帶,厚度2.40m~8.60m,標貫擊數為30~46擊;
6、岩石強風化帶,厚度0.60m~12.0m,標貫擊數為50~65擊;
基礎結構方案選擇
高層建築常用的基礎結構型式為樁基礎,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報告中建議基礎型式採用預應力管樁基礎或人工挖孔樁基礎。
1、採用預應力管樁基礎,以強風化花崗岩為樁端持力層,由於場地基岩埋深相對較淺,地下室開挖後,最短有效樁長僅為2m左右,且場地局部地段在殘積層中存在中風化岩孤石,對預應力管樁施工帶來困難。
2、採用人工挖孔樁基礎,以中微風化花崗岩為樁端持力層,人工挖孔樁成孔時要穿過堅硬土層進入穩定、完整的基岩需要降水和爆破,且要等到齡期後才能進行樁的檢測和驗收,施工周期長,工程投資高,同時,人工挖孔樁還存在施工危險性高,容易對周邊建築物造成影響等缺點。
本工程塔樓基礎佔地面積2230m2,塔樓總荷載重量為530260kN,即要求地基平均承載力為238kPa。從地層剖面及岩土性質分析,地下室開挖後板底標高下的岩土層為硬塑狀殘積土,標貫擊數為18~29擊,經深度及寬度修正後,地基承載力特徵值fa≥ 300kPa,可滿足要求。
地基的驗算包括地基承載力和變形兩個方面,對於高層建築,變形往往起著決定性的控製作用。本工程初步分析結果表明,建築物沉降也可滿足要求,因此,決定採用天然地基的片筏基礎。採用片筏基礎既可以避免因打樁引起的試樁、排污等問題,又可以加快施工進度,還能適當降低工程造價。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