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板的供貨狀態有哪些
比較常見的有:
熱軋、控扎、正火、回火、正火加回火、調質等不同狀態交貨。
B. 什麼是鋼板開平
很多鋼板在出廠的時候為了方便儲存和運輸,都是捲成卷的,而在鋼板使用時,必須把原來成卷的鋼板打開,通過鋼板開卷設備和調平設備把鋼板調整為平直狀態,以滿足生產使用,這個開卷、調平的過程就叫鋼板開平.
C. 鋼材、鋼板的鋼號為Q355NE,Q355NE+N,Q355NEN這三種鋼號分別代表啥意思區別是什麼
Q355NE+N,Q355NEN是錯的,沒有這樣寫的
Q355NE在GB/T1591-2018標准里邊有鋼板的表示方法,如下:
4、牌專號屬表示方法.
4.1鋼的牌號由代表屈服強度「屈」字的漢語拼音首字母Q、規定的最小上屈服強度數值、交貨狀態代號、質量等級符號(B、C.D.E、F)四個部分組成。
注1:交貨狀態為熱軋時,交貨狀態代號AR或WAR可省咯;交貨狀態為正火或正火軋制狀態時,交貨狀態代號均
用N表示。
注2:Q+規定的最小上屈服強度數值+交貨狀態代號,簡稱為「鋼級」。示例: Q355ND。其中:
Q- -鋼的屈服強度的「屈」字漢語拼音的首字母;
355-- 規定的最小上屈服強度數值,單位為兆帕(MPa);N一交貨狀態為正火或正火軋制;D -質量等級為D級。
4.2當需方要求鋼板具有厚度方向性能時,則在上述規定的牌號後加上代表厚度方向(Z向)性能級別的符號,如: Q355NDZ25。
D. 鋼板材質單中交貨狀態AR和CR指的什麼意思,還有什麼樣的交貨狀態都用什麼字母表示
CR表示以鋼來卷作為冷軋狀態。自對應的交貨狀態還有板、帶、管等。
AR,as rolled,黑皮狀態交貨。
正火軋制 NR Normalized rolling。
熱機械控制軋制 TM Thermo-mechanically controlled rolling/processing。
熱處理 正火 N Normalizing。
熱處理 回火 T Tempering。
熱處理 淬火+回火(調質) QT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熱處理 正火+回火 NT Normalizing and tempering。
熱處理 退火 A Annealing。
(4)鋼板狀態anl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按實際重量交貨或按理論重量交貨
實際重量--交貨時,其產品重量是按稱重(過磅)重量交貨;
理論重量--交貨時,其產品重量是按鋼材公稱尺寸計算得出的重量。其計算公式如下(要求按理論重量交貨者,需在合同中註明):
鋼管每米的理論重量(鋼的密度為7.85kg/dm3)計算公式:
W=0.02466(D-S)S
式中:W--鋼管每米理論重量,kg/m;
D--鋼管的公稱外徑,mm;
S--鋼管的公稱壁厚,mm。
E. 鋼板的交貨狀態 有一種是TMCP 請具體解釋
新一代TMCP生產所謂TMCP(Thermo Mechanical Control Process:熱機械控制工藝)就是在熱軋過程中,在控制加熱溫度、軋制溫度和壓下量的控制軋制(CR Control Rolling)的基礎上,再實施空冷或控製冷卻(加速冷卻/ACC:Accelerated Cooling)的技術總稱。
1.傳統的TMCP技術
傳統的TMCP技術是將鋼坯加熱到1150-1050℃溫度,在再結晶區或未再結晶區給予大壓下進行軋制,然後再根據軋件的不同,進行不同溫度區段的冷卻。通常根據不同鋼種,控制鋼板950℃-600℃溫度范圍的變形量,達到奧氏體狀態的控制和進一步由這種受控態奧氏體發生相變的控制。圖1 為控制軋制和控製冷卻技術示意圖。TMCP目的是改善鋼板組織狀態,細化奧氏體晶粒,使碳化物在冷卻過程中於鐵素體中彌散析出,提高鋼板強度和綜合機械性能。
傳統TMCP技術利用添加微合金元素來擴大未再結晶區,採用低溫大變形產生硬化奧氏體通過加速冷卻控制硬化奧氏體相變。但是傳統TMCP技術的不足包括以下兩點:
1)微合金元素的添加
鈮等微合金元素的加入,除顯著提高鋼材的再結晶溫度,擴大未再結晶區外,會大幅度提高材料的碳當量,進而惡化材料的焊接性能。另外,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類面臨越來越嚴重的資源、能源短缺問題,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不允許大量微合金元素的被採用。
2) 低溫大壓下軋制
低溫大壓下軋制,導致軋機受力過大,降低了軋機的使用壽命。另外,長期以來人們為了大幅度提高軋制設備能力,投入了大筆資金、人力和資源。
因此發展出新一代TMCP技術。
2.新一代TMCP技術
為了彌補傳統TMCP技術的不足,根據TMCP技術特點創新出以超快冷技術為核心的新一代TMCP技術即NG-TMCP。
1)NG-TMCP中心思想
NG—TMCP的中心思想是:(1)在奧氏體區間,趁熱打鐵,在適於變形的溫度區間完成連續大變形和應變積累,得到硬化的奧氏體;(2)軋後立即進行超快冷,使軋件迅速通過奧氏體相區,保持軋件奧氏體硬化狀態;(3)在奧氏體向鐵素體相變的動態相變點終止冷卻;(4)後續依照材料組織和性能的需要進行冷卻路徑的控制。
NG-TMCP的中心思想新一代技術開始應用階段主要用於生產高強度造船鋼板和長距離輸送石油、天然氣用管線鋼板,以及其它用途的高強度焊接結構鋼板。近年來,又開發出了應用於LPG儲罐和運輸船用鋼板、高層建築用厚壁鋼板、海洋構造物等重要用途的鋼板。以造船板、管線用鋼板、焊接結構鋼板等產品為主的厚鋼板,在鋼鐵發達國家採用新一代TMCP技術生產的約佔30-50%。
2)NG-TMCP技術特徵
(1).低成本、減量化的成分設計
新一代鋼鐵材料的開發,盡量少地添加合金元素或微合金化元素,以達到生產高性能鋼材的目的。高強度、高塑性及高吸能潛力的先進高強度鋼(AHSS-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如雙相鋼(DP-Dual Phase)和相變誘導塑性鋼(TRIP-Transformation Inced Plasticity)在汽車工業中己得到廣泛應用。其中AHSS鋼強化機理依賴相變及軟硬相的復雜結合來達到所需的性能。
(2).高速連軋的溫度制度
NG—TMCP採用適宜的正常軋制溫度進行連續大變形,在軋制溫度制度上不再堅持「低溫大壓下」的原則。所以,與「低溫大壓下」過程相比,軋制負荷(包括軋制力和電機電流)可以大幅度降低,設備條件的限制可以大為放鬆。
(3).精細控制、均勻化的超快速冷卻
軋後鋼材由終軋溫度急速快冷,經過一系列精細控制的、均勻化的超快速冷卻,迅速穿過奧氏體區,達到快速冷卻條件下的動態相變點。在軋件溫度達到動態相變點後,立即停止超快速冷卻。
(4).超快速冷卻後的冷卻路徑控制
根據不同用戶對鋼板性能的不同要求,利用控製冷卻路徑來控制硬化奧氏體的相變,得到多相或雙相同比例的不同組織,實現對鋼的相變強化,縮短相變時間。例如強度要求不是很高的鋼,冷卻到動態相變點附近時,採用一定的冷卻速度得到鐵素體鋼(冷卻路徑見圖2的a);當強韌性要求都較高時,可採用較大冷速進入貝氏體區,得到貝氏體組織(冷卻路徑見圖2的b);如果對強度要求很高的鋼採用更大冷卻速度,得到馬氏體鋼(冷卻路徑見圖2的c)。
(5).產品組織和性能特點
由於NG—TMCP技術仍然堅持傳統TMCP的兩條原則,即奧氏體硬化的控制和硬化奧氏體相變過程的控制,所以NG—TMCP可以實現材料晶粒細化,發揮細晶強化的作用。同時在超快速冷卻後材料的相變過程可以依據需要進行冷卻路徑控制,所以相變組織可以得到控制,從而實現相變強化。所以材料的強度、塑性、韌性、卷邊成形性等綜合性能可以大為改善(如兼有高強度、高延伸、良好的卷邊性能、低屈強比等)。
3.傳統TMCP與新一代TMCP技術對比
1) 軋制區間不同
新一代TMCP技術採用再結晶區范圍內的正常軋制溫度軋制,傳統TMCP技術在較低溫度的未再結晶區軋制。
2) 軋後內部應力不同
新一代TMCP技術採用正常溫度下連續軋制。由於溫度高,使積累的位錯可以進行滑移和析出,高能狀態應力得以釋放而傳統TMCP技術採用的是低溫大壓下軋制(見圖1),位錯聚集,造成內部應力集中,不能釋放。
3) 相變機理不同
新一代TMCP技術的相變是一種動態相變,相變發生在變形過程中和相變後短時內,它是形核控制相變,從界面形核開始,在連續熱變形、連續應變能積累和釋放過程中晶核在高時變區(應變帶、滑移帶、孿晶帶、亞結構界面)不斷反復形核,具有「形核位置不飽和」機制:相變速率快,可產生等軸低位錯密度的超細亞鐵素體。而傳統TMCP技術的相變主要發生在變形後的連續冷卻過程中。
4) 控製冷卻能力的不同
傳統TMCP技術是在相變點附近軋制,冷卻途徑只有一條,其冷卻途徑不能控制,而新一代TMCP技術可以根據用戶對鋼板組織與性能的要求,控製冷卻路徑和所需組織,可以設計多條冷卻路徑,而且比傳統加速冷卻速度快2-5倍,使鋼板強度提高,焊接性改善,且處理後鋼板表面的溫度非常均勻。
4.新一代TMCP技術超快速冷卻技術與設備的要求
NG-TMCP生產工藝要求軋後鋼材急速快冷,經過一系列精細控制的、均勻化的超快速冷卻,迅速穿過奧氏體區,達到快速冷卻條件下的動態相變點。這就要求超快冷卻技術至少具有以下3個特點:
(1)具有超快冷卻能力,即其冷卻速度可以達到水冷的極限速度;
(2)板面內溫度分布均勻;
(3)可實現高精度的冷卻終止溫度控制。
5.結束語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的不斷深入,製造業領域提出了4R原則,即減量化、再循環、再利用和再製造。鋼鐵生產單位必將堅持減量化的原則,即採用節約型的成分設計和減量化的生產方法,獲得高附加值、可循環的鋼鐵產品。新一代的TMCP技術逐漸代替傳統的TMCP技術,稱為生產寬厚板不可或缺的技術。
F. 船用鋼板
A/B/D/E這些是船板的材質,也叫普通船板。
A32/D32/E32/A36/D36/E36/A40/D36/E40這些也是船板材質,也叫高回強船板。
和其它鋼板比起來也答就是用途不一樣,鋼板裡面的機械性能和微量元素有些詫異。至於CCS/ABS/DNV/ABS/GL/LR/RINA/NK/KR等等這些只是船級社認證。
G. 什麼是鋼板的材質
鋼板的材質:是用鋼水澆注,冷卻後壓制而成的平板狀鋼材。是平板狀,矩形的,可直接軋制或由寬鋼帶剪切而成。
鋼板按厚度分,薄鋼板<4毫米(最薄0.2毫米),中厚鋼板4~60毫米,特厚鋼板60~115毫米。
1、普通中、厚鋼板
普通中、厚鋼板是一種脫氧的鋼材,這種鋼材的鋼液含氧量比較高,在製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氣體使鋼液沸騰,所以也被稱為沸騰鋼。
優點:這種鋼板的表面比較光滑,質量很好,很容易加工。因為這種鋼板沒有集中的縮孔,所以脫氧劑用量很少,價格比其他鋼板會低一些。
缺點:這種鋼的內部的氣體含量比較多,雜質也多,不好焊接,承受力也比其他鋼板要差,所以不適合用作需要承受重力的部件。
2、普碳鋼鎮靜鋼板
普碳鋼鎮靜鋼板在製作前先把鋼液進行脫氧,當鋼液倒入鋼錠莫中厚,它的反應是比較平靜的,不會有沸騰的狀態。
優點:這種鋼板中沒有氣體,雜質比較少,受力很均勻,有較好的焊接性能。被廣泛的用於要求較高的部件
缺點:這種鋼板的表面的質量沒有沸騰板好,有集中縮孔,價格比較貴。
3、低合金結構鋼板
低合金結構鋼鋼板主要用作機械製造和金屬結構部件等領域。
優點:這種鋼板的性能比較優越,重量比較輕。
缺點:這種鋼板都是鎮靜板,所以價格也會比較貴。
(7)鋼板狀態anl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冷彎工藝
(1)由於高強板所形成的高剛性型鋼具有很大的慣性矩和抗彎模量,特別是由於應用上的要求需要預沖孔後進行冷彎加工生產,會形成材料表面平整度和材料邊緣尺寸上的差異,因此要求對該類高強度結構鋼板的冷彎孔型的設計中需要多加側向定位裝置。
合理設計孔型,合理布置軋輥間隙等,確保進入每道孔型的材料不跑偏並盡可能地消除材料表面平整度和材料邊緣尺寸上的差異對後續冷彎成型形狀的影響。
另一個突出的特點為:高強度結構鋼板的成型回彈現象較嚴重,回彈會導致出現弧邊,必須依靠過彎來修正,且過彎角比較難掌握,需要在生產調試過程中進行調整修正。
(2)需要較多的成型道次。在輥式冷彎成型過程中主要加工過程為彎曲變形,除產品彎曲角局部有輕微減薄外,變形材料的厚度在成型過程中假定保持不變;在孔型設計時,要注意合理分配變形量,尤其是在第一道,後面幾道,變形量不易過大。
另外可以使用側輥和過彎輥,對型材進行預彎,且使型材斷面的中性線與成品型材的中性線重合,使型材上下所受的力平衡,從而避免縱向彎曲。如果在加工過程中發現縱向彎曲,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部分軋輥,尤其注意後面幾道。
其它如使用矯直機進行矯直,變更機架間距,採用托輥,調整各架次的軋輥間隙等措施均可減小或消除縱向彎曲。需要注意的是,通過調整各架次的軋輥間隙來減輕縱向彎曲需要有熟練的技術才行。
(3)輥式冷彎速度的控制,成型輥壓力的調整要合適,盡量減少反復冷彎彎曲疲勞裂紋,並適當進行潤滑和冷卻,進一步減少熱應力裂紋的產生等,控制彎曲半徑,即彎曲半徑不能太小,否則產品表面易產生裂紋。
針對高強板在冷成形冷彎工藝中出現的後延性斷裂現象,為了滿足結構設計要求,建議在滿足材料的力學設計要求的前提下優化截面形狀,如增加彎角半徑,減小冷彎角或加大截面形狀等方式處理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H. 鋼板的軋制分多少種,用什麼字母表示交貨裝態
1、軋制方抄式按軋件運動分有襲:縱軋、橫軋、斜軋;按金屬狀態分有: 熱軋 冷軋。
2、交貨狀態 代號 代號說明
軋制 AR As-rolled
正火軋制 NR Normalized rolling
熱機械控制軋制 TM Thermo-mechanically controlled rolling/processing
熱處理 正火 N Normalizing
熱處理 回火 T Tempering
熱處理 淬火+回火(調質) QT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熱處理 正火+回火 NT Normalizing and tempering
熱處理 退火 A Annea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