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想知道不銹鋼板和普通冷軋鋼板哪個的延伸率較大
Q195性能參數
屈服:約195MPa
抗拉強度(σb/MPa):315-430
伸長率(δ5/%):≥33(鋼材厚度或直徑≦16mm),版≥32(鋼材厚度或直徑>16-40mm)
-----------------------------
SUS304性能權參數
抗拉強度 σb (MPa)≥520
條件屈服強度 σ0.2 (MPa)≥205
伸長率 δ5 (%)≥40
斷面收縮率 ψ (%)≥60
硬度:≤187HB;≤90HRB;≤200HV
------------------
單純斷後伸長率:Q195小於340,
屈強比:Q195大於340
故沖壓性能:Q195差於340
B. 鍍鋅板按不同規格的板,它們的延伸率分別是多少
機械性能
(1)抗拉試驗:
表6—7—4 鍍鋅薄鋼板指標 (單位:g/m2)
JISG3302 代 號 Z12 Z18 Z22 Z25 Z27 Z35 Z43 Z50 Z60
鍍鋅量 120 180 220 250 270 350 430 500 600
ASTMA525 代 號 A40 A60 G60 G90 G115 G140 G165 G185 G210
鍍鋅量 122 183 183 275 351 427 503 564 640
DIN1716 代 號 100 200 275 350 450 600
鍍鋅量 100 200 275 350 450 600
①性能指標:一般說來,只有結構用、拉伸用和深沖用鍍鋅板有抗拉性能要求。其中結構 用鍍鋅板要求有屈服點、抗拉強度和伸長率等;拉伸用只要求伸長率。具體數值見本節「8 」中有關產品標准;
②試驗方法:與一般薄鋼板試驗方法相同,見「8」所提供的有關標准 及「普通碳素鋼薄鋼板」所列的試驗方法標准。
(2)彎曲試驗:
彎曲試驗是衡量薄板工藝性能的主要項目,但各國標准對各種鍍鋅板的要求並不一致,美國標准除結構級以外,其餘均不要求彎曲和抗拉試驗。而日本則除結構級、建築波紋板及一般波紋板以外其餘均要求作彎曲試驗。
①要求:一般要求鍍鋅板彎曲180後,外側表面不得有鋅層脫離,板基不得有龜裂及斷裂;
②試驗方法:取樣部位及數量見「8」有關產品標准,彎曲角度為180,內側間隔與試驗樣品板厚之比,見「8」中所列的有關產品標准。
C. 鋼板的延伸度是什麼
瀝青這么稱呼,鋼材應該叫延伸率了
延伸率( δ ):材料在拉伸斷裂後,總版伸長與原始標權距長度的百分比。工程上常將δ≥5%的材料稱為塑性材料,如常溫靜載的低碳鋼、鋁、銅等;而把δ≤5%的材料稱為脆性材料,如常溫靜載下的鑄鐵、玻璃、陶瓷等。 延伸率按照測量方式的不同分為定倍數A5、A10和定標距A50、A80、A100等。A5是比例試樣原始標距與直徑的比為5, A10是比例試樣原始標距與直徑的比為10;A50是非比例試樣,原始標距為50mm,A80、A100與之同理。
D. 鋼板的折彎系數是多少
鋼板材料不同,板厚不同,採用的折彎模具不同,折彎系數也不同。
折彎展開系數就是有經回驗的模答具設計師,根據多年的設計經驗反復驗證而總結出來的數據化的東西,後來的模具設計師可以直接套入計算公式就可以得到折彎結構的展開平板尺寸了。
基於此點,沖壓折彎展開系數就是為了模具設計師計算展開尺寸而總結的,不管是哪個模具設計者都可以加以利用。
(4)鋼板折彎延伸率多少擴展閱讀:
沖壓折彎展開系數表的使用時的注意重點
沖壓折彎展開系數表如右表,是根據不同的材質不同、用板厚和折彎內R的比值不同而採用不同的系數大小。
根據以上原理,模具設計者在選用折彎系數時,務必先要看是什麼材質,然後再看計算內R除以板厚的大小,然後對應右表進行選擇折彎系數。
作為一個模具設計者來說,設計模具當然不僅僅只考慮客戶圖紙要求的結構就行了,還需要達到客戶圖紙要求的尺寸公差要求,即精度也要達到客戶的需求。
E. 鋼板折彎系數怎麼計算
鋼板彎曲後的特點:一是在彎曲處內皮收縮,外皮延伸,中心線長度不變。 二是在彎曲專處形成圓弧。彎曲後屬的量度方法是,度量外包尺寸。所以彎曲鋼板的量度尺寸大於下料尺寸,兩者之差稱為彎曲調整值。90度直角彎曲,調整值為2h(h為鋼板厚)
F. Q345B/Q345C 鋼板的延伸率
後面的是試件的厚度或直徑在>=34或27,所產生前面的數據.
G. Q235,3mm,方鋼,規格50×50和30×40的延伸率是多少
Q235鋼的延伸率一般在20%-25%之間,跟鋼材厚度有關,鋼材越厚,延伸率越低,一般不會針對某種型鋼進行實驗的。
H. 鋼材延伸 一覽表(比如:1.8的鍍鋅板的折彎延伸率是多少毫米)
從平時自己測試的常規鍍鋅板延伸率在30%左右,不過質詢的標准不同,延伸率也不同,需要看執行什麼標准。
I. 鋼材延伸率是什麼
延伸率(δ)是描述材料塑性性能的指標——延伸率δ和截面收縮率ψ。延伸率即試樣拉伸專斷裂後標距段屬的總變形ΔL與原標距長度L之比的百分數:δ=ΔL/L×100%;
抗拉強度是金屬由均勻塑性變形向局部集中塑性變形過渡的臨界值,也是金屬在靜拉伸條件下的最大承載能力。對於塑性材料,它表徵材料最大均勻塑性變形的抗力,拉伸試樣在承受最大拉應力之前,變形是均勻一致的,但超出之後,金屬開始出現縮頸現象,即產生集中變形;對於沒有(或很小)均勻塑性變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斷裂抗力;
當超出抗拉強度的應力材料就會被拉斷,也就能測出延伸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