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程人员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来焊接铁轨间缝,化学方程式为
2Al+Fe2O3=Al2O3+2Fe(高温条件)
B. 野外焊接钢轨涉及哪些化学方程式
就是铝热反应,根据选材不同,可以使用氧化铁铝热剂和四氧化三铁铝热剂,方程式如下2Al+Fe2O3=高温=2Fe+3Al2O3,8Al+3Fe3O4=高温=4Al2O3+9Fe
C. 已知2Al+Fe2O3═(高温)2Fe+Al2O3在化学上被称为“铝热反应”,人们可利用该反应来焊接铁轨.从反应中可
镁和氧化铜也能发生类似的铝热反应,方程式为:Mg+CuO
高温 | .
D. 氧化铁焊接钢轨方程式
2Mg + O₂ =点燃= 2MgO (主要反应)2Al+Fe₂O₃ =高温= Al₂O₃+2Fe 用氧化铁焊接铁轨。原理是在高温下。利用铝的还原性。还原氧化铁中的铁。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铁融化,达到焊接的目的。由于该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所以往往在氧化铁及铝的混合物中插入过氧化钡,利用过氧化钡燃烧产生高温,引发该反应发生。 
(4)铁轨焊接的方程式属于什么反应扩展阅读: 利用氧-乙炔火焰燃烧时产生的热能,将对焊的钢轨端部加热到熔化状态,再施以一定的顶锻压力,把轨端焊接起来。现行的有工厂焊接法和移动焊接法两种。工厂焊接法如接触焊一样。移动焊接法又称小型气压焊,主要是用来焊接工地长钢轨的联合接头。气压焊的质量也比较好。铝热焊。
E. 铝热反应焊接钢轨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2Al + Fe2O3 = Al2O3 + 2Fe(点燃)
F. 焊接铁轨的化学方程式
利用( 铝热反应) 方程 2Al +Fe2O3==高温==Al2O3 + 2Fe
如果本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追问,如果满意记得采纳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另发或点击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请谅解,谢谢。 祝学习进步!
G. 氮气用于焊接铁轨的化学方程式
利用( 铝热反应)方程 2Al +Fe2O3==高温==Al2O3 + 2Fe 氮气,化学式为N_,为无色无味气体。氮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条件下才能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在放电的情况下才能和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即使Ca、Mg、Sr和Ba等活泼金属也只有在加热的情形下才能与其反应。氮气的这种高度化学稳定性与其分子结构有关。
H. 什么是铝热反应简述焊接钢轨的原理
铝热反应以铝粉和氧化铁为主要反应物的发热反应。当温度超过1250℃时,铝粉激烈氧化,燃烧而放出大量热。这种放热反应的温度可达3000℃以上。 反应化学方程式: 氧化铁:2Al+Fe2O3→2Fe+Al2O3 四氧化三铁:8Al+3Fe3O4→9Fe+4Al2O3
I. 急需高一应用方程式总结!例如:焊接铁轨-----铝热反应2Al+Fe2O3=高温2Fe+Al2O3
化学方程式总结 点燃 一、氧气的性质:氧化性 点燃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2MgO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点燃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2CuO 红色固体表面变黑色 点燃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2Al2O3 点燃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2H2O 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热 点燃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2P2O5 产生大量白烟 点燃 7.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CO2 点燃 8.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2CO 9. 硫的燃烧:S+O2 =====SO2 发出淡蓝色火焰(氧气中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MnO2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10.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2H2O2=======2H2O+O2↑ 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MnO2 68 32 △ 11.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分解2KClO3=======2KCl+3O2↑ 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 245 149 9612.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 2KMnO4=====K2MnO4+MnO2+O2↑ 生成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316 32工业制取氧气:分离液态空气 通电 三、水的性质13. 2H2O====2H2↑+O2↑ 负氢氧正,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36 4 32 点燃 四、氢气的性质:可燃性,还原性 △ 14.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2H2O 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热15.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Cu + H2O 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2 80 64 18 点燃 五、碳的的性质:可燃性,还原性 点燃 点燃 高温 高温 16. C+O2 ====CO2 生成能让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7. 2C+O2 ====2CO 18. CO2+C====2CO 19. C+2CuO=====2Cu+CO2↑ 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同时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六、一氧化碳的的性质:可燃性,还原性 高温 20. CO的燃烧:2CO+O2 ====2CO2 蓝色火焰 高温 21. CO还原氧化铜:CO + CuO====Cu + CO2 黑色粉末变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高温 22. CO还原Fe2O3:3CO + Fe2O3====2Fe + 3CO2红棕色粉末变黑色,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3. CO还原Fe3O4:4CO + Fe3O4====3Fe + 4CO2 七、二氧化碳的的性质及制取 24. CO2+H2O===H2CO3 碳酸是酸性物质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25. H2CO3 === CO2↑+H2O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石蕊由红色变回紫色 26. Ca(OH)2+CO2===CaCO3↓+H2O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74 44 100 27.实验室制取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73 44 高温 28.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CaO + CO2↑ 工业制备二氧化碳和生石灰 100 56 44 八、金属的性质29.Mg与稀盐酸 Mg+ 2HCl === MgCl2 + H2↑30. Al与稀盐酸 2Al + 6HCl === 2AlCl3 + 3H2↑31. Zn与稀盐酸 Zn + 2HCl === ZnCl2 + H2↑32. Fe与稀盐酸 Fe + 2HCl === FeCl2 + H2↑33. Mg与稀硫酸 Mg + H2SO4 === MgSO4 + H2↑34. Al与稀硫酸 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35. Zn与稀硫酸 Zn + H2SO4 == ZnSO4 + H2↑(实验室制取氢气) 36. Fe与稀硫酸 Fe + H2SO4 === FeSO4 + H2↑ 37.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湿法炼铜) 现象: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38.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 + 2AgNO3 === Cu(NO3)2 + 2Ag 现象:铜丝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 九、其他反应39. 碱式碳酸铜的分解 Cu2(OH)2CO3===2CuO+CO2↑+H2O绿色固体变黑色、试管口有水雾出现、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40.铝的冶炼2Al2O3通电4Al+3O2↑ 41.汞的冶炼 2HgOΔ2Hg+O2↑
实验总结 实验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常见的实验装置如下两图)
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耗尽瓶内氧气,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导致水倒流进入容器内,进入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打开止水夹后,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约为集气瓶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剩余气体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4、实验要点:红磷要过量,装置气密性要好,装置温度要冷却到室温时打开止水夹 5、可燃物的选择:能在空气中燃烧(铁丝不行),燃烧只消耗O2(镁条不行),生成物是固体(碳、硫,蜡烛不行) 6、误差分析: 装置漏气, 红磷量不足, 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红磷点燃后,未迅速深入集气瓶中 反应时未加紧止水夹 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选择可燃物除与氧气反应,还与其他物质反应 实验二、制取氧气: (一) 实验室制法: MnO2 1、原理: MnO2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2H2O2======2H2O+O2↑ △ △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分解2KClO3=======2KCl+3O2↑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 2KMnO4=====K2MnO4+MnO2+O2↑ 2、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
便于随时添加液体 可以控制液体的流速从而 控制反应速率 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大于空气) 排水集气法(难溶于水) 3、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若复燃,则是氧气 4、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已满 5、操作步骤:(固固加热型制氧气)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装药品; 定:固定仪器; 点:点燃酒精灯加热; 收:收集气体; 移: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熄:再熄灭酒精灯; 注:①检查气密性时先把导管一段放入水中再手握试管壁;②固定试管时铁夹应夹在试管口约1/3处,试管口稍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③加热时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准药品加热;④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等到试管口的气泡连续产生时再收集,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⑤实验结束时要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二)、工业制法:1.分离液态空气法:依据液态氮与液态氧的沸点不同 2.膜分离法: 实验三:电解水,探究组成水的元素 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 1.电 解 水 的 反 应 现 象 ; (1)正负两极都有气泡产生,所 得 气 体 的 体 积 比 为1 :2 ; (2)正极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通电 (3)负极的气体能燃烧 ,火焰为淡蓝色。 2.电 解 水方程式:2H2O====2H2↑+O2↑ 3.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 4.电 解 水 的 结 论: (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3)电解水的实验验证了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实验四、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料: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 2.原理:CaCO3+2HCl = CaCl2 + CO2 ↑+ H2O 注:不用碳酸钠及纯净的碳酸钙,反应速度太快; 不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得到的二氧化碳不纯; 不用稀硫酸,是因为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
3.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实验装置(注:先装固体再装液体) 使用长颈漏斗下端要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漏斗中逸出。 使用塑料隔板优点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注: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不用排水集气法。) 5.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使石灰水变浑浊; 6.验满:将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原料:石灰石 CaCO3 高温 CaO + CO2 ↑ 小知识点归纳 1、 数字2的意义 2N 表示两个氮原子 CuO 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2CO2 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Fe2+ 表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亚铁离子 H2SO4 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 2Fe3+ 表示两个铁离子 2、 常见离子的写法 钠离子Na+ 、钾离子K+ 、银离子Ag+ 、 铵根离子 NH4+ 、 铜离子Cu2+ 镁离子Mg2+ 、钡离子Ba2+ 、钙离子Ca2+ 、锌离子Zn2+ 、亚铁离子Fe2+、 铁离子Fe3+ 、 铝离子Al3+、氧离子O2- 、 氢氧根离子OHˉ、 氯离子Clˉ、硝酸根离子NO3ˉ、 碳酸根离子CO32ˉ、硫酸根离子SO42ˉ、磷酸根离子PO43ˉ
与铁轨焊接的方程式属于什么反应相关的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