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的范围、目的和方法
焊前预热和后热是为了降低焊缝的冷却速度,防止接头生成淬硬组织,产生冷裂纹。焊前预热温度一般在100-200度,
后热不属于热处理,也是一种缓冷措施,后热的温度在200-300度,有的单纯是为了缓冷,有的是针对消氢处理的,一定的后热温度,能使焊缝中氢扩散出来,不至于集聚导致裂纹。后热保温时间要根据工件厚度来确定,一般不会低于0.5小时的。
焊后热处理的就多了,主要分为四种:
1低于下转变温度进行的焊后热处理,如消除应力退火,温度一般在600-700之间,主要目的是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2高于上转变温度进行的焊后热处理,如正火,温度在950-1150之间,细化晶粒,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再如不锈钢的固熔、稳定化处理,温度在1050左右,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能。尤其是抗晶间腐蚀的能力。再如淬火,不同的淬火工艺能得到不同的效果,提高钢的耐磨性,硬度等。
3先高于上转变温度进行处理再进行低于下转变温度下的热处理。比如正火加回火,淬火加回火等。
4在上下转变温度之间进行的焊后热处理。750-900之间,一些材料的实效强化重结晶退火等。
想详细的了解,建议找些书看看。不好讲的太详细。
错误之处,大家多多批评。
⑵ 硬质合金焊接时保温用什么方法
用石灰粉或者膨化珍珠粉。市场上都能买的到。焊后放进去一直到冷却。不过也许你用的刀头材质不对才会造成开裂的。一般情况下材质对应工作对象一致了不会开裂。
⑶ 焊缝的预热,后热和焊后热处理是什么(特别是后热是什么意思)
预热是焊前将坡口及坡口两端100mm区域加热到预定温度的工序,主要用来降低焊缝的冷却速度和焊接应力,一般用于厚板或淬硬倾向较大的材料。
后热是指焊接后立即对焊件的全部(或局部)进行加热或保温,使其缓冷的工艺措施。后热的目的是降低焊接接头特别是热影响区中扩散氢的含量,所以又称去氢处理,是焊接某些低合金结构钢预防产生延迟裂纹的重要工艺措施。后热温度一般为200~350℃,时间不少于30分。
焊后热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残余应力的。
详情见我下面的粘贴内容:
重要构件的焊接、合金钢的焊接及厚部件的焊接,都要求在焊前必须预热。焊前预热的主要作用如下:
(1)预热能减缓焊后的冷却速度,有利于焊缝金属中扩散氢的逸出,避免产生氢致裂纹。同时也减少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淬硬程度,提高了焊接接头的抗裂性。
(2)预热可降低焊接应力。均匀地局部预热或整体预热,可以减少焊接区域被焊工件之间的温度差(也称为温度梯度)。这样,一方面降低了焊接应力,另一方面,降低了焊接应变速率,有利于避免产生焊接裂纹。
(3)预热可以降低焊接结构的拘束度,对降低角接接头的拘束度尤为明显,随着预热温度的提高,裂纹发生率下降。
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的选择不仅与钢材和焊条的化
学成分有关,还与焊接结构的刚性、焊接方法、环境温度等有关,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确定。另外,预热温度在钢材板厚方向的均匀性和在焊缝区域的均匀性,对降低焊接应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局部预热的宽度,应根据被焊工件的拘束度情况而定,一般应为焊缝区周围各三倍壁厚,且不得少于150-200毫米。如果预热不均匀,不但不减少焊接应力,反而会出现增大焊接应力的情况。
焊后热处理的目的有三个:消氢、消除焊接应力、改善焊缝组织和综合性能。
焊后消氢处理,是指在焊接完成以后,焊缝尚未冷却至100℃以下时,进行的低温热处理。一般规范为加热到200~350℃,保温2-6小时。焊后消氢处理的主要作用是加快焊缝及热影响区中氢的逸出,对于防止低合金钢焊接时产生焊接裂纹的效果极为显著。
在焊接过程中,由于加热和冷却的不均匀性,以及构件本身产生拘束或外加拘束,在焊接工作结束后,在构件中总会产生焊接应力。焊接应力在构件中的存在,会降低焊接接头区的实际承载能力,产生塑性变形,严重时,还会导致构件的破坏。
消应力热处理是使焊好的工件在高温状态下,其屈服强度下降,来达到松弛焊接应力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整体高温回火,即把焊件整体放入加热炉内,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保温一段时间,最后在空气中或炉内冷却。用这种方法可以消除80%-90%的焊接应力。另一种方法是局部高温回火,即只对焊缝及其附近区域进行加热,然后缓慢冷却,降低焊接应力的峰值,使应力分布比较平缓,起到部分消除焊接应力的目的。
有些合金钢材料在焊接以后,其焊接接头会出现淬硬组织,使材料的机械性能变坏。此外,这种淬硬组织在焊接应力及氢的作用下,可能导致接头的破坏。如果经过热处理以后,接头的金相组织得到改善,提高了焊接接头的塑性、韧性,从而改善了焊接接头的综合机械性能。
⑷ 关于焊后退火和焊后回火还有焊后保温
退火含碳量较高的焊接后急冷组织转变造成淬火性质的采用退火。
消除焊接应力采用回火,保温缓冷是为了避免造成变形、开裂、淬硬。
⑸ 焊缝怎样保温
没有,可以用保温材料,或干沙.这是土办法
⑹ 管道焊接口怎样保温
用环形陶瓷保温栅,这种保温栅是采用陶瓷内穿电线用恒定温控仪调专节的,焊接后热执行属焊接工艺的温度很准确。
如果你知识希望焊接完成后保温空冷的话,就只需要才用石棉用东西固定包裹在焊口就行。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⑺ 求焊接工艺和焊接作业指导书,焊接后需要前需要预热吗焊接后需要保温吗
焊前预热和焊后预热都是为了防止脆硬组织导致的裂纹产生,一般都是冷裂纹。
20G这种材质焊专接性能良好属,正常焊接过程中不会有冷裂纹的产生,没有必要预热。不过看你的管子壁厚,算是比较厚的,可以根据厚度适当考虑预热,150度左右。也做过这个东西,不预热的话,如果第一层焊道没有裂纹产生,那后继的焊接应该也不会有裂纹。预热和后热是减少焊接中脆硬组织出现的有效方法,你们应该有这个方面的评定的,那是最有说服力的。
⑻ 关于焊接工艺评定热处理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范围
焊接工艺评定的热抄处理时间,应该按试板的厚度确定,但是,一般焊接工艺试板厚度和实际工件相差不会太大,因此应该参照实际生产情况确定热处理(工艺)规范。
焊后热处理多为消除应力处理,加热温度较低,没有组织变化(无相变),保温时间主要取决于接头的应力状态及材料的性质,故保温时间比较宽泛,如保温1-2小时。因此,你在此范围内选择都是合适的。是符合标准的规定的。
我的理解,只要冲击试件要在原试板上截取,热处理时间的问题就没有。
增加线能量就是焊接工艺参数变化了,当然要重新评定了。不过美国标准特别注重接头的塑韧性,因此只让你补加了冲击。
⑼ 焊接预热后一般除了用石棉保温,还可以用什么保温
焊接预热或者焊后热处理,需要保温的话,现在用硅酸铝棉进行保温。石棉保温现在一般不被允许。
另外,现在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新型的保温棉应运而生。
新型保温棉是将高纯度的黏土熟料、氧化铝粉、硅石粉、铬英砂等原料在工业电炉中高温熔融,形成流体。然后采用压缩空气喷吹或用甩丝机甩丝成纤维状,经过集棉器集棉,形成保温棉。保温棉可进一步加工成纤维毯、板、纸、布、绳等制品。陶瓷纤维是一种高效绝热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氧化、导热率低、柔软性好、耐腐蚀、热容小及隔音等特点。
保温棉可单独作为保温防寒材料广泛使用于旅客列车、体育场、戏剧院。是玻璃棉防寒材料的理想替代品,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不会产生任何有害作用,是一种无毒、无害、无污染的新型保温材料。
⑽ 硬质合金木工刀具焊接如何保温才能不出现裂纹
焊接好的合金刀片要以最快的速度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石灰粉中保温12小时以上,石灰用一般的铁盒或铁桶装即可,刀片要埋入石灰中不与铁桶接触以保证保温效果,总之要让焊接好的刀片慢慢冷却才可防止出现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