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焊时脸部离焊接面的距离多少
我们电焊师傅操作时,人蹲着焊接,脸部距离焊缝位置约400~500mm;
戴透明防护镜,主要防止飞溅颗粒烫伤,保护眼部;
戴电焊用的皮手套;隔热耐磨,防止飞溅烫伤,阻挡辐射,有一定的绝缘性能;
遮挡焊接弧光的话,点焊时,有时候师傅眯着眼睛,有时候用左手挡一下,戴着手套,面积比较大,满焊时,一般用手持式面罩;
2. 焊接管道上两个焊缝间的间距到底有什么要求
根据《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SH3012-2000)263条中有关的规定为:
管道上两相邻对接焊口的中心间距:
a 对与公称直径小于150mm的管道,不应小于外径,且不得小于50mm;
b 对于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150mm的管道,不应小于150mm。
这个应该算是比较基本的要求了,如果焊缝的间距过小,那么焊接点的力学性能不能满足合格管道的要求,在焊点容易发生泄露。另外,局部应力也可能不满足要求,易损坏泄露。
至于所说的管件连接的问题,主要是考虑连接后法兰检修拆卸是否方便,一般公称直径大于等于50的管件都是对焊管件,都可以互相焊接,或是与法兰焊接的。
(2)焊接面距离多少扩展阅读:
金属的焊接,按其工艺过程的特点分有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
在熔焊的过程中,如果大气与高温的熔池直接接触的话,大气中的氧就会氧化金属和各种合金元素。大气中的氮、水蒸汽等进入熔池,还会在随后冷却过程中在焊缝中形成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恶化焊缝的质量和性能。
为了提高焊接质量,人们研究出了各种保护方法。例如,气体保护电弧焊就是用氩、二氧化碳等气体隔绝大气,以保护焊接时的电弧和熔池率;又如钢材焊接时,在焊条药皮中加入对氧亲和力大的钛铁粉进行脱氧,就可以保护焊条中有益元素锰、硅等免于氧化而进入熔池,冷却后获得优质焊缝。
3. 电焊焊接时,焊条然烧时离焊接面多远
看你焊多大的焊肉了……
你问的是焊条头离焊道熔池多远吧?
3MM左右,距离远了飞溅大,距离近了易烧穿(易咬边)!
4. 电焊焊接时,焊条燃烧时离焊接面多远
焊条电弧焊焊接时,焊条端距离工件高度,也就是焊接电弧的长度。
理论公式:焊接电弧高度﹦(焊条直径毫米×0.5~1倍)。
例如:直径3.2毫米焊条,焊接电弧高度取 3.2×0.5=1.6毫米 ~ 3.2毫米×1﹦3.2毫米之间。
碱性焊条应采用短弧焊接。
5. 焊接时焊条与焊板的距离是多少
焊条手弧焊焊接时,焊条距离焊板(工件)距离最大不超过4毫米。
6. 焊条焊时与铁的距离是多少
根据自己焊接时需要,一般距离3/4mm差不多了,引弧后距离可以自由的控制,有熔池了为了增加焊接深度焊条可以插入熔池的,来回往复运动,如果是表面焊接直接贴着工件焊接。
7. 钢筋笼主筋焊接应该错开距离是多少请说下出自规范上的.
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4.6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2 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3 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 ,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 的规定。
(7)焊接面距离多少扩展阅读: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4.5 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相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 ,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受压区不宜大于50%;
2 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3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参考资料来源:九江市安监网-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8. 在焊接过程中焊条与焊材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短弧操作等于焊条直径的0.5-1倍。比如3.2的焊条,焊条与焊材的距离1.6~3.2毫米
9. 采暖管道焊口与焊口之间最少间距
你好!
至少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小于100mm。
你可参考百GB50235
6.0.2工业金属版管道焊缝位置应符合下权列规定:
1
直管段上两对接焊口中度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尺寸专大于或等于150mm时,属不应小于150mm;当公称尺寸小于150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小于100mm。
如有疑问,请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