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叫热影响区低碳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性能如何
热影响区简称HAZ(HeatAffectedZone),在焊接热循环作用下,焊缝两侧处于固态的母材发生明显的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称为热影响区。
低碳钢属不易淬火钢,其焊接热影响区可分为熔合区,过热区,相变重结晶区和不完全重结晶区。
(1)高温焊接区会怎么样扩展阅读:
热影响区包括:
1、熔合区:温度在固液相线之间,具有明显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导致组织、性能不均匀,影响焊接接头的强度、韧性,是焊热影响区性能最差的区域。
2、过热区:温度为从固相线到晶粒急剧生长温度(约1100℃)之间。因为存在很大的过热,该区奥氏体严重粗化,冷却后得到粗大组织,并且出现脆性的魏氏组织。因此,塑、韧性很差。
3、相变重结晶区:温度:从晶粒急剧生长温度(1100℃)到AC3。加热过程中,铁素体和珠光体全部发生重结晶转变为细小奥氏体。冷却后得到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成分均匀,塑、韧性极好。类似于正火组织,亦称“正火区”。是热影响区中组织性能最佳的区域。
4、不完全重结晶区:温度:AC1~AC3,在此温度范围内,只有一部分铁素体和珠光体发生了相变重结晶,冷却形成了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而另一部分为未转变的原始铁素体,因此,晶粒大小不一,形成的组织不均匀,导致力学性能不均匀。
❷ 焊接低碳钢时,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焊接区会出现贫铬现象和应力使焊缝容易出现晶间腐蚀和断裂这就是所谓的γ+δ双向性所以焊接时应选具有γ+δ双向组织的焊材
❸ 焊接过程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哪些现象
【现象】厚来板多层焊接时,不注意层源间温度控制,如层间间隔时间过长,不重新预热就施焊容易在层间产生冷裂纹;如过间隔时间过短,层间温度过高(超过900℃),对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性能也会产生影响,会造成晶粒粗大,致使韧性及塑性下降,会对接头留下潜在隐患。
【措施】厚板多层焊接时,应加强对层间温度的控制,在连续施焊过程中应检验焊接的母材温度,使层间温度尽量能与预热温度保持一致,对层间的最高温度也要加以控制。
焊接时间不应过长,如遇有焊接中断的情况时应采取适当的后热、保温措施,再次施焊时,重新预热温度应适当高于初始预热温度。
❹ 焊接热影响区对焊接接头的性能有什么影响
焊缝两端母材发生明显的组织和性能变化:冷却后钢材显微晶粒粗大;力学性能、塑性和韧度明显下降。
❺ 焊接热影响区有什么特性
焊接热影响区:简称HAZ(Heat Affected Zone)在焊接热循环作用下,焊缝两侧处于固态的母材发生明显的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称为焊接热影响区。焊接接头是由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三个部分组成的焊接时。熔焊时在高温热源的作用下,靠近焊缝两侧的一定范围内发生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称为“热影响区”(Heat Affect Zone),或称“近缝区”(Near Weld Zone)。焊接接头主要是由焊缝和热影区两大部分组成,其间存在一个过渡区,称为熔合区。因此要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就必须使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性能同时都达到要求。随着各种高强钢、不锈钢、耐热钢以及一些特种材料(如铝合金、钛合金、镍合金、复合材料和陶瓷等)在生产中不断使用,焊接热影响区存在的问题显得更加复杂,已成为焊接接头的薄弱地带。因此,许多国家研究工作者对焊接热影响区很大的重视。根据钢的热处理特性,把焊接用钢分为两类,一类是淬火倾向很小的钢种,如低碳钢和某些低合金钢,称为不易淬火钢;另一类是淬硬倾向较大的钢种,如中碳钢,低、中碳调质合金钢等,称为易淬火钢。由于淬火倾向不同,这两类钢的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也不同。
不易淬火钢的组织分布:特点:焊接空冷条件下不易形成马氏体。如低碳钢,16Mn,15MnV和15MnTi等。按加热温度和组织特征可划分为过热区、正火区、部分正火区和再结晶区四个区域。如图所示。
过热区:温度在固相线至1100℃之间,宽度约1~3mm。焊接时,该区域内奥氏体晶粒严重长大,冷却后得到晶粒粗大的过热组织,塑性和韧度明显下降。
2、相变重结晶区:温度在1100℃~Ac3之间,宽度约1.2~4.0mm。焊后空冷使该区内的金属相当于进行了正火处理,故其组织为均匀而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力学性能优于母材。
❻ 焊接高温对混凝土的影响
摘要 焊接高温会造成局部焊热影响区域混凝土损伤,导致混凝土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降低,形成混凝土局部薄弱区域。在荷载作用下,薄弱区域率先破坏并推出工作。
❼ 焊接高温对混凝土的影响
焊接高温会造成局部焊热影响区域混凝土损伤,导致混凝土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降低,形成混凝土局部薄弱区域。在荷载作用下,薄弱区域率先破坏并推出工作。
❽ 焊接时为什么对焊接区保护
保护焊接区的目的是:防止空气进入熔池,减少焊缝金属中的氧、氮含量,氧含量专增加,焊缝的强度、硬度属、塑性、韧性下降。氮含量增加,会使焊缝中产生气孔。不同的焊接方法有不同的保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气保护,在焊接区周围形成一层保护气体,隔绝空气,如氩弧焊。2、渣保护,在熔池表面形成一层熔渣,与空气隔绝。如埋弧焊。3、气—渣联合保护,在焊接区周围同时形成保护气体和熔渣。对焊接区进行保护,如焊条电弧焊。
❾ 焊接过热会有何影响,如何从外观判断
1、影响:焊缝两端母材发生明显的组织和性能变化:冷却后钢材显微晶粒粗大;力学性能、塑性和韧度明显下降。 2、焊接接头是由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三个部分组成的焊接时。焊接热影响区:简称HAZ(Heat Affect Zone)在焊接热循环作用下,焊缝两侧处于固态的母材发生明显的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称为焊接热影响区。 3、焊接接头,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要用焊接组合的接点。或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用焊接方法连接的接头,包括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
❿ 焊接热影响区可以 分为哪三个区其组织性能各如何
1、过热区
温度在固相线至1100℃之间,宽度约1~3mm。焊接时,该区域内奥氏体晶粒严重长大,冷却后得到晶粒粗大的过热组织,塑性和韧度明显下降。
2、相变重结晶区
温度在1100℃~Ac3之间,宽度约1.2~4.0mm。焊后空冷使该区内的金属相当于进行了正火处理,故其组织为均匀而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力学性能优于母材。
3、不完全重结晶区
加热温度在Ac3~Ac1之间。焊接时,只有部分组织转变为奥氏体;冷却后获得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其余部分仍为原始组织,因此晶粒大小不均匀,力学性能也较差。
再结晶区:如果母材焊前经过冷加工变形,温度在Ac1~450℃之间,还有再结晶区 。该区域金属的力学性能变化不大,只是塑性有所增加。如果焊前未经冷塑性变形,则热影响区中就没有再结晶区。
(10)高温焊接区会怎么样扩展阅读
熔焊时在高温热源的作用下,靠近焊缝两侧的一定范围内发生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称为“热影响区”(Heat Affect Zone),或称“近缝区”(Near Weld Zone)。焊接接头主要是由焊缝和热影区两大部分组成,其间存在一个过渡区,称为熔合区。
因此要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就必须使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性能同时都达到要求。随着各种高强钢、不锈钢、耐热钢以及一些特种材料(如铝合金、钛合金、镍合金、复合材料和陶瓷等)在生产中不断使用,焊接热影响区存在的问题显得更加复杂,已成为焊接接头的薄弱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