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埋弧焊角焊缝从中间开裂是什么原因啊
1、原因可能是焊丝材质和焊剂型号或者是焊接时应力集中,产生的回冷裂纹。
2、选择答埋弧焊规范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焊缝成形良好,内在质量和接头性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生产率。切不能单纯追求生产率而盲目选用粗焊丝和大焊接电流,必须考虑各种规范之间的配合和每种规范的合理范围。
❷ 埋弧焊焊缝缺陷怎吗解决啊
看是否严重,不严重直接用电焊补焊,严重就打磨掉重新焊
❸ 310S埋弧焊焊接怎样防止裂纹
一:牌号310S奥氏体铬镍不锈钢
二:化学成分
C :≤0.08, Si :≤1.500, Mn :≤2.00, P :≤0.035, S :≤0.030, Ni :≤19.00-22.00,
Cr :≤24.00-26.00
三:应用范围应用领域:
冲压模具,夹具,工具,规、裁纸刀、辅助工具等
改善通常碳素工具钢易碎裂的性质,而达到延长工具的寿命。真空脱气精炼钢,质量稳定。淬透性良好,油冷淬硬(淬裂和变形少)韧性和耐磨性良好,工具经久耐用。
四:物理性能
抗拉强度(бb)(Mpa) :≥520 屈服强度(σs)(Mpa) :≥205 面积缩减(ψ)% :≥50
机械性能ób(MPa)≥520,ó0.2(MPa)≥205 ,δ5(%)≥40, Ψ(%)≥50,HB≤187 能耐1150℃以上高温。熔点在1398℃~1454℃
五:概况
0Cr25Ni20不锈钢是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具有很好的310S不锈钢抗氧化性、耐腐蚀性,因为较高百分比的铬和镍,使得拥有好得多蠕变强度,在高温下能持续作业,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因镍(Ni)、铬(Cr)含量高,具有良好耐氧化、耐腐蚀、耐酸碱、耐高温性能,耐高温钢管专用于制造电热炉管等场合,奥氏体型不锈钢中增加碳的含量后,由于其固溶强化作用使强度得到提高,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特性是以铬、镍为基础添加钼、钨、铌和钛等元素,由于其组织为面心立方结构,因而在高温下有高的强度和蠕变强度。熔点1470℃,800℃开始软化,许用应力持续降低。
❹ 埋弧焊焊接厚板出现冷裂纹是怎么回事
埋弧焊厚板焊接时,需要先给母材加热,防止冷热差别太大,容易变形、撕裂
❺ 埋弧焊夹杂,裂纹,怎么回事
埋弧焊(含埋弧堆焊及电渣堆焊等)是一种电弧在焊剂层下燃烧进行焊接的方法。其固有内的焊接质容量稳定、焊接生产率高、无弧光及烟尘很少等优点,使其成为压力容器、管段制造、箱型梁柱等重要钢结构制作中的主要焊接方法。近年来,虽然先后出现了许多种高效、优质的新焊接方法,但埋弧焊的应用领域依然未受任何影响。从各种熔焊方法的熔敷金属重量所占份额的角度来看,埋弧焊约占10%左右,且多年来一直变化不大。
❻ 碳钢厚板埋弧自动焊接有裂纹,该怎么办
埋弧焊时可能产生的主要缺陷,除了由于所用焊接工艺参数不当造成的熔透不足、烧穿、成形不良以外,还有气孔、裂纹、夹渣等。本节主要叙述气孔、裂纹、夹渣这几种缺陷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止措施。 气孔 埋弧焊焊缝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及防止措施如下:
1)焊剂吸潮或不干净焊剂中的水分、污物和氧化铁屑等都会使焊缝产生气孔,在回收使用的焊剂中这个问题更为突出。水分可通过烘干消除,烘干温度与肘间由焊剂生产厂家规定。防止焊剂吸收水分的最好方法是正确肋储存和保管 6 采用真空式焊剂回、收器可以较有效地分离焊剂与尘土,从而减少回收焊剂在使用中产生气孔的可能性。
2)焊接时焊剂覆盖不充分由于电弧外露并卷入空气而造成气孔。焊接环缝时,特别是小直径的环缝,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焊剂散落。
3)熔渣粘度过大 焊接时溶入高温液态金属中的气体在冷却过程中将以气泡形式溢出。如果熔渣粘度过大,气泡无法通过熔渣,被阻挡在焊缝金属表面附近而造成气孔。通过调整焊剂的化学成分,改变熔渣的粘度即可解决。
4)电弧磁偏吹焊接时经常发生电弧磁偏吹现象,特别是在用直流电焊接时更为严重。电弧磁偏吹会在焊缝中造成气孔。磁偏吹的方向、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工件上焊接电缆的联接位置:电缆接线处接触不良、部分焊接电缆环绕接头造成的二次磁场等。在同一条焊缝的不同部位,磁偏吹的方向也不相同。在接近端部的一段焊缝上,磁偏吹更经常发生,因此这段焊缝气孔也较多。为了减少磁偏吹的影响,应尽可能采用交流电源;工件上焊接电缆的联接位置尽可能远离焊缝终端;避免部分焊接电缆在工件上产生二次磁场等。
5)工件焊接部位被污染 焊接坡口及其附近的铁锈、油污或其他污物在焊接时将产生大量气体,促使气孔生成,焊接之前应予清除。
裂纹 通常情况下,埋弧焊接头有可能产生两种类型裂纹,即结晶裂纹和氢致裂纹。前者只限于焊缝金属,后者则可能发生在焊缝金属或热影响区。
1)结晶裂纹 钢材焊接时,焊缝中的S 、P等杂质在结晶过程中形成低熔点共晶。随着结晶过程的进行,它们逐渐被排挤在晶界,形成了“液态薄膜”。焊缝凝固过程中,由于收缩作用,焊缝金属受拉应力,“液态薄膜”,不能承受拉应力而形成裂纹。可见产生“液态薄膜”和焊缝的拉应力是形成结晶裂纹的两方面原因。
钢材的化学成分对结晶裂纹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硫对形成结晶裂纹影响最大,但其影响程度又与钢中其他元素含量有关,如Mn与S 结合成MnS而除硫,从而对S的有害作用起抑制作用。Mn还能改善硫化物的性能、形态及其分布等。因此,为了防止产生结晶裂纹,对焊缝金属中的Mn/S值有一定要求。Mn/S值多大才有利于防止结晶裂纹,还与含碳量有关。图 1 表示C 、Mn 、S含量与焊缝裂纹倾向的关系。可见含C量愈高,要求Mn/S值也愈高。Si和Ni的存在也会增加S的有害作用 埋弧焊焊缝的熔合比通常都较大,因而母材金属的杂质含量对结晶裂纹倾向有很大关系。母材杂质较多,或因偏析使局部 C 、S含量偏高,Mn/S可能达不到要求。可以通过工艺措施。(如采用直流正接、加粗焊丝以减小电流密度、改变坡口尺寸等) 减小熔合比;也可以通过焊接材料调整焊缝金属的成分,如增加含Mn量,降低含C 、Si量等。 焊缝形状对于结晶裂纹的形成也有明显影响。窄而深的焊缝会造成对生的结晶面,“液薄膜”将在焊缝中心形成,有利于结晶裂纹的形成。焊接接头形式不同不但刚性不同, 并且散热条件与结晶特点也不同,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也不同。 2)氢致裂纹这种裂纹较多的发生在低合金钢、中合金钢和高碳钢的焊接热影.响区中这可能在焊后立即出现,也可能在焊后几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出现。这种焊后若干时间才出现的裂纹称为延迟裂纹。
氢致裂纹是焊接接头含氢量、接头显微组织、接头拘束情况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焊接厚度 10mm 以下的工件时,一般很少发现这种裂纹。工件较厚时,焊接接头冷却速度较大,对淬硬倾向大的母材金属,易在接头处产生硬脆的组织。另一方面,焊接时溶解于焊缝金属中的氢,由于冷却过程中溶解度下降, 向热影响区扩散。当热影响区的某些区域氢浓度很高而温度继续下降时,一些氢原子开始结合成氢分子,在金属内部造成很大的局部应力,在接头拘束应力作用下产生裂纹。
焊接某些超高强度钢时,这种裂纹也会出现在焊缝金属中。
针对氢致裂纹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a.减少氢的来源及其在焊缝金属中的溶解,采用低氢焊剂;焊剂保管中注意防潮,使用前严格烘干;对焊丝、工件焊口附近的锈、油污、水分等焊前必须清理干净。
通过焊剂的冶金反应把氢结合成不溶于液态金属的化合物,如高 Mn 高 Si 焊剂可以把 H 结合成 HF 和 OH 两种稳定化合物进入熔渣中,减少氢对生成裂纹的影响。
b.正确的选择焊接工艺参数,降低钢材的淬硬程度并有利于氢的逸出和改善应力状态,必要时可采用预热。
c.采用后热或焊后热处理 焊后后热有利于焊缝中的溶解氢顺利的逸出。有些工件焊后需要进行熟处理,一般情况下多采用回火处理。这种热处理的效果一方面可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另一方面使已产生的马氏体高温回火,改善组织。同时接头中的氢可进一步逸出,有利于消除氢致裂纹,改善热影响区的延性。
d.改善接头设计,降低焊接接,头的拘束应力在焊接接头设计上,应尽可能消除引起应力集中的因素,如避免缺口、防止焊缝的分布过分密集等。坡口形状尽量对称为宜,不对称的坡口裂纹敏感性较大。在满足焊缝强度的基本要求下,应尽量减少填充金属的用量。
埋弧焊时,焊接热影响区除了可能产生氢致裂纹外,还可能产生淬硬脆化裂纹、层状撕裂等。 夹渣 埋弧焊时,焊缝的夹渣除与焊剂的脱渣性能有关外,还与工件的装配情况和焊接工艺有关。对接焊缝装配不良时,易在焊缝底层产生夹渣。焊缝成形对脱渣情况也有明显影响。平而略凸的焊缝比深凹或咬边的焊缝更容易脱渣。双道焊的第一道焊缝,当它与坡口上缘熔合时,脱渣容易;而当焊缝不能与坡口边缘充分熔合时,脱渣困难。在焊接第二道焊缝时易造成夹渣。焊接深坡口时,有较多的小焊道组成的焊缝,夹渣的可能性小;而有较多的大焊道组成的焊缝,夹渣的可能性大。
❼ 在厚板上焊接角焊缝时,焊缝中有时会产生裂纹,如何防止裂纹的产生
这位大侠使用的什么焊接?手工还是CO2?是堆焊还是开坡口焊?是对接焊缝还是什么焊缝?什么母材?母材中有的要预热有的却绝对不可以预热。如果是普通钢,如你所说300厚Q345钢,建议先热处理退火冷却后,再预热,再进行焊接,控制好电流,速度,尽量小电流快速焊接,控制线能量,薄层多道焊,这样能较好控制层温,母材、焊缝尤其是融合区和热影响区的温度也能较好掌控。
80后再热处理也就是退火消除点应力,调质一下,是可以的,因为在调质时,消除了内应力,金属晶粒得到细化。不过这只可以消除还没有产生的应力裂纹,解决不了已经产生的裂纹。再施焊时,焊缝要处理一下,(清除氧化铁等,最好角磨机打磨)。焊口性能…没研究过这汗口是指什么,不过热处理过后(退火),焊缝晶粒得到细化,强度降低,抗冲击性下降,可塑性也就是韧性增强。焊完后,再进行热处理,达到工件所需要求。
希望对你有用
❽ 埋弧焊裂纹产生的原因···
常规埋伏焊容易复产生气制泡,产生裂纹,这种现象还是初次听说!现实制作和安装作业中,气跑焊道是容易产生裂纹,因为这个工艺一直以来都不是很成熟,所以凡是承重受拉或受剪构件通常禁止使用气跑焊工艺;还有压弧焊成型太薄也容易产生裂纹;通常:手工焊温度在300度左右,而埋伏焊温度能达到500度左右,或许楼主的埋伏焊焊接工艺时,成型太薄,因受热应力影响而产生拉裂现象。还有个可能性就是埋伏焊焊丝存放时间过久,外表存有一定的灰尘或油污垢什么的原因而引起也有可能。以上关于埋伏焊裂纹的原因分析仅供楼主参考,不代表权威,如楼主的项目涉及到承重构件,建议还是请权威部门进行分析比较妥当,谢谢……
❾ 埋弧焊道内部出现气孔或裂纹,表面没有怎么回事
我也是干 风塔的 我是二保焊 焊门框的 35的板 也出裂纹 不知道怎么回事 我们用的是 金桥的药芯焊丝
❿ 埋弧焊纵缝裂纹防止措施
一、防止冷裂纹的措施:
1、焊前预热和焊后缓冷。
2、采用减少氢的工艺措施。
3、合理选用焊接材料。
4、采用适当的工艺参数。
5、选用合理的装焊顺序。
6、进行焊后热处理。
二、冷裂纹的特点:
1、冷裂纹发生在焊接之后,形成的温度约在200一300℃以下,即马氏体转变温度范围。
2、冷裂纹大多产生在基本金属上或基本金属与焊缝交界的熔合线上。
3、露在接头金属表面的冷裂纹裂口发亮,裂纹断面上无明显的氧化痕迹。
4、冷裂纹可能发生在晶界上,也可能贯穿晶粒内部。
三、冷裂纹产生的原因:
1、焊缝中的氢在结晶过程中要向热影响区扩散、聚集。
2、如果被焊材料的淬透性较大,则焊后冷却下来时,在热影响区形成马氏体组织,其性脆而硬。
3、焊接时的残余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