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铝合金焊缝探伤用那个标准
GBT 6609.30-2009规定了氧化铝的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其中第30部分涉及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微量元素的含量。在JBT9071标准中,针对7.18节提到的焊缝无损探伤要求如下:
1. 对于系数为1、属于三类压力容器以及使用气体代替水进行耐压试验的压力容器,其A、B类焊缝应进行100%的射线透照检测。这些焊缝的评定等级不应低于JB 4730—1994标准中6.3节的Ⅱ级。
2. 除上述情况外,对于《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监管范围内的其他压力容器,其A、B类焊缝的射线探伤比例不应低于每条焊缝长度的20%。然而,封头的拼接缝以及纵环焊缝相交的T字型焊缝应进行100%的射线透照检测。这些焊缝的评定等级不应低于JB 4730—1994标准中6.3节的Ⅲ级。
3. 对于不属于《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监管范围内的容器和压力管道,其焊缝探伤比例和评定等级应按照图样和相关的标准进行规定。
⑵ 无损探伤的标准有哪些
无损探伤的标准是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
无损检测有以下特点:
第一是具有非破坏性,因为它在做检测时不会损害被检测对象的使用性能;
第二具有全面性,由于检测是非破坏性,因此必要时可对被检测对象进行100%的全面检测,这是破坏性检测办不到的;
第三具有全程性,破坏性检测一般只适用于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如机械工程中普遍采用的拉伸、压缩、弯曲等,破坏性检验都是针对制造用原材料进行的,对于成品和在用品,除非不准备让其继续服役,否则是不能进行破坏性检测的,而无损检测因不损坏被检测对象的使用性能。
所以,它不仅可对制造用原材料,各中间工艺环节、直至最终产成品进行全程检测,也可对服役中的设备进行检测。
(2)铝合金探伤有哪些要求扩展阅读
无损检测已不再是仅仅使用X 射线,包括声、电、磁、电磁波、中子、激光等各种物理现象几乎都被用做于了无损检测。
譬如:超声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射线检测、渗透检测、目视检测、红外检测、微波检测、泄漏检测、声发射检测、漏磁检测、磁记忆检测、热中子照相检测、激光散斑成像检测、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等等,而且还在不断地开发和应用新的方法和技术。
一些看上去非常传统的无损检测方法,实际上也已经发展出了许多新技术,譬如:
射线检测——传统技术是:胶片射线照相(X 射线和伽马射线)。新技术有:加速器高能X射线照相、数字射线成像(DR)、计算机射线照相(CR,类似于数码照相)、计算机层析成像(CT)、射线衍射等等。
超声检测——传统技术是:A 型超声(A 扫描超声,A 超)。新技术有:B 扫描超声(B 超)、C 扫描超声(C 超)、超声衍射(TOFD)、相控阵超声、共振超声、电磁超声、超声导波等等。
⑶ 常用渗透探伤所用试块有哪几种
1. 铝合金试块(A型对比试块)
铝合金试块由同一试块剖开后具有相同大小的两部分组成,并打上相同的序号,分别标以A、B记号,A、B试块上均应具有细密相对称的裂纹图形。铝合金试块的其他要求应符合JB/T 9213的相关规定。
2. 镀铬试块(B型试块)。
将一块尺寸为130mm×40mm×4mm、材料为0Cr18Ni9Ti或其他不锈钢材料的试块上单面镀铬,用布氏硬度法在其背面施加不同负荷形成3个辐射状裂纹区,按大小顺序排列区位号分别为1、2、3, 其位置、间隔、及其他要求应符合JB/T 6064—1992中B型试块相关规定。裂纹尺寸分别对应JB/T 6064—1992 B型试块上的裂纹区位号2、3、4。
3.铝合金试块主要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a)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检验渗透检测剂能否满足要求,以及比较两种渗透检测剂性能的优劣;
b) 对用于非标准温度下的渗透检测方法作出鉴定。
4.镀铬试块主要用于检验渗透检测剂系统灵敏度及操作工艺正确性。
着色渗透检测用的试块不能用于荧光渗透检测,反之亦然。
发现试块有阻塞或灵敏度有所下降时,必须及时修复或更换。
试块使用后要用丙酮进行彻底清洗。清洗后,再将试块放入装有丙酮和无水酒精的混合液体(体积混合比为1∶1)的密闭容器中保存,或用其他有效方法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