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广东人说饼印是什么意思
月饼模,广州人称饼印。没有饼印就没有广式月饼。
清代以来,许多工艺品制作销售集中在今大新路、天成路、人民南路、象牙街一带,饼印铺自然非常兴旺。余同号在同治年间就在这里开张了,可谓百年老铺。从那时延续下来,手刻木制饼模的工作就一直没停过。延续到余兆基这一代,已经是第六代了。
上世纪中,木饼模还是黄金时代,中秋月饼模为大宗;还有色饼,如杏仁饼、佛公饼、老婆饼、盲公饼、鸡仔饼、猪仔饼、金钱饼、炒米饼等等,形状各异、规格不一。
上世纪80年代手工木饼印制作迅速衰落下去。到上世纪90年代,只剩下4家在支撑了。而去年还在状元坊有一间小工场的老师傅,今年已不见影踪。广州最后的饼印铺,只有余师傅一家了。
广东俗语“一个饼印”意味着两个人有共同特点(长相 性格等),都是一个饼印“印”出来的。
B. 为什么传统月饼上面有印花
月饼上面之所以会有月饼印花,这是为了让月饼看起来会更好看一些。
当然有的他可能是商标之类的,让大家一眼就可以知道它是哪个品牌的月饼,所以是比较醒目的,当然这个印花的话它是可以吃的。各种各样的饼印,有月饼印、有水晶饼印、嫁女饼印、杏仁饼印等,每一种饼印,大小不一样,花纹也不一样。
饼印,就是制作糕饼的模具。
在店里,余兆基最常做的事情便是埋头伏案,刻制一个又一个饼印。在他的桌面上,只见摆着各种各样的工具。“这里很多工具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有些甚至有着百余年的历史。”余兆基说,刻不同的图案要用到不同的工具,因此他的工具也越积越多。
风干之后,把材料刨开、车手柄,再画样、开凿,一个饼印做下来到最后盖完本店字号的章才算完成,总共有17道工序。说话间隙,余兆基拿起一个已经开了孔的饼印,开始熟练地雕刻起来。据了解,整个过程哪怕是最简单的图案,也得要一整天的时间,因为余兆基认为“慢工出细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