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塑胶产品公差在模具中怎么处理
塑胶产品公差在模具中怎么处理
首先产品是PP料,按0.018收缩 12.216是标准模具尺寸。你可以做到12.25-12.3之间,若正负公差一样就好取中间好了,你也要考虑是内尺寸或者是外尺寸。
例若此尺寸是个圆孔直径,那么可以做12.3,就算大了,以后还是很好改的.你做小了就可能导致报废哦. 在就是胶厚的地方可能还有考虑做大点,这个要看经验, 你也可以拿些样品和相对的模具实际去量下对下结果。
大部份的塑胶产品可以达到高精密配合的尺寸公差,而一些收缩率高及一些软性材料则比较难於控制。因此在产品设计过程时是要考虑到产品的使用环境,塑胶材料,产品形状等来设定公差的严紧度。除着顾客的要求愈来愈高,以往的可以配合起来的观念慢慢的要修正过来。配合、精密和美观是要同时的能在产品上发挥出来。
塑料产品的收缩决定了模具,要是模具做好了再去考虑塑料收缩那就麻烦了。必须要有所生产塑料的模具收缩率,根据这个模缩开模,那么你做产品的时候就不要考虑产品收缩了。
② 塑料模具镶件公差,是模仁那边的孔割大几丝还是镶件弄小几丝,
由于镶件所形成的是孔,而孔的公差应取正值。因此,镶件不能缩小,只能把镶件的安装孔扩大。
③ 冲裁零件有的孔有公差要求,有的却没有公差要求,没有公差要求的凹模怎样设计公差值取多大
凸模和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冲裁件的尺寸精度主要决定于模具刃口的尺寸精度,模具的间隙值也要靠模具刃口尺寸及制造精度来保证。
1、由于 凸 、凹模之间存在间隙,使落下 的料或冲出 的孔都带有锥度,且落料件的大端尺寸即是凹模尺寸,冲孔件 的小端尺寸 即是 凸 模尺寸。
2、在测量与使用中,落料件是以大端尺寸为基准,冲孔孔径是 以小端尺寸 为基准。
3、冲裁时, 凸 、凹模要与冲裁件或废物发生摩擦, 凸模愈磨愈 小,凹模 愈磨愈 大,结果使间隙愈用愈大。
由此在决定模具刃口尺寸及其制造公差时需考虑下述原则:
1、落料件尺寸由凹模尺寸决定, 冲孔时孔的 尺寸由 凸 模尺寸决定。 故设计落料模时 ,以 凹模为基准 ,间隙取在 凸模上 ;设计 冲孔模时 ,以 凸模为 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
2、考虑到冲裁中 凸 、凹模的磨损,设计 落料模时 ,凹模基本尺寸应取尺寸公差范围的较小尺寸;设计冲孔 模时,凸模基本 尺寸则应取工件孔尺寸公差范围内的较大尺寸。这样,在 凸 、凹模磨损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仍能冲出合格制件。 凸 、凹模间隙则取最小公道间隙值。
3、确定冲模刃口制造公差时,应考虑制件的公差要求。假如对刃口精度要求过高( 即制造公差过小 ),会使模具制造困难,增加本钱,延永生产周期;假如对刃口精度要求过低(即制造公差过大 ),则生产出来的制件可能分歧格,会使模具的寿命降低。若制件没有标注公差, 则对于 非 圆形件按国家标准“非配合尺寸的公差数值”IT14级处理,冲模则可按IT11级制造;对于圆形件,一般可按IT7~ 6级制造 模具。冲压件的尺寸公差应按“进体”原则标注为单向公差,落料件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冲孔件上偏差为正,下偏差为零。
不知你看懂没有。
④ 模具的导柱孔和导柱的公差是多少
模具的导柱孔和导柱的间隔公差不能过大,刚刚好不松不紧,公差控制在单边0.01mm内。
⑤ 塑料的公差如何确定
1)看你这个产品是不是外观件,即我们常说的手机等等的外壳之类。
2)是不是和其他部件要进行组装装配,是螺纹连接还是卡勾等等。
3)你们设想的这个产品的售价是多少,开模具计划花多少钱。
如果是比较“粗糙”的产品没必要把公差搞得太精确。否则模具制造成本要偏高一些。试模时做不到,修来修去,浪费时间和金钱。
具体的公差还要看这个产品的外形最大尺寸,产品上要控制公差的具体部位的尺寸,脱模斜度等等。
我们做过的产品“粗糙”的+/-1mm的公差也有,精密的+/-0.03mm的也有。
看具体情况了
⑥ 如果塑料制件取一般公差MT3级,注塑模具成型零件通常采用几级公差
塑件公差等级与模具制造公差等级对应关系
MT1——IT8级
MT2——IT9级
MT3——IT10级
MT4——IT10级
MT5——IT11级
MT6——IT11级
MT7——IT12级
⑦ 冲塑料孔模具孔和冲头的公差多少最好
模具孔与冲头的公差是根据图纸的要求来确定的,不是你认为多少为好就行的。至于在塑料上冲孔的凸凹模的冲裁间隙,一般来说,间隙小一些为好,否则毛刺会很大。
⑧ 塑料打孔公差问题。
一般情况是正公差
但是塑料会收缩,圆柱度不好。
⑨ 模具制造孔轴公差为多少
1 过盈配合 H7/p6
2 导柱和导套 属于间隙配合 H7/g6
3 顶针和模具型芯 属于间隙配合 H8/f7
⑩ 做塑料模具毕业设计时,复杂的型芯、型腔尺寸怎么标注,公差怎么确定
你这个还算好了,座标标注就是合理的,有些老师还要求用座标标注
我的都无法标,无从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