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注塑成型各种疑难如何解决
1. 刚开机时产品跑披锋,生产一段时间后产品缺胶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刚开机时注塑机料管内的熔胶由于加热时间长,熔胶粘度低,流动性好,产品易跑披锋,生产一段时间后由于熔胶不断把热量带走,造成熔胶不足,粘度大,流动性差,使产品缺胶。在生产一段时间后,逐渐提高料管温度来解决。2. 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缺胶,有时增大射胶压力和速度都无效,为什么?解决方法?是因为生产中熔胶不断把热量带走,造成熔胶不足,胶粘度大,流动性差,使产品缺胶。提高料管温度来解决。3. 产品椭圆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产品椭圆是由于入胶不均匀,造成产品四周压力不匀,使产品椭圆,采用三点入胶,使产品入胶均匀。4. 精密产品对模具的要求。要求模具材料刚性好,弹变形小,热涨性系数小。5. 产品耐酸试验的目的。产品耐酸试验是为了检测产品内应力,和内应力着力点位置,以便消除产品内应力。6. 产品中金属镶件受力易开裂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产品中放镶件,在啤塑时由于热熔胶遇到冷镶件,会形成内应力,使产品强度下降,易开裂。在生产时,对镶件进行预热处理。7. 模具排气点的合理性与选择方法。模具排气点不合理,非但起不到排气效果,反而会造成产品变形或尺寸变化,所以模具排气点要合理。选择模具排气点,应在产品最后走满胶的地方和产品困气烧的地方开排气。8. 产品易脆裂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产品易脆裂是产品使用水口料和次料太多造成产品易脆裂,或是料在料管内停留时间过长,造成胶料老化,使产品易脆裂。增加新料的比例,减少水口料回收使用次数,一般不能超过三次,避免胶料在料管内长时间停留。9. 加玻纤产品易出现泛纤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是由于熔胶温度低或模具温度低,射胶压力不足,造成玻纤在胶内不能与塑胶很好的结合,使纤泛出。加高熔胶温度,模具温度,增大射胶压力。10. 进料口温度对产品的影响。进料口温度的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机器回料不稳定,使加料量不稳定,而影响产品的尺寸和外观
㈡ 模具排气要注意什么
1.深度不能超过材料的溢边值
2.要开要适当的位置(如主,分流道的末端,产品的周边,及熔料最后到达的地方等等)
3.镶件及镶针上了做排气
4.排气开在上模便于加工
5.较深的骨位及柱位做排气镶针
㈢ 如何快速准确的设计模具排气
一般工厂都有做模流分折的,你就大概知道产品包气的地方了,另外可以评估一下,那里是最后打满的地方,这里就是需要开排气的,还有就是模穴的四周一围均匀地开上排气,一些大的顶针,斜顶,滑块,型芯封料口一圈都需开排气。
㈣ 模具排气不良
注塑模的排气不良,将会给塑件的质量等诸多方面带来一系列的危害。主要表现如下:
1)在注塑过程中,熔体将取代型腔中的气体,如果气体排出不及时,将会造成熔体充填困难,造成注射量不足而不能充满型腔。
2)排除不畅的气体会在型腔内形成高压,并在一定的压缩程度下渗入塑料内部,造成气孔、空洞,组织疏松等质量缺陷。
3)由于气体被高度压缩,使得型腔内温度急剧上升,进而引起周围熔体分解、烧灼,使塑件出现局部碳化和烧焦现象。它主要出现在两股熔体的合流处,*角及浇口凸缘处。
4)气体的排除不畅,使得进入各型腔的熔体速度不同,因此易形成流动痕和熔合痕,并使塑件的力学性能降低。
sino mould :I57576IO232
5)由于型腔中气体的阻碍,会降低充模速度,影响成型周期,降低生产效率。
㈤ 注塑模具排气不好怎么解决
如下:
1、设备选型不当。
在用选设备时,注塑机的最大注射量必须大于塑件及水口总重,而注射总重不能超出注塑机塑化量的85%。
2、供料不足。
目前常用的控制加料的办法是定体积加料法,其辊料量与原料的果粒径是否均一,加料口底部有无“架桥”现象。若加料口处温度过高,也会引起落料不畅。对此,应疏通和冷却加料口。
注意
通常,在适合成型的范围内,料温与充模长度接近于正比例关系,低温熔料的流动性能下降,使得充模长度减短。当料温低于工艺要求的温度时,应检查料筒加料器是否完好并设法提高料筒温度。
刚开机时,料筒温度总比料筒加热器仪表指示的温度要低一些,应注意将料筒加热到仪表温度后还需怛温一段时间才能开机。
㈥ 模具排气
在注射模试模生产中常会出现填充不足。压缩空气灼伤、制品内部很高的内应力、表面流线和熔合线等现象。对于这些现象除了应首先调整注塑工艺外,还要考虑模具浇口是否合理。当注塑工艺和浇口这两个问题都排除以后;那么模具的排气就是主要的问题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是开设排气槽。
1排气槽的作用与设计
1.1排气槽的作用
排气槽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在注射熔融物料时,排除模腔内的空气;二是排除物料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气体。越是薄壁制品,越是远离浇口的部位,排气槽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对于小型件或精密零件也要重视排气槽的开设,因为它除了能避免制品表面灼伤和注射量不足外,还可以消除制品的各种缺陷,减少模具污染等。那么,模腔的排气怎样才算充分呢?一般来说,若以最高的注射速率注射熔料,在制品上却未留下焦斑,就可以认为模腔内的排气是充分的。
1.2排气方式
模腔排气的方法很多,但每一种方法均须保证:排气槽在排气的同时,其尺寸设计应能防止物料溢进槽内;其次还要防止堵塞。因此从模腔内表面向模腔体外缘方向测量,长6~12mm以上的排气槽部分,槽高度要放大约0.25—0.4mm。另外,排气槽数量太多是有害的。因为如果作用在模腔分型面未开排气槽部分的锁模压力很大,容易引起模腔材料冷流或裂开,这是很危险的。除了在分型面上对模腔排气外,还可以通过在浇注系统的料流末端位置设排气槽,以及沿顶出杆四周留出间隙的方式达到排气的目的。因为排气槽开的深度、宽度以及位置的选择;如果不适当,产生的飞边毛刺,将影响制品的美观和精度。因此上述间隙的大小以防止顶出杆四周出现飞边为限。这里应特别注意的是:齿轮这样的制件在排气时,可能连最微小的飞边也是不希望有的。这一类制件最好采用以下方式排气:①彻底清除流道内气体;②用粒度为200#的碳化硅磨料对分型面配合表面进行喷丸处理。另外,在浇注系统料流末端开设排气槽主要是指分流道末端位置的排气槽,其宽度应等于分流道的宽度,高度视材料而异。
1.3 设计方法
根据多年注射模设计和产品试模的经验;本文简单介绍几种排气槽的设计,如图1所示。对于复杂几何形状的产品模具,排气槽的开设;最好在几次试模后再去断定。而模具结构设计中的整体结构形式,其最大缺点就是排气不良。对整体模腔模芯有以下几种排气方法:①利用型腔的槽或嵌件被人部位;②利用侧面的嵌件接缝;③局部制成螺旋形状②在纵向位置上装上带槽的板条心开工艺孔;⑤当排气极困难时采用镶拼结构等、如果有些模具的※角不易开排气槽,首先应在不影响产品外观及精度的情况下适当把模具改为镶拼加工,这样不仅有利于加工排气清有时还可以改善原有的加工难度和便于维修。
1.4热固性塑料成型时的排气槽设计
热固性材料的排气比热塑性材料更为重要。首先在浇口前面的分流道都应排气。排气槽宽度应等于分流道宽度,高度为0.12mm。模腔的四周都应排气,各排气槽应相隔25mm,宽度为6.5mm,高度为0.075~0.16mm,视物料流动世而定。较软的材料应取较低的值。顶出杆应尽量放大,而且在大多数场合,顶出杆圆柱面上应磨出3~4个高0.05mm的平面,磨痕方向应沿顶出杆长度方向。磨削应用粒度较细的砂轮进行。顶出杆端面应当磨出0.12mm的倒角,这样若有飞边形成时,就会粘附在制件上。
2结论
适当地开设排气槽;可以大大降低注射压力、注射时间。保压时间以及锁模压力,使塑件成型由困难变为容易,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机器的能量消耗
㈦ 模具为什么要排气,那么多气是从哪来的
塑料制品注塑成型过程中,常常遇到塑料制件出现顶白、黑点、收缩、气泡、银丝、飞边、等等问题。若在调整好注塑成型工艺参数后,塑料制品仍存在填充不足,内应力高,存在气泡等等现象,这很可能是塑料模具的排气问题。
塑料模具排气不良,型腔中的气体受到压缩,产生很大的反压力,正是这种反压力阻止了熔融塑料的正常快速充模,使得注塑成型变得困难。一旦遇到注塑成型困难这种情况,注塑人员常采用提高注塑压力的方法,这样导致了保压时间延长,成型周期延滞,生产效率降低,注塑机耗能增加等等后果。甚至有时候腐蚀性气体在型腔内积垢,污染了塑料模具,降低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塑料模具的成本。
注塑成型模具内气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型腔和浇注系统中存在的空气;塑料原料含有的水分在高温下蒸发而产生的水蒸气;高温下塑料分解产生的气体;塑料中某些添加剂挥发或发生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如热固性塑料成型时,常常由于化学反应而产生气体。
㈧ 塑胶模具排气如何开排气
模腔排气的方法很多,但每一种方法均须保证:排气槽在排气的同时,其尺寸设计应能防止物料溢进槽内;其次还要防止堵塞。因此从模腔内表面向模腔体外缘方向测量,长6~12mm以上的排气槽部分,槽高度要放大约0.25—0.4mm。另外,排气槽数量太多是有害的。
因为如果作用在模腔分型面未开排气槽部分的锁模压力很大,容易引起模腔材料冷流或裂开,这是很危险的。除了在分型面上对模腔排气外,还可以通过在浇注系统的料流末端位置设排气槽,以及沿顶出杆四周留出间隙的方式达到排气的目的。因为排气槽开的深度、宽度以及位置的选择;如果不适当,产生的飞边毛刺,将影响制品的美观和精度。
因此上述间隙的大小以防止顶出杆四周出现飞边为限。这里应特别注意的是:齿轮这样的制件在排气时,可能连最微小的飞边也是不希望有的。这一类制件最好采用以下方式排气:①彻底清除流道内气体;②用粒度为200#的碳化硅磨料对分型面配合表面进行喷丸处理。另外,在浇注系统料流末端开设排气槽主要是指分流道末端位置的排气槽,其宽度应等于分流道的宽度,高度视材料而异。
㈨ 压铸模具如何排气
1、在溢流槽(集渣包)末端设置排气槽,排气槽的厚度采取逐渐减薄的方式。因为简单所以这种方式比较常用,但缺点是排气槽一旦堵塞影响排气效果。
2、集中排气块。在铸件卷气的地方设置类似搓衣板一样的集中排气块进行排气,排气块设有冷却水道,冷却冲上来的金属液。这种方式现在对于比较复杂的模具应用较广泛。多数借助模流分析软件来确定排气块的位置及数量,也会与排气槽同时使用。
3、强制排气。采用真空泵及排气装置,在充填前将型腔中的空气强制排除。这种方式效果最好,但对模具的密封性能要求高,对排气口的封堵机构的响应要求也很高。现在一些模具厂也会将集气块与抽真空联在一起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