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鋼材的焊接特性受什麼影響
1、材料包括母材和焊接材料。與母材有關的影響因素有母材的化學成分,冶煉軋制狀態、熱處理狀態、組織狀態和力學性能等,其中尤以化學成分影響最大。
2、化學成分是鋼材焊接性的主要影響因素。如果鋼材只是依靠合金元素實現固溶強化,焊接過程中就容易使焊縫金屬及熱影響區與母材有良好的匹配性能。如果鋼材為較復雜的合金系,並通過熱處理、變形加工等方式實現固溶強化,則不易獲得與母材完全匹配的焊縫金屬或接頭
3、鋼的冶煉方法、軋制工藝及熱處理狀態等,對焊接性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近年來研發的各種CF鋼(抗裂鋼)、TMCP鋼(控軋鋼)等,就是通過精煉提純、控制軋制工藝等手段,以使其焊接性有重大改善。
4、焊接材料直接參與焊接過程一系列化學冶金反應,決定著焊縫金屬的成分、組織和缺欠的形成。如果選擇的焊接材料與母材匹配不當,不僅不能獲得滿足使用要求的接頭,還會引起裂紋等缺欠的產生和脆化等力學性能的變化,所以正確選用焊接材料是保證獲得優質焊接接頭的重要冶金條件。
(1)如何分析一個材料的焊接性好不好擴展閱讀:
工藝條件因素
工藝條件因素包括焊接方法、焊接參數、預熱、後熱及焊後熱處理等。它們對焊接性的影響,首先在於諸如其焊接熱源的特點,功率密度、功率大小等,它們直接決定接頭的溫度場和熱循環的各種參數,例如熱輸入的大小、高溫停留時間、相變區的冷卻速度,從而對焊縫及熱影響區范圍的大小、組織性能和產生缺欠的敏感性等有明顯的影響。
其次是諸工藝方面的因素決定了熔池和近縫區的保護方式及冶金條件,例如熔渣保護、渣、氣聯合保護等都會影響冶金過程;採用焊前預熱和焊後緩冷可降低接頭的冷卻速度,有利於降低接頭的淬硬傾向和裂紋敏感性;選擇合理的焊接順序可以改善結構的拘束程度和應力狀態。
❷ 焊接質量的檢驗方法有哪些
焊接質量檢驗不僅包括對焊接構件的檢驗,對其焊接過程的檢驗也由其重要。下面就從焊前檢查,焊中檢查,焊後檢查這三方面詳細說明。
一、焊前檢查
焊接前的准備工作主要從人員的配置,機械裝置,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接環境,焊接過程的檢驗這六個方面進行控制。
(1)焊工資格審查
人員的配置主要從焊工資格檢查這方面進行控制。主要檢查焊工資格證書是否在有效期內,所具有的焊接資格證書工種是否與實際從事的工種相適應。
(2)焊接設備檢查
焊接設備檢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焊接設備的型號,電源極性是否與焊接工藝相吻合,焊接過程中所用到的焊炬,電纜,氣管,以及其他焊接輔助設備,安全防護設備等是否准備齊全。
(3)原材料檢查
焊接材料的質量對焊接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焊接材料的檢查主要包括對焊接母材,焊條,焊劑,保護氣體,電極等進行質量控制。檢查這些原材料是否與合格證和國家標准相符合,檢查期包裝是否有損壞,質量是否過期等。
(4)焊接方法檢查
常用的焊接方法有電弧焊,(其中電弧焊包括焊條電弧焊,埋弧焊,鎢極氣體保護焊等),電阻焊,釺焊等。焊接方法是直接影響焊接質量的重要因素,根據焊接工藝要求選擇合適的焊接方法是保證焊接質量的重要手段。
(5)焊接環境檢查
焊接環境對焊接質量的影響也不容小視,焊接場所可能會遭遇環境溫度,濕度,風雨等不利因素。檢查是否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出現下列情況必須停止焊接作業:採用電弧焊焊接工件時,風速≥8m/s;氣體保護焊焊接時風速不大於2m/s;相對濕度不超過90%;採用低氫焊條電弧焊時風速不大於5m/s;下雨或下雪。
(6)焊接過程檢查
為了保證焊接能夠正確按照焊接工藝指導書的焊接參數進行焊接,經常需要增加焊接過程的質量檢查程序。焊接過程質量檢查通常由專職或兼職質量檢驗員進行,從焊接准備工作開始,對人員配備,焊接設備,焊接材料,焊接環境,焊接方法,等各方面進行檢查、監控。
二、焊接過程中檢查
(1)焊接缺陷
尤其是採用多層焊焊接時,檢查每層焊縫間是否存在裂紋,氣孔,夾渣等缺陷,是否及時處理缺陷。
(2)焊接工藝
焊接過程是否嚴格按照焊接工藝指導書的要求進行操作,包括對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規范、焊接變形及溫度控制等方面進行檢查。
(3)焊接設備
在焊接過程中,焊接設備必須運行正常,例如焊接過程中的冷卻裝置,送絲機構等。
三、焊後質量檢查
(1)外觀檢查
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對焊縫表面咬邊、夾渣、氣孔、裂紋等檢查,這些缺陷採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鏡就可以觀察。2、尺寸缺陷檢查,例如焊縫余高、焊瘤、凹陷、錯口等,需採用焊接檢驗尺進行測量。3、焊件變形量檢查。
(2)緻密性試驗檢查
常用的緻密性試驗檢驗方法有液體盛裝試漏、氣密性實驗、氨氣試驗、煤油試漏、氦氣試驗、真空箱試驗。1、液體盛裝試漏試驗主要用於檢查非承壓容器、管道、設備。2、氣密性試驗原理是:在密閉容器內,利用遠低於容器工作壓力的壓縮空氣,在焊縫外側塗上肥皂水,當通入壓縮空氣時,由於容器內外存在壓力差,肥皂水處會有氣泡出現。
(3)強度試驗檢查
強度試驗檢查分為液壓強度試驗和氣壓強度試驗兩種,其中液壓強度試驗常以水為介質進行,對試驗壓力也有一定的要求,通常試驗壓力為設計壓力的1.25~1.5倍。
(2)如何分析一個材料的焊接性好不好擴展閱讀
常用的射線無損檢測方法有:
1、射線探傷檢驗方法。射線探傷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射線源發出的射線穿透焊縫,在膠片上感光,焊縫的缺陷的影像便顯示出來。
2、超聲波探傷檢驗方法。超聲波探傷與射線探傷相比較,具有一定優勢,例如,靈敏度高、成本低、周期短、效率高等,最主要對人體無傷害。但是超聲波探傷檢驗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例如顯示缺線不夠直觀,對探傷人員的技術和經驗要求比較高。
3、滲透探傷檢驗方法。滲透探傷法的主要檢驗原理是藉助顏料或熒光粉滲透液塗敷在被檢焊縫表面,使其滲透到開口缺陷中,清理掉多餘滲透液,乾燥後施加顯色劑,從而觀察缺陷痕跡。
4、磁性探傷檢驗方法。磁性探傷檢驗方法和滲透探傷檢驗方法都是焊件表面質量檢驗方法的一種,主要用於檢查表面及附近表面缺陷。以上所述的外觀檢查、緻密性檢查、無損探傷檢查都屬於對焊接構件非破壞性檢驗,其中焊接檢驗包括破壞性和非破壞性檢驗兩種方式。針對於破壞性檢驗又可以劃分為力學性能檢驗、化學分析及實驗、金相檢驗、焊接性檢驗和其他檢驗等幾種方式。
❸ 影響焊接性的因素有那些
隨著越來越多的無鉛電子產品上市,可靠性問題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焦點問題。與其它無鉛相關問題(如合金選擇、工藝窗口等)不同,在可靠性方面,我們經常會聽到分歧很大的觀點。一開始,我們聽到許多「專家」說無鉛要比錫鉛更可靠。就在我們信以為真時,又有「專家」說錫鉛要比無鉛更可靠。我們到底應該相信哪一個呢?這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無鉛焊接互連可靠性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它取決於許多因素,我們簡單列舉以下七個方面的因素:
1)取決於焊接合金。對於迴流焊,「主流的」無鉛焊接合金是Sn-Ag-Cu(SAC),而波峰焊則可能是SAC或Sn-Cu。SAC合金和Sn-Cu合金擁有不同的可靠性性能。
2)取決於工藝條件。對於大型復雜電路板,焊接溫度通常為260(C,這可能會給PCB和元器件的可靠性帶來負面影響,但它對小型電路板的影響較小,因為最大迴流焊溫度可能會比較低。
3)取決於PCB層壓材料。某些PCB (特別是大型復雜的厚電路板)根據層壓材料的屬性,可能會由於無鉛焊接溫度較高,而導致分層、層壓破裂、Cu裂縫、CAF (傳導陽極絲須)失效等故障率上升。它還取決於PCB表面塗層。例如,經過觀察發現,焊接與Ni層(從ENIG塗層)之間的接合要比焊接與Cu (如OSP和浸銀)之間的接合更易斷裂,特別是在機械撞擊下(如跌落測試中)。此外,在跌落測試中,無鉛焊接會發生更多的PCB破裂。
4)取決於元器件。某些元器件,如塑料封裝的元器件、電解電容器等,受到提高的焊接溫度的影響程度要超過其它因素。其次,錫絲是使用壽命長的高端產品中精細間距的元器件更加關注的另一個可靠性問題。此外,SAC合金的高模量也會給元器件帶來更大的壓力,給低k介電系數的元器件帶來問題,這些元器件通常會更加易失效。
5)取決於機械負荷條件。SAC合金的高應力率靈敏度要求更加註意無鉛焊接界面在機械撞擊下的可靠性(如跌落、彎曲等),在高應力速率下,應力過大會導致焊接互連(和/或PCB)易斷裂。
6)取決於熱機械負荷條件。在熱循環條件下,蠕變/疲勞交互作用會通過損傷積聚效應而導致焊點失效(即組織粗化/弱化,裂紋出現和擴大),蠕變應力速率是一個重要因素。蠕變應力速率隨著焊點上的熱機械載荷幅度變化,從而SAC焊點在「相對溫和」的條件下能夠比Sn-Pb焊點承受更多的熱循環,但在「比較嚴重」的條件下比Sn-Pb焊點承受更少的熱循環。熱機械負荷取決於溫度范圍、元器件尺寸及元器件和基底之間的CTE不匹配程度。
例如,有報告顯示,在通過熱循環測試的同一塊電路板上,帶有Cu引線框的元器件在SAC焊點中經受的熱循環數量要高於Sn-Pb焊點,而採用42合金引線框的元器件(其PCB的CTE不匹配程度更高)在SAC合金焊點中比Sn-Pb焊點將提前發生故障。也是在同一塊電路板上,0402陶瓷片狀器件的焊點在SAC中通過的熱循環數量要超過Sn-Pb,而2512元器件則相反。再舉一個例子,許多報告稱,在0℃和100℃之間熱循環時,FR4上1206陶瓷電阻器的焊點在無鉛焊接中發生故障的時間要晚於Sn-Pb,而在溫度極限是-40℃和150℃時,這一趨勢則恰好相反。
7)取決於「加速系數」。這也是一個有趣的、關系非常密切的因素,但這會使整個討論變得復雜得多,因為不同的合金(如SAC與Sn-Pb)有不同的加速系數。因此,無鉛焊接互連的可靠性取決於許多因素。這些因素錯綜復雜、相互影響,其詳細討論可以
❹ 請問如何直接判斷焊接質量的好壞
焊接的觀感質來量檢查主要看以源下幾個:
1、表面不得有裂紋、未熔合、氣孔、夾渣、飛濺存在。
2、不得有咬邊現象。
3、焊縫表面不得低於管道表面,焊縫余高Δh≤1+0.2b1,且不大於3mm。
4、焊縫外觀應成型良好,寬度以每邊蓋過坡口邊緣2mm為宜。
5、焊接物無變形或者翹曲。
❺ 研究材料的焊接性主要是研究哪幾個方面
研究材料的焊接性主要是研究以下幾個方面:
1) 材料焊接性研究
2) 焊接方法的工藝特性研究
3) 焊接材料研究
4) 焊接應力與變形研究
5) 預熱和焊後熱處理研究
6) 焊接工藝裝備設計與試驗研究
❻ 焊接的主要特點是什麼2.什麼叫金屬焊接性如何評價金屬焊接性
焊接是通過加熱或加壓,或兩者並用,並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產生原子間結合的一種連接工藝方法。其特點有:
(1)連接性能好
焊縫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能耐高溫、高壓、能耐低溫、具有良好的密
封性、導電性、耐蝕性和耐磨性等。
(2)省料、省工、成本低
採用焊接方法製造金屬結構,一般比鉚接節省金屬材料10%-20%。
(3)重量輕
採用焊接方法製造船舶、車輛、飛機、飛船、火箭等運載工具,可以減輕自
重,提高運載能力。
(4)簡化工藝
可以採用焊接方法製造重型、復雜的及其零部件,簡化鑄造和鍛造工藝,
以及簡化切削加工工藝。
金屬焊接性是金屬材料對焊接加工的適應能力,在一定焊接工藝的條件下,能否獲得優質的焊接接頭和焊接接頭能否在使用條件下安全運行的一種評價尺度。
金屬的焊接性是指金屬材料對焊接加工的適應性,主要指在一定的焊接工藝條件下,獲得優質焊接接頭的難易程度。從廣義來說「焊接性」這一概念還包括「可用性』和「可靠性」。焊接性取決於材料的特性和所採用的工藝條件。金屬材料的焊接性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發展的,例如原來認為焊接性不好的材料,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有了新的焊接方法而變為易於焊接,即焊接性變好了。因此我們不能離開工藝條件來泛談焊接性問題。
焊接性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接合性能,即在一定的焊接工藝條件下,形成焊接缺陷的敏感性;二是實用性能,即在一定焊接工藝條件下,焊接接頭對使用要求的適應性。
工藝焊接性是指在一定焊接工藝條件下,能否獲得優質、緻密、無缺陷焊接接頭的能力。
分析研究金屬的工藝焊接性時,必然要涉及到焊接過程。對於熔化焊來講,焊接過程一般都要經歷傳熱的冶金反應。因此,把工藝焊接性又分為熱焊接性和冶金焊接性。
(1)熱焊接性:熱焊接性是指在焊接熱過程中,對焊接熱影響區組織性能產生缺陷的影響程度。用它來評定被焊金屬對熱的敏感性(晶粒長大和組織性能變化等),熱焊接性主要與被焊材質及焊接工藝條件有關。
(2)冶金焊接性:冶金焊接性是指冶金反應對焊接性能和產生缺陷的影響程度。它包括合金元素的氧化、還原、蒸發。氫、氧、氮的溶解,對氣孔、夾雜物、裂紋等缺陷的敏感性,它們是影響焊縫金屬化學成分和性能的重要方面。
❼ 什麼叫材料的焊接性能
焊接性能主要指鋼材的可焊性,也就是鋼材之間通過焊接方法連接在一起的結合性能,是鋼材固有的焊接特性。
不同的焊接方法有不同的焊接工藝。焊接工藝主要根據被焊工件的材質、牌號、化學成分,焊件結構類型,焊接性能要求來確定。首先要確定焊接方法,如手弧焊、埋弧焊、鎢極氬弧焊、熔化極氣體保護焊等等,焊接方法的種類非常多,只能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確定焊接方法後,再制定焊接工藝參數,焊接工藝參數的種類各不相同,如手弧焊主要包括:焊條型號(或牌號)、直徑、電流、電壓、焊接電源種類、極性接法、焊接層數、道數、檢驗方法等等。
焊接是通過加熱、加壓,或兩者並用,使同性或異性兩工件產生原子間結合的加工工藝和聯接方式。焊接應用廣泛,既可用於金屬,也可用於非金屬。
❽ 影響鋼材可焊接性的主要因素是什麼如何影響
化學成分、冶煉軋制狀態,熱處理狀態、組織狀態和力學性能等。其中化學成版分(包括雜質的分布與含量)權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一般情況下碳當量小於0.50%時,碳素結構鋼和低合金結構鋼具有良好的焊接性,隨著碳當量的增加,鋼材的焊接性逐漸變差。壓力容器用碳素結構鋼和低合金結構鋼的碳含量(質量分數)均不大於0.25%。以Q345R (16MnR)為例,其最大碳當量為0.47%,具有較好的焊接性,只有當厚度大於30mm時,才要求焊前預熱至1000℃以上。
(8)如何分析一個材料的焊接性好不好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一般針對不同情況應該分別選擇相應長弧或短弧能得到較好的焊接質量和工作效率,如打底焊接時為了能得到較好的熔深應該採用短弧操作,填充焊或蓋面焊接時為了得到較高的效率和熔寬可以適當加大電弧電壓。
施焊時不根據坡口形式、焊接層數、焊接形式、焊條型號等適當調整電弧長度。由於焊接電弧長度使用不當,較難得到高質量的焊縫。
❾ 何謂鋼材的可焊性好如何選擇 求解釋
一般是指鋼在某種焊接方法下得到的優質焊接接頭的能力,常把鋼在焊接縫區產生脆性專的傾向屬作為衡量鋼的可焊性的主要指標。鋼的可焊性是相對的,它主要決定於鋼的化學成分。一般碳鋼以含碳量,合金鋼以含碳量或碳當量Ch%估價鋼的可焊性。
一般來說是含碳量影響金屬的可焊性:
碳含量 可焊性
工業純鐵 最大0.03% 鍍鋅和深度引長 非常好
低碳鋼 最大0.15% 焊條,各種形狀的板, 非常好
低碳鋼 0.15%-0.30% 各種結構形狀的板和條 好
中碳鋼 0.30%-0.50% 機器零部件 中等(預熱且經常要求後熱)
高碳鋼 0.50%-1.00% 彈簧,模具,鐵軌 低 /(沒有適當的預和後熱很難焊接)
一般情況下鐵基金屬你就記住含碳量影響且隨含碳量增高,可焊性降低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