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焊接工藝 > 如何解決管道焊接中的空洞問題

如何解決管道焊接中的空洞問題

發布時間:2023-06-11 18:49:54

⑴ 波峰焊焊接出現空洞該怎麼解決

你所說的空洞為針孔現象。可以造成此類不良可以從幾個方面解決:焊盤設計,波峰高度,爐溫,預熱溫度等。如果不是設計問題,或許就是PCB板受潮的原因。如果都不是,那你就把助焊劑流量適當開大點,把預熱溫度調低,爐溫控制在256度左右,鏈速放慢點。當然這些參數也是要取決於什麼類型的板。

⑵ pcb印製電路中孔內焊料空洞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你描述的應該是氣孔吧!下面是空洞和氣孔的形成原因和解決方案,你參考一下 空洞形成原因:
1.孔線配合關系嚴重失調,孔大引線小波峰焊接幾乎100%出現空穴現象

2.PCB打孔偏離了焊盤中心。

3.焊盤不完整。

4.孔周圍有毛刺或被氧化。

5.引線氧化,臟污,預處理不良。

空洞解決方案:

1.調整孔線配合。

2.提高焊盤孔的加工精度和質量。

3.改善PCB的加工質量。

4.改善焊盤和引線表面潔凈狀態和可焊性。
氣孔(氣泡/針孔)
焊料雜質超標,AL含量過高,會使焊點多空。更換焊料。
焊料表面氧化物,殘渣,污染嚴重。每天結束工作後應清理殘渣。
波峰高度過低,不利於排氣。波峰高度一般控制在印製板厚度的2/3處。
氣孔(氣泡或針孔)形成原因:
1.助焊劑過量或焊前容積發揮不充分。
2.基板受潮。
3.孔位和引線間隙大小,基板排氣不暢。
4.孔金屬不良。
波峰焊接時被加熱基體的熱容量很大,雖然焊接已結束,但尚未冷卻,由於熱慣性,溫度仍然上升,此時焊點外側開始凝固,而焊點內部溫度降低較慢,殘留的氣體仍然繼續膨脹,擠壓外表面即將凝固的釺料而噴出從而在焊點內形及氣孔。
氣孔(氣泡或針孔)解決方案:
1.加大預熱溫度,充分發揮助焊劑。
2.減短基板預存時間。
3.正確設計焊盤,確保排氣通暢
4.防止焊盤金屬氧化污染。

⑶ 氬弧焊焊接中焊縫有孔是怎麼回事

1、氣孔產生的原因:

(1)沒有及時清理焊縫。鋁、鎂及其合金的表面存在一層緻密難熔的氧化膜覆蓋在焊接熔池表面,如不及時清除,焊接時會造成未熔合,在焊縫表面還會形成皺皮或產生內氣孔、夾渣,直接影響焊接質量

(2)工作時風速過大。實際對口間隙過大時,需先在管道坡口一側堆焊過渡層。搭建臨時避風設施,嚴格控制焊接作業處的風速,因風速超過一定范圍,極易產生氣孔。

2、裂紋產生的原因:

(1)熄弧過快。熄弧與焊條電弧焊不同,如熄弧過快,則易產生弧坑裂紋,所以操作時要將熔池引向邊緣或母材較厚處,然後逐漸縮小熔池慢慢熄弧,最後關閉保護氣體。

(2)選用熱壓鑄模。熱壓鑄模常有龜甲裂紋狀,大部分是由熱應力所引起,亦有因表面氧化或壓鑄原料之腐蝕所引起,熱處理調至適當硬度改善其壽命,硬度太低或太高均不適用。

(3)如何解決管道焊接中的空洞問題擴展閱讀

1、氬氣是一種比較理想的保護氣體,比空氣密度大25%,在平焊時有利於對焊接電弧進行保護,降低了保護氣體的消耗。氬氣是一種化學性質非常不活潑的氣體,即使在高溫下也不和金屬發生化學反應,從而沒有了合金元素氧化燒損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2、氬弧焊的電弧燃燒穩定,熱量集中,弧柱溫度高,焊接生產效率高,熱影響區窄,所焊的焊件應力、變形、裂紋傾向小

⑷ 管道環焊縫機器人焊接時,收弧時的弧坑怎麼解決

管道環縫機器人自動焊接,收弧時出現弧坑是焊接參數設置問題。
打開焊機主機前面板的「收弧電壓」、收弧電流功能,長焊縫焊接時收弧電流、收弧電壓可以起到焊接電流、焊接電壓的衰竭作用。利用衰竭功能降低焊接電壓、焊接電流,給因焊接參數過大引起的弧坑起到補償作用,自動補充熔滴至弧坑填滿。
管道環縫焊接機器人焊接,適用於大長焊縫。必須打開並設置焊機主機前面板的收弧功能。

⑸ 手工電焊管道焊接縫隙大怎麼焊接

1、電焊工不論焊直徑多大的管道,對口縫隙都是一樣的,應按工藝要求焊接。
2、焊接大直徑管道的橫縫;
a)可用φ3.2或φ4.0的焊條,按圖紙要求開坡口,對口間隙一般等於焊條直徑,焊接電流與立縫差不多或稍大一點,焊條與管道成75-80度。
b)管道外面焊縫先焊第一遍,選用細焊條,可採用短弧小斜圓圈形運條法焊接,便可得到合適的熔深,運條速度應稍快些,避免焊條熔化金屬過多地聚集在某一點上形成焊瘤。
c)第二道焊縫採用斜圓圈運條法.在施焊過程中,為防止焊縫表面咬邊和下面產生熔化金屬下淌現象,每個斜圓圈形與焊縫中心線的斜度不得大於45度。當焊條末端運到斜圓上面時,電弧應更短,並稍停片刻,然後緩慢將電弧引到焊縫的下邊,這樣做能有效地避免各種缺陷,使焊縫成形良好。
d)管道裡面焊縫的焊接基本與外面焊縫相同。
3、焊大直徑管道焊立縫;
a)使用焊條及對口方式與上述橫縫相同,焊接電流與橫縫差不多或稍小一點,焊條與管道焊縫成75-80度,並隨與管道的相對位置變換。
b)管道外面焊縫先焊第一遍,選用細焊條,可採用短弧小斜圓圈形運條法焊接,便可得到合適的熔深,運條速度應稍快些,避免焊條熔化金屬過多地聚集在某一點上形成焊瘤。
c)
第二道焊縫採用半圓圈運條法.在施焊過程中,為防止焊縫表面咬邊和產生熔化金屬下淌現象,多注意熔池溫度。當焊條
運到兩邊時並稍停片刻,這樣做能有效地避免各種缺陷,使焊縫成形良好。
d)管道裡面焊縫的焊接基本與外面焊縫相同。

⑹ 焊接後鋼管出現裂縫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出現裂縫的原因:

1.焊縫收縮應力太大,容易產生緩慢裂紋。
2.焊縫受熱不均勻,容易發生脆性專。
3.焊接方法和順序不合屬理。
4.層間溫度控制不好。
防止措施:
1.首先要選擇合理的焊接順序,採用對稱焊。
2.多層多道焊,焊完每一道焊縫(別是打底 焊)時要認真處理好焊縫表面的焊渣、氧化皮,以防止贓物在下一層焊縫中形成缺陷。
3.調整冷卻速度,冷卻越快,變形越大。結晶裂紋傾向也越大。
4.焊後消除殘余應力。

⑺ 氬弧焊焊接中出現氣孔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氬狐焊焊接中出現氣孔原因:電弧保護不好,弧太長。焊條或焊劑受潮,氣體保護介質不純。坡口清理不幹凈。
危害:從表面上看是減少了焊縫的工作截面;更危險的是和其他缺欠疊加造成貫穿性缺欠,破壞焊縫的緻密性。連續氣孔則是結構破壞的原因之一。
防治要點:在焊接前對氣路(包括減壓表、加熱器、流量計、導管等)進行檢查,保證氣體的純度;在焊接過程中,要選擇合適的電弧電壓和送絲速度。保持一定的焊絲伸出長.下向立焊時控制合適的焊接速度。
氬弧焊因為熱影響區域大,工件在修補後常常會造成變形、硬度過高、砂眼、局部退火、開裂、針孔、磨損、劃傷、咬邊、或者是結合力不夠及內應力損傷等缺點。
尤其在精密鑄造件細小缺陷的修補過程在表面突出。在精密鑄件缺陷的修補領域可以使用冷焊機來替代氬弧焊,由於冷焊機放熱量小,較好的克服了氬弧焊的缺點,彌補了精密鑄件的修復難題。

⑻ 在焊接過程中怎樣解決焊角不對稱,氣孔,萎縮,縮孔。

外部缺陷
一、焊縫成型差
1、現象
焊縫波紋粗劣,焊縫不均勻、不整齊,焊縫與母材不圓滑過渡,焊接接頭差,焊縫高低不平。
2、原因分析
焊縫成型差的原因有:焊件坡口角度不當或裝配間隙不均勻;焊口清理不幹凈;焊接電流過大或過小;焊接中運條(槍)速度過快或過慢;焊條(槍)擺動幅度過大或過小;焊條(槍)施焊角度選擇不當等。
3、防治措施
⑴焊件的坡口角度和裝配間隙必須符合圖紙設計或所執行標準的要求。
⑵焊件坡口打磨清理干凈,無銹、無垢、無脂等污物雜質,露出金屬光澤。
⑶加強焊接聯系,提高焊接操作水平,熟悉焊接施工環境。
⑷根據不同的焊接位置、焊接方法、不同的對口間隙等,按照焊接工藝卡和操作技能要求,選擇合理的焊接電流參數、施焊速度和焊條(槍)的角度。
4、治理措施
⑴加強焊後自檢和專檢,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⑵對於焊縫成型差的焊縫,進行打磨、補焊;
⑶達不到驗收標准要求,成型太差的焊縫實行割口或換件重焊;
⑷加強焊接驗收標準的學習,嚴格按照標准施工。
二、焊縫余高不合格
1、現象
管道焊口和板對接焊縫余高大於3㎜;局部出現負余高;余高差過大;角焊縫高度不夠或焊角尺寸過大,余高差過大。
2、原因分析
焊接電流選擇不當;運條(槍)速度不均勻,過快或過慢;焊條(槍)擺動幅度不均勻;焊條(槍)施焊角度選擇不當等。
3、防治措施
⑴根據不同焊接位置、焊接方法,選擇合理的焊接電流參數;
⑵增強焊工責任心,焊接速度適合所選的焊接電流,運條(槍)速度均勻,避免忽快忽慢;
⑶焊條(槍)擺動幅度不一致,擺動速度合理、均勻;
⑷注意保持正確的焊條(槍)角度。
4、治理措施
⑴加強焊工操作技能培訓,提高焊縫蓋面水平;
⑵對焊縫進行必要的打磨和補焊;
⑶加強焊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⑷技術員的交底中,對焊角角度要求做詳細說明。
三、焊縫寬窄差不合格
1、現象
焊縫邊緣不勻直,焊縫寬窄差大於3㎜。
2、原因分析
焊條(槍)擺動幅度不一致,部分地方幅度過大,部分地方擺動過小;焊條(槍)角度不合適;焊接位置困難,妨礙焊接人員視線。
3、防治措施
⑴加強焊工焊接責任心,提高焊接時的注意力;
⑵採取正確的焊條(槍)角度;
⑶熟悉現場焊接位置,提前制定必要焊接施工措施。
4、治理措施
⑴加強練習,提高焊工的操作技術水平,提高克服困難位置焊接的能力;
⑵提高焊工質量意識,重視焊縫外觀質量;
⑶焊縫蓋面完畢,及時進行檢查,對不合格的焊縫進行修磨,必要時進行補焊。
四、咬邊
1、現象
焊縫與木材熔合不好,出現溝槽,深度大於0.5㎜,總長度大於焊縫長度的10%或大於驗收標准要求的長度。
2、原因分析
焊接線能量大,電弧過長,焊條(槍)角度不當,焊條(絲)送進速度不合適等都是造成咬邊的原因。
3、治理措施
⑴根據焊接項目、位置,焊接規范的要求,選擇合適的電流參數;
⑵控制電弧長度,盡量使用短弧焊接;
⑶掌握必要的運條(槍)方法和技巧;
⑷焊條(絲)送進速度與所選焊接電流參數協調;
⑸注意焊縫邊緣與母材熔化結合時的焊條(槍)角度。
4、治理措施
⑴對檢查中發現的焊縫咬邊,進行打磨清理、補焊,使之符合驗收標准要求;
⑵加強質量標準的學習,提高焊工質量意識;
⑶加強練習,提高防止咬邊缺陷的操作技能。
五、錯口
1、現象
表現為焊縫兩側外壁母材不在同一平面上,錯口量大於10%母材厚度或超過4㎜。
2、原因分析
焊件對口不符合要求,焊工在對口不合適的情況下點固和焊接。
3、防治措施
⑴加強安裝工的培訓和責任心;
⑵對口過程中使用必要的測量工器具;
⑶對於對口不符合要求的焊件,焊工不得點固和焊接。
4、治理措施
⑴加強標准和安裝技能學習,提高安裝工技術水平;
⑵對於產生錯口,不符合驗收標準的焊接接頭,採取割除、重新對口和焊接。
六、彎折
1、現象
由於焊縫的橫向收縮或安裝對口偏差而造成的垂直於焊縫的兩側母材不在同一平面上,形成一定的夾角。
2、原因分析
⑴安裝對口不合適,本身形成一定夾角;
⑵焊縫熔敷金屬在凝固過程中本身橫向收縮;
⑶焊接過程不對稱施焊。
3、防治措施
⑴保證安裝對口質量;
⑵對於大件不對稱焊縫,預留反變形餘量;
⑶對稱點固、對稱施焊;
⑷採取合理的焊接順序。
4、治理措施
⑴對於可以使用火焰校正的焊件,採取火焰校正措施;
⑵對於不對稱焊縫,合理計算並採取預留反變形餘量等措施;
⑶採取合理焊接順序,盡量減少焊縫橫向收縮,採取對稱施焊措施;
⑷對於彎折超標的焊接接頭,無法採取補救措施,進行割除,重新對口焊接。
七、弧坑
1、現象
焊接收弧過程中形成表面凹陷,並常伴隨著縮孔、裂紋等缺陷。
2、原因分析
焊接收弧中熔池不飽滿就進行收弧,停止焊接,焊工對收弧情況估計不足,停弧時間掌握不準。
3、防治措施
⑴延長收弧時間;
⑵採取正確的收弧方法。
4、治理措施
⑴加強焊工操作技能練習,掌握各種收弧、停弧和接頭的焊接操作方法;
⑵加強焊工責任心;
⑶對已經形成對弧坑進行打磨清理並補焊。
八、表面氣孔
1、現象
焊接過程中,熔池中的氣體未完全溢出熔池(一部分溢出),而熔池已經凝固,在焊縫表面形成孔洞。
2、原因分析
⑴焊接過程中由於防風措施不嚴格,熔池混入氣體;
⑵焊接材料沒有經過烘培或烘培不符合要求,焊絲清理不幹凈,在焊接過程中自身產生氣體進入熔池;
⑶熔池溫度低,凝固時間短;
⑷焊件清理不幹凈,雜質在焊接高溫時產生氣體進入熔池;
⑸電弧過長,氬弧焊時保護氣體流量過大或過小,保護效果不好等。
3、防治措施
⑴母材、焊絲按照要求清理干凈。
⑵焊條按照要求烘培。
⑶防風措施嚴格,無穿堂風等。
⑷選用合適的焊接線能量參數,焊接速度不能過快,電弧不能過長,正確掌握起弧、運條、息弧等操作要領。
⑸氬弧焊時保護氣流流量合適,氬氣純度符合要求。
4、治理措施
⑴焊接材料、母材打磨清理等嚴格按照規定執行;
⑵加強焊工練習,提高操作水平和操作經驗;
⑶對有表面氣孔的焊縫,機械打磨清除缺陷,必要時進行補焊。
九、表面夾渣
1、現象
在焊接過程中,主要是在層與層間出現外部看到的葯皮夾渣。
2、原因分析
⑴多層多道焊接時,層間葯皮清理不幹凈;
⑵焊接線能量小,焊接速度快;
⑶焊接操作手法不當;
⑷前一層焊縫表面不平或焊件表面不符合要求。
3、防治措施
⑴加強焊件表面打磨,多層多道焊時層間葯皮必須清理干凈方可進行次層焊接;
⑵選擇合理的焊接電流和焊接速度;
⑶加強焊工練習,提高焊接操作水平。
4、治理措施
⑴嚴格按照規程和作業指導書的要求施焊;
⑵對出現表面夾渣的焊縫,進行打磨清除,必要時進行補焊。
十、表面裂紋
1、現象
在焊接接頭的焊縫、熔合線、熱影響區出現的表面開裂缺陷。
2、原因分析
產生表面裂紋的原因因為不同的鋼種、焊接方法、焊接環境、預熱要求、焊接接頭中雜質的含量、裝配及焊接應力的大小等不同,但產生表面裂紋的根本原因是產生裂紋的內部誘因和必須的應力有兩點。
3、防治措施
⑴嚴格按照規程和作業指導書的要求准備各種焊接條件;
⑵提高焊接操作技能,熟練掌握使用的焊接方法;
⑶採取合理的焊接順序等措施,減少焊接應力等。
4、治理措施
⑴針對每種產生裂紋的具體原因採取相應的對策;
⑵對已經產生裂紋的焊接接頭,採取挖補措施處理。
十一、焊縫表面不清理或清理不幹凈,電弧擦傷焊件
1、現象
焊縫焊接完畢,焊接接頭表面葯皮、飛濺物不清理或清理不幹凈,留有葯皮或飛濺物;焊接施工過程中不注意,電弧擦傷管壁等焊件造成弧疤。
2、原因分析
⑴焊工責任心不強,質量意識差;
⑵焊接工器具准備不全或有缺陷。
3、防治措施
⑴焊接前檢查工器具,准備齊全並且正常;
⑵加強技術交底,增強焊工責任心,提高質量意識。
4、治理措施
⑴制定防範措施並嚴格執行;
⑵加大現場監督檢查力度,嚴格驗收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十二、支吊架等T型焊接接頭焊縫不包角
1、現象
T型焊接接頭不包角焊接。
2、原因分析
⑴技術人員交底不清楚或未交底;
⑵施焊焊工經驗不足或質量意識差,對其危害認識不夠。
3、防治措施
⑴焊接施工前進行技術交底,明確焊接質量;
⑵焊工嚴格按照質量標准施焊。
4、治理措施
⑴加強技術交底,提高焊工的質量意識並認識其中的危害性;
⑵加強過程監督和焊接驗收,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十三、焊接變形
1、現象
焊接變形因焊件的不同而表現為翹起、角變形、彎曲變形、波浪變形等多種型式。
2、原因分析
造成焊接變形的原因有:裝配順序不合理、強力對口、焊接組有收縮自由度小、焊接順序不合理等。
3、防治措施
⑴施焊前制定嚴格的焊接工藝措施,確定好裝配順序、焊接順序、焊接方向、焊接方法、焊接規范、焊接線能量等;
⑵焊前進行技術交底,焊工嚴格按照措施施工;
⑶適當利用反變形法。
4、治理措施
⑴嚴格按照措施施工;
⑵焊接技術人員在現場指導焊接;
⑶發現問題及時採取必要措施

⑼ 氬弧焊的氣孔問題怎麼解決

氬弧焊的氣孔問題:做好焊前的清理工作,就可以避免氣控問題:

氣體純度達不到要求。在正式焊接之前在清理干凈的鐵板試焊,不要加絲,如出現氣孔則需更換氣體;氣流量過大,或過小。氣流量的大小應根據噴嘴的大小來調節,一般噴嘴越大,氣流量越大;氣體紊流。當噴嘴內有飛濺物,或鎢極夾頭膨脹;

氣管破損。當氣管破損時,在焊接起弧或起弧不久產生氣孔時就會出現氣孔,之後又會恢復到正常。環境氣流過大。一般當風速達到3m/s以上是容易吹散保護氣體。噴嘴的直徑過大,或過小。鎢極的伸出長度。一般為鎢極直徑的2~3倍;

(9)如何解決管道焊接中的空洞問題擴展閱讀:

氣孔

原因:電弧保護不好,弧太長。焊條或焊劑受潮,氣體保護介質不純。坡口清理不幹凈。

危害:從表面上看是減少了焊縫的工作截面;更危險的是和其他缺欠疊加造成貫穿性缺欠,破壞焊縫的緻密性。連續氣孔則是結構破壞的原因之一。

防治要點:在焊接前對氣路(包括減壓表、加熱器、流量計、導管等)進行檢查,保證氣體的純度;在焊接過程中,要選擇合適的電弧電壓和送絲速度。保持一定的焊絲伸出長.下向立焊時控制合適的焊接速度。

氬弧焊因為熱影響區域大,工件在修補後常常會造成變形、硬度過高、砂眼、局部退火、開裂、針孔、磨損、劃傷、咬邊、或者是結合力不夠及內應力損傷等缺點。

尤其在精密鑄造件細小缺陷的修補過程在表面突出。在精密鑄件缺陷的修補領域可以使用冷焊機來替代氬弧焊,由於冷焊機放熱量小,較好的克服了氬弧焊的缺點,彌補了精密鑄件的修復難題。

氬弧焊與焊條電弧焊相比對人身體的傷害程度要高一些,氬弧焊的電流密度大,發出的光比較強烈,它的電弧產生的紫外線輻射,約為普通焊條電弧焊的5~30倍;

紅外線約為焊條電弧焊的1~1.5倍,在焊接時產生的臭氧含量較高,因此,盡量選擇空氣流通較好的地方施工,不然對身體有很大的傷害。對於低熔點和易蒸發的金屬(如鉛、錫。鋅),焊接較困難。

⑽ 如何防止管道焊口內部缺陷

管道焊接內部缺陷成因及預防在管道焊接過程中,由於人員、設備、材料、方法、環境等各方面因素影響,在管道焊縫處產生缺陷。管道焊接內部缺陷主要有裂紋、氣孔、夾渣、未焊透、未熔合等。
一、裂紋。
在焊縫或熱影響區內開裂形成的縫隙叫裂紋。分為冷裂紋、熱裂紋、再熱裂紋等。焊接裂
紋危害性很大,它除了降低焊縫強度外,還因裂紋末端存在尖銳的缺口,而引起嚴重的應力集中,造成結構斷裂破壞。
1、冷裂紋:焊縫冷卻過程中,溫度在200℃以下產生的裂紋,叫冷裂紋。由於常在焊後一段時間發生,也叫延遲裂紋。冷裂紋發生在燭焊縫或熱影響區上,在碳鋼或合金鋼中發生較多。
1.1產生原因
焊縫在結晶過程中,氫含量過高不能逸出,聚集在離熔合線附近的熱影響區中;母材的淬硬傾向大,在冷卻速度較快的條件下,熱影響區形成脆而硬的馬氏體組織;焊接過程中由於工件局部不均勻受熱,焊縫在冷卻過程中會產生很大的拉應力,這種拉應力隨焊縫溫度的下降而增大。在氫、淬硬組織、應力三個因素共同作用下,即產生裂紋。
1.2預防措施
1.2.1合理選擇焊材。選用低氫型焊條,減少含氫量,焊前嚴格按規定進行烘乾,焊口邊緣徹底清理干凈,減少氫的來源;選用合適焊材,使焊縫與母材有良好的匹配,增加焊縫金屬的塑性
,不產生任何不良組織,如晶粒粗化及硬脆馬氏體等。
1.2.2選擇合理的焊接工藝。如焊前預熱、控制層間溫度、減緩冷卻速度,使用小電流、分散焊等措施減小焊件的溫度差,改善焊縫及熱影響區的組織狀態等。
1.2.3焊後及時熱處理。使氫能從焊縫中逸出、減少焊接殘余應力及改善接頭的組織和性能。
1.2.4採用合理的焊接順序和焊接方向,改善焊接的應力狀態,降低焊接殘余應力。
1.2.5制定合理的成形加工和組裝工藝,盡可能減小冷卻變形度,避免強制組裝,預防組裝過程中造成各種傷痕。
2、熱裂紋:熱裂紋是在稍低於凝固溫度下產生的裂紋。在300℃以上高溫產生的裂紋都叫熱裂紋。熱裂紋大多產生在焊縫中,有時也出現在熱影響區內。這類裂紋沿晶界開裂,斷面上大多有明顯氧化色彩。
2.1產生原因:熱裂紋是拉應力和低熔點共晶兩者聯合作用形成的裂紋。無論增大那一方面的作用,都可以促使焊縫中形成熱裂紋。
2.2預防措施
2.2.1控制化學成分,限制易生成低熔點共晶物和有害雜質的含量,應減少焊縫金屬中的鎳、碳、硫、磷含量,增加鉻、鉬、硅及錳等元素,可以減少熱裂紋的產生。
2.2.2改善焊縫金屬組織,細化晶粒,減少或分散偏析,降低低熔點共晶物的有害作用。
2.2.3選用適當的焊條葯皮類型。用低氫型葯皮焊條可以使焊縫晶粒細化,減少雜質偏析,
提高抗裂性。用酸性葯皮焊條氧化性強,使合金元素燒損多,抗裂性下降,而且晶粒粗大,使熱裂紋極易產生。
2.2.4控制焊縫形狀,盡量得到焊縫成形系數較大的焊縫。
2.2.5採用多層多道焊法,控制層問溫度,避免偏析物聚集在焊縫中心部位。
2.2.6焊前預熱,減小冷卻速度,降低應力。
2.2.7焊接收弧熔池應填滿,減少弧坑裂紋。
2.2.8選擇合理的焊接順序和焊接方向,減小焊接應力。
2.2.9採用小電流、快焊速來減少焊接熔池過熱、快速冷卻,以減少偏析,使抗裂性提高。
3、再熱裂紋:再熱裂紋是焊後焊件在一定溫度范圍再次加熱,如焊後熱處理或其他加熱過程產生的裂紋。焊後熱處理裂紋發生於焊後應力消除熱處理的加熱過程中。再熱裂紋起源於熱影響的粗晶區和焊根部位,具有晶間斷裂的特徵。
3.1產生原因
3.1.1焊縫再次加熱後,由第一次熱過程所形成的過飽和固熔碳化物再次被析出,即析出沉澱碳化物
造成晶內強化,使滑移應變集中於原奧氏體晶界。當晶界的塑性應變能力不足以承受鬆弛應力過程所產生
的應變時,則產生再熱裂紋。
3.1.2接頭在焊後熱處理中,易使剛脆化的元素集結在晶界上,削弱了晶界的結合力,產生再熱裂紋。
3.2預防措施
3.2.1減小熱影響區的過熱傾向,細化奧氏體晶粒尺寸。 3.2.2選用合適的焊接材料,提高金屬在消除應力熱處理溫度時的塑性,以提高承擔鬆弛應變的能力。
3.2.3提高預熱溫度、焊後採取緩冷,並使焊縫外形均勻平整,以減小焊接殘余應力和應力集中。
3.2.4採用正確的熱處理規范和工藝,盡量不在熱敏感區停留過長。

閱讀全文

與如何解決管道焊接中的空洞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鋼鐵雄心4怎麼造空軍基地 瀏覽:180
鋁合金櫥櫃門裡面是什麼樣的 瀏覽:158
鋼鐵女孩最後戰役是什麼片 瀏覽:55
八毫米鋼板多少錢一噸 瀏覽:756
h1150是什麼鋼材 瀏覽:728
清洗不銹鋼板換用什麼清洗劑 瀏覽:933
如何固定不銹鋼軟管 瀏覽:656
不銹鋼歺盒一擦就黑怎麼處理 瀏覽:627
胳膊手術打鋼板多久可以恢復 瀏覽:333
不銹鋼口杯的茶垢如何去掉 瀏覽:279
藍牙耳機線斷了自己在家怎麼焊接 瀏覽:177
NGA是什麼材質鋼材 瀏覽:42
焊接工具有多少種 瀏覽:537
神武100要帶模具雙加多少 瀏覽:912
柱子鋼筋插入基礎多少 瀏覽:113
鋼管口去一半怎麼干呢 瀏覽:476
焊接角度大小如何調整 瀏覽:256
月餅模具買多少錢一個 瀏覽:748
2711什麼鋼材 瀏覽:42
鎂合金加工廠哪個牌子好 瀏覽: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