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架立鋼筋同支座負筋的搭接長度為多少
架立鋼筋同支座負筋便是(非貫通筋)的搭接長度為150mm。見紅圈圈住150。
架立筋主要是為固定鋼筋骨架而設立的,不參與受力計算,因此規定搭接長度為150mm,所說的搭接長度卻不是150mm;而是按受拉鋼筋的綁扎搭接長度llE計算,那不是架立筋而是上部通長筋,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當支座負筋的規格與集中標注中的通長筋規格不一致時採用llE,而不是150mm。
直徑選擇
架立鋼筋的直徑與梁的跨度有關。
現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9.2.6條規定:梁內架立鋼筋的直徑,當梁的跨度小於4m時,不宜小於8mm;當梁的跨度為4m~6m時,直徑不應小於10mm;當梁的跨度大於6m時,不宜小於12mm。
一般來講,如果樑上部分別布置有架立筋和縱向受力鋼筋時,判別樑上部的鋼筋的方法就是比較上部鋼筋的直徑,直徑較小的是架立筋,直徑較大的是縱向受力鋼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架立筋
⑵ 樓板負筋鋼筋可以焊接嗎
當然可以,只要按規范規定做,沒什麼不可以的。
只不過一般民用居住建築的樓板很少對鋼筋進行焊接。這是因為樓板的負筋一般長度、直徑都不大,長度多在兩米以下,直徑以6.5、8.0毫米為多。盤圓包裝的鋼筋,加工成兩米左右的成品,損耗不大,需焊接的機會也就不多。再者,小直徑鋼筋做剖口焊接是要點手藝的,搭接焊或綁條焊消耗材料稍多,二者都是要增加材料人工成本的,算總賬其實不太劃算,也就沒人願意焊接了。
當板內配筋直徑較大,焊接成本比搭接或全用整根鋼筋成本低時,當然要選擇焊接了。
⑶ 樑上部通長筋與邊支座負筋搭接長度是多少
如果是架立筋搭接15cm。
如果是負筋1/3跨後改集中標注通長筋的,要按設計的搭接長度搭接,查一下混凝土標號和鋼筋直徑所對應的搭接長度即可。
但是看這里的鋼筋是φ10的盤螺吧?應該是架立筋不是通長筋吧,搭接15cm就夠了。
⑷ 現澆板鋼筋為雙層雙向,問一下負筋的搭接長度是多少
可以查詢《11G101-1》中第92-94頁,負筋的搭接長度,三級抗震應為Ll,Ll=ζlLa。
雙層雙向鋼筋:雙向,就是底筋、麵筋的縱橫方向配筋,即在底板、面板的X和Y兩個方向來布置鋼筋,每層鋼筋在縱橫兩個方向上都有。
雙層雙向總共是兩層鋼筋網。
現澆板鋼筋,這就是雙向。
雙層,就是由於板有一定厚度,就用板頂一層鋼筋,板底一層鋼筋,這就是雙層。
雙向,就是底筋、麵筋的縱橫方向配筋,即在底板、面板的X和Y兩個方向來布置鋼筋,每層鋼筋在縱橫兩個方向上都有
。
⑸ 支座負筋和支座負筋的搭接長度是多少
1,根據抗震等級;
2,根據搭接面積;
3,根據混凝土級別;
4,搭接長度=修正系數xLabE.
⑹ 現澆板板負筋與分布筋搭接長度應該是多少
筋直徑的35倍。
(1)板中受力鋼筋的常用直徑:板厚h<100mm時為6~8mmm;h=100~150mm時為8~12mm;h>150mm時為12~16mm;採用現澆板時受力鋼筋不應小於6mm,預制板時不應小於4mm。
(2)板中受力鋼筋的間距,一般不小於70mm,當板厚h≤150mm時間距不宜大於200mm,當h>150mm時不宜大於於1.5h或250mm。板中受力鋼筋一般距牆邊或梁邊50mm開始配置。
出現位置
出現在單向板中,布置在受力鋼筋的上部,屬於構造鋼筋。(滿足構造要求,對不易計算和沒有考慮進去的各種因素,所設置的鋼筋為構造鋼筋。)
板的上部的鋼筋,放在最上面的就是受力筋,抵抗負彎矩的,之下的就是分布筋!正彎矩筋布置在下的鋼筋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鋼筋為分布筋,負彎矩筋(如懸挑板 )相反,在下的鋼筋為分布筋,在之上的鋼筋為受力筋。
⑺ 支座負筋與通常筋一般焊接嗎,要是有要求焊接,滿焊還是單面焊,長度多少
支座負筋與通長筋一般不需要焊接,支座負筋和架立筋可以採用焊接,單面焊20d,雙面焊為10d
⑻ 什麼是負筋
負筋 ,也叫負彎矩鋼筋。在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中,用來抵抗負彎矩的鋼筋叫做負彎矩鋼筋。
負筋的相關公式
1、負筋長度=負筋凈長度+左彎折+右彎折
2、負筋根數=(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
3、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
4、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輸入界面中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
(8)負筋多少米焊接擴展閱讀
負筋的保護方法
1、防止人為踐踏
施工中各工種應相互協調配合,按照木工支模、主筋綁扎水電配管、管線預留負筋綁扎的順序進行作業。施工工序合理,可避免人為踩踏,混凝土澆築前應再進行一次檢查整理。
2、用馬凳控制負筋位移
一般馬凳可用Φ6規格鋼筋(或按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選用更大規格如Φ10、Φ12等等)製作,其高度應根據現澆板的厚度減去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主筋與負筋的直徑而確定。馬凳沿分布筋范圍內每米負筋交錯放置不少於 1個, 1m2范圍內不少於 2個,並於負筋下部用扎絲綁扎牢固。
3、混凝土落在灰盤上
澆築混凝土時,斗內混凝土不應直接落在現澆板鋼筋上部,而應落在灰盤上。我們採用└ 30× 3角鋼焊製成 1.0 m× 1.5 m的鐵制灰盤 ,承受混凝土自重,工人在施工時可以站在灰盤左右進行工作。在澆築下一斗混凝土時,可以將灰盤挪至現澆混凝土上部,依次向前澆築。這樣,既可以減小混凝土對鋼筋的壓力,起緩沖作用;又可以防止施工時人為踩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負筋
⑼ 混凝土板的溫度筋和板負筋的搭接長度是多少,從哪裡能找到
混凝土板的溫度筋和板負筋的搭接長度是150d(150*鋼筋直徑的長度,毫米單位)
這類信息在11g101-1鋼筋圖集找到,
⑽ 樓板抗裂鋼筋與樓板支座負筋搭接長度為多少寫明具體規范章節
規范名稱
中華人民襲共和國國家標准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GB 50010-2010
章節為 8.3 鋼筋的錨固
計算鋼筋的錨固長度La
8.4 鋼筋的連接
根據8.3節計算的錨固長度,按搭接接頭百分率再計算搭接長度,因為板不考慮抗震要求,所以不需要考慮抗震放大系數
附註部分規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