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四腳開關怎麼接線方法
一般四角按鍵開關跟平時用的輕觸開關和六腳開關是一個類型的東西。四腳按鍵開關不能夠自鎖但是每當按下去一次的時候,信號就會發生一次跳變。而未按下時只有兩組引腳連接,按下之後就會出現4個引腳連接在一起。
㈡ 焊接電阻和晶振時是緊貼電路板焊還是一定要隔一點距離
小功率的電阻緊貼電路板焊和隔一點距離焊都可以,大功率(1W以上)電阻必須離電路板隔一點距離;晶振立焊時一般緊貼電路板焊,卧焊時晶振外殼必須用膠固定或直接焊在電路板接地上。
㈢ pcb怎麼填充鋪地
一。設置軟體工作環境:
1。軟體規則設置:進入Design\Rules,按照設計的要求對選項中的各項進行設置:
① 安全間距設置:PROTEL99SE軟體中Routing的Clearance Constraint項規定了板上不同網路的走線、焊盤、過孔等之間必須保持的距離。在單面板和雙面板的設計中,首選值為10-12mil;四層及以上的PCB首選值為6-8mil;最大安全間距一般沒有限制。
② 布線層面和方向設置:Routing的Routing Layers,設置使用的走線層面和每層的走線方向(貼片單面板只用頂層,直插單面板只用底層)。一般情況下,使用默認值。
③ 過孔選項設置:PROTEL99SE軟體中Routing的Routing Via Style項規定了過孔的內、外徑的最小、最大和首選值。單面板和雙面板過孔外徑應設置40mil—60mil之間;內徑應設置在20mil—30mil。四層及以上的PCB外徑最小值為20mil,最大值為40mil;內徑最小值為10mil,最大值為20mil。
④ 線寬選項設置:PROTEL99SE軟體中Routing的Width Constraint項規定了布線的寬度。單面板和雙面板的布線寬度應設置在10—30mil之間,特殊情況下最大值不應超過60mil,最小值不應低於8mil;四層及以上PCB最小值不應低於5mil,其餘設置參照雙面板設置。另可以添加一些網路的線寬設置,如地線、+5伏電源線、時鍾線、+12伏電源線、-12伏電源線、交流電源輸入線、功率輸出線等。地線、時鍾線和+5伏電源線首選值一般為60mil(最大值不限,最小值為8 mil,在能走通的情況下線盡量寬)寬度,各種電源線首選值一般為40mil(最大值不限,最小值為8mil,在能走通的情況下線盡量寬)寬度。按照PCB線寬和電流的關系(大約是每毫米線寬允許通過500毫安的電流)確定最大線寬。
⑤ 敷銅連接選項設置:PROTEL99SE軟體中Manufacturing的Polygon Connect Style項規定了敷銅連接的方式。連接方式(Rule Attributes)設置成Relief Connect方式,導線寬度(Conctor Width)設置成25mil,連接數量(Conctors)設置成4,角度(Angle)設置成90度。
⑥ 物理孔徑設置:PROTEL軟體中Manufacturing的Hole Size Constraint項規定了物理孔的大小。最小值設置為20mil,最大值沒有限制 (備註:物理孔一般是指定位孔和安裝孔等等)。其餘各項一般可用它的預設值。
2。軟體參數設置:進入Design\Options和Tools\Preferences,按照設計的要求對選項中的各項進行設置:
① 可視柵格選項設置:PROTEL軟體中Design\Options\Layer中選中:Masks中的Top solder;Silkscreen中Top overlay;Other中Keepout和Multi Layer;System下面各項全部選中。Visible Grid項規定了可視柵格的大小,分別設置成10mil(上)和100mil(下)。
② 捕捉和器件移動柵格選項設置:PROTEL軟體中Design\Options\Options項規定了捕捉和器件移動柵格的大小,捕捉和器件移動柵格均設置為10mil。選中Electrical Grid並把Range中設為8mil,Visible Kind設為Lines,Measurement Uint設為Imperial。
3。DRC校驗設置:進入Tools\Design Rules Check,按照設計的要求對選項中的各項進行設置:Report\Routing Rules的Clearance Constraints,Max/Min Width Constraints,Short Circuit Constraints和Un-Routed Net Constraints均選中;Report\Manufacturing Rules的Max/Min Hole Size選中;Report\Options的選項全部選中;On-line\Routing Rules的Clearance Constraints選中;On-line\Manufacturing Rules的Layer Pairs選中;On-line\Placement Rules的ComponentClearance選中。
二。添加器件庫:
這步主要是將要PCB原理圖中所示的元器件,從元件相應的庫中調出.
導入網路表
在導入網路表的過程中,必須保證沒有任何錯誤,嚴禁在網路表導入有錯誤的情況下進行設計。(這個操作一定得注意)確定PCB尺寸及定位孔位置和尺寸,並把相關器件進行鎖定
三。元器件布局:
1。PCB布局的原則是美觀大方,疏密得當,符合電氣特性,利於布線,盡量分成模塊。在可能的情況下將元器件擺放整齊,並盡量保證各主要元器件之間和模塊之間的對稱性。
2。要求:整個PCB布局要顯得大氣,疏密得當,不要有的地方過緊,有的地方過松。絲印框要盡量減少,並突出各模塊。模塊的漢字或英文標示盡量放在對稱和平行一致的位置上,並能體現模塊的名稱和美感。
3。布局完成後應對PCB布局進行檢查,一般檢查有如下幾個方面:
(1)印製板尺寸應與加工圖紙尺寸相符,有定位標記,設置參考點;
(2)元器件應保證在二維、三維空間上無沖突;
(3)元器件布局應疏密有序,排列整齊;
(4)需經常更換的元器件應保證能方便的進行更換;
(5)熱敏元件與發熱元件之間是保持適當的距離,在需要散熱的地方,應加裝散熱器,同時保證空氣流動的通暢;
(6)可調元器件應保證能方便進行調整;
(7)信號流程應保持順暢且互連最短;
(8)盡可能保證過孔數量最少;
(9)禁止使用Ctrl+X或Ctrl+Y對器件進行翻轉;
(10)一塊PCB上孔的內徑尺寸不能超過9種;
(11)影響外觀的元器件如TO-220封裝的三端穩壓器、貼片的電解電容等要盡可能的焊接在反面;不需要調節的電位器、中周和可調電容等要盡可能的焊接在反面,不能透過PCB焊接,並且要在產品規格書中要特別說明;其它特別影響整體外觀的元器件如大的電解電容、繼電器等設法焊接在反面。
四。PCB布線:
一般推薦使用自動布線+手動調整的方法,自動布線要求依次按照地線——電源線——時鍾線——其它的順序進行布線,在布線規則中設置布線優先順序,0為最低級,100為最高級,共101種情況。在比較復雜的電路板中,考慮到電氣特性的要求、干擾等因素,我們全部採用手動布線。禁止把過孔放在元器件的管腳上,在自動布線之前應該鎖定已經布好的線。走線要兼顧美觀和電氣特性,特別影響外觀得走線要設法走在反面,原則上在產品名稱、型號和眾友標識的地方正面不要走線(特殊情況除外),在絲印框與Keepout框之間不允許正面走線(特殊情況除外)。
五。絲印和漢字的放置:
(1)產品名稱、型號及眾友標識的放置。
(2)元器件工程號絲印的放置。
(3)模塊標示漢字的放置。
(4)測試鉤和測試孔標識的放置。
(5)字體放置的要求。
六。大面積鋪地。
進入Place\Polygon Plane,Net Options選項將Connect to Net設置為Connect to GND,同時將Pour Over Same和Remove Dead topper選中,在Plane setting選項中將Grid size設置為18mil,Track width設置為20mil,layer選中相對應的層;Hatching style中選中Vertical Hatch;其它使用預設值。大面積鋪地之前,還應將安全間距值設置為25mil,大面積鋪地之後,再將安全間距值還原。在不希望有走線的區域內放置FILL填充層(如散熱器和卧放的兩腳晶振,HC49S的晶振,多圈電位器的正面,TO220封裝的三端穩壓器等,如有其它網路的線從此處穿過則很容易造成短路),要上錫的在Top Solder 或Bottom Solder 層的相應處放FILL。
淚滴可增加它們的牢度但會使板上的線變得較難看,對於貼片和單面板一定要加,其它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淚滴。
七。重復DRC檢查。
進入Tools\Design Rules Check,按照設計要求對選項中的各項進行設置,參考前面設置,DRC檢查完成後修正檢查中發現的錯誤,修改完後不允許有錯誤存在。
主要事項:
1。整個過程操作都需要認真,尤其對PCB布線一定得保證布線無錯誤。
2。為防止技術泄密,在制板或存檔時應將元器件的封裝及名稱內容全部刪除。同時必須附一個制板說明。譬如:厚度:做一般PCB時厚度為1.6mm,大PCB可用2mm ,射頻用PCB等一般在0.8-1mm 左右;材料與顏色等。
㈣ 衛生間局部等電位的做法
衛生間等電位的做法按以下進行:
一、電位接地端子盒的具體做法確定如下:等電位端子盒由0.8mm的冷軋鋼板製作,採用暗敷方式。
二、等電位聯結的做法如下:
1.在進行衛生間內局部等電位聯結時,應將金屬給排水管、金屬浴盆、金屬採暖管和地面鋼筋網通過等電位聯結線在局部等電位聯結端子板處連接在一起,當牆為混凝土牆時,牆內鋼筋網也宜與等電位聯結線連通;
2.金屬地漏、扶手、浴巾架、肥皂盒等孤立之物不作連接。當給排水管、浴盆為非金屬材料時不作連接。
3.局部等電位聯結端子板應採取螺栓連接,設置在方便檢測的位置,以便拆卸進行定期檢測;
4.等電位聯結線採用BVR—l X 4平方毫米導線在地面內和牆內穿塑料管暗敷,等電位端子板與牆內或地面內的鋼筋網採用-25x4扁鋼連。衛生間如果原來沒有PE線,衛生間的局部等電位聯結不得與衛生間外的PE線相連;如果衛生間內有PE線,則衛生間內的局部等電位聯結必須與該PE線相連。
5.具體聯結點為:衛生間內的備用插座、電熱水器插座、熱水器插座和潔身器插座的PE線、鏡前燈的PE線、金屬浴缸的預留接線盒、金屬吊頂骨架和與本層建築物鋼筋網相連的地面或牆上預埋件等分別與局部等電位聯結端子板(LEB)相連。
㈤ 排針怎麼用
排針一般廣泛被應用於PCB板的連接上,有萬用連接器的美名。一般與其配對使用的有排母,線端等連接器。而隨著排針連接器市場的競爭,現在有部分廠家從電鍍(仿金)及材質(青包鋼,合金等)上入手降低成本,但同樣也降低了產品的使用特性及壽命。
由於不同產品所需要的規格並不相同,因此排針也有多種型號規格,按電子行業的排針連接器標准分類:
根據間距大致可分為2.54mm,2.00mm,1.27mm,1.00mm,0.8mm五類根據排數有單排針,雙排針,三排針等;根據封裝用法則有貼片SMT(卧貼/立貼),插件DIP(直插/彎插)等;按照安裝方式劃分:180°用S表示、90°用W表示,SMT用T表示。
(5)卧貼怎麼焊接擴展閱讀:
排針加工工藝過程主要為:先按要求用黃銅(或磷青銅)加工好插針,並按要求先鍍鎳再鍍金,再使用模具加工好絕緣體部份,最後在專用設備上按尺寸要求將插針鑲到絕緣體上。
連接器廣泛應用於電子、電器、儀表中的PCB電路板中,其作用是在電路內被阻斷處或孤立不通的電路之間,起到橋梁的功能,擔負起電流或信號傳輸的任務。通常與排母配套使用,構成板對板連接;或與電子線束端子配套使用,構成板對線連接;亦可獨立用於板與板連接。
影響價格的因素很多,通常影響最大的為鍍金,針長等。
㈥ 吊頂的施工工藝
施工工藝:
1、在可以使用木龍骨,也可以使用輕鋼龍骨的情況下盡量使用輕鋼龍骨。這是因為木材的漲縮比較大,容易導致結構變形。
2、設計和施工中注意伸縮縫。每道接縫處都應留有伸縮縫,並倒成45度角,以免應力累積。
3、輕鋼龍骨或木龍骨安裝平整,間距規范。
4、自攻釘要均勻分布,保證每顆自攻釘承受的力接近,否則易形成邊鎖反應使結構失去穩定性而產生變形裂縫。
不當環境是導致吊頂變形開裂的另一原因。濕度是影響紙面石膏板和膠合板開裂變形最主要的環境因素。在施工過程中存在來自各方面的濕氣,使板材吸收周圍的濕氣,而在長期使用中又逐漸乾燥收縮,從而產生板縫開裂變形。
因此在施工中應盡量降低空氣濕度,保持良好的通風,盡量等到混凝土含水量達到標准後再施工。盡量減少濕作業,在進行表面處理時,可對板材表面採取適當封閉措施,如滾塗一遍清漆,以減少板材的吸濕。
吊頂開裂是家裝過程中最常見的質量問題,如果您的家裝吊頂出現了開裂現象,請不要驚慌,通知裝飾公司進行保修就可以了,一般家裝經過一個四季的輪回考驗,結構就會穩定下來,一般不會再出現吊頂開裂的現象。
(6)卧貼怎麼焊接擴展閱讀:
家裝吊頂是家裝中常見的環節。吊頂根據裝飾板的材料不同,分類也不相同。吊頂裝修材料是區分吊頂名稱的主要依據。
主要有:輕鋼龍骨石膏板吊頂、石膏板吊頂、礦棉板吊頂、夾板吊頂、異形長條鋁扣板吊頂、方形鍍漆鋁扣板吊頂、彩繪玻璃吊頂、鋁蜂窩穿孔吸音板吊頂、全房復式吊頂等。
在整個居室裝飾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對居室頂面作適當的裝飾,不僅能美化室內環境,還能營造出豐富多彩的室內空間藝術形象。在選擇吊頂裝飾材料與設計方案時,要遵循既省材、牢固、安全、又美觀、實用的原則。
㈦ 元器件安裝方式有立式安裝,卧式安裝和貼片安裝 他們各有什麼特點
主要是根據產品可以容納PCB板的空間來決定。
1、立式:要求PCB板面積小,減小空間。元件牢固性稍差。如半導體收音機。工藝簡單,成本低,甚至可手工焊接。
2、卧式:安裝空間寬裕,要求元件安裝牢固可靠,散熱稍好。如電視機主線路板。一般為自動波峰焊。
3、貼片:散熱問題不重要,就是要求佔用空間小。工藝復雜,成本高。如電腦硬碟電路板。
㈧ 求助,電路板如何接線
)印刷電路中不允許有交叉電路,對於可能交叉的線條,可以用「鑽」、「繞」兩種辦法解決。即,讓某引線從別的電阻、電容、三極體腳下的空隙處「鑽」過去,或從可能交叉的某條引線的一端「繞」過去,在特殊情況下如何電路很復雜,為簡化設計也允許用導線跨接,解決交叉電路問題。
印刷電路板元件之間的接線安排方式介紹
(2)電阻、二極體、管狀電容器等元件有「立式」,「卧式」兩種安裝方式。立式指的是元件體垂直於電路板安裝、焊接,其優點是節省空間,卧式指的是元件體平行並緊貼於電路板安裝,焊接,其優點是元件安裝的機械強度較好。這兩種不同的安裝元件,印刷電路板上的元件孔距是不一樣的。
(3)同一級電路的接地點應盡量靠近,並且本級電路的電源濾波電容也應接在該級接地點上。特別是本級晶體管基極、發射極的接地點不能離得太遠,否則因兩個接地點間的銅箔太長會引起干擾與自激,採用這樣「一點接地法」的電路,工作較穩定,不易自激。
(4)總地線必須嚴格按高頻-中頻-低頻一級級地按弱電到強電的順序排列原則,切不可隨便翻來復去亂接,級與級間寧肯可接線長點,也要遵守這一規定。特別是變頻頭、再生頭、調頻頭的接地線安排要求更為嚴格,如有不當就會產生自激以致無法工作。
調頻頭等高頻電路常採用大面積包圍式地線,以保證有良好的屏蔽效果。
(5)強電流引線(公共地線,功放電源引線等)應盡可能寬些,以降低布線電阻及其電壓降,可減小寄生耦合而產生的自激。
(6)阻抗高的走線盡量短,阻抗低的走線可長一些,因為阻抗高的走線容易發笛和吸收信號,引起電路不穩定。電源線、地線、無反饋元件的基極走線、發射極引線等均屬低阻抗走線,射極跟隨器的基極走線、收錄機兩個聲道的地線必須分開,各自成一路,一直到功效末端再合起來,如兩路地線連來連去,極易產生串音,使分離度下降。
㈨ 電阻如何安裝立式安裝還是卧式安裝
貼片電阻只有一種安裝方式,普通電阻沒有規定一定使用立式安裝或卧式安裝,根據電路布置需要決定,通常卧式安裝因為兩腳距離可以較大,而同時兼備「跨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