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般鋼材在多少度開始急劇氧化形成氧化皮
低碳鋼在空氣中加熱至575~1370℃時,因高溫氧化在剛才表面會產生高溫氧化皮。厚度和成分取決於加熱的持續時間和溫度。高溫氧化皮里層為黑褐色的FeO,是結構疏鬆過孔的潔凈組織,各晶粒之間互相聯系薄弱,並且易被破壞。中間層為Fe3O4,較為緻密,無孔無裂紋,會形成剝離狀斷口。最外層是Fe2O3,結構緻密,是尖晶石結構。一般氧化皮以FeO為主,Fe2O3
含量最少。氧化皮中每一層的含量並不固定,一般的比例如下:
FeO
40%~95%
Fe3O4
5%~60%
Fe2O3
0~10%
在較低的溫度(400~575℃)形成的氧化皮,其氧化皮僅由Fe3O4
和Fe2O3
組成,而沒有FeO層,因為FeO低於575℃時的狀態不穩定,低溫氧化皮是開裂多孔的
。
氧化皮是惰性材料,如果能很好的黏附在鋼鐵表面,可能是較好的保護層。但是氧化皮的保護並不可信任。它的表層為化學性質較穩定的Fe2O3
,中層是Fe3O4
,緊貼金屬的為FeO,在水和氧的作用下,很容易生成氫氧化物。加上外界溫度的變化、機械作用等,性質較脆的氧化皮會很快剝落。
各種氧化皮相對裸鋼而言是陰極。當鋼板被氧化皮部分覆蓋而面臨腐蝕時,作為陰極的氧化皮並不腐蝕,而被作為陽極的鋼板所保護。在海水中,與鋼相比,可與產生0.4V的電位差。因此在氧化皮破裂的地方,腐蝕發生在陽極表面上,鋼板遭受腐蝕,通常呈現非常深的點蝕。除去氧化皮做好的方法是噴砂處理和酸洗處理。
B. 20CrMO熱軋鋼材是什麼金相組織晶粒度一般是多少級。
20CrMOH材料一般抄在5-6級;
20CrMO正常組織為鐵素體+珠光體,不正常的話還有貝氏體,晶粒如果技術沒要求的話一般在4級左右,相比較而言,20CrMO材料晶粒鋼廠還是較難控制的。
熱軋鋼是經過高溫加熱軋制而成的鋼材,它的強度不是很高,但足以滿足使用,它的塑性、可焊性較好,因此比較常用;冷軋鋼是普通熱軋鋼經過強力拉拔超過應變硬化階段的鋼材,它的強度很高,但韌性、可焊性差,比較硬、脆。
C. 細粒晶鋼筋是什麼意思
細粒晶熱軋鋼筋
在熱軋過程中,通過控軋和控冷工藝形成的細粒晶鋼筋,其晶粒度為9級或更細。
D. 螺紋鋼筋的硬度是多少
一般在0.25%以下。這使得其硬度很低,不能用洛氏硬度C標尺(HRC)衡量,很難與HRC55~62的刀具相比。
由於其含碳量低的先天不足,尤其是含碳量低於0.20% 的,這類鋼材熱處理後的硬度和強度不會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因為淬火後的晶粒細化和板條狀馬氏體的形成,強度硬度較淬火前確能略微提高。淬火後硬度隨含碳量升高而升高。
影響螺紋鋼價格變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個:一是生產成本;二是供求關系,影響供求關系的因素比較復雜;三是投機因素,投機因素有時會導致價格非理性上漲或下跌。影響生產成本因素包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影響供求關系的因素包括宏觀經濟運行周期、產量消費量、庫存情況、進出口政策。
(4)螺紋鋼的晶粒多少度擴展閱讀:
肋鋼筋橫肋設計原則應符合下列規定:
橫肋與鋼筋軸線的夾角β不應小於45度,當該夾角不大於70度時,鋼筋相對兩面上橫肋的方向應相反;橫肋公稱間距l不得大於鋼筋公稱直徑的0.7倍;橫肋側面與鋼筋表面的夾角α不得小於45度。
鋼筋相鄰兩面上橫肋末端之間的間隙(包括縱肋寬度)總和不應大於鋼筋公稱周長的20%。
當鋼筋公稱直徑不大於12mm時,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55;公稱直徑為14mm和16mm時,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60;公稱直徑大於16mm時,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65。
反向彎曲試驗的彎心直徑比彎曲試驗相應增加一個鋼筋直徑。先正向彎曲90度,後反向彎曲20度。經反向彎曲試驗後,鋼筋受彎曲部位表面不得產生裂紋。
E. 什麼叫晶粒度級別數
晶粒度(grain size)是表示晶粒大小的尺度。單位面積內的晶粒數目(ZS)或晶粒的平均線長度(或直徑)。
金屬結晶時,每個晶粒都是由一個晶核長大而成的,因此晶粒的大小取決於晶核的數目和晶粒長大速度的相對大小。晶核的數目用形核率表示。形核率越大,單位體積中晶核的數目越多,晶粒越細小。長大速度越小,長大過程中形成的晶核批次越多,晶核數目越多,因而晶粒越細小。
反之,形核率越小而長大速度越大,則晶粒越粗大。因此晶粒度的大小取決於形核率N和長大速率G之比,比值芸N/G越大,晶粒越細小。
實際情況下,金屬基體內的晶粒不可能完全一樣大小,但其晶粒大小的分布在大多情況下呈近似於單一對數正態分布,常規採用「平均晶粒度」表示。對於某些金屬在一定的熱加工條件下晶粒大小的分布。由於晶粒大小與性能相關,因此正確反映晶粒大小及分布是必需的。
對於晶粒尺寸符合單一對數正態分布的樣品,可用GB/T 6394—2002《金屬平均晶粒度測定方法》(等效用ASTM E112標准)測定其平均晶粒度或用ASTM E930—1999(2007)測定其最大晶粒度。
當晶粒大小呈池形態分別時,則用GB/T 24177 2009《重晶粒度表徵與測定方法》(等同採用ASTM E1181—2002《表雙重晶粒度的標准測定方法》)來測定雙重晶粒度。
F. 晶粒度的鋼的晶粒度
鋼的晶粒度按其奧氏體化條件與長大傾向又分成起始晶粒度、實際晶粒度、本質晶粒度三種。 ----單位面積中晶粒的數量與晶粒的尺寸有關,晶粒的大小對金屬的拉伸強度、韌性、塑性等機械性質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晶粒的計數在金相分析中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所謂填充剔除計數法,就是根據行或列掃描圖像,當第一次碰到一個物體(白色)時,計數器加一,且將該物體填充為別的顏色(黑色),以後再掃描到該物體時,掃描程序不再將其當作物體,即該物體在一次計數後就被剔除,從而保證了該物體被計數一次。
----由於細化後的晶界是八連通的網狀線條,因此,應用填充剔除計數法時,必須注意選用四連通的方式填充晶粒。 ----晶粒度是晶粒大小的量度。通常使用長度、面積或體積來表示不同方法的評定或測定晶粒大小。而使用晶粒度級別指數表示晶粒度與測量方法使用單位無關。
晶粒度級別數G (grain-size number)
晶粒度級別數G可以分為兩類:
1、顯微晶粒度級別數G micro-grain size number G
在100倍下645.16平方毫米面積內包含的晶粒個數N與G有如下關系:
N=2^G-1
2、宏觀晶粒度級別數Gm micro-grain size number Gm
在1倍下645.16平方毫米面積內包含的晶粒個數N與G有如下關系:
N=2^Gm -1
G. 金相晶粒度多少級會對鋼材有什麼影響
低碳鋼的晶粒度通常以級別來表示,可參考金相標准圖.0級晶粒粗大,而從1級往上數字版越大,則表權示晶粒越來越細小.繼晶鋼可以有更高的強度與韌性,所謂細晶強化,要達到細晶,需在煉鋼過程加入鈮釩鈦等元素,配合控制軋控製冷工藝,獲得細晶組織.
鋼坯加熱軋制出現所謂過燒缺陷,即加熱溫度過高,晶粒粗大,晶界氧化,軋制出現嚴重裂口.金相分析是否過燒,則是要看是否存在晶界氧化作為判斷主要依據.如果單從晶粒大小來判斷過燒是不行的.
H. 一般金屬材料晶粒的大小是多少,多少大算粗,多少大算細,標準是怎樣的
澆鑄出鋼材未熱處理前4~5級,熱處理後6~7級,冷軋鋼板約8級,國外棒材做鍛造前的有8~9級的,鍛造後晶粒度十級,晶粒度共有12級,7~8級為通常晶粒度,要求高的為10級或更高。看你做什麼用
I. 鋼材的晶粒度是什麼意思又是如何分級的
參看http://www.jxcad.com.cn/read-htm-tid-434722.html
J. 鋼材入廠檢測時應該檢測什麼晶粒度
13# 1 你的理解是不正確的。對於滲碳鋼(20CrMnTi H)檢測原材料晶粒度是指的內材料本質晶粒度,一般容用GB/T6394中滲碳法來檢測。而不是檢測P+F晶粒度。 2 如果按你的理解,許多原材料會因為熱軋後環境溫度條件影響而得到非平衡組織,(例如:大量粒貝),你怎麼去評P+F晶粒度? 3 在實際生產應用中,原材料晶粒度要求、正火晶粒度要求未必都是合理或者科學的。因為對於滲碳鋼來講,最終的熱處理是滲碳,工件重新奧氏體化後原來的晶粒度已經沒有意義(混晶除外),滲碳淬火後的晶粒度才是影響工件(齒輪)主要因素之一。遺憾的是,全國的齒輪圖紙都是標注的控制正火晶粒度5-8級。極少數有要求滲碳淬火後晶粒度的,但國外的圖紙或技術文件要求中一般會提出滲碳淬火後晶粒度明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