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調試注塑機工藝
當我們接到一套模後,首先需根據模具的外形尺寸,所需鎖模力,及膠件的大小來選擇機型。
確定機型後,才進入真正的調機步驟。(前提是機台是正常的情況的)
1.首先我們啤10啤走水板的膠件(未走齊膠--滿膠的95%左右),設置合適的壓力,確保實際壓力低於此設置(高壓),從最高的射速99%開始,並且遂漸降低相等的量(10%)啤10啤膠件。---(壓力不變,每啤相隔10%的射速變化完成10啤)。
2.記錄每一啤的填充時間和注塑峰值壓力。
3.用填充時間的倒數乘以峰值壓力數值,計算出塑料的相對粘度。填充時間的倒數為橫坐標,相對粘度為縱坐標,繪制出相對粘度表。在粘度曲線中可以發現低速變化越大,高速粘度變化小,從粘度曲線走勢平緩中找一中間值做為我們用於生產的射速,(也可根據填充時間的變化來判斷,塑膠粘度穩定時填充時間變化小),峰值壓力是膠料克服模具內阻力流動時的壓力,也是啤件實際的壓力,我們採用大於此值的10%為注塑壓力。
4.確定壓力與射速後,再來找切換點,做保壓和補縮,在啤件95%~99%位置時切換為保壓位置。(填充應該通過位置控制,而不是壓力或時間)
5.填充時間應為常量,注塑時間比填充時間長,以免由時間控制,比如說注塑時間不管是4秒還是在秒,填充時間都是1秒左右。
6.這樣就可以設定填充階段時間和保壓時間,一般射膠時間大於填充時間0.5秒就可以了,其它時就可做保壓和補縮時間。
7.根據產品的要求調整相應的保壓速度(可低於填充速度),保壓壓力為填充壓力的50%左右為保壓、補縮壓力。
8.調整不同的保壓時間、補縮時間,找到合理的保壓時間(足夠的保壓時間後啤件的重量基本一致)。
9.調整螺桿前料墊為注射量的5%~10%。
10.設定0.5~1秒的螺桿延時(釋放螺桿頭的壓力),
11.設定背壓壓力為常量50~100PSI。
經過以上程序的調試基本就可以確定模具的工藝參數,且是比較合理科學的,同時在生產中也可以用此方法去檢驗其它模的工藝參數。
此方法適合非牛頓性流體的塑料(常規膠料)
⑵ 注塑成型調試工藝,比如流紋,氣泡,凹陷,怎麼調謝大家了
降低進澆口射速,調高射壓,調高產品末端射速——易消除流紋。
充分烘乾原料,模具排氣槽能起作用,高壓低速——能消泡。
加大保壓,延長保壓時間,加厚料墊層,盡量拋光凹陷對應處成型加強筋的模腔,盡量降低加強筋的高度、厚度——可改善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