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吸塑熱成型工藝流程復雜嗎
客戶發出詢價請求:途徑一打電話詢價,途徑二發傳真詢價,途徑三發Email詢價,途徑四通過網路聊天工具詢價。客戶必須提供吸塑製品的長、寬、高和所用材料的厚度(或克重)、顏色和型號(PVC、PET、PS、PP),產品數量和生產周期。業務部門報價:吸塑製品單價的高低跟以下因素有關:吸塑製品的長、寬、高和吸塑成型的復雜程度;所用材料的類型、厚度和顏色;吸塑產品的後道加工工藝(折邊、打孔、封邊等)、訂單數量和訂單周期。報價員會以客戶的樣品和描述有一個最初報價,最終報價會在打樣之後報出。電腦設計:客戶對於報價基本認可後,會將要求、實物或是吸塑樣品交到業務部,生產調度會要求電腦設計部將客戶的實物掃描並結合印刷品的設計,製作出吸塑製品的平面設計圖。吸塑打樣:客戶認可電腦設計稿後,生產調度會根據吸塑產品的復雜程度決定採用哪種方式開發模具(石膏模、銅模、鋁模),開發周期3-5天。吸塑打樣以石膏模打樣居多,其操作步驟是:先將實物用手工泥糊出成型輪廓;放到吸塑打版機上成型泡殼毛胚;用配好的吸塑專用石膏倒入泡殼毛胚中,風干後形成石膏毛胚;採用電動銑床對石膏毛胚和規則形狀進行深加工;手工打磨和手工添加部件;將各個拋光好的石膏部件粘合成完整的石膏模;再放入吸塑打版機吸塑成型完整的樣品;按成品尺寸,手工切邊、封邊,完成全部打樣過程。如果有需求,印刷打樣部門同時會將吸塑樣品所用的紙卡、不幹膠或彩盒一起製作,他們會藉助全開的印刷數碼打樣機能將實際印刷結果反映出來。製作生產模具:樣品被客戶認可後,通常會下一定數量的生產訂單。生產調度會根據產量、吸塑成型的復雜程度決定採用哪種模具量產:採用石膏模生產,模具製作過程類似於吸塑打樣,優點在於生產周期短,成本最低,製作一整版(60X2750px)模具只需一到兩天時間,不足之處在於吸塑成品表面粗糙,生產中模具容易碎裂,耐用性差無法成型深度大、復雜度高、片材厚的產品。採用電鍍銅模,其工藝是將打好樣的泡殼表面噴上一層導電劑,再放入電解槽內鍍上厚厚的銅層,電鍍過程需要72小時,接著要對銅模進行灌石膏(增加硬度)、拋光、打氣眼處理,採用電鍍銅模生產的優點是吸塑製品表面光滑,成本適中,耐用性適中,缺點是模具製作周期長,無法完成精密吸塑製品的生產。採用吸塑鋁模生產,模具製作需要先採用電腦設計圖紙,再採用CNC數控銑床加工,優點是製作周期適中,後期模具處理時間短(鑽氣眼工作在CNC加工時完成),吸塑產品尺寸精度高,模具耐用性強,缺點是成本高。由於全自動高速吸塑成型機的成型範圍是66X2750px左右,所以不管是石膏模、銅模還是鋁模,都需要將單個的模具拼在一起,達到成型尺寸,我們都稱這個過程為拼版,需要拼在打好氣孔的鋁板或木板上,拼好後的整版模具我們稱之為底模。對於吸塑成型深度大的產品,還需要製作上模,在底模將片材真空吸成型的同時,從片材上方施加壓力,將片材均勻地拉伸到每一個部位,否則會引起局部厚度過薄。生產模具的整個製作周期應為5至7天。
吸塑成型生產:採用全自動高速吸塑成型機生產,其基本原理是:將成卷的片材拉進電爐烘箱內加熱至軟化狀態,乘熱再拉到吸塑模具上方,模具上移並抽真空,將軟化的片材吸附到模具表面,同時將冷卻水以霧狀噴於成型片材表面,使其硬化,成型的片材再自動被拉至貯料箱,氣動裁刀將成型與未成型片材分離,從而完成全部過程。吸塑產品出現的主要質量問題大多在此過程發生:吸塑不到位,是指形狀變形,沒有吸塑成與模具相同形狀的產品;吸塑過度,是指產品過薄;拉線,是指成型產品上出現不應有的線痕;厚薄不均。這些問題都需要在上好模具後,調試到位,包括:片材前進的時間、加熱的溫度和時間、抽真空的強度和時間、上模下落的位置、時間和深度、拼版中模具的擺放位置、模具間是否加附件等等。
沖床加工:吸塑成型的大版面產品必須經過沖床,用一塊刀版分割成為單一的產品。其原理是在沖床的底台上有一大張塑料砧板,將大版面成型產品放在砧板上,並把事先做好的刀模卡在單一產品上,通過沖床的上下運動,裁斷出單一的成品,但這種裁斷方式的不足之處在於砧板和刀模比較容易損壞,從而造成切邊不光滑,有毛邊,對於質量要求高的泡殼,需要用冷沖模(一個公模,一個母模)和冷沖床加工。
『貳』 深圳吸塑廠吸塑包裝行業常見術語
深圳吸塑廠吸塑包裝行業常見術語包括:
吸塑:一種塑料加工技術,通過加熱軟化塑料硬片材,再利用真空吸附到模具表面,冷卻後形成各種形狀的產品。
吸塑包裝:通過吸塑工藝製造出的塑料製品,並用相應設備進行封裝的產品,如泡殼、托盤、吸塑盒等。
泡殼:透明塑料製成的凸起形狀,用於保護和美化產品,也稱為真空罩或泡罩。
托盤:具有凹槽設計的塑料製品,用於放置產品,提供保護和美觀效果。
植絨內托:採用特殊材料製成的托盤,表面附有絨質材料,用於提升包裝品的檔次感。
抗靜電托盤:專用於電子、IT行業的托盤,其材料電阻值低,以防止靜電干擾。
吸塑模具:吸塑生產的基礎,用於吸附加熱軟化的塑料,常見類型有石膏模、銅模和鋁模。
吸塑成型:將軟化的塑料加熱後吸附到模具上,冷卻後形成凹凸形狀的過程。
吸塑裁切:將成型後的塑料產品用沖床切割成單個產品的工藝。
折邊工藝:在插卡包裝中應用的工藝,將泡殼邊角折疊到背後,便於插入紙卡形成插卡包裝。
熱合封口:用封口機將紙卡與泡殼粘合,形成吸卡的封裝方法。
高頻封口:用高周波機使泡殼間粘合,形成雙泡殼的封裝方法。
超聲波封口:利用超聲波機進行封裝的方法,適用於多種材料,封邊為點狀,一般一次只封一條直邊。
『叄』 吸塑工藝及其特點
吸塑:一種塑料加工工藝,主要原理是將平展的塑料硬片材加熱變軟後,採用真空吸附於模具表面,冷卻後成型,廣泛用於塑料包裝、燈飾、廣告、裝飾等行業。
吸塑包裝:採用吸塑工藝生產出塑料製品,並用相應的設備對產品進行封裝的總稱。吸塑包裝製品主要包括:泡殼、托盤、吸塑盒,同義詞還有:真空罩、泡罩等。吸塑包裝設備主要包括:吸塑成型機、沖床、封口機、高頻機、折邊機。封裝形成的包裝產品可分為:插卡、吸卡、雙泡殼、半泡殼、對折泡殼、三折泡殼等。
泡殼:採用吸塑工藝將透明的塑料硬片製成特定凸起形狀的透明塑料,罩於產品表面,起到保護和美化產品的作用。又名泡罩、真空罩
托盤:也叫塑料內托,採用吸塑工藝將塑料硬片製成特定凹槽的塑料,將產品置於凹槽內,起到保護和美化產品的作用。
植絨內托:是一種採用特殊材料的吸塑托盤,將普通的塑料硬片表面粘上一層絨質材料,從而使托盤表面有種絨質的手感,用來提高包裝品檔次。
抗靜電托盤:是一採用特殊材料的吸塑托盤,該材料表面的電阻值小於10的11次方歐姆。主要用於電子、IT產品的吸塑托盤。
吸塑模具:吸塑生產用的模具,成本最低的是石膏模,其次是電鍍銅模,最貴的是鋁模。模具鑽有小孔,用於真空吸附熱化的硬片,形成吸塑產品。
吸塑成型:就是我們常講的吸塑,採用吸塑成型機將加熱軟化的塑料硬片吸附於模具表面,冷卻後,形成凹凸形狀的塑料。
吸塑裁切:吸塑成型後的塑料產品,經過沖床,將大張的片材用刀模分切成單個產品。
折邊:吸塑包裝品中有一種叫插卡包裝,需要將泡殼的三個邊用折邊機折到背後,以便在下一道封裝工序中,將紙卡插入折邊內,形成插卡包裝。
熱合封口:是一種吸塑封裝工藝,用封口機將表面塗有吸塑油的紙卡與泡殼熱合在一起,形成吸卡包裝。
高頻封口:是一種吸塑封裝工藝,用高周波機產生高頻,將泡殼與泡殼之間粘合在一起,形成雙泡殼包裝。
超聲波封口:是一種吸塑封裝工藝,採用超聲波機產生超聲波,將泡殼與泡殼粘合在一起,形成雙泡殼包裝,與高頻封口所不同的是,超聲波不但可以封PVC、PETG材料,也可以封PET材料,而且對封裝的產品沒有電磁傷害,特別適合電子產品的封裝;不足之處在於超聲波封邊只能是間隔的點狀,而且一般是每次只封一條直邊。
回答者:jiangyy
『肆』 鞋模製作的過程
1、首先選好對應款式鞋模的製造模具。
『伍』 吸塑工藝具體有什麼流程
吸塑模具的電腦輔助設計:客戶對於報價基本認可後,會將要求、實物或是吸塑樣品交到業務部,生產調度會要求電腦設計部將客戶的實物掃描並結合印刷品的設計,製作出吸塑製品的平面設計圖。泡殼模具的開發和打樣:客戶認可電腦設計稿後,生產調度會根據吸塑產品的復雜程度決定採用哪種方式開發模具(石膏模、銅模、鋁模),開發周期3-5天。
製作生產模具:樣品被客戶認可後,通常會下一定數量的生產訂單。生產調度會根據產量、吸塑成型的復雜程度決定採用哪種模具量產:採用石膏模生產,模具製作過程類似於吸塑打樣,優點在於生產周期短,成本最低,製作一整版(60X2750px)模具只需一到兩天時間,不足之處在於吸塑成品表面粗糙,生產中模具容易碎裂,耐用性差無法成型深度大、復雜度高、片材厚的產品。採用電鍍銅模,其工藝是將打好樣的泡殼表面噴上一層導電劑,再放入電解槽內鍍上厚厚的銅層,電鍍過程需要72小時,接著要對銅模進行灌石膏(增加硬度)、拋光、打氣眼處理,採用電鍍銅模生產的優點是吸塑製品表面光滑,成本適中,耐用性強,缺點是模具製作周期長,無法完成精密吸塑製品的生產。採用吸塑鋁模生產,模具製作需要先採用電腦設計圖紙,再採用CNC數控銑床加工,優點是製作周期適中,後期模具處理時間短(鑽氣眼工作在CNC加工時完成),吸塑產品尺寸精度高,模具耐用性強,缺點是成本高。由於全自動高速吸塑成型機的成型範圍是66X2750px左右,所以不管是石膏模、銅模還是鋁模,都需要將單個的模具拼在一起,達到成型尺寸,我們都稱這個過程為拼版,需要拼在打好氣孔的鋁板或木板上,拼好後的整版模具我們稱之為底模。對於吸塑成型深度大的產品,還需要製作上模,在底模將片材真空吸成型的同時,從片材上方施加壓力,將片材均勻地拉伸到每一個部位,否則會引起局部厚度過薄。生產模具的整個製作周期應為5至7天。吸塑成型生產:採用全自動高速吸塑成型機生產,其基本原理是:將成卷的片材拉進電爐烘箱內加熱至軟化狀態,乘熱再拉到吸塑模具上方,模具上移並抽真空,將軟化的片材吸附到模具表面,同時將冷卻水以霧狀噴於成型片材表面,使其硬化,成型的片材再自動被拉至貯料箱,氣動裁刀將成型與未成型片材分離,從而完成全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