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提高塑料模具的精密度
1.型腔布置。根據塑件的幾何結構特點、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製造難易、模具成本等確定型腔數量及其排列方式。
對於注射模來說,塑料製件精度為3級和3a級,重量為5克,採用硬化澆注系統,型腔數取4-6個;塑料製件為一般精度(4-5級),成型材料為局部結晶材料,型腔數可取16-20個;塑料製件重量為12-16克,型腔數取8-12個;而重量為50-100克的塑料製件,型腔數取4-8個。對於無定型的塑料製件建議型腔數為24-48個,16-32個和6-10個。當再繼續增加塑料製件重量時,就很少採用多腔模具。7-9級精度的塑料製件,最多型腔數較之指出的4-5級精度的塑料增多至50%。
2.確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於模具加工,排氣、脫模及成型操作,塑料製件的表面質量等。
3.確定澆注系統(主澆道、分澆道及澆口的形狀、位置、大小)和排氣系統(排氣的方法、排氣槽位置、大小)。
4.選擇頂出方式(頂桿、頂管、推板、組合式頂出),決定側凹處理方法、抽芯方式。
5.決定冷卻、加熱方式及加熱冷卻溝槽的形狀、位置、加熱元件的安裝部位。
6.根據模具材料、強度計算或者經驗數據,確定模具零件厚度及外形尺寸,外形結構及所有連接、定位、導向件位置。
7.確定主要成型零件,結構件的結構形式。
8.考慮模具各部分的強度,計算成型零件工作尺寸。
以上這些問題如果解決了,模具的結構形式自然就解決了。這時,就應該著手繪制模具結構草圖,為正式繪圖作好准備。
❷ 如何提高模具質量
:如何提高模具質量
近年來,世界范圍內製造業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企業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高效率、低消耗地為顧客提供個性化高質量產品的能力,已成為企業競爭能力的一個標志。模具被稱為工業之父,模具質量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產品的質量、產量、成本、新產品投產及老產品更新換代的周期、企業產品結構調整速度與市場競爭力,因此經濟形勢對模具的質量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那麼如何才能更合理地提高模具質量呢?也就是說,怎麼樣才能讓模具在高精度、低成本、高效率條件下,更長時間地、更多模次地生產出質量合格的製件呢?這已經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模具質量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話題,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⑴製品質量:製品尺寸的穩定性、符合性,製品表面的光潔度、製品材料的利用率等等;
⑵使用壽命:在確保製品質量的前提下,模具所能完成的工作循環次數或生產的製件數量;⑶模具的使用維護:是否屬最方便使用、脫模容易、生產輔助時間盡可能的短;⑷維修成本、維修周期性等等。
提高模具質量的基本途徑:
⑴首先製件的設計要合理,盡可能選用最好的結構方案,製件的設計者要考慮到製件的技術要求及其結構必須符合模具製造的工藝性和可行性。
⑵模具的設計是提高模具質量的最重要的一步,需要考慮到很多因素,包括模具材料的選用,模具結構的可使用性及安全性,模具零件的可加工性及模具維修的方便性,這些在設計之初應盡量考慮得周全些。
①模具材料的選用既要滿足客戶對產品質量的要求,還需考慮到材料的成本及其在設定周期內的強度,當然還要根據模具的類型、使用工作方式、加工速度、主要失效形式等因素來選材。例如:沖裁模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刃口磨損,就要選擇表面硬度高、耐磨性好的材料;沖壓模主要承受周期性載荷,易引起表面疲勞裂紋,導致表層剝落,那就要選擇表面韌性好的材料;拉深模應選擇磨擦系數特別低的材料;壓鑄模由於受到循環熱應力作用,故應選擇熱疲勞性強的材料;對於注塑模,當塑件為ABS、PP、PC之類材料時,模具材料可選擇預硬調質鋼,當塑件為高光潔度、透明的材料時,可選耐蝕不銹鋼,當製品批量大時,可選擇淬火回火鋼。另外還需要考慮採用與製件親和力較小的模具材料,以防粘模加劇模具零件的磨損,從而影響模具的質量。
②模具結構設計時,盡量結構緊湊、操作方便,還要保證模具零件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在模具結構允許時,模具零件各表面的轉角應盡可能設計成圓角過渡,以避免應力集中;對於凹模、型腔及部分凸模、型芯,可採用組合或鑲拼結構來消除應力集中,細長凸模或型芯,在結構上需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對於冷沖模,應配置防止製件或廢料堵塞的裝置(如:彈頂銷、壓縮空氣等)。與此同時,還要考慮如何減少滑動配合件及頻繁撞擊件在長期使用中磨損所帶來的對模具質量的影響。
③在設計中必須減少在維修某一零部件時需拆裝的范圍,特別是易損件更換時,盡可能減少其拆裝范圍。
⑶模具的製造過程也是確保模具質量的重要一環,模具製造過程中的加工方法和加工精度也會影響到模具的使用壽命。各零部件的精度直接影響到模具整體裝配情況,除掉設備自身精度的影響外,則需通過改善零件的加工方法,提高鉗工在模具磨配過程中的技術水平,來提高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若模具整體裝配效果達不到要求,則會在試模中讓模具在不正常狀態下動作的幾率提高,對模具的總體質量將會有很大影響。
因此,為保證模具具有良好的原始精度—原始的模具質量,在製造過程中首先要合理選擇高精度的加工方法,如電火花、線切割、數控加工等等,同時應注意模具的精度檢查,包括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裝配精度及通過試模驗收工作綜合檢查模具的精度,在檢查時還需盡量選用高精度的測量儀器,對於那些成形表面曲面結構復雜的模具零件,若用普通的直尺、游標卡就無法達到精確的測量數據,這時就需選用三坐標測量儀之類的精密測量設備,來確保測量數據的准確性。 ⑷對模具主要成形零部件進行表面強化,以提高模具零件表面耐磨性,從而更好地提高模具質量。對於表面強化,要根據不同用途的模具,選用不同的強化方法。例如:沖裁模可採用電火花強化、硬質合金堆焊等,以提高模具零件表層的耐磨性和抗壓強度;壓鑄模、塑料模等熱加工模具鋼零件可採用滲氮(硬氮化)處理,以提高零件的耐磨性、耐熱疲勞性和耐磨蝕性;拉深模、彎曲模可採用滲硫處理,以減少摩擦系數,提高材料的耐磨性;碳氮共滲(軟氮化)可應用於各類模具的表面強化處理。另外,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稱為FCVA真空鍍金剛石膜技術,能在零件表層形成一層與基體結合異常牢固又十分光滑均勻密實的保護膜,這種技術特別適合於模具表面保護性處理,也是提高模具質量的一種效果顯著的方法。當然,如果製件屬試制產品或生產批量相當小的話,就不一定非要進行模具零件的表面強化處理。
⑸模具的正確使用與維護,也是提高模具質量的一大因素。例如:模具的安裝調試方式應恰當,在有熱流道的情況下,電源接線要正確,冷卻水路要滿足設計要求,模具在生產中注塑機、壓鑄機、壓力機的參數需與設計要求相符合等等。在正確使用模具時,還需對模具進行定期維護保養,模具的導柱、導套及其他有相對運動的部位應經常加註潤滑油,對於鍛模、塑料模、壓鑄模之類模具在每模成形前都應將潤滑劑或起模劑噴塗於成形零件表面。對模具進行有計劃的防護性維護,並通過維護過程中的數據處理,則可預防模具在生產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還可提高維修工作效率。中國塑料模具網
總之,要想提高模具的質量,首先必須每個環節都要考慮到對模具質量的影響,其次還須通過各部門的通力合作。模具的質量是模具企業自身實力的真實體現。
質量是一個古老而又常新的話題!模具的質量,無論是模具的設計者和製造者、製件的設計者,還是模具的使用者都應積極關心的問題,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新材料的廣泛採用、加工工藝的不斷變革,使用與維護條件的差異等等都不同程度的影響模具的質量。「模具質量」的涉及面很廣泛,相當復雜,提高模具質量的方法有多種,途徑也很多,本文僅從自己的觀點略作闡述,應該能使模具行業的讀者們對「如何提高模具質量」有更廣泛、更深刻的認識。
❸ 如何快速提升模具設計水平
多加班、多請教大師傅、多總結經驗,這樣子不用多久你的模具設計水平就提高起來了。
❹ 如何提高模具方面的水平
詳解壓鑄模具表面處理新技術
時
精密塑料件成型模具的設計要點
對壓鑄模具的表面處理技術要求較高近年來,各種壓鑄模具表面處理新技術不斷涌現,但總的來說可以分為以下三個大類:(1)傳統熱處理工藝的改進技術;(2)表面改性技術,包括表面熱擴滲處理、表面相變強化、電火花強化技術等;(3)塗鍍技術,包括化學鍍等。
1、傳統熱處理工藝的改進技術
傳統的壓鑄模具熱處理工藝是淬火-回火,以後又發展了表面處理技術。由於可作為壓鑄模具的材料多種多樣,同樣的表面處理技術和工藝應用在不同的材料上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史可夫最近提出針對模具基材和表面處理技術的基材預處理技術,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對不同的模具材料提出適合的加工工藝,從而改善模具性能,提高模具壽命。熱處理技術改進的另一個發展方向,是將傳統的熱處理工藝與先進的表面處理工藝相結合,提高壓鑄模具的使用壽命。如將化學熱處理的方法碳氮共滲,與常規淬火、回火工藝相結合的NQN(即碳氮共滲-淬火-碳氮共滲)復合強化,不但得到較高的表面硬度,而且有效硬化層深度增加、滲層硬度梯度分布合理、回火穩定性和耐蝕性提高,從而使得壓鑄模具在獲得良好心部性能的同時,表面質量和性能大幅提高。
2、表面改性技術
21、表面熱擴滲技術
這一類型中包括有滲碳、滲氮、滲硼以及碳氮共滲、硫碳氮共滲等。
211、滲碳和碳氮共滲
滲碳工藝應用於冷、熱作和塑料模具表面強化中,都能提高模具壽命。如3Cr2W8V鋼制的壓鑄模具,先滲碳、再經1140~1150℃淬火,550℃回火兩次,表面硬度可達HRC56~61,使壓鑄有色金屬及其合金的模具壽命提高1。8~3.0倍。進行滲碳處理時,主要的工藝方法有固體粉末滲碳、氣體滲碳、以及真空滲碳、離子滲碳和在滲碳氣氛中加入氮元素形成的碳氮共滲等。其中,真空滲碳和離子滲碳則是近20年來發展起來的技術,該技術具有滲速快、滲層均勻、碳濃度梯度平緩以及工件變形小等特點,將會在模具表面尤其是精密模具表面處理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12、滲氮及有關的低溫熱擴滲技術
這一類型中包括滲氮、離子滲氮、碳氮共滲、氧氮共滲、硫氮共滲以及硫碳氮、氧氮硫三元共滲等方法。這些方法處理工藝簡便、適應性強、擴滲溫度較低(一般為480~600℃)、工件變形小,尤其適應精密模具的表面強化,而且氮化層硬度高、耐磨性好,有較好的抗粘模性能。3Cr2W8V鋼壓鑄模具,經調質、520~540℃氮化後,使用壽命較不氮化的模具提高2~3倍。
美國用H13鋼製作的壓鑄模具,不少都要進行氮化處理,且以滲氮代替一次回火,表面硬度高達HRC65~70,而模具心部硬度較低、韌性好,從而獲得優良的綜合力學性能。氮化工藝是壓鑄模具表面處理常用的工藝,但當氮化層出現薄而脆的白亮層時,無法抵抗交變熱應力的作用,極易產生微裂紋,降低熱疲勞抗力。因此,在氮化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工藝,避免脆性層的產生。最近,國外提出採用二次和多次滲氮工藝。採用反復滲氮的辦法可以分解容易在服役過程中產生微裂紋的氮化物白亮層,增加滲氮層厚度,並同時使模具表面存在很厚的殘余應力層,使模具的壽命得以明顯提高。此外還有採用鹽浴碳氮共滲和鹽浴硫氮碳共滲等方法。這些工藝在國外應用較為廣泛,在國內較
少見。如TFI+ABI工藝,是在鹽浴氮碳共滲後再於鹼性氧化性鹽浴中浸漬。工件表面發生氧化,呈黑色,其耐磨性、耐蝕性、耐熱性均得到了改善。經此方法處理的鋁合金壓鑄模具壽命提高數百小時。再如法國開發的硫氮碳共滲後進行氮化處理的oxynit工藝,應用於有色金屬壓鑄模具則更具特點。
213、滲硼
由於滲硼層的高硬度(FeB:HV1800~2300、Fe2B:HV1300~1500)、耐磨性和紅硬性,以及一定的耐蝕性和抗粘著性,滲硼技術在模具工業中獲得較好的應用效果。但因壓鑄模具工作條件十分苛刻,故滲硼工藝較少應用於壓鑄模具表面處理中,但近年來,出現了改進的滲硼方法,解決了上述問題,而得以應用於壓鑄模具的表面處理,如多元、塗劑粉末滲等。塗劑粉末滲硼的方法是將硼化合物和其他滲劑混合後塗覆在壓鑄模具表面,待液體揮發後,再按照一般粉末滲硼的方法裝箱密封,920℃加熱並保溫8h,隨之空冷。這種方法可以獲得緻密、均勻的滲層,模具表面滲層硬度、耐磨性和彎曲強度都得到提高,模具使用壽命平均提高2倍以上。
214、稀土表面強化
近年來,在模具表面強化中採用加入稀土元素的方法得到廣泛推崇。這是因為稀土元素具有提高滲速、強化表面及凈化表面等多種功能〔13〕,它對改善模具表面組織結構,表面物理、化學及力學性能均有極大地影響,可提高滲速、強化表面、生成稀土化合物。同時可消除分布在晶界上微量雜質的有害作用,起著強化和穩定模具型腔表面晶界的作用。另外,稀土元素與鋼中的有害元素發生作用,生成高熔點化合物,又可抑制這些有害元素在晶界上偏聚,從而降低深層的脆性等。在壓鑄模具表面強化處理工藝中加入稀土元素成分,能夠明顯提高各種滲入法的滲層厚度、提高表面硬度,同時使得滲層組織細小彌散、硬度梯度下降,從而使得模具的耐磨性、抗冷、熱疲勞性能等顯著提高,從而大幅度提高模具壽命。目前應用於壓鑄模具型腔表面的處理方法有:稀土碳共滲、稀土碳氮共滲、稀土硼共滲、稀土硼鋁共滲、稀土軟氮化、稀土硫氮碳共滲等。
22、激光表面處理
激光表面處理是使用激光束進行加熱,使工件表面迅速熔化一定深度的薄層,同時採用真空蒸鍍、電鍍、離子注入等方法把合金元素塗覆於工件表面,在激光照射下使其與基體金屬充分融合,冷凝後在模具表面獲得厚度為10~1000μm具有特殊性能的合金層,冷卻速度相當於激冷淬火。如在H13鋼表面採用激光快速熔融工藝進行處理,熔區具有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熱穩定性,抗塑性變形能力高,對疲勞裂紋的萌生和擴展有明顯的抑製作用。最近,薩哈和達霍特若採用在H13基材上進行激光熔覆VC層的方法,研究表明,獲得的模具表面實質是連續、緻密無孔的VC鋼復合覆層,它不僅有很強的在600℃下的氧化抗力,而且有很強的抗熔融金屬還原的能力〔19〕。23電火花沉積金屬陶瓷工藝在表面改性技術的不斷發展中,出現了一種電火花沉積工藝。該工藝在電場作用下,在母材表面產生瞬間高溫、高壓區,同時滲入離子態的金屬陶瓷材料,形成表面的冶金結合,而母材表面也同時發生瞬間相變,形成馬氏體和微細奧氏體組織〔20〕。這種工藝不同於焊接,也不同於噴鍍或者元素滲入,應該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一種工藝。它很好地利用了金屬陶瓷材料的高耐磨、耐高溫、耐腐蝕的特性,而且工藝簡單,成本較低廉。是壓鑄模具表面處理的一條新路。
3、塗鍍技術
塗鍍技術作為模具強化技術的一種,主要應用在塑料模、玻璃模、橡膠模、沖壓模等工作環境相對簡單的模具表面處理。壓鑄模具需要承受冷熱應力交替的苛刻環境,所以一般不使用塗鍍技術來強化壓鑄模具表面。但近年來,有報道採用化學復合鍍的方法強化壓鑄模具表面,以提高模具表面抗粘著性、脫模性。該方法在鋁基壓鑄模具上將聚四氟乙烯微粒浸潤後進行(NiP)-聚四氟乙烯復合鍍。實驗證明,此方法在工
4、藝上和性能上均為可行,大大降低了模具表面的摩擦系數。
結語
模具壓力加工是機械製造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模具的水平、質量和壽命則與模具表面強化技術休戚相關。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近年來各種模具表面處理技術出現較大的進展。表現在:①傳統的熱處理工藝的改進及其與其他新工藝的結合;②表面改性技術,包括滲碳、低溫熱擴滲(各種滲氮、碳氮共滲、離子氮化、三元共滲等)、鹽浴熱擴滲、滲硼、稀土表面強化、激光表面處理和電火花沉積金屬陶瓷等;③塗鍍技術等方面。但對於工作條件極為苛刻的壓鑄模具而言,現有新的表面處理工藝還無法滿足不斷增長的要求,可以預計更為先進的技術,也有望應用於壓鑄模具的表面處理。鑒於表面處理是提高壓鑄模具壽命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要提高我國壓鑄模具生產整體水平,表面處理技術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http://www.hnmojuw.cn/show_hdr.php?xname=HKQHR41&dname=91QT051&xpos=1
❺ 如何正確採取措施以提高模具鋼質量水平
①
選用優質的模具鋼原材料。模具鋼在冶煉時應盡量選用優質原材料,廢鋼中不僅S、P含量要低,而且應嚴格控制其他有害元素As、Sn、
Pb和Cu等。廢鋼應盡量多採用好的廢鋼(最好是本組的返回料),或優質生鐵。用氧化法冶煉時,應盡量保證氧化期的去碳量。
②
選用優質的耐火材料。在用電爐冶煉工模具鋼時,應選用優質耐沖刷的耐火材料。如爐襯可選用優質鎂碳磚,鋼包一般選用高鋁或鎂碳磚,包括澆注等用的耐火材料一定要注意。
③
冶煉中採用的吹氬攪拌。模具鋼在冶煉時,採用吹氬攪拌,可加速夾雜物的上浮速度,而且可使較小的夾雜物通過碰撞、聚合而形成較大的夾雜物而易於上浮,但吹氬量要控制適當,如吹氬流量太大或吹氬時間太長,會引起鋼渣捲入鋼液中,從而帶來更多的夾渣或夾雜物,同時使鋼液的溫度降低太多。
④
採用合成渣。向鋼液中加入專門配置的熔渣,可強化有害雜質向熔渣中的轉變過程,合成渣的配方有很多,加入的方式也較多,當需要去除某種成分的非金屬夾雜物時,選擇相應的合成渣。中山華氏模具鋼客服熱線:0760-85885811。
⑤
採用復合脫氧劑。近些年來,模具鋼的冶煉一般採用復合脫氧劑,可使夾雜物更易從金屬中分離出來。如Si-Mn合金、AI-Mn-Si合金、Ca-Si合金等,均可作為復合脫氧劑。
⑥
採用稀土元素。稀土金屬元素是很強的脫氧劑,可以選用含稀土(質量分數)30%~50%的合金,加入鋼液中形成稀土氧化物、稀土硫化物能成為結晶時的晶核,分布在晶體內而不在晶界,對鋼材性能的有害作用可降至最小,並提高模具鋼的等向性
。
❻ 採取哪些方法可以提高模具的標准水平
凡工業較為發達的國家,對標准化工作都十分重視,因為能給工業帶來質量、效率和效益。模具是專用成形工具產品,雖然個性化強,但也是工業產品,所以標准化工作十分重要。模具標准化工作主要包括模具技術標準的制訂和執行、模具標准件的生產和應用以及有關標準的宣傳、貫徹和推廣等工作。中國模具標准化工作起步較晚,加之宣傳、貫徹和推廣工作力度小,因此模具標准化落後於生產,更落後於世界上許多工業發達的國家。國外模具發達國家,如日本、美國、德國等,模具標准化工作已有近100年的歷史,模具標準的制訂、模具標准件的生產與供應,已形成了完善的體系。而中國模具標准化工作只是從「全國模具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成立以後的1983年才開始的。目前中國已有約2萬家模具生產單位,模具生產有了很大發展,但與工業生產要求相比,尚很不適應,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模具標准化程度和水平不高。
中國模具行業發展規劃提出:模具標准件要擴大品種、提高精度,達到互換。其中主要品種,如模架、導向件、推桿、彈性元件等,要實現按經濟規模大批量生產。2005年模具標准件使用覆蓋率達到60%,2010年達到70%以上(其中大型模具60%零件實現標准化),基本滿足市場需要,模架、導向件、推桿、推管、彈性元件、標准組件、小型標准件(如標准凸凹模、澆口套、定位圈、拉鉤等)和熱流道元件是發展重點。可見模具標准化及模具標准件方面之艱巨任務和美好前景。中國模具工業協會標准件委員會提出的模具標准化工作的指導思想是:標准化是基礎。
❼ 如何提高模具的製造質量和效率
要想提高模具數控加工效率,必須把重點放在模具的結構工藝性設計上,就是在設計模具的時候。首先應該考慮到模具在數控機床上的加工過程及合理性(包括效率),尤其是一些細小的工藝問題;如模具形腔的圓弧過渡、退刀糟等,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必須熟悉數控制加工的工藝過程。當然從工藝本身想一些提高效率的方法也是需要的,但效果沒有前者好。
❽ 學模具製造專業的學生要從哪些方面提升自己
模具是用來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有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
學習內容為:
1、塑料模具設計
掌握塑料的基本概念、熱塑料的成形加工性能、熱塑料製品設計的基本原則,注射成型模具的基本結構及分類、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設計、澆注系統設計等知識,能夠完成塑料模具的設計任務以及維護等。
2、沖壓模具設計
使學生掌握沖壓件的結構工藝性及設計、沖壓模具設計、沖壓工藝設計、沖裁工藝、精密沖裁、彎曲、拉伸及其他成成形工藝設計、汽車覆蓋件沖壓工藝設計、沖模分類、特點、用途,單工序模設計、復合模設計、連續模設計、精沖模設計、覆蓋件模具設計、硬質合金沖模設計等知識,掌握沖壓模具標准化,沖模術語及沖模技術條件,沖模標准零件,相關國家、國際標准等。
3、模具CAD/CAM技術
CAD/CAM的總體結構、硬體系統、軟體系統;機械產品造型設計CAD、計算機輔助製造(CAM)和成組技術(GT);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CAPP)技術;模具設計CAD等關鍵技術。
4、模具製造工藝
沖壓工序與沖模分類、沖壓設備簡介;沖裁模設計、彎曲模設計、拉深模設計及成形模設計;塑料的基本知識、塑件設計;注射模、壓注模及壓注模設計要點;模具的機械加工、電火花加工;沖模的裝配與調整。
❾ 對於在做模具當中有什麼好的建議可以使模具做得更加好
質量是維護顧客忠誠的最好保證!而模具質量受到設計工藝、原材料、設備、加工技術、質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要想提高模具質量,首先必須考慮到各個環節對模具的影響,而且還需要各個部門的通力合作。然而,對於模具企業而言,小至幾十人,大至百人甚至千人的規模,管理者要想把關每個環節並非易事。eMan益模製造執行系統考慮到模具企業管理的難處,給模具企業提供了報價管理、主計劃管理、設計管理、物料管理、工藝編制管理、車間實時監控管理等九大模塊,全方位掌控模具設計工藝、原材料、設備、加工技術、質檢等環節實時情況,方便管理者隨時把控各環節情況,對可能影響模具質量的問題及時解決,從而規避了各類質量風險。無錫國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在使用eman益模製造執行系統時,實行車間實時刷卡監控,從而嚴格控制檢驗流程和質量事故處理流程,減少了漏檢的情況,最大程度低降低質檢問題造成的損失;而且通過實時統計分析質量事故原因、責任部門、處理策略以及成本損失,保證了數據的可追溯性,為該企業每周質量例會提供了決策支持,使得各部門針對常見質量事故原因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從而不斷提高質量水平,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產品,佔領更廣闊的市場參考資料:
❿ 如何提高模具標准化程度
中國模具標准化工作概況
1.凡工業較為發達的國家,對標准化工作都十分重視,因為能給工業帶來質量、效率和效益。模具是專用成形工具產品,雖然個性化強,但也是工業產品,所以標准化工作十分重要。模具標准化工作主要包括模具技術標準的制訂和執行、模具標准件的生產和應用以及有關標準的宣傳、貫徹和推廣等工作。中國模具標准化工作起步較晚,加之宣傳、貫徹和推廣工作力度小,因此模具標准化落後於生產,更落後於世界上許多工業發達的國家。國外模具發達國家,如日本、美國、德國等,模具標准化工作已有近100年的歷史,模具標準的制訂、模具標准件的生產與供應,已形成了完善的體系。而中國模具標准化工作只是從「全國模具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成立以後的1983年才開始的。目前中國已有約2萬家模具生產單位,模具生產有了很大發展,但與工業生產要求相比,尚很不適應,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模具標准化程度和水平不高。
2.中國模具標准化體系包括四大類標准,即:模具基礎標准、模具工藝質量標准、模具零部件標准及與模具生產相關的技術標准。模具標准又可按模具主要分類分沖壓模具標准、塑料注射模具標准、壓鑄模具標准、鍛造模具標准、緊固件冷鐓模具標准、拉絲模具標准、冷擠壓模具標准、橡膠模具標准、玻璃製品模具和汽車沖模標准等十大類。目前,中國已有50多項模具標准共300多個標准號及汽車沖模零部件方面的14種通用裝置和244個品種,共363個標准。這些標準的制訂和宣傳貫徹,提高了中國模具標准化程度和水平。
3.隨著國際交往的增多、進口模具國產化工作的發展以及三資企業對其配套模具的國際標准要求的提出,一方面在標准制訂方面注意了盡量採納國際標准或國外先進國家標准,包括採納先進企業的標准;另一方面許多模具標准件生產企業根據市場需要,除按中國標准生產模具標准件外,同時也按國外先進企業的標准生產模具標准件。例如日本「富特巴」、美國「DME」、德國「哈斯考」等公司的標准已在中國廣為流行。
4.模具行業中經常提到的「模具標准化程度」概念比較復雜,有別於機械行業中常用的「標准化程度」。後者一般可以用標准件採用率來衡量,而前者往往是指「模具標准件使用覆蓋率」。由於中國模具標准化工作起步較晚,模具標准件生產、銷售、推廣和應用工作也比較落後,因此,模具標准件品種規格少、供應不及時、配套性差等問題長期存在,從而使模具標准件使用覆蓋率一直較低。近年來雖然由於外資企業的介入,比例已有較大提高,但總的來說還很低。據初步估計,目前這一比例大致為40%至45%之間。而國際上一般在70%以上,其中中小模具在80%以上。由於中國模具企業的性質和所在的地區不同,模具標准件使用覆蓋率存在很大差異。三資企業要比其它企業高,南方的企業要比北方的高。這在廣東表現得最明顯。廣東集中了大量的三資企業,他們帶動了其它企業觀念的轉變和市場的發展,因而廣東的模具企業模具標准件的使用覆蓋率遠遠高於其它地區的模具企業。貫徹模具標准,採用模具標准件,不但能有效提高模具質量,而且能降低模具生產成本及大大縮短模具生產周期。有關統計資料表明:採用模具標准件可使企業的模具加工工時節約25%-45%,能縮短模具生產周期30%-40%。隨著工業產品多品種、小批量、個性化、快周期生產的發展,為了提高市場經濟中的快速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在模具生產周期顯得愈來愈重要的今天,模具標准化的意義更為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