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專業設計師之選,移動生產力工具,華碩無畏Pro14 銳龍版評測
前言:
專業設計師需要什麼生產力工具,傳統的搭配就是4K顯示器或者多個顯示器組合,再加上數位板一類的設備。至於什麼高性能 游戲 顯卡一類的,倒並沒有一般人想像得那麼重要。然而,設計師並不會閉門造車,出外找尋靈感、旅途中 探索 新思維,或者臨時在外處理事項,這時候,你家裡的頂級配置就用不上了。您總不可能匆匆忙忙離案,驅車趕回去吧?因此,選擇一台高效、高性能、高水準的移動生產工具,相信會給設計師提升不少生活體驗。
目錄:
1、華碩無畏Pro14 銳龍版開箱篇
2、華碩好屏與設計師的互動
3、華碩無畏Pro14 銳龍版使用體驗
4、使用總結和建議
一、 華碩無畏Pro14 銳龍版開箱篇
早在1996年就接觸華碩的產品,從主板、顯卡、ADSL modem、路由器、外設,早早就感受到華碩多元化。當然了,華碩的本本接觸過靈耀輕薄系列、飛行堡壘高性能 游戲 本系列,一直有著不錯的使用體驗。
假期聚會,做設計師的同學要換本本,要求便攜、輕薄、顏值和配置給力。我再給她補上一條最重要的,屏幕達到專業顯示器水平。最終,我們一起敲定了華碩新品—無畏Pro14。
用慣了華碩靈耀系列,再來看無畏Pro14,感覺就是另外一個畫風。如果說,靈耀是輕薄 時尚 ,那麼無畏Pro14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年輕而潮流,設計師的思想領先於時代是很常見的事情,這個味兒正適合他們。
如你所見,這是一款面向於專業設計師的便攜本。14英寸的便攜本搭載專業級別OLED顯示屏以及標壓八核16線程處理器,這在過往來說,是多麼瘋狂而又讓專業人士雀躍的事情。
先來看看A面,要知道這是本本給人的第一印象。華碩無畏Pro14採用極簡主義的設計語言,A面採用了定製金屬頂蓋,CNC浮雕精刻LOGO更顯精緻,有著很強的辨識度。
一說到專業的話,很多人理解就是非常沉穩的設計語言。事實上,華碩無畏Pro14採用了輕量化設計,厚度和重量比起多數商務機更有優勢。無畏Pro14薄至17.9mm,輕約1.4kg ,對於需要帶著本本通勤、出差或者做演講、培訓的設計師,尤其適合。
過往接觸過不少設計師,桌面都是亂糟糟的。亂糟糟的工作環境,很容易帶來一種負面的心理暗示。有了它,桌面變得整潔,空間也變得充裕起來,心情自然也會用得越來越好了。
CNC切割工藝帶來線條如刀切一般的分明、富有立體感,硬朗的線條讓人產生一份更好的可靠感。
D面簡約而不簡單,大面積的防滑腳墊和散熱孔,這些都是實用性極高的元素。
和過往接觸過的華碩本本一樣,無畏Pro14同樣具備哈曼卡頓專業音頻認證和立體聲揚聲器,音質也明顯高於同類型產品。工作疲勞之餘,聽一曲解壓,確實是不錯的選擇;又或者,看看電影換換思維,不錯的低頻效果和震撼感,也能讓我們短暫忘憂。
C面作為人機交互界面,作用性就不用多說了。無畏Pro14的C面為復合材料,手感不錯,特別是面積巨大的觸控板,有種玻璃面板的觸感,操作舒適,非常好評。
早期的本本,受限於工藝和技術,錄入的體驗真的不好。事實上證明,任何改變用戶使用習慣的體驗,成功率都很低。對於無畏Pro14的鍵盤設計,我倒是支持的。主錄入區採用標准大小的巧克力鍵盤。而功能鍵就一定程度縮小,使得用戶的錄入更加流暢。
這樣一來,大家就不需要額外適應本本的鍵盤布局,輕輕鬆鬆實現盲打了。
介面方面,三個USB-A,一個USB-C,另外還有TF讀卡器和標准HDMI介面,讓我們有足夠的介面應付外設、備份以及多屏工作的需要。通過HDMI,實現雙屏工作並不是難事。對於經常用PR做編輯的朋友來說,主屏負責設計,副屏負責輸出效果,最好還有一個屏負責處理日常事務,這樣子,工作效率更加有保障。
二、華碩好屏與設計師的互動
不少成功的設計師都屬於高薪職業人群,但是高薪並不代表消費缺乏理智。因此無腦推硬體配置,其實並不符合設計師的剛性需求。對於設計師來說,CPU性能要強勁,而且有出色的多線程實時處理能力;其次就是容量超大的內存以及速度超快的硬碟。前者更多影響你的載入和並行運行能力,後者決定了你是否能夠快讀調用素材和備份,以免你的設計進度丟失。
然而,響應速度並不是設計師最擔心的問題,他們更在意的是色彩、色準的問題。畢竟商業領域,色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
色准和色彩就是玄學概念的東西嗎?當然不是,屏幕素質、色域以及出廠色彩的校對都會影響到最終的色彩表現。那些妄圖去三四線品牌撿漏的,註定就是撿個寂寞。畢竟小品牌並沒有實力拿到真正的A級屏幕,色域一般的NTSC色域和RGB色域測試尚可,色准、校色就基本上隨緣了。
簡單來說,「華碩好屏」就是對專業設計者專業投放的策略。比方說一般筆記本使用的sRGB色域,而華碩好屏採用100% DCI-P3超廣色域范圍,色彩范圍相比還要大33%,囊括了自然界中更鮮艷的顏色,能展現一般筆記本所無法企及的生動畫面。
最高600nits的峰值亮度、低至0.0005nits的黑色,再加上高達1,000,000:1的對比度,以及通過了VESADisplayHDR 600 True Black認證,讓華碩無畏Pro14的亮度和色彩更加有層次和深度,可以展現出更多的細節。
而因為支持90Hz高刷新率,華碩無畏Pro14比一般輕薄本的60Hz高出50%。同樣時間內,屏幕刷新次數越多,畫面運動越流暢,頓挫感越小。華碩無畏Pro14屏幕畫面響應時間只有0.2ms,僅為普通輕薄本LCD的約1/100~1/50,甚至比電競級的LCD屏幕響應還快。超快的響應令屏幕上快速運動的事物拖影更小,進一步提升畫面流暢度,還能減少因模糊產生的眩暈感。此外,硬體級的防藍光不僅可以減少70%的有害短波藍光,還能避免讓畫面偏黃,做到色彩依然准確生動。
當然了,對於設計師來說,屏幕是首要,但是配置同樣是剛性需求。其實,一開始我們的選擇是從飛行堡壘或者ROG 游戲 本裡面找一款屏幕最好的。這樣子可以保證獲取更強勁的性能和響應速度。
然而, 游戲 本的體積和重量對比無畏Pro14並不佔優勢,而且對於非 游戲 玩家而言,強大的獨立顯卡長期閑置,就有點浪費。
無畏Pro14顛覆了我對14英寸本本的概念,過往採用標壓處理器的本本幾乎都是15.6英寸高端商務本或者是 游戲 本。14英寸的模具塞進最新的AMD Ryzen 7 5800H 八核16線程處理器,DDR4 3200 8GBX2雙通道內存,這太讓人出乎意料。
要知道,Adobe系列以及不少專業軟體,對於CPU、內存、硬碟均是沒有上限的,性能越強、速度越快,我們的工作效率才會越高。
無畏Pro14搭載AMD銳龍5000標壓處理器,採用全新Zen3架構,IPC提升高達19%,最高加速頻率4.4GHz。L3緩存相比上一代翻倍至16MB,且效率更高。超強規格甚至超越了不少台式機的性能。
先來看看整機性能,魯大師、pcmark8(創作者性能測試)、pcmark10分別取得了41萬、5641、5988的分數,綜合性能不俗。
對於設計師而言,性能過剩這純粹是無稽之談。得益於AMD Ryzen 7 5800H的強大性能,無論是多核多線程處理、單核浮點性能、視頻編碼性能,以及無畏Pro14對於50W CPU持續性能釋放,其跑分都非常亮眼,基本上和近三年的i7處理器的台式機相近。
三、華碩無畏Pro14 銳龍版使用體驗
可能不少非diy用戶來說,跑分都是比較抽象的東西,甚至有人會擔心性能太強會不會發熱量和噪音很大?
常規瀏覽網頁和辦公下,無畏Pro14的溫度僅為49度左右,當極限狀態,全滿載下面的溫度也能控制在92度。考慮到17.9mm的厚度和14英寸的模具,這樣的溫度控制已經相當出色,要知道,很多模具大的 游戲 本,溫度也不會比無畏Pro14低。
C面採用復合材料,有利於散熱,而且溫控處理妥當,就是滿載也不會讓C面的托盤部分變成烤肉架。
無畏Pro14還有一個讓人稱贊的細節處理,就是鍵盤看似通路貨,實際上鍵盤優化很細致,擁有1.4mm長鍵程,按壓反饋清晰,打字更輕松。大尺寸鍵帽和全尺寸間距讓手指不擁擠。鍵帽採用下凹弧面設計,更貼合指腹。鍵盤配有背光,支持三級亮度調節,即使在咖啡廳臨時處理事務也能得心應手。甚至可以說,不少設計師的機械鍵盤也可以收一下了,這樣的錄入手感,壓根就不需要考慮外接鍵盤什麼的了。
四、總結和建議
過往一說到專業設計師的工作平台,繞不開的還是蘋果兩個字。不吹不黑,Mac系統生態圈的安全性和優化確實不錯,而且Macbook的屏幕色彩表現確實比起多數的主流本本好。選擇無畏Pro14 銳龍版之前,我們也考慮過犧牲一定的便攜性,選用高性能的 游戲 本。
但是,當接觸無畏Pro14以後,我們的顧慮全部消失了。強勁的八核16線程處理器,無論是單核性能還是多核多線程處理都媲美中高端台式設計主機的水平,而且14英寸模具還能把溫度、噪音、配置、性能持續釋放等多方面因素都完成得非常出色,真正體驗頂級品牌的設計和細節處理的深度。
屏幕而言,100%DCI-P3超廣色域范圍以及實測對於各種色彩的精確還原,讓從事20年設計工作的在崗人員都無可挑剔,這也是讓他直接拍板的關鍵因素。
其他方面,簡約潮流的外觀、17.9mm厚度、1.4kg的重量、多個擴展介面、CNC工藝處理的外觀線條,都給外出使用提供非常多的便利。如果再加一個雷電3介面,相信拓展性會更加強。
Ⅱ AMD銳龍5 Pro強勁助力 小而彌堅的ThinkPad A285評測
【IT168 評測】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AMD銳龍移動處理器憑借出眾的圖形性能,成為了輕薄本領域的寵兒,幾乎所有主流筆記本品牌都推出了對應的機型。而聯想在2019年第一季度推出的新一代「飛行家」系列ThinkPad A285,可以理解為ThindPad X280的銳龍版,依靠AMD銳龍5 Pro商用移動平台的加持,實現了高便攜性、高性能和高安全性的兼顧。
從外觀來看,ThinkPad A285延續了「飛行家」系列低調簡約的設計,外殼左上角的ThinkPad LOGO展現了它的純正血統。相比以往的ThinkPad系列筆記本而言,ThinkPad A285的三圍尺寸更顯輕薄和小。307.7mm(長)x209.8mm(寬)x17.8mm(厚)的體積猶如一張A4紙,搭配1.3kg的輕薄重量,放在背包里隨身攜帶一點都不累贅。
作為一款12.5英寸的輕薄本,ThinkPad A285提供了1080P高清FDH屏幕,並且採用非鏡面設計,在戶外完全杜絕了「眩光」發生的幾率。此外,ThinkPad A285還可以通過HDMI 2.0介面輸出5120x2880解析度的圖像,配合家用或商用顯示器實現屏幕的擴展。
值得一提的是,ThinkPad A285還採用了紅外攝像頭裝置,可以不受環境、光線及妝容影響,全程無接觸精準快速識別,通過3D立體掃描提高安全系數。此外配合ThinkShutter黑閥防窺攝像頭物理開關,可以杜絕隱私泄露的隱患。
ThinkPad A285延續了經典的C面設計,搭配了「小紅點」指點桿和舒適的觸控板。同時採用了全尺寸、防潑濺的鍵盤,基於X型支撐、鼓形結構的1.8毫米鍵程,鍵帽微凹貼合手指弧度,擁有更好的敲擊感和回彈力回饋。此外ThinkPad A285採用兩極背光鍵盤,通過FN+空格鍵就可以開啟/關閉背光,燈光柔和不刺眼。
此外,在觸控板右側,還有一個目前市面上識別率最高的指紋識別器,配合Windows Hello能快速登錄Windows 10系統,即便手指沾染了少量油漬和灰塵,甚至沾水的手指也可以輕松識別。此外,AMD銳龍5 Pro商用移動平台內置強大的安全協處理器,通過AMD GuardMI 技術實現運行期間的全程保護。
ThinkPad A285延續了「飛行家」系列一貫的豐富介面設計,機身左側分別有USB-C介面x 2、擴展塢介面、USB 3.0介面、HDMI 2.0介面和耳機/麥克風介面。如果還嫌不夠用,那麼可以選配新一代底座式擴展塢,實現更多介面的輕松擴展。
ThinkPad A285右側的設計就比較簡單,採用了一個USB 3.0介面和鎖孔,其中這個USB 3.0介面支持關機替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充電,在部分場合可以做應急移動電源使用。
AMD銳龍5 Pro強勁助力,性能超越預期
由於ThinkPad A285搭載了新一代的AMD銳龍5 Pro 2500U 移動處理器,性能比英特爾第八代酷睿i5-8250U更加出色,但卻擁有更低的17W TDP熱功耗。根據CINEBENCH R15測試軟體的跑分結果,最終CPU綜合成績為537cb,算是很不錯了。尤其在單核性能方面,CINEBENCH R15給出了134cb的單核成績,當處理器低溫運行時,處理器能以 25MHz 遞增幅度適時提升時鍾頻率,從而優化性能。實測在office三件套的場景應用下,無論是製作PPT幻燈片、還是編輯Excel大型表格,AMD銳龍5 Pro 2500U 移動處理器足以輕松應對。
根據PCMARK 10基準性能測試軟體的跑分,ThinkPad A285憑借AMD銳龍5 Pro 2500U獲得了3318的好成績。這樣的成績能夠確保用戶在多任務線程操作下的流暢度和切換效率,幫助商務辦公人士更好的靈活運用輔助軟體,比如一邊製作商務PPT,一邊開啟多個網頁查閱市場調研數據。
↑3DMARK測試:Fire Strike模式1244分
↑3DMARK測試:Cloud Gate模式9406分
最驚喜的是,AMD銳龍5 Pro 2500U 移動處理器搭載了Radeon Vega8 Graphics圖形顯示晶元,相比英特爾第八代酷睿處理平台集成的UHD Graphics 620 GPU更加強大和均衡。在3D Mark Fire Strike測試環節獲得了1244分的好成績,甚至追趕了低功率的Nvidia MX150獨立顯卡的成績。看得出來,APU經過多年你的打磨和優化,終於實現了CPU與GPU的協同發力在性能上的突破。
ThinkPad A285得益於AMD銳龍5 Pro 2500U 移動處理器的17W TDP熱功耗,因此在電池續航方面有一定優勢。根據PC Mark 8實測續航時間,在高負荷狀態下ThinkPad A285能夠連續使用5小時15分鍾18秒,而在WiFi離線模式以及低功耗模式下,可以獲得更長的續航使用時間。同時ThinkPad A285支持ThinkPad快充技術,在關機狀態下充電1小時可達80%電量,為會議應急充電和商旅出行提供了有力的供電保障。
小編手頭這台ThinkPad A285是16GB DDR4 2400MHz內存+512GB PCIE NVME固態硬碟的高配版本,根據Crystal DiskMark 3.0.1軟體實測,讀取速度最高可達2035MB/s、寫入速度可達1573MB/s。這樣高效的讀寫成績無愧於商務本的定位,能夠在關鍵時刻快速載入和讀取大型文件,讓商務辦公和會議演示更有效率!
最後,再來看下發熱情況,當小編手頭這台ThinkPad A285連續工作5小時後,用熱感儀掃描鍵盤和掌托區域。最高的溫度位於鍵盤右側,也就是45℃,平均溫度只有41.3℃,而掌托部分還算比較清涼,手摸上去只有溫熱的感覺。底部的溫度更是上乘表現,最高溫度在D殼上方,達到了50.3℃,平均溫度卻只有40.8℃左右。
通過小編與ThinkPad A285這幾天的接觸來看,這是一款配置均衡、小巧精緻的輕薄本產品!。基於新一代的AMD銳龍5 Pro 2500U 移動處理器平台,比英特爾第八代酷睿i5-8500U更加強大和省電。同時ThinkPad A285傳承了「飛行家」系列精湛的模具和穩固的質量表現,能夠滿足長時間外出辦公的需要,極其適合商旅用戶!
目前ThinkPad A2855已上架京東,銳龍5 Pro 2500U+8GB內存+256GB固態版本僅需5899元,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點擊購買:【京東商城】
Ⅲ 紅米g2021銳龍版是什麼模具
2021銳龍版提供的是一塊1080P的高刷屏,
16.1寸的獨特規格也使得它占據不小的優勢,比起常規的15.6寸游戲本可以提供更大的顯示面積,觀看內屏更加舒適。
Ⅳ 銳龍r7和酷睿i7
I7CPU是六核處理器,R7CPU是八核CPU,R7CPU無論是核心數還是線程數都高於I7CPU,但是I7CPU的游戲性能要優越於R7CPU,R7CPU具有八核十六線程高性能。i7於2010年發表32納米製程的產品,Intel表示,代號Gulftown的i7將擁有六個實體核心,同樣支持超線程技術,並向下支持X58性價比。
要明確的一點是,從產品設計本身出發,銳龍r7和酷睿i7不是完全對標的。銳龍r7對標的原本是酷睿i5系列(同一代下,處理器性能是從i3到i9遞增的),只是命名方式使得大家都有了r7對標i7的印象。
酷睿九代時有過實測,銳龍9,銳龍7,銳龍5實際上分別和九代酷睿i7,i5,i3平級。現在酷睿已經更新至11代,像高性能H45系列的旗艦款i9處理器更是跑分驚人,目前沒有對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酷睿i7
Ⅳ amd銳龍5和i5哪個好有什麼區別
amd銳龍5和i5兩者的性價比是不一樣的,網上測評過R5性能介乎於i5和i7之間,論性價比,肯定銳龍比i5好,並不是越貴越好的。
當然了,還需要從主機的用途來看,一般來說做一些比較專業方面的應用的話,amd銳龍5給用戶的體驗更好一些。如果是家用的話,可以選用i5,相對而言它的游戲性能好一點,兼容性更強一點。
從游戲性能方面來講,i5是占據一定優勢的,R5在這方面落後一點。如果是在多線程應用方面,銳龍r5是占據一定優勢的,遠遠領先於i5。因為目前多線程是計算機應用的主流,所以amd銳龍5在市場上還是非常受歡迎的。
從功耗上面來看,基本差不多,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而就價格而言,i5的價格比amd銳龍5高出很多,這就使得很多人傾向使用r5,畢竟它在多線程性能方面領先,而且價格更便宜。
Ⅵ cpu里AMD銳龍95900hx和intel i7十代比,哪一個更好
AMD銳龍95900hx更好。
從跑分情況來看,銳龍比英特爾酷睿高一點,但在不能判斷它們兩者之間差距,這只是兩種之間腥風血雨的一場游戲。
AMD Ryzen(/razn/RYE-zen)是超微半導體(AMD)開發並推出市場的x86微處理器品牌,AMDZen系列微架構的微處理器產品之一,其純CPU產品線於2017年3月上市販售,以Ryzen為品牌命名的APU產品線於2017年10月上架。
「Ryzen」品牌於2016年12月13日AMD的New Horizon峰會上發表。中文名為「銳龍」(2017年3月到8月稱為「銳龍AMD Ryzen」,2017年8月之後稱為「AMD銳龍」)。
發展
2017年2月22日發表代號「Summit Ridge」的第一代Ryzen系列,取代AMD FX系列;2017年10月發表代號「Raven Ridge」的Ryzen APU產品線;2018年4月發表了代號「Pinnacle Ridge」的第二代Ryzen系列。
於2019年消費電子展中宣布並於同年年中發表代號「Matisse」,採用7nm及支持PCIe4.0之第三代Ryzen處理器;於2020年消費電子展中宣布並於同年第二季度發布銳龍 4000 系列移動處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