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模具的組成部分,各部分的名稱和作用是什麼
模具的組成 注塑模具由動模和定模兩部分組成,動模安裝在注射成型機的移動模板上,定模安裝在注射成型機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時動模與定模閉合構成澆注系統和型腔,開模時動模和定模分離以便取出塑料製品。 根據模具中各個部件所起的作用,一般可將注塑模細分為以下幾個基本組成部分。一、 成型部件成型部件由型芯和凹模組成。型芯形成製品的內表面,凹模形成製品的外表面形狀。合模後型芯和型腔便構成了模具的型腔。按工藝和製造要求,有時型芯和凹模由若干拼塊組合而成,有時做成整體,僅在易損壞、難加工的部位採用鑲件。二、 澆注系統
澆注系統又稱流道系統,它是將塑料熔體由注射機噴嘴引向型腔的一組進料通道,通常由主流道、分流道、澆口和冷料穴組成。它直接關繫到塑料製品的成型質量和生產效率。
三、 導向部件
為了確保動模和定模在合模時能准確對中,在模具中必須設置導向部件。在注塑模中通常採用四組導柱與導套來組成導向不見,有時還需在動模和定模上分別設置互相吻合的內、外錐面來輔助定位。四、 推出機構
在開模過程中,需要有推出機構將塑料製品及其在流道內的凝料推出或拉出。推出固定板和推板用以夾持推桿。在推桿中一般還固定有復位桿,復位桿在動、定模合模時使推板復位。
五、 調溫系統
為了滿足注射工藝對模具溫度的要求,需要有調溫系統對模具的溫度進行調節。對於熱塑性塑料用注塑模,主要是設計冷卻系統使模具冷卻。模具冷卻的常用辦法是在模具內開設冷卻水通道,利用循環流動的冷卻水帶走模具的熱量;模具的加熱除可利用冷卻水通道熱水或蒸汽外,還可在模具內部和周圍安裝電加熱元件。
六、 排氣槽
排氣槽用以將成型過程中型腔的氣體充分排除。常用的辦法是在分型面處開設排氣溝槽。
七、 側抽芯機構
有些帶有側凹或側孔地塑料製品,在被推出以前必須先進行側向分型,抽出側向型芯後方能順利脫模,此時需要在模具中設置側抽芯機構。
八、 標准模架
為了減少繁重的模具設計和製造工作量,注塑模大多採用了標准模架。
㈡ 模具的作用與組成有哪幾部分
模具作為注塑工廠的最主要的生產工具,它決定了產品的形狀,規格,尺寸,外觀光潔度。模具的材料為模具鋼材
,一般由前模和後模組成。
為了防止模具損壞造成的生產延誤,以及高昂的維修費用,同時也為了更好的節省人工資源,視覺龍科技經過不斷的研究與改進,採用機器視覺技術開發出了一款產品,稱為模具保護器。模具的保護
由於模具具有專一性
精密性
易損性等特性
因此進行模具的安全保護
至關重要,總體歸納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
缺件:防止模具因缺少拉桿/墊圈等零件而造成模具使用過程中的損壞。
②
防壓:防止模具因仍殘留有產品而鎖模而造成的模具壓傷。
③
欠壓:防止模具因低壓保護壓力過大造成的傷害。
④
防銹:防止注塑機模具有漏水/冷凝水/雨淋/手印等而造成的生銹現象。
⑤
防撞:防止模具因頂針有斷裂、未回退到位而造成的模具撞壞的現象。
⑥
除刺:防止模具因布抹/料沖/手抹/水口鉗碰/刀碰而造成的模具毛刺。其中因頂針有斷裂、頂針未回退到位、模具殘留有產品、缺少輔件造成的模具損壞的比例較高,且因發生較為頻繁,因此85%以上的模具損傷都是因此原因造成的,
㈢ 模具的型心與型腔怎麼區分
模具的型心與型腔區分方法是:
1、根據形狀形態來區分
直接觀察模具的凹凸狀。一般情況下形狀為凹下去的就是型腔,一般凸起的就是型心。
2、根據組成結構來區分
型腔是成型塑件外表面的工作零件,按其結構可分為整體式和組合式兩類。
型芯是鑄造時用以形成鑄件內部結構,常由原砂和粘結劑(水玻璃、樹脂等)配成的芯砂,在心中手工或機器製成。
型腔和型心是模具的產品成型部分,型腔和型心分別固定裝配在A0和B0,合模後型心和型腔中間的部分注塑生成產品。
(3)模具型腔由什麼組成擴展閱讀
模具型腔按其結構可分為整體式和組合式兩類。
1、整體式
這類型腔由一整塊金屬材料加工而成,如右圖所示。特點是結構簡單、強度大、剛性好,不易變形,塑件無拼縫痕跡,適用於形狀簡單的中小型塑件。
2、組合式
當塑件外形較復雜時,常採用組合式型腔以改善加工工藝性,減少熱處理變形,節省優質鋼材。組合式型腔的結構形式較多。
對於大型復雜模具,將四側壁與底部分別加工、熱處理、研磨、拋光後壓入模套,四壁以鎖扣形式聯接,為使內側接縫緊密,其聯接處外側應留0.3~0.4mm間隙,在四角嵌入件的圓角半徑R應大於模套圓角半徑r。
整體嵌入式,常用於多腔模或外形較復雜的塑件,如塑料齒輪等,整體鑲塊常用冷擠、電鑄或機械加工等方法加工,然後嵌入,它不僅便於加工,且可節省優質鋼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型腔
網路-型芯
㈣ 模具由那幾部分組成
要看
想要
解
模具,請加
說明,
才
答,謝謝..
於沖壓模具
言
模具
組
包括:工藝零件
結構零件
工藝零件包括工作零件(凸模、凹模)、定位零件(側刃、擋料銷、導
銷、導料板等)、壓卸料裝置及其
件、除料裝置等;結構零件包括導向零件(導柱、導套)、固定(凸模固定板)與緊固零件(螺釘、圓柱銷)、支承零件(墊板、
模座、模柄)等等
於塑料模具
言
模具
組
包括八
部
1、
型零件:型芯、型腔板、
型桿、側型芯等;2、澆注系統零件:主流道襯套、澆口套3、導向零件:斜導柱、
導柱4、推
零件:推件桿、推件板、推管5、側向
型與抽芯機構:斜楔6、固定與支承零件:
、
模座、固定板、螺釘7、定位零件:定位環、定位銷8、加熱、冷卻零件:軟管、套管、密封圈
㈤ 哪部分是模具中的型腔
在模具內部,包容和被包容加工零件的面就是型腔。
通俗的講,是模具內部(注意:是內部)能使被加工件成型的空穴就是型腔。
㈥ 模具結構組成
模具是由很多零件組裝的集合體,在模具中其主體是模架,模架則是由一塊、一塊模板組合而成。模具設計師在畫模具之前,首先需要確定模具的類型,因為類型決定模架,模架決定模具設計要領。
想要合理選擇模具類型,需要先了解模具的原理。由於模具靠模架、模架靠模板
模板類型分別有:
上托板、上墊腳、上擊出板、上背板、上蓋板、上模座、上墊板、上夾板、止擋板、脫料板、上模板、下模板、下脫板、下墊板、下夾板、下模座、下背板、下擊出板、下墊腳、下托板、導料板等等。
一、注射模的基本組成
1、成型零件
賦予成型材料形狀、結構、尺寸的零件,通常由型芯(凸模)、凹模型腔以及螺紋型芯、鑲塊等構成。
2、澆注系統
它是將熔融塑料由注射機噴嘴引向閉合模腔的通道,通常由主流道、分流道、澆口和冷料井組成。
3、導向部件
為了保證動模與定模閉合時能夠精確對准而設置的導向部件,起導向定位作用,它是由導柱和導套組成的,有的模具還在頂出板上設置了導向部件,保證脫模機構運動平穩可靠。
4、脫模機構
實現塑件和澆注系統脫模的裝置,其結構形式很多,最常用的有頂桿、頂管、頂板及氣動頂出等脫模機構,一般由頂桿、復位桿、彈弓、頂桿固定板、頂板(頂環)及頂板導柱/導套等組成。
5、抽芯機構
對於有側孔或側凹的塑件,在被頂出脫模之前,必須先進行側向抽芯或分開滑塊(側向分型),方能順利脫模。
6、模溫調節系統
為了滿足注射成型工藝對模具溫度的要求,需要有模溫調節系統(如:冷卻水、熱水、熱油及電熱系統等)對模具溫度進行調節的裝置。
7、排氣系統
為了將模腔內的氣體順利排出,常在模具分型面處開設排氣槽,許多模具的推桿或其它活動部件(如:滑塊)之間的間隙也可起到排氣作用。
8、其它結構零件
滿足模具結構上的要求而設置的零件(如:固定板、動/定模板、撐頭、支承板及連接螺釘等)。
㈦ 什麼叫型腔模具
構成產品空間的零件稱為成型零件(即模具整體),成型產品外表面的(模具)零件稱為型腔(Cavity)。
㈧ 型腔有哪幾種結構形式
型腔,又叫凹模,是成型塑件外表面的工作零件,按其結構可分為整體式和組合式兩類。
1.整體式
這類型腔由一整塊金屬材料加工而成,如右圖所示。特點是結構簡單、強度大、剛性好,不易變形,塑件無拼縫痕跡,適用於形狀簡單的中小型塑件。
2.組合式
當塑件外形較復雜時,常採用組合式型腔以改善加工工藝性,減少熱處理變形,節省優質鋼材。組合式型腔的結構形式較多,如圖b、c為底部與側壁分別加工後用螺釘聯接或鑲嵌;圖c拼縫與塑件脫模方向一致,有利於脫模。圖d為局部鑲嵌,除便於加工外還方便磨損後更換。
對於大型復雜模具,可採用圖e所示的側壁鑲拼嵌入式結構,將四側壁與底部分別加工、熱處理、研磨、拋光後壓入模套,四壁以鎖扣形式聯接,為使內側接縫緊密,其聯接處外側應留0.3~0.4mm間隙,在四角嵌入件的圓角半徑R應大於模套圓角半徑r。圖f、g為整體嵌入式,常用於多腔模或外形較復雜的塑件,如塑料齒輪等,整體鑲塊常用冷擠、電鑄或機械加工等方法加工,然後嵌入,它不僅便於加工,且可節省優質鋼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