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易拉罐
易拉罐(yì lā guàn)是一種灌裝飲料的容器。1959年,美國俄亥俄州帝頓市DRT公司的艾馬爾·克林安·弗雷茲發明了易拉蓋,即用罐蓋本身的材料經加工形成一個鉚釘,外套上一拉環再鉚緊,配以相適應的刻痕而成為一個完整的罐蓋。
㈡ 易拉罐是什麼材質 易拉罐是什麼組成的
1、就易拉罐本身的成分看,主要由三種鋁合金組成。
2、易拉罐的罐體與罐底是3004鋁合金,罐蓋是5182鋁合金,拉環是5042鋁合金。
3、日前,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特薄鋁板」實現批量生產,我國易拉罐材料長期被國外企業壟斷的歷史已不復存在。
4、全鋁易拉罐一直被認為是啤酒、碳酸飲料理想的包裝容器。
㈢ 易拉罐的拉環怎麼做的用模具知識解釋
易拉罐是由三種不同成分的鋁合金組成,罐體、罐蓋、拉環.鋁質是制罐的關鍵,罐體不成形、罐蓋口拉不開都是鋁質的問題.在國內開模具沒有問題.下面是製造工藝,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罐體製造工藝和技術 :罐體製造工藝流程 CCB-1A型罐罐體的主要製造工藝流程如下:卷料輸送→卷料潤滑→落料、拉伸→罐體成形→修邊→清洗/烘乾→堆垛/卸→塗底色→烘乾→彩印→底塗→烘乾→內噴塗→內烘乾→罐口潤滑→縮頸→旋壓縮頸.在工藝流程中,落料、拉伸、罐體成形、修邊、縮徑、旋壓縮徑/翻邊工序需要模具加工,其中以落料、拉伸和罐體成形工序與模具最為關鍵,其工藝水平及模具設計製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易拉罐的質量和生產成本.罐體製造工藝分析 (1)落料一拉伸復合工序.拉伸時,坯料邊緣的材料沿著徑向形成杯,因此在塑性流動區域的單元體為雙向受壓,單向受拉的三向應力狀態,如圖1所示.由於受凸模圓弧和拉伸凹模圓弧的作用,杯下部壁厚約減薄10%,而杯口增厚約25%.杯轉角處的圓弧大小對後續工序(罐體成形)有較大的影響,若控制不好,易產生斷罐.因此落料拉伸工序必須考慮以下因素:杯的直徑和拉伸比、凸模圓弧、拉伸凹模圓弧、凸、凹模間隙、鋁材的機械性能、模具表面的摩擦性能、材料表面的潤滑、拉伸速度、突耳率等.突耳的產生主要由2個因素確定:一是金屬材料的性能,二是拉伸模具的設計.突耳出現在杯的最高點同時也是最薄點,將會對罐體成形帶來影響,造成修邊不全,廢品率增高.
㈣ 易拉罐是怎麼製作的
製造易拉罐的材料有兩種:一是鋁材,二是馬口鐵。用罐蓋本身的材料經加工形成一個鉚釘,外套上一拉環再鉚緊,配以相適應的刻痕而成為一個完整的罐蓋。
1940年,歐美開始售用不銹鋼罐裝的啤酒,同一時期鋁罐的出現也成為制罐技術的飛躍。1963 年,易拉罐在美國得以發明,它繼承了以往罐形的造型設計特點,在頂部設計了易拉環。
(4)什麼是易拉罐模具擴展閱讀:
一、廢物利用。
從收藏趨勢看,易拉罐的集藏主流依然是鋁制和馬口鐵等金屬製品。但物以稀為貴,一些收藏者主要收集造型各異的易拉罐和開啟方式不同的易拉罐製品。
易拉罐收藏,最需要注意的是品相問題,千萬不能被刮蹭,要無凹痕、無擦痕,馬口鐵易拉罐也不能有絲毫銹斑,除非是年代特別久遠、發行量特別稀少且無法輕易收藏到的品種。
二、相關特點。
1、具有衛生性、不會生銹,開啟方便,不需輔助工具,開啟後,瓶蓋有破壞性,可有效防止盜開。
2、有良好的緩沖、抗震、隔熱、防潮、抗化學腐蝕等優點,且無毒、不吸水、不起塵脫皮脫屑,增高,密封性能非常好。
3、根據不同需求做不銹鋼丸耐高溫,耐水煮,耐醇等,圖案設計可以採用彩色印刷、凸字、銑字。
4、內墊採用專用滴膠材料和先進的生產工藝,使其封瓶後具有優良的密閉性,蓋表面具有更大的平面,使印刷各種文字標志圖案、瓶蓋更美觀,也使罐頭產品更具價值感。
㈤ 易拉罐是怎麼製作的
易拉罐是怎麼製造的?
1959年,美國俄亥俄州帝頓市DRT公司的ERNIE.C.FRAZE(艾馬爾·克林安·弗雷茲)發明了易拉罐,即用罐蓋本身的材料經加工形成一個鉚釘,外套上一拉環再鉚緊,配以相適應的刻痕而成為一個完整的罐蓋。這一天才的發明使金屬容器經歷了50年漫長發展之後有了歷史性的突破。同時,也為制罐和飲料工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易拉罐發源於美國又盛行於美國。
製造易拉罐的材料有兩種:一是鋁材,二是馬口鐵。美國用於包裝容器的鋁金 屬材料消費1998年達到199.92萬噸,比1997年增長2.24%,成 為第二大消費市場,佔全年鋁消費量的21.6%。美國在易拉罐方面的材料始終 採用鋁板材,每年約有40%鋁板材用於易拉罐方面的生產。
㈥ 易拉罐是如何成型製造的
我在易拉罐廠作過,給你講講它的工序.
易拉罐由罐身和罐蓋兩部分組成,行內稱兩片罐。下面是罐子的製作工程:
1)由薄鋁帶,(厚0.27MM~0.33MM,寬1.6M~2.2M,一卷重約3T)由沖床沖成圓杯
2)沖後的杯由拉伸機拉成罐子的形狀
3)拉伸後的罐子經清洗,烘乾,外表印刷並烘乾,內壁噴塗並烘乾,罐口縮頸返邊,漏光檢測後就是成形的易拉罐(沒有蓋子)
4)罐蓋也是用鋁帶用沖床一次沖成形的,經過噴塗烘乾和檢測後即完工
製作過程中不需要熱處理。
㈦ 易拉罐的製作工藝
製造易拉罐的材料有兩種:一是鋁材,二是馬口鐵,用罐蓋本身的材料經加工形成一個鉚釘,外套上一拉環再鉚緊,配以相適應的刻痕而成為一個完整的罐蓋。
1959年,美國俄亥俄州帝頓市DRT公司的ERNIE.C.FRAZE(艾馬爾·克林安·弗雷茲)發明了易拉罐,即用罐蓋本身的材料經加工形成一個鉚釘,外套上一拉環再鉚緊,配以相適應的刻痕而成為一個完整的罐蓋。
這一天才的發明使金屬容器經歷了50年漫長發展之後有了歷史性的突破,同時也為制罐和飲料工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易拉罐發源於美國又盛行於美國。
品相決定價值
從收藏趨勢看,易拉罐的集藏主流依然是鋁制和馬口鐵等金屬製品,但物以稀為貴,一些收藏者主要收集造型各異的易拉罐和開啟方式不同的易拉罐製品。
易拉罐收藏,最需要注意的是品相問題,千萬不能被刮蹭,要無凹痕、無擦痕,馬口鐵易拉罐也不能有絲毫銹斑,除非是年代特別久遠、發行量特別稀少且無法輕易收藏到的品種。
此外,一些特殊題材的品種價值已高達上百元甚至數千元。從國內來看,我國早期生產的可口可樂罐和一些國產品牌的飲料罐子由於存世較少,已成為國內外收藏家追尋的珍品。
㈧ 用易拉罐做的模具來做吃的,對人健康有害嗎
肯定有!易拉罐一般是鋁做的,鋁進入人體可以抑制神經的!經常使用易得老年痴呆!另外,有的鋁製品還有一層塗層這個加熱的情況下會進入食物的!
㈨ 什麼是拉延模具
拉延模具:
有關金屬冷沖壓書籍上一般寫作「拉深模」,其實也就是有人所說的「拉延模」或「拉伸模」。不可展曲面工件的料片在拉深過程中,局部被拉伸或拉延,所以,拉深模也就被一些人叫做拉伸模或拉延模。拉深模是規范名,拉伸模或拉延模是別名,沒有區別。
拉延模的典型結構
拉延形狀復雜的覆蓋件必須採用雙動壓力機。這是由於:
(1)單動壓力機的壓緊力不夠,一般有汽墊的單動壓力機其壓緊力等於壓力機壓力的20%~25~,而雙動壓力機的外滑塊壓緊力為內滑塊壓力的65%~70%。
(2)單動壓力機的壓緊力只能整個調節,而雙動壓力機的外滑塊壓力可用調節螺母調節外滑塊四角的高低,使外滑塊成傾斜狀,調節模壓料面上各部位的壓料力,控制壓料面上材料的流動。
(3)單動壓力機的拉延深度不夠。
(4)單動拉延模的壓料板不是剛性的,如果壓料面是立體曲面形狀,在開始拉延預彎成壓料面形狀時由於壓料面形狀的不對稱致使壓料板偏斜,嚴重時失掉壓料作用。
覆蓋件拉延模的結構是由雙動壓力機決定的,雖然在確定拉延件工藝方案和繪制拉延件圖時比較復雜,但其結構比較簡單。拉延模的結構,由主要的三大件或四大件組成:即凸模、凹模、壓邊圈或凸模、凹模、壓邊圈和固定座。凸模通過固定座安裝在雙動壓力機的內滑塊上,壓邊圈安裝在雙動壓力機外滑塊上,凹模安裝在雙動壓力機下檯面上,凸模與壓料圈之間、凹模與壓料圈之間都有導板導向。
拉延模主要由五件組成,固定座、壓邊圈、頂出器、凹模和凸模。凸模、凹模、壓料圈是由鉬釩鑄鐵鑄成,經加工後棱線、凹模拉延圓角等處根據需要可以進行表面火焰淬火,淬火硬度50~55HRC。固定座1由灰鑄鐵鑄造。拉延模鑄造後都應經退火處理以消除鑄造應力。頂出器是在拉延完成後頂出拉延件便於讓機械手取件。
圖12-20所示為散熱器罩拉延模。圖12-20a為覆蓋件圖,圖12-20b為拉延件圖。該製件的拉延方向是按汽車位置翻轉90°,其投影關系不改變。考慮到製件兩邊有孔,因此兩邊採取傾斜修邊,前後採取垂直修邊,在第二工序修邊沖孔模中一次行程完成。這樣兩邊的折邊沿製件斜壁展開,前邊按邊緣提高5㎜做30°補充,見放大圖Ⅱ。修邊後該處印痕不明顯,後邊將翻邊90°展開,見放大圖Ⅰ壓料面中部與拉深件底部平行,拉延深度為55㎜,兩端由R與直線組成。壓料面的展開長度比凸模表面展開長度短,凸模對壓料面材料有拉延作用,凸模開始拉延時與壓料面下材料的接觸面積大,將散熱孔翻邊補平構成散熱器罩的拉延件。
圖12-20c所示為拉延模的縱向剖視,d為橫向剖視。拉延模由凸模、凹模和壓料圈組成。頂出器除了頂出拉延件外還起著凸筋成形凹模的作用,頂出器與凹模用導板導向,凸筋的成形靠凸形,因此頂出器除R外可以空開。
㈩ 易拉罐是什麼
1940年,歐美開始售用不銹鋼罐裝的啤酒。1959年,美國俄亥俄州帝頓市DRT公司的ERNIE.C.FRAZE(艾馬爾·克林安·弗雷茲)發明了易拉罐,即用罐蓋本身的材料經加工形成一個鉚釘,外套上一拉環再鉚緊,配以相適應的刻痕而成為一個完整的罐蓋。這一天才的發明使金屬容器經歷了150年漫長發展之後有了歷史性的突破。同時,也為制罐和飲料工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易拉罐發源於美國又盛行於美國。
中文名
易拉罐
發明時間
1959年
發明地點
美國俄亥俄州帝頓市
發明者
ERNIE.C.FRAZE
概述
易拉罐
1940年,歐美開始售用不銹鋼罐裝的啤酒,同一時期鋁罐的出現也成為制罐技術的飛躍。1963年,易拉罐在美國得以發明,它繼承了以往罐形的造型設計特點,在頂部設計了易拉環。這是一次開啟方式的革命,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和享受,因而很快得到普遍應用。到了1980年,歐美市場基本上全都採用了這種鋁罐作為啤酒和碳酸飲料的包裝形式。隨著設計和生產技術的進步,鋁罐趨向輕量化,從最初的60克降到了1970年的21~15克左右。
當前全球的年需求量在2100億只左右,佔全球金屬容器產量的一半還多。全球主要地區鋁易拉罐的消費比例:北美53%,歐洲(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19%,南美14%,亞洲14%。
北美市場以美國為主,其是鋁易拉罐的發源地,同時也是全球鋁易拉罐的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進入90年代後,北美易拉罐供求市場不斷擴大,到90年代末供需趨向穩定,增長幅度較緩。2001年,美國啤酒和軟飲料鋁罐用量近1000億只,其中軟飲料罐640億只,啤酒罐330億只。目前,北美地區的易拉罐生產線共有169條,生產線平均速度為1522罐/分,年總生產能力約1090億只,市場需求量約1070億只。美國在易拉罐方面的材料始終採用鋁板材,每年約有40%的鋁板材用於易拉罐方面的生產。
歐洲市場供需兩旺。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歐洲鋁易拉罐市場一直呈現穩定增長的趨勢,年增幅為5%。在歐洲的飲料罐生產中,鐵皮罐和鋁罐約各佔一半,歐洲14%左右的鋁金屬材料用於飲料生產,但由於鋁質金屬具有較高回收再使用價值,從環境保護方面出發,現在已開始大量轉向鋁材方面,1999年易拉罐有63%採用鋁材,比1998年增長2%,2000年又比1999年增長9%。芬蘭、瑞士、希臘、義大利、波蘭等罐市場開始傾向採用100%的鋁材,英國72%左右,德國為10%,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各佔30%。目前市場鋁易拉罐需求量400億只左右。
智研咨詢從全球范圍來看,全球鋁易拉罐市場主要分布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其中美國又是最主要的消費地和產地;鋁易拉罐和易拉罐用鋁帶材的生產已經比較成熟,易拉罐用鋁帶材的年需求量在400萬噸左右,並且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環保意識的增強而不斷增加,保持平穩增長。
易拉罐用鋁帶材是一塊大市場,年消費量佔到全球鋁軋制材消費量的1/4,因此,國外易拉罐用鋁帶材已經很普遍,生產和技術工藝也已比較成熟。世界主要鋁業公司如美國鋁業公司、美國凱撒鋁及化學公司、海德魯鋁業公司、加拿大鋁業公司、澳大利亞科馬爾科鋁業公司、日本輕金屬公司等,可生產優質的鋁合金制罐板帶,現均已實現了國際化生產和經營,並已經佔領中國的易拉罐用鋁帶材市場。如美國鋁業田納西廠主要生產易拉罐用鋁帶,熱軋為SMS五機架熱連軋,年成品產量在45萬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