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模具電火花是什麼
模具電火花加工時模具最常見的加工方法之一
所謂電火花加工常見的有兩種:1電火花線切割
2電火花電極雕刻腐蝕
這兩種加工機床都也是數控控制的
電火花加工十分的慢
主要模具和加工異型件及超硬體(比如狹縫和硬合金刀頭)
還有注意的是它只能加工導體!
這行技術含量一般,好入門,勞動量也小,只有學過數控,沒什麼難得
⑵ 模具電火花銑削加工技術的特點是什麼
電火花銑削加工技術也稱為電火花創成加工技術,這是一種替代傳統的用成型電極加工型腔的新技術,它是有高速旋轉的簡單的管狀電極作三維或二維輪廓加工(像數控銑一樣),因此不再需要製造復雜的成型電極,這顯然是電火花成形加工領域的重大發展。國外已有使用這種技術的機床在模具加工中應用。預計這一技術將得到發展。在電火花加工過程中會不斷產生氣體、金屬屑末和碳黑等,如不及時排除,則加工很難穩定地進行。 加工穩定性不好,會使脈沖利用率降低,加工速度降低。為便於排屑,一般都採用沖油(或抽油)和 電極抬起的辦法。在加工中對於工件型腔較淺或易於排屑的型腔,可以不採取任何輔助排屑措施。 但對於較難排屑的加工,不沖(抽)油或沖(抽)油壓力過小,則因排屑不良產生的二次放電的機會明 顯增多,從而導致加工速度下降;但若沖油壓力過大,加工速度同樣會降低。這是因為沖油壓力過 大,產生干擾,使加工穩定性變差,故加工速度反而會降低。為使放電間隙中的電蝕產物迅速排除, 除採用沖(抽)油外,還需經常抬起電極以利於排屑。
⑶ 電火花加工時的參數怎麼設
電極ф8mm,E293 電極ф4mm,E250 (a)中加工 (b)中精加工 電極ф4mm,E250 電極ф4mm,E200 (c)中精加工 (d)精加工 圖2 電火花中、精銑削加工刀具路徑 在圖2d中左下角有一塊粉紅色的殘留區域(在曲面曲率較大凹處),該區域端刀無法深入,因此在精加工之後還需要再用ф4mm指狀R刀電極進行最後的光整和去殘留加工。 另外,在同一加工餘量條件下,工藝上還要求生成反向刀具路徑,進行反向銑削加工,消除前一道工序正向加工時因電極損耗而產生的階梯波浪面,以提高表面形狀精度。 2 電極損耗補償對策 2.1 電極損耗的影響 在數控電火花銑削加工過程中,放電一般發生在電極端部前沿尖角處,電流密度較大,放電集中度高,存在著較嚴重的電極損耗現象。在加工的開始階段,工件材料去除量較大;在加工的末尾階段,工件材料去除量最小,因此實際加工面是一個「斜坡面」,如圖3A表面所示。在A表面與B表面之間是本道工序的未加工區。顯而易見,電極損耗影響加工精度。 電極補償過量面C 無電極損耗理想加工面B 沒有補償的加工面A h1當前層厚度 h2下一層厚度 圖3 電極損耗補償控制參考面 2.2 電極損耗補償的目的 一方面可控制每一層銑削加工的尺寸及形狀精度,另一方面還可給下一層銑削加工減少加工餘量累計負擔。電極損耗補償值的給定應按不過度補償為原則,即其值應小於本層加工量與下一層加工餘量之和。 2.3 電極損耗補償計算的方法 沿曲面銑削加工時按直線方式生成加工路徑,所有程序段都是空間微直線段,假設在加工路徑相對較長的條件下,電極損耗沿路程均勻分布,其補償值沿軌跡,按路程均勻遞增補償到每段空間直線終點上,那麼電極損耗補償值在第i程序段的值為: △i=(△/∑Lk)·(∑j=0→iLj) 式中:△i為第i程序段的電極損耗補償值;△為當前層銑削加工電極損耗預估值;∑Lk為當前層總的加工路徑長;∑j=0→iLj為電極在第i程序段已走過的加工路徑長。 △值與電參數和加工路徑長度有關,主要用於電火花中、精加工;超精加工時其值設為零。 △i值用於第i程序段的電極損耗Z軸方向的補償值,是用離線補償計演算法得到的。 3 電火花曲面銑削加工工藝實驗 工藝實驗在RobForm30三軸數控電火花成形機上進行,用UG軟體造型、生成加工路徑文件,選用專家系統生成的加工餘量和電參數,再經電極損耗補償處理,生成數控電火花銑削加工程序代碼。 表1 是實驗選用的加工參數。在精加工中去除的工件材料厚0.016mm,而預估電極損耗△取值0.05~0.07mm(實驗值),實際的加工路徑總長約為45000.00mm,如按理論計算,每100mm長得到0.10~0.16μm的補償,18000條程序平均每條得到0.0025~0.0038μm的補償,因此,如果按規格化計算,那麼只有刀具加工很長一段距離之後,刀具電極才會作出實際意義上的補償,真正作出實際意義上補償的程序段比例很低。 表1 電火花銑削加工參 mm 加工類型 加工餘量 電參數 電極補償 粗加工 粗加工 中加工 中精加工 精加工 超精加工 0.800 E383 0.500 0.400 E373 0.250 0.200 E293 0.100 0.150 E250 0.075 0.134 E220 0.050~0.070 0.122 E200 0 註:電參數採用RobForm30電火花成形機規准。 粗加工時電極補償視具體情況而定,首先選擇補償方式加工,補償取值一般小於加工餘量,如果電極損耗較大,電極端面圓角過大,此時應更換電極,Z軸重新對零位後,再進行加工。超精加工時只需生成正、反向加工刀具路徑,來回打光打拋曲面。實驗中還加入了輪廓加工、殘余加工、修邊,並考慮了加工精度設置、最大微直線段長度設置等內容。 電極製作部分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環節,故自製了機上修磨裝置,依據銑床刀具工具磨原理,設計有「電碰」定位基準,可精確定位,可修整電極圓柱面,也可修整電極端部球面。但由於銅電極在機械力作用下容易變形讓刀,因此只成功修整了φ5~8mm指狀棒電極。 編程式:ESC動作放棄INS編程時轉為插入模式HOME回零SB1緊急停止CLS顯示歸零SLE軸顯示有XYZ三類EDM符合輸出功能/就是加工深度PCD等分圓MM/IM公/英尺寸切換SA23電極垂直校正選擇/校模SA21電極工件接觸感測選擇/碰模SB5開始加工(有的如松標停也是這個)HLY異常放電指示燈HLW正常放電指示燈SB9工作液泵ha深度限制報鳴器RP8抬刀時間手工式的:DEEP—定深;CLEAR—清零;ENT—確認輸入;EDM—深度顯示和軸位顯示切換鍵,不亮時為軸位顯示;M/I—公、英制轉換,不亮時為公制;1/2—中心點位置顯示鍵;Ton—脈寬;Toff—脈間;PAGE—頁面;STEP—步序;UP HIGH—抬刀高度;UP TIME—抬刀時間;LOW VOLF—低壓功率管(低壓電流);HIGH VOLF—高壓功率管(高壓電流);F DOWN HIGH—快速下落高度;CARBON PROOF—防積碳;GAP—間隙電壓;SLEEP—睡眠;INVERT—反打;UP SWITCH—抬刀切換;BEEP—消聲(蜂鳴器);HOME—回零;AUTO—自動;F1—慢抬刀;F2—分組脈沖;F3—提升間隙電壓;F4、F5、F6—備用鍵。①睡眠鍵(SLEEP):按如下進行:反打鍵(INVERT):按 對應指示燈亮,可以進行反打;該鍵在加工時無效。抬刀切換鍵(UP SWITCH) :按該鍵燈亮,表示有抬刀時快速抬起,快速落下;再按該鍵燈滅,表示有抬刀時快速抬起,以伺服速度落下。消聲鍵(BEEP) ,有以下情況:對刀短路,消聲燈滅時報警蜂鳴;按下該鍵,燈亮,取消報警
⑷ 塑料模具打火花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作用,一般在什麼情況下才用打火花
如果表面需要磨砂面的話就需要電火花點,如有表面要求光面的話就需要銑。如果沒要求的話,就用電火花,電火花的成本比加工中心銑便宜的多。
⑸ 模具工作有哪些電火花線切割是什麼
電火花一般都是模具上加工中心(數控銑床)銑不出來的地方,做電極(做成你想要的形狀,一般用銅做,銅的損耗比較小),銅和鐵
通出電火花機放出火花,因銅的損耗小,鐵損耗大,慢慢的鐵就變成你想要的形狀。
線切割一般都是加工一些通孔之類的,切割材料等等。假設你想做個10*10*10的方塊,而你手上有個12*12*10的材料,就可以用線切割加工成你自己想要的尺寸(10*10*10),如果在某個位置做個通孔,也可以用線割割出來。
不管電火花還是線割都只能做金屬的零件,兩種原理樓上說的是正解。
⑹ 模具工作有哪些電火花線切割是什麼
模具的工作主要有;畫線、鑽孔、攻絲、組裝、試模。
電火花線切割可以分開說,也可以和在一起說。嚴格的說,線切割也是電火花加工的一種方法,都是利用高頻電脈沖放電加工工件。不過一般人們把利用電極放電加工稱為電火花,而把利用鉬絲加工稱為線切割。利用電極加工工件,既可以加工通透的工件,也可以加工不是通透的工件,電極做成什麼形狀,加工出來的工件就是什麼樣的形狀;而線切割則只能使用鉬絲加工通透的工件,要切割成什麼形狀的工件,要使用繪圖軟體進行編程,輸入到電腦里,由電腦控制線切割機床的運動,加工出需要的工件來。
⑺ 模具里的電火花、銅工,線切割,電腦鑼等等到是什麼意思
我是做模具的 電火花就是電脈沖 一般都用紫銅來打的 導電性好 有的節約點的也可以用石墨來打 一般模具那個地方精雕不能雕的 就用電火花打 線切割就是快走絲 還有中走絲 慢走絲的 快走絲最便宜 精度也不高
⑻ 模具加工中的打電極是什麼技術點在哪裡
模具加工中的打電極即為電火花加工。
放電產生火花,對另一極形成「腐蝕」,利用這一現象對零件(模具)進行加工的方法,稱電火花加工。
電火花加工是在較低的電壓范圍內,在液體介質中的火花放電,達到符合要求的形狀與尺寸。
電火花加工的技術點即應掌握電火花的特點:工具電極和工件之間並不直接接觸,而是有一個火花放電間隙,這個間隙一般是在0.05~0.3mm之間,有時可能達到0.5mm甚至更大,間隙中充滿工作液,加工時通過高壓脈沖放電,對工件進行放電腐蝕。
其主要特點如下:
1、由於加工中材料的去除是靠放電時的電、熱作用實現的,材料的可加工性主要取決於材料的導電性及熱學特性,如熔點、沸點、比熱容、導熱系數、電阻率等,而幾乎與其力學性能(硬度、強度等)無關。這樣可以突破傳統切削加工對刀具的限制,可以實現用軟的工具加工硬、韌的工件甚至可以加工聚晶金剛行、立方氮化硼一類的超硬材料。
2、由於可以簡單地將工具電極的形狀復制到工件上,因此特別適用於復雜表面形狀工件的加工,如復雜型腔模具加工等。特別是數控技術的採用,使得用簡單的電極加工復雜形狀零件成為現實。
3、可以加工薄壁、彈性、低剛度、微細小孔、異形小孔、深小孔等有特殊要求的零件,也可以在模具上加工細小文字。由於加工中工具電極和工件不直接接觸,沒有機械加工的切削力,因此適宜加工低剛度工件及微細加工。
4、由於電火花加工效率低,因此,初加工時盡量選用其他加工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並且選擇適當切削深度, 根據機床要求一般應為0.6~1.0mm,步距一般為55~75%D, (D為刀具直徑)。
5、半精銑之前,應充分清角,保證切削時餘量均勻,保護刀具和提高工作效率。
6、零件開粗時餘量一般應不小於0.5mm,半精加工餘量介於0.15-0.25mm之間,精加工時分型面一定要精銑到數,料位面一定要刀路均勻,留0.05~0.1mm餘量。
7、電極火花控制位,暴工一般為0.7~1.0mm,粗工一般為0.3-0.5mm,精工一般為0.1-0.15mm。
⑼ 電火花成型機的簡介
電火花成型機床,是指用來做放電加工成型用的數控機床,先用雕銑機或車床把設計好的模型用紫銅等電極材料加工出來後,放到電火花成型機床上做放電成型放電加工的機床,又叫數控電火花成型機床。⑽ 模具為什麼要打火花
打火花就是放電加工,即火花機加工
進行電火花機加工時,工具電極和工件分別接脈沖電源的兩極,並浸入工作液中,或將工作液充入放電間隙。通過間隙自動控制系統控制工具電極向工件進給,當兩電極間的間隙達到一定距離時,兩電極上施加的脈沖電壓將工作液擊穿,產生火花放電。
在放電的微細通道中瞬時集中大量的熱能,溫度可高達一萬攝氏度以上,壓力也有急劇變化,從而使這一點工作表面局部微量的金屬材料立刻熔化、氣化,並爆炸式地飛濺到工作液中,迅速冷凝,形成固體的金屬微粒,被工作液帶走。這時在工件表面上便留下一個微小的凹坑痕跡,放電短暫停歇,兩電極間工作液恢復絕緣狀態。
緊接著,下一個脈沖電壓又在兩電極相對接近的另一點處擊穿,產生火花放電,重復上述過程。這樣,雖然每個脈沖放電蝕除的金屬量極少,但因每秒有成千上萬次脈沖放電作用,就能蝕除較多的金屬,具有一定的生產率。
在保持工具電極與工件之間恆定放電間隙的條件下,一邊蝕除工件金屬,一邊使工具電極不斷地向工件進給,最後便加工出與工具電極形狀相對應的形狀來。因此,只要改變工具電極的形狀和工具電極與工件之間的相對運動方式,就能加工出各種復雜的型面。工具電極常用導電性良好、熔點較高、易加工的耐電蝕材料,如銅、石墨、銅鎢合金和鉬等。在加工過程中,工具電極也有損耗,但小於工件金屬的蝕除量,甚至接近於無損耗。
工作液作為放電介質,在加工過程中還起著冷卻、排屑等作用。常用的工作液是粘度較低、閃點較高、性能穩定的介質,如煤油、去離子水和乳化液等。電火花機是一種自激放電,其特點如下: 火花放電的兩個電極間在放電前具較高的電壓,當兩電極接近時,其間介質被擊穿後,隨即發生火花放電。伴隨擊穿過程,兩電極間的電阻急劇變小,兩極之間的電壓也隨之急劇變低。火花通道必須在維持暫短的時間(通常為10-7-10-3s)後及時熄滅,才可保持火花放電的「冷極」特性(即通道能量轉換的熱能來不及傳至電極縱深),使通道能量作用於極小范圍。通道能量的作用,可使電極局部被腐蝕。 利用火花放電時產生的腐蝕現象對材料進行尺寸加工的方法,叫電火花機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