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五金模具的沖裁間隙一般怎麼放呀
五金模具各種材料的間隙不一樣。 不銹鋼的單邊普通沖裁間隙為8% SGCC.SECC.SPCC.馬口鐵這樣的材料,普通單邊沖裁間隙為5% 鋁材和銅材的普通沖裁間隙為3%---4% 如果是精沖,那麼基本上是間隙很小,在0.5-----3個絲不等,看材料厚度。 材料越軟,間隙越小。
沖裁間隙的概念沖裁間隙指凸模刃口與凹模刃口之間的間隙。 Z=Da—dtZ -沖裁間隙Da -凹模刃口尺寸dt——凸模刃口尺寸Z正常-上下微裂紋重合。有單邊間隙與雙邊間隙之分。
(1)模具配件間隙怎麼配擴展閱讀:
間隙對沖裁力的影響沖裁間隙對沖裁力的影晌規律是間隙越小,變形區內壓應力成分越大,拉應力成分越小,材料變形抗力增加,沖裁力就越大。
反之,間隙越大,變形區內拉應力成分就越大,變形抗力降低,沖裁力就校間隙達材料厚的5%-20%時,沖裁力下降不明顯。當雙邊間隙Z增大到材料厚度的15%-20%時,卸料力為0。
間隙對模具壽命的影響由於工件與凸、凹模側壁之間有磨擦的存在,間隙小,磨擦大,模具壽命短。沖裁過程中,凸模與被沖孔之間凹模與落料件之間均有摩擦,而且間隙越小,摩擦越嚴重。
在高溫下高強度鋼的成型,EP油基潤滑油失去了它的性能,無法在極溫應用中提供物理的模具保護隔膜。而極溫型的IRMCO高固體聚合物潤滑劑則可以提供必要的保護。隨著金屬在沖壓模具中變形,溫度不斷升高。
IRMCO高分子聚合物潤滑劑一般開始噴上去時稠度低得多。隨著成形過程中溫度的上升,會變得更稠更堅韌。實際上高分子聚合物極溫潤滑劑都有「熱尋性」而且會粘到金屬上,形成一個可以降低摩擦的隔膜。
這個保護屏障可以允許工件延展,在最高要求的工件成型時沒有破裂和粘接,以此來控制摩擦和金屬流動。有效的保護了模具,延長了模具使用壽命,提高了沖壓的強度。
『貳』 五金模具,各種零件的間隙,和固定方式
五金模具里,凸模與凹模的間隙是與沖裁材料的厚度而不同。以1.0mm厚度的08#鋼為例,其雙邊沖裁間隙為板料厚度的10%;凸模與卸料板的間隙,一般不大於凸模與凹模的尺寸間隙;凸模與凸模固定板是過盈配合,是零間隙或者負間隙配合;導柱與導柱孔的配合是小間隙配合,如果是採用的是滾珠導套,那麼配合間隙可以是零間隙;導柱、導套與模板安裝孔的配合是過盈配合;凸模固定板與凹模分別與上模板、下模板是用內六角螺絲固定在模板上,用銷釘定位。
『叄』 沖壓模間隙怎麼放
你說的%是指相對沖壓間隙,即雙邊(單邊)間隙與工件厚度的比值。對於宏觀專沖壓來講,根據工件屬材料和尺寸的大小以及模具的材料和結構而不同。通常的相對單邊間隙(即凹凸模之間的間隙)在5%至8%左右,用你的工件厚度乘以這個百分比就是單邊間隙(即為凸凹模的半徑差)。至於具體多少是最佳的間隙,得根據你的優化要求和具體的工藝條件來通過實驗和模擬模擬才能知道。
『肆』 沖壓模具零件與產品的配合間隙
一般來講,模具的配合間隙是指模具的凸模與凹模之間的沖裁間隙,凸模與凸模固定板的配合間隙,凸模與卸料板的配合間隙。模具零件與產品沒有配合的關系,如果你說的是一些產品在沖裁時,需要模具的定位板與產品之間的定位配合。那麼這個定位配合間隙的大小是由產品的精度來確定的。產品的精度高,定位的配合間隙就要小,產品要求的精度不高,定位的配合間隙就可以大一些。
『伍』 模具中的過度配合,過盈配合,間隙配合怎麼理解
通俗說法:
間隙配合就是兩個裝配件之間總是有縫隙(小軸配大孔)如:把筆放在筆筒里
過盈配合就是兩個裝配件之間尺寸總是重疊(大軸配小孔)如:筆帽套在筆管上
過渡配合就是介於這兩者之間的配合既有間隙配合的部分又有過盈配合的部分
正式說法:
(1)間隙配合
具有間隙(包括最小間隙等於零)的配合稱為間隙配合。此時,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上。
由於孔、軸的實際尺寸允許在各自的公差帶內變動,所以孔、軸配合的間隙也是變動的。當孔為最大極限尺寸而軸為最小極限尺寸時,裝配後的孔、軸為最松的配合狀態,稱為最大間隙Xmax;當孔為最小極限尺寸而軸為最大極限尺寸時,裝配後的孔、軸為最緊的配合狀態,稱為最小間隙Xmin。
(2)過盈配合
具有過盈(包括最小過盈等於零)的配合稱為過盈配合。此時,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下.
在過盈配合中,孔的最大極限尺寸減軸的最小極限尺寸所得的差值為最小過盈Ymin,是孔、軸配合的最松狀態;孔的最小極限尺寸減軸的最大極限尺寸所得的差值為最大過盈Ymax,是孔、軸配合的最緊狀態。
(3)過渡配合
可能具有間隙或過盈的配合稱為過渡配合。此時,孔的公差帶與軸的公差帶交疊,
孔的最大極限尺寸減軸的最小極限尺寸所得的差值為最大間隙Xmax,是孔、軸配合的最松狀態;孔的最小極限尺寸減軸的最大極限尺寸所得的差值為最大過盈Ymax,是孔、軸配合的最緊狀態。
『陸』 沖壓模具各個零件/模具標准件的配合間隙。
沖壓模具的凸模與凸模固定板的配合間隙為零間隙或過盈配合,凸模與卸料板的配合間隙為動配合,配合間隙根據凸模與凹模的沖裁間隙來確定,一般配合間隙應該小於或等於凸模與凹模的沖裁間隙;凸模與凹模的沖裁間隙根據沖壓材料的厚度來確定,一般如果沒有特殊的要求,沖裁間隙可以取料厚的8%~10%。
『柒』 沖壓模具間隙怎麼算
沖壓模具沖裁間隙,根據對模具的研究和改進的經驗,尺寸精度、斷面垂直度要求高的製件應選用較小間隙值,斷面垂直度與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沖壓件,應以降低沖裁力、提高沖壓模具壽命為主,可採用較大間隙值。其值可按下列經驗公式來計算:
軟材料:
材料厚度t<1 mm,沖裁間隙c=(3% ~ 4%)t
t = 1 ~ 3mm, c = (5% ~8%)t
t = 3 ~ 5mm ,c =(8% ~10%)t
硬材料:
t <1mm,c = ( 4% ~5% )t
t = 1 ~ 3mm, c = ( 6% ~8% )t
t = 3 ~ 8mm, c = ( 8% ~ 13%)t
因此影響間隙值的主要因素是材料性質和材料厚度。材料比較硬或比較厚,間隙值越大。
在毛坯的送進方向上,具有兩個或更多的工位,在壓力機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逐次完成兩道或兩道以上沖壓工序的模具。
綜合了單工序模和級進模的特點,利用機械手傳遞系統,實現產品的模內快速傳遞,可以大大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減低產品的生產成本,節儉材料成本,並且質量穩定可靠。
(7)模具配件間隙怎麼配擴展閱讀:
結構零件,這類零件不直接參與完成工藝過程,也不和坯料有直接接觸,只對模具完成工藝過程起保證作用,或對模具功能起完善作用,包括有導向零件、緊固零件、標准件及其它零件等。
應該指出,不是所有的沖模都必須具備上述六種零件,尤其是單工序模,但是工作零件和必要的固定零件等是不可缺少的。
高速銑削的主軸轉速一般為15000r/min~40000r/min,最高可達100000r/min。在切削鋼時,其切削速度約為400m/min,比傳統的銑削加工高5~10倍;在加工模具型腔時與傳統的加工方法(傳統銑削、電火花成形加工等)相比其效率提高4~5倍。
磨削及拋光加工由於精度高、表面質量好、表面粗糙度值低等特點,在精密模具加工中廣泛應用。精密模具製造廣泛使用數控成形磨床、數控光學曲線磨床、數控連續軌跡坐標磨床及自動拋光機等先進設備和技術。
『捌』 模具配合:間隙、過盈、過渡
間隙配合:孔的實際尺寸總比軸的實際尺寸大,孔與軸裝配時有間隙(包括最小間隙為零)此時孔的公差帶在軸的上面。間隙(動)配合部位的公差按H8/f8~H9/f9;
過盈配合:孔的實際尺寸總比軸的實際尺寸小,孔與軸裝配時有過盈(包括最小過盈為零)此時孔的公差帶在軸的下面。如c。過盈配合的軸與孔在裝配時需要一定的外力或使帶孔零件加熱膨脹後,才能把軸壓入孔中。過盈(靜)配合部位的公差按H7/n6~H8/s7;
過渡配合:孔與軸裝配時可能有間隙配合也可能有過盈配合。此時,孔的公差帶與軸的公差帶相互交疊。過渡配合部位的公差按H7/k6~H8/k7。
配合指的是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結合的孔和軸公差帶之間的關系。決定結合的松緊程度。孔的尺寸減去相配合軸的尺寸所得的代數差為正時稱間隙,為負時稱過盈,有時也以過盈為負間隙。
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結合的孔和軸公差帶之間的關系。決定結合的松緊程度。孔的尺寸減去相配合軸的尺寸所得的代數差為正時稱間隙,為負時稱過盈,有時也以過盈為負間隙。按孔、軸公差帶的關系,即間隙、過盈及其變動的特徵,配合可以分為3種情況:
①間隙配合。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上,具有間隙(包括最小間隙等於零)的配合。間隙的作用為貯藏潤滑油、補償各種誤差等,其大小影響孔、軸相對運動程度。間隙配合主要用於孔、軸間的活動聯系,如滑動軸承與軸的聯接。
②過盈配合。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下,具有過盈(包括最小過盈等於零)的配合。過盈配合中,由於軸的尺寸比孔的尺寸大,故需採用加壓或熱脹冷縮等辦法進行裝配。過盈配合主要用於孔軸間不允許有相對運動的緊固聯接,如大型齒輪的齒圈與輪轂的聯接。
③過渡配合。孔和軸的公差帶互相交疊,可能具有間隙、也可能具有過盈的配合(其間隙和過盈一般都較小)。過渡配合主要用於要求孔軸間有較好的對中性和同軸度且易於拆卸、裝配的定位聯接,如滾動軸承內徑與軸的聯接。
配合中允許間隙或過盈的變動量稱為配合公差。它等於相互配合的孔、軸公差之和,表示配合松緊的允許變動范圍。
配合公差:允許間隙或過盈的變動量。對於間隙配合,配合公差等於最大間隙與最小間隙之代數差;對於過盈配合,配合公差等於最小過盈與最大過盈之代數差;對於過渡配合,配合公差等於最大間隙與最大過盈之代數差。配合公差又等於相互配合的孔公差與軸公差之和,它說明這一配合松緊的允許變動范圍。
『玖』 我剛學模具設計,想請問模具的間隙怎麼確定
你所說的模具是什麼模具?冷沖模還是塑料模?如果是冷沖模的話,凸模、凹模的沖裁間隙一般按照所沖壓材料的料厚的10%來取。(雙邊間隙)如果是塑料模具的話,一般鑲件、頂桿、滑塊的配合間隙不應大於0.03~0.05mm。
『拾』 模具導柱和導套之間的配合間隙是多少
導柱導套配合間隙及形位公差的確定方法。
在具體設計導柱導套時其思路和方法步驟如下:
1、根據工件形狀,排料方式及壓機的情況首先確定導柱的布置方式;
2、根據沖裁間隙的變化量,分配各部分公差,一般凸、凹模製造公差為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變化量,導柱彎曲撓度為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的變化量,導柱導套配合間隙對沖裁間隙的改變數為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變化量;
3、依據允許的導柱彎曲撓度及沖裁時的側向力大小確定導柱的尺寸(主要是沖切不封閉的製件時);
4、依據分配的配合間隙對沖裁間隙的改變數及導柱導套的布置形式確定導柱導套的最大配合間隙;
5、依據導柱導套的最大配合間隙及導柱導套的加工公差確定導柱導套的最小配合間隙;
6、依據導柱導套的最小配合間隙確定導柱導套的形位公差。
為了保證凸凹模的精確配合間隙,一般T在0.3-0.5mm時,內導柱公差-0.01至-0.015,內導套公差0至-0.005。T在0.1-0.3mm時,內導柱公差0至-0.002,內導套公差0.003至0.005。以以上為薄料選用原則。外導組件,以滾珠導柱組件,當然是買標准件,過盈量在0.01-0.0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