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模具操機,什麼開粗 爬面 光刀這些知識是在什麼書里,求介紹我想詳細了解。
你所說的這幾個名詞是廣東那邊的俗語,書本上是沒有的。開粗就是粗加工留精加工的餘量,光刀就是數控機床的精加工。
『貳』 「模具開粗」是什麼意思
按照我的理解,模具開粗就是指的對模具的造型面進行大刀具,大進給量的一個粗加工,這樣可以節約很多加工時間,降低精密刃具的磨損。因為我不是模具專業人員,僅供參考!
『叄』 模具淬火後組織粗大的原因是什麼
模具是機械製造、無線電儀表、電機、電器等工業部門中製造零件的主要加工工具。模具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壓力加工工藝的質量、產品的精度產量和生產成本,而模具的質量與使用壽命除了靠合理的結構設計和加工精度外,主要受模具材料和熱處理的影響。聲音的渾厚與清脆,應當與發聲源的振動頻率直接相關。鋼件經過熱處理,只是實現了顯微組織和機械性能的改變,對其受沖擊後振動頻率的變化,似乎並無規律可循。一種固定材質(比如45鋼)的淬火馬氏體,回火馬氏體,回火屈氏體,以及回火索氏體,或者正火和退火的平衡組織,其硬度是逐漸降低的(從HRc58--HRc15),於是它受擊打之後,振動頻率也便漸次遞增或者遞減:實話說,這從未試過也沒聽說過。當然,沒試沒聽說,不等於不存在。想像一下,淬火後的高硬度材料,好像被擊打後聲音確是顯得尖細清脆,而且迴音悠長;那硬度較低的材料就相對粗曠渾厚了真值得再去研究推敲。
『肆』 加工中心開粗深了一毫米怎麼回事
設備出現這樣的問題,就是因為在尺寸深度調整時出現的誤差。
在加工過程中,如果開深了一毫米解決方法,需要在開身的位置進行物體填充。
將一毫米的誤差填充之後,然後改變到標準的深度就可以解決。
『伍』 模具開粗開錯了怎麼補
是模板開框開錯了還是模仁膠位開錯了?
如果是A、B模板開框開錯了,可以做擠緊塊解決
如果是面板、頂針板等其他模板開錯,可以考慮做鑲塊,用螺絲鎖上去補一塊。
如果是模仁開錯了膠位,面積比較小,可以燒焊或者做鑲件。如果是面積比較大,那麼只能報廢重重新訂料做了。
模具開錯
做模具行業沒技術的又累工資又低,不如跟我來學模具設計,吹空調用滑鼠工資還高
『陸』 熱處理後,加工造成過切怎麼辦
這要看你進行的是什麼熱處理,是調質、淬火、滲碳還是氮化。
不過大多數在熱處理後加工完出現裂紋一般有三種原因:
1.熱處理完就存在裂紋,而在加工過程中才發現,熱處理檢查不好;
2.熱處理後的回火等穩定處理工藝不對,溫度高或時間短了,造成工件表面應力過大,從而導致加工開裂;
3.是在加工過程中,工藝不合適,進刀量過大,也容易造成開裂。
一、撞刀
撞刀是指刀具的切削量過大,除了切削刃外,刀桿也撞到了工件。造成撞刀的原因主要是安全高度設置不合理或根本沒設置安全高度、選擇的加工方式不當、刀具使用不當和二次開粗時餘量的設置比第一次開粗設置的餘量小等。
1. 吃刀量過大
解決方法:
減少吃刀量。刀具直徑越小,其吃刀量應該越小。一般情況下模具開粗每刀吃刀量不大於0.5mm,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吃刀量更小。
2. 選擇不當的加工方式
解決方法:
將等高輪廓銑的方式改為型腔銑的方式。當加工餘量大於刀具直徑時,不能選擇等高輪廓的加工方式。
3. 安全高度設置不當
提刀中撞到夾具
解決方法:
(1)安全高度應大於裝夾高度
(2)多數情況下不能選擇「直接的」進退刀方式,除了特殊的工件之外
4. 二次開粗餘量設置不當
解決方法:
二次開粗時餘量應比第一次開粗的餘量要稍大一點,一般大0.05mm。如第一次開粗餘量為0.3mm,則二次開粗餘量應為0.35mm。否則刀桿容易撞到上面的側壁。
點評:
除了上述原因會產生撞刀外,修剪刀路有時也會產生撞刀,故盡量不要修剪刀路,撞刀產生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損壞刀具和工件,更嚴重的可能會損害機床主軸。
二、彈刀
彈刀是指刀具因受力過大而產生幅度相對較大的振動。彈刀造成的危害就是造成工件過切和損壞刀具,當刀徑小且刀桿過長或受力過大都會產生彈刀的現象。
1. 刀徑小且刀桿過長
刀太長且刀徑太小
解決方法:
改用大一點的球刀清角或電火花加工深的角位
2. 受力過大(即吃刀量過大)
解決方法:
減少吃刀量(即全局每刀深度),當加工深度大於120mm時,要分開兩次裝刀,即先裝上短的刀桿加工到100mm的深度,然後再裝上加長刀桿加工100mm以下的部分,並設置小的吃刀量。
點評:
彈刀現象最容易被編程初學者所忽略,因此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編程時,應根據切削材料的性能和刀具的直徑、長度來確定吃刀量和最大加工深度,以及太深的地方是否需要電火花加工等。
三、過切
過切是指刀具把不能切削的部位也切削了,使工件受到了損壞。造成工件過切的原因有多種,主要有機床精度不高、撞刀、彈刀、編程時選擇小的刀具但實際加工時誤用大的刀具等。另外,如果操機師傅對刀不準確,也可能會造成過切。
『柒』 模具損壞的原因有哪些
沒有注重平時保養鉗工在裝配是沒有操作規范運輸模具,板件途中遭遇磕碰合模時高度沒有調整好,導致模面受損合模時模具表面有異物沖孔模具可能落料孔內有廢料堵塞,會擠壓模具以致開裂模具的設計強度不足,沖壓的材料強度過高,製作模具的材料強度不足,沖裁間隙不合適,操作人員誤操作等,都可能造成模具的損壞。選用製造注塑模具零件的材料不適應工作條件要求,造成 模具工作一段時間後變形、腐蝕或嚴重磨損。一般安裝、拆卸注塑模具中零件的時候,用手錘敲擊零件, 會造成模具零件變形或者光潔面被破壞與工作面有撞擊傷痕。如分流錐角過大,對熔料流動阻力大,會造成分流錐支架筋折斷。口模、芯棒的工作面硬度低,使光潔面磨損嚴重,會造成 表面粗糙沖壓工藝 沖壓零件的原材料。 實際生產中,由於外壓零件的原材料厚度公差超差、材料性能波動、表面質量較差(如銹跡)或不幹凈(如油污)等,會造成模具工作零件磨損加劇、易崩刃等不良後果。為此,應當注意:盡可能採用沖壓工藝性好的原材料,以減少沖壓變形力沖壓前應嚴格檢查原材料的牌號、厚度及表面質量等,並將原材料擦拭乾凈,必要時應清除表面氧化物和銹跡;根據沖壓工序和原材料種類,必要時可安排軟化處理和表面處理,以及選擇合適的潤滑劑和潤滑工序。 (排樣與搭邊。 不合理的往復送料排樣法以及過小的搭邊值往往會造成模具急劇磨損或凸、凹模啃傷。因此,在考慮提高材判利用畢的同時,必須根據零件的加工批量、質量要求和模具配合間隙,合理選擇排樣方法和搭邊值,以提高模具壽命。
『捌』 造成模具開裂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模具在使用過程中開裂的原因有:設計強度太低,模具的間隙過小,材料的強度過高,模具受力過大,材料本身有缺陷,熱處理加熱溫度過高而導致的材料馬氏體組織晶粒粗大,斷口粗晶,韌性、塑性低等。模具的凹模脫模斜度過小,或者是倒稍,導致凹模漏料不利,存料過多,使得模具被漲裂。
『玖』 模具CNC加工中,開粗和光刀為什麼要分開兩台機
不同的機子精度不一樣。。。。。分開加工有兩個原因:
一:可以節約時間
二:同一台機子長時間進行粗加工的話,機床的精度會下降。保證不了光刀時需要的精度
『拾』 模具氮化處理直徑變大是什麼原因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