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壓鑄模具如何合理保價

壓鑄模具如何合理保價

發布時間:2022-11-03 22:17:39

㈠ 壓鑄模具設計要點和注意事項

壓鑄模具設計要點和注意事項

壓鑄模要求高可靠性和長壽命,與壓鑄機、壓鑄工藝有機結合為一個有效的鑄件生產系統,優化壓鑄模具設計、提高工藝水平,為壓鑄生產提供可靠保證,是大型壓鑄模設計所追求的方向。

壓鑄模具結構

通常壓鑄模具的基本結構包含:融杯、成形鑲塊、模架、導向件、抽芯機構、推出機構以及熱平衡系統等。

壓鑄模具設計開發流程

模具設計和開發流程,模具設計階段需要設計人員所做的工作及模具設計的整體思路,其中包含一些與標准認證相關的設計和開發流程,對設計階段可能產生的缺陷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壓鑄模具設計要點

第一,運用快速原型技術和三維軟體建立合理的鑄件造型,初步確定分型面、澆注系統位置和模具熱平衡系統。

按照要求把二維鑄件圖轉化為三維實體數據,根據鑄件的復雜程度和壁厚情況確定合理的收縮率(一般取0.05%~0.06%),確定好分型面的位置和形狀,並根據壓鑄機的數據選定壓射沖頭的位置和直徑以及每模壓鑄的件數,對壓鑄件進行合理布局,然後對澆注系統、排溢系統進行三維造型。

第二,進行流場、溫度場模擬,進一步優化模具澆注系統和模具熱平衡系統。

把鑄件、澆注系統和排溢系統的數據進行處理以後,輸入壓鑄工藝參數、合金的物理參數等邊界條件數據,用模擬軟體可以模擬合金的充型過程及液態合金在模具型腔內部的走向,還可進行凝固模擬及溫度場模擬,進一步優化澆注系統並確定模具冷卻點的位置。模擬的結果以圖片和影像的形式表達整個充型過程中液態合金的走向、溫度場的分布等信息,通過分析可以找出可能產生缺陷的部位。在後續的設計中通過更改內澆口的位置、走向及增設集渣包等措施來改善充填效果,預防並消除鑄造缺陷的產生。

第三,根據3D模型進行模具總體結構設計。

模擬過程進行的同時我們可以進行模具總布置設計,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根據壓鑄機數據進行模具的總布置設計。

在總布置設計中確定壓射位置及沖頭直徑是首要任務。壓射位置的確定要保證壓鑄件位於壓鑄機型板的中心位置,而且壓鑄機的四根拉桿不能與抽芯機構互相干涉,壓射位置關繫到壓鑄件能否順利地從型腔中頂出;沖頭直徑則直接影響壓射比的大小,並由此影響到壓鑄模具所需的鎖模力的大小。因此確定好這兩個參數是我們設計開始的第一步。

(2)設計成形鑲塊、型芯。

主要考慮成形鑲塊的強度、剛度,封料面的尺寸、鑲塊之間的拼接、推桿和冷卻點的布置等,這些元素的合理搭配是保證模具壽命的基本要求。對於大型模具來說尤其要考慮易損部位的鑲拼和封料面的配合方式,這是防止模具早期損壞和壓鑄過程中跑鋁的關鍵,也是大模具排氣及模具加工工藝性的需要。圖4所示模具成形部分採用10塊模塊鑲拼結構。

(3)設計模架與抽芯機構。

中小型壓鑄模具可以直接選用標准模架,大型模具必須對模架的剛度、強度進行計算,防止壓鑄過程中因模架彈性變形而影響壓鑄件的尺寸精度。抽芯機構設計的關鍵是把握活動元件間的配合間隙和元件間的定位。考慮模架工作過程中受熱膨脹對滑動間隙的影響,大型模具的配合間隙要在0.2~0.3mm之間,成形部分的對接間隙在0.3~0.5mm之間,根據模具的大小及受熱情況選用。成形滑塊與滑塊座之間採用方鍵定位。抽芯機構的潤滑也是設計的重點,這個因素直接影響壓鑄模具的連續工作的可靠性,優良的潤滑系統是提高壓鑄勞動生產率的重要環節。

(4)加熱與冷卻通道的布置及熱平衡元件的選用。

由於高溫液體在高壓下高速進入模具型腔,帶給模具鑲塊大量的熱量,如何帶走這些熱量是設計模具時必須考慮的問題,特別是大型壓鑄模具,熱平衡系統直接影響著壓鑄件的尺寸和內部質量。快速安裝及准確控制流量是現代模具熱平衡系統的發展趨勢,隨著現代加工業的發展,熱平衡元件的選用趨向於直接選用的設計模式,即元件製造公司直接提供元件的二維和三維數據,設計者隨用隨選,既能保證元件的質量還能縮短設計周期。

(5)設計推出機構。

推出機構可分為機械推出和液壓推出兩種形式,機械推出是利用設備自身的推出機構實現推出動作,液壓推出是利用模具自身配備的液壓缸實現推出動作。設計推出機構的關鍵是盡量使推出合力的中心與脫型合力的中心同心,這就要求推出機構要具有良好的推出導向性、剛性及可靠的工作穩定性。對於大型模具來說推出機構的重量都比較大,推出機構的元件與型框間容易因為模具自重而使推桿偏斜,使之出現推出卡滯現象,同時模具受熱膨脹對推出機構的影響也特別大,因此推出元件與模框間的定位及推板導柱的固定位置是及其重要的`,這些模具的推板導柱一般要固定在把模板上,把模板、墊鐵及模框間用直徑較大的圓銷或方鍵定位,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熱膨脹對推出機構的影響,必要時還可以採用滾動軸承和導板來支撐推出元件,同時在設計推出機構時要注意元件間的潤滑。北美地區模具設計者通常在動模框的背面增加一塊專門的潤滑推桿的油脂板,加強對推出元件的潤滑。如圖5所示,動模框底部增加潤滑油板,有油道與推桿過孔相通,工作時加註潤滑油,可以潤滑推出機構,防止卡滯。

(6)導向與定位機構的設計。

在整個模具結構中導向與定位機構是對模具運行穩定性影響最大的因素,也直接影響到壓鑄件的尺寸精度。

模具的導向機構主要包括:合模導向、抽芯導向、推出導向,一般導向元件要採用特殊材料的摩擦副,起到減磨和抗磨的作用,同時良好的潤滑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個摩擦副間都要設置必要的潤滑油路。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特大型滑塊的導向結構一般採用銅質導套和硬質導柱的導向形式,配合以良好的定位形式,確保滑塊運行平穩,准確到位。

模具定位機構主要包括:動靜型間的定位、推出復位定位、成形滑塊及滑塊座間的定位、型架推出部分與型框間的定位等。動靜型間的定位是一種活動性質的定位,配合的准確性要求更高,小型模具可以直接採用成形鑲塊間的凸凹面定位,大型壓鑄模具必須採用特殊的定位機構,以消除熱膨脹對模具定位精度的影響,另外幾種定位結構是元件間的定位,是固定定位,一般採用圓銷和方鍵定位。成形鑲塊間的凸凹面定位,保證動靜型間定位準確,防止模具錯邊。

㈡ 如何計算注塑模具和壓鑄模具的價格

建議的估算項目和方法,供參考。考慮到競爭因素,可以適當減讓。
設計費(占銷售價的10%-30%)
材料費(依據實際)
機加工費(平均每台機床每小時約35元)
數控加工費(依據實際)
熱處理費(依據實際)
鉗工費(每工80-120元)
試模費(每工80-120元)
運輸費(依據實際)
工廠佔用費(約占銷售價的3%)
財務費(依據投入回收周期)
風險費(約占銷售價的5%)
稅金(增值部分的17%)
利潤(占銷售價的10%-20%)

㈢ 五金連續模具如何報價

1.工程模(單工序)算出展開,確定模板規格(長寬),估計用多大噸位,因為噸位與閉合高度有關。a.確定鋼板價格(光板要高點), A3,45#,cr12或SKD11或高速鋼的價格總體多少;b.確定線割費用,用周長*板厚求出線割面積,慢走絲0.26每平方毫米,快走絲0.005每平方毫米(深圳大約價),算出線割總價. c:淬火價,一般cr12,Df2每公斤6.7左右。至於別的自己去問。D,配件費用,一些導柱,銷釘價格,導正針,螺絲等啊,這些價格很透明的,很多五金配件部均有資料可查,不過那都是有折扣,照原價都低不少的,將這些費用加起來,得出總和,這些和的30%做為其它的利潤,加上前面的總和,基本上就能賺一點了,不過具體模具模具報價,以上只是我工作的一個台資的報價方法,主要這個價適合於起模和沖壓,如果只做模具一定要報高,賺不到產品錢,模具一定要高,還有一些較異常的模具,如數碼殼,旋切,馬達傳送模,連續拉深要報高一點,畢意有些所謂的技術含量. 還有的廠用長加寬乘以四,我認為不好,也有的廠用所有鋼板的價格乘以一個系數得出,還有的廠很細,算銑加工,車加工,鑽加工很多,不過我認為上面較好一點,相信很多同行有更好的辦法,不過,報的愈細,費的時間愈多,設計人員天天這樣,還做個屁事. 五金產品如何報價 現在有些個人開小型五金沖壓廠不懂產品報價,總以為用稱稱一下差不多就接下業務,我曾經在湖北沙市看見這種情況,一個保險門上的很簡單的配件,每月的單量很大,老闆覺得有賺的,直到最後才發現虧了許多,所有報價很重要,幾乎所有的設計師都會,我只是說給那些不懂的人藉以參考,以免貽笑大方 工序產品(非連續模沖壓): a.確認產品毛坯價格。第一套開料的料寬,步距,料厚,得出毛坯的重量,看目前這種材料的出售價格,算出一個產品的材料價格 b.確認沖制費,一個產品往往由多個工序構成,每個工序可能用不同噸位的壓機,現將不同噸位啤機沖制一次的價格列如下16T-0.06分,25T--0。08分, G35T--0。10,45T--0。12,60T--0。15,80T--0。20,110--0。25,160--0。30,200T-0.50,200T(雙軸)--0.60,250T(雙軸) --0.90,連續模,在以上的噸位上的沖制費要少,例如250T(雙軸)--0,50,以上價格僅是某個廠的標准,實際上客戶有時還要殺價 C。用材料費加上上面各個噸位的沖制費和就是總價,不過有時要考慮有時,生產中的廢品率高,同時別忘了產品往往有後處理,電鍍,刷紋啊,還有螺釘,螺柱啊,別忘了加上,免的虧本了。以上僅供參考,各位同仁勿笑> 模具價格計算 1.經驗計演算法模具價格=材料費+設計費+加工費與利潤+增值稅+試模費+包裝運輸費各項比例通常為: 材料費:材料及標准件占模具總費用的15%-30%; 加工費與利潤:30%-50%; 設計費:模具總費用的10%-15%; 試模: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3%以內,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5%以內; 包裝運輸費:可按實際計算或按3%計; 增值稅:17% 2.材料系數法根據模具尺寸和材料價格可計算出模具材料費. 模具價格=(6~10)*材料費鍛模,塑料模=6*材料費壓鑄模=10*材料費模具報價估計 1、首先要看客戶的要求,因為要求決定材料的選擇以及熱處理工藝。 2、選擇好材料,出一個粗略的模具方案圖,從中算出模具的重量(計算出模芯材料和模架材料的價格)和熱處理需要的費用。(都是毛胚重量) 3、加工費用,根據模芯的復雜程度,加工費用一般和模芯材料價格是1.5~3:1,模架的加工費用一般是1:1。 4、風險費用是以上總價的10%。 5、稅 6、設計費用是模具總價的10%。模具的報價策略和結算方式模具的報價與結算是模具估價後的延續和結果。從模具的估價到模具的報價,只是第一步,而模具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模具製造交付使用後的結算,形成最終模具的結算價。在這個過程里,人們總是希望,模具估價=模具價格=模具結算價。而在實際操作中,這四個價並不完全相等,有可能出現波動誤差值。這就是以下所要討論的問題。當模具估價後,需要進行適當處理,整理成模具的報價,為簽定模具加工合同做依據。通過反復洽談商討,最後形成雙方均認可的模具價格,簽訂了合同。才能正式開始模具的加工。 一、模具估價與報價、報價與模具價格模具估價後,並不能馬上直接作為報價。一般說來,還要根據市場行情、客戶心理、競爭對手、狀態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對估價進行適當的整理,在估價的基礎上增加10-30%提出第一次報價。經過討價還價,可根據實際情況調低報價。但是,當模具的商討報價低於估價的10%時,需重新對模具進行改進細化估算,在保證保本有利的情況下,簽訂模具加工合同,最後確定模具價格。 模具價格是經過雙方認可且簽訂在合同上的價格。這時形成的模具價格,有可能高於估價或低於估價。當商討的模具價格低於模具的保本價進,需重新提出修改模具要求、條件、方案等,降低一些要求,以期可能降低模具成本,重新估算後,再簽訂模具價格合同。應當指出,模具是屬於科技含量較高的專用產品,不應當用低價,甚至是虧本價去迎合客戶。而是應該做到優質優價,把保證模具的質量、精度、壽命放在第一位,而不應把模具價格看得過重,否則,容易引起誤導動作。追求模具低價,就較難保證模具的質量、精度、壽命。廉價一般不是模具行業之所為。但是,當模具的製造與製品開發生產是同一核算單位或是有經濟利益關系時,在這種情況下,模具的報價,應以其成本價作為報價。模具的估價僅估算模具的基本成本價部分,其它的成本費用、利潤暫不考慮,待以後製品生產的利潤再提取模具費附加值來作為補償。但此時的報價不能作為真正的模具的價格,只能是作為模具前期開發費用。今後,一旦製品開發成功,產生利潤,應提取模具費附加值,返還給模具製造單位,兩項合計,才能形成模具的價格。這時形成的模具價格,有可能會高於第一種情況下的模具價格,甚至回報率很高,是原正常模具價格的幾十倍,數百倍不等。當然,也有可能回報率等於零。 二、模具價格的地區差與時間差這里還應當指出,模具的估價及價格,在各個企業、各個地區、國家;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環境,其內涵是不同的,也就是存在著地區差和時間差。為什麼會產生價格差呢,這是因為:一方面各企業、各地區、國家的模具製造條件不一樣,設備工藝、技術、人員觀念、消費水準等各個方面的不同,產生在對模具的成本、利潤目標等估算不同,因而產生了不同的模具價格差。一般是較發達的地區、或科技含量高、設備投入較先進,比較規范大型的模具企業,他們的目標是質優而價高,而在一些消費水平較低的地區,或科技含量較低,設備投入較少的中小型模具企業,其相對估算的模具價格要低一些。另一方面,模具價格還存在著時間差,即時效差。不同的時間要求,產生不同的模具價格。這種時效差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一付模具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價格; 二是不同的模具製造周期,其價格也不同。 三、模具報價單的填寫模具價格估算後,一般要以報價的形式向外報價。報價單的主要內容有:模具報價,周期,要求達到的模次(壽命),對模具的技術要求與條件,付款方式及結算方式以及保修期等。模具的報價策略正確與否,直接影響模具的價格,影響到模具利潤的高低,影響到所採用的模具生產技術管理等水平的發揮,是模具企業管理的最重要的,是否成功的體現! 四、模具的結算方式模具的結算是模具設計製造的最終目的。模具的價格也以最終結算到的價格為准,即結算價。才是最終實際的模具價格。 模具的結算方式從模具設計製造一開始,就伴隨著設計製造的每一步,每道工序在運行、設計製造到什麼程序,結算方式就運行到什麼方式。待到設計製造完成交付使用,結算方式才會終結,有時,甚至還會運行一般時間。所有設計製造中的質量技術問題最終全部轉化到經濟結算方面來。可以說,經濟結算是對設計製造的所有技術質量的評價與肯定。結算的方式,是從模具報價就開始提出,以簽訂模具製造合同開始之日,就與模具設計製造開始同步運行。反過來說,結算方式的不同,也體現了模具設計製造的差異和不同。結算方式,各地區、各企業均有不同,但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也形成一定的規范和慣例。 按慣例,結算方式一般有以下幾種: (1)「五五」式結算:即模具合同一簽訂開始之日,即預付模具價款50%,餘50%待模具試模驗收合格後,再付清。這種結算方式,在早期的模具企業中比較流行。 它的優缺點有以下: 1)50%的預付款一般不足於支付模具的基本製造成本,製造企業還要投入。也就是說,50%的預付款,還不能與整付模具成本運行同步。因此,對模具製造企業來說存在一定的投入風險。 2)試模驗收合格後,即結算餘款。使得模具保修費用與結算無關。 3)在結算50%餘款時,由於數目款項較多,且模具已基本完工,易產生結算拖欠現象。 4)萬一模具失敗,一般僅退回原50%預付款。 (2)「**」式結算:即模具合同一簽訂生效之日起,即預付模價款的60%,餘40%,待模具試模合格後,再結清。這種結算方式與第一種結算方式基本相同。只不過是在預付款上增加10%。這相對於模具製造企業有利一點。 (3)「三四三」式結算:即模具合同一簽訂生效之日,即預付模價款的30%,等參與設計會審,模具材料備料到位,開始加工時,再付40%模價款。餘30%,等模具合格交付使用後,一周內付清。這種結算方式,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這種結算方式的主要特點如下: 1)首期預付的30%模價款作為訂金。 2)再根據會審,檢查進度和可靠性,進行第二次40%的付款,加強了模具製造進度的監督。 3)餘款30%,在模具驗收合格後,再經過數天的使用期後,結算餘款。這種方式基本靠近模具的設計製造使用的同步運行。 4)萬一模具失敗,模具製造方,除返還全部預付款外,還要加付賠償金。賠償金一般是訂金的1-2倍。 (4)提取製件生產利潤的模具費附加值方式:即在模具設計製造時,模具使用方,僅需投入小部分的款項以保證模具製造的基本成本費用(或根本無需支付模具費用)。待模具製造交付使用,開始製件生產,每生產一個製件提取一部分利潤返還給模具製造方,作為模具費。這種方式,把模具製造方和使用方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形成利潤一體化,把投資風險與使用效益緊密地聯系起來,把技術與經濟、質量與生產效益完全地掛鉤在一起,這樣也最大限度地體現了模具的價值與風險。這種方式是目前一種橫向聯向的發展趨勢。其主要特點是:充分發揮模具製造方和模具使用方的優勢,資金投入比較積極合理。但對於模具製造方來說,其風險較大,但回報率也較為可觀。模具的結算方式,還有很多,也不尺相同。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努力使模具的技術與經濟指標有機地結合,產生雙方共同效益。使得模具由估價到報價,由報價到合同價格;由合同價格到結算價格,即形成真正實際的模具價格。實行優質優價。努力把模具價格與國際慣例接軌,不斷向生產高、精、優模具方向努力,形成共同良好的、最大限度的經濟效益局面。這是模具設計製造使用的最終目標.

㈣ 鋁合金壓鑄件,如何報價

鋁合金損耗為為8點,鋅合金為5點,材料費是市場的原材料價格,合模費由1分/每噸到2分/噸

㈤ 如何管理及保養壓鑄模具

第一,建立模具檔案,做好相關准備。
1,每一套模具在入廠時都要建立起一份自己的完整使用記錄,從而保證以後的維護和保養都有重要依據。
2,對於模具管理人員而言,模具自入廠以後每一部分的結構配件都必須要詳細記入檔案,並且根據需要,將模具裡面的易損部分列出,提前准備配件,並對這些配件制定嚴格的最低庫存量,以備不時之需。
3,給模具在做履歷卡的同時有必要在模具本身刻上永久性標記,易於分辨。這樣只要不傻的人都不會造成裝錯模具的鬧劇。
4,如果附帶有油缸抽芯器的模具,必須盡快給其配上快換接頭,以免每次拆裝時從油缸里漏出油引起不必要的浪費。
5,提前制定模具管理規定,對員工進行系統培訓,切實的執行下去。
第二,模具在生產的過程中要學會保養。
1,模具冷卻系統的正確使用。
2,模具在開始生產的過程中必須對模具進行預熱,防止在冷的模具突然遇到熱的金屬液而導致龜裂紋的出現。
3,對模具分型面進行及時的清理。
4,如果模具配備有中子控制,則注意絕對禁止壓鑄機與模具之間的信號線有接頭現象。
第三,模修人員做好相關保養與維護。
1,模修人員在維護,維修,保養的過程中必須要掌握一個原則,絕對不允許私自更改模具的尺寸。
2,根據本公司《模修維護保養管理規定》切實做好維護保養工作。
3,對於易損件比如頂桿,型芯等應仔細檢查,有沒有彎曲,裂痕等,如果有及時更換。
4,拋光模具需要補充一點,哪兒有粘鋁,哪兒有積碳就拋光哪兒,盡量減少因為拋光而造成的對模具所造成的磨損。
5,應對模具所有運動的部位,和結合部位,螺釘等做潤滑和防銹處理。
6,模具管理人員隨時監督保養狀況,注意其它的管理細節。做好保養維修記錄以備查詢。
模具的保管應做到台帳,圖紙,檔案等的一致性,模具不能拆開存放,避免零件的丟失,長期不使用的模具定期做防銹處理。新模具在規定的時期內盡量做去應力處理,以延長其使用壽命。

㈥ 壓鑄模具估價方法依據是什麼

一般按照製作壓鑄模具所使用材料的10倍左右成本來計算,壓鑄模具結構的復雜程度、模具的大小、精度的高低,材料的成本的大小等因素來計算。

㈦ 鋅合金壓鑄模具如何降低生產成本

鋅合金壓鑄模具生產的過程中要想降低成本,我認為裕華盛的思路可以參考,降低成本第一個首先要選擇先進的壓鑄機,再者是確定合適的壓鑄工藝參數,最後是一定要正確的選擇原材料,這三個方面一個都不能忽略,否則沒辦法在大大提高質量的同時降低成本。

㈧ 提高壓鑄模具壽命的措施

提高壓鑄模具壽命的措施

致使壓鑄模失效的主要原因是:①熱脹冷縮的交變應力,長期頻繁的反復循環,在模具表面出現熱疲勞龜裂紋;②由於熱應力及機械應力引起的模具整體開裂、破損;③在壓射力和熱應力的作用下,模具會在強度最薄弱處萌生裂紋,使型腔碎裂;④化學腐蝕、機械磨損、沖刷侵蝕、熔損侵蝕造成的模具侵蝕;⑤受到鎖模、插芯壓力和充填壓力作用使模具產生的塑性變形。這些模具失效缺陷出現的原因是復雜多樣的,下邊從實際應用方面探討一些提高壓鑄模具壽命的措施。

1 壓鑄模具材料的選用

為提高熱沖擊韌度,目前常用的H13鋼的化學成分純凈度要求為:優級鋼S 含量(質量分數,下同)要小於0.005%;超級H13 鋼要求S 含量小於0.003%;P含量小於0.015%。鋼的晶界無共晶碳化物夾雜,大塊狀的共晶碳化物和雜質強度極小,不能抵抗熱疲勞,降低了鋼材的塑性,是龜裂發生的起源點。要使用電渣重熔爐的精煉鋼,它不僅純凈度高,還具有組織緻密、優良的熱疲勞抗力、抗熱裂性好、優良的韌性及塑性,優良的拋光性、較好的異向同性等性能。鋼材的均一性要求材料的組織要均勻,鋼坯具備任意方向力學性能同性,不要有縱、橫、深方向的性能差異。

正確選用模具材料,採用高強度合金材料可以提高模具使用壽命。優選用瑞典8407、德國2344、美國H13 (4Gr5MoVlSi)、日本SKD61 材料。日本日立的DAC55、ZHD435 在高硬度時有很好的韌性及抗高溫強度,模具壽命也很高。

2 壓鑄模具的熱處理

採用不同的熱處理工藝會使壓鑄模品質性能不一樣。H13 模具鋼的熱處理工藝和熱處理後的金相組織應參照北美壓鑄學會(NADCA 207—2003)的規定。建議由模具鋼材生產商負責模具的熱處理,避免因為材料和熱處理的廠家不同而引起品質不同。

H13 鋼採用高壓液氮氣冷高真空爐淬火為好,可以有效防止模具表面的脫碳、氧化、變形和開裂。把淬火溫度升高到1020~1050℃,根據模塊材料的尺寸大小,和各個零部件要求的強度和韌性,適當控制溫度和保溫時間,使合金碳化物充分溶人奧氏體,這樣可以減少模具因熱處理碳化物溶解不充分,殘留在晶界之間而造成的模具龜裂。但要注意鋼的臨界點Acl和Ac3及保溫時間,防止奧氏體粗化。淬火後用不同溫度分3 次回火,特別注意回火的效果,如果還要進行氮化處理,可以減少一次回火處理。

模具加工時產生的切削應力、電火花放電變質層的應力、和壓鑄時產生的熱疲勞應力,可以通過退火來減輕或消除。模具應定期退火處理消除應力:第一次去應力退火應安排在淬火之前(退火溫度700~750℃),第二次去應力退火應安排在試模合格後的量產之前,再在壓鑄1 萬模、3 萬模時各退火處理一次,氮化一次可以代替一次退火處理。對H13 鋼退火消除應力的溫度比淬火時最後一次回火的溫度低20~40℃,保溫時間為1.0~1.5 h。

合理選擇模具的硬度(HRC),美國AISI H13 ESR類材料用於壓鑄模具,如果硬度偏低,易出現粘模和早期龜裂,如果硬度太高又可能開裂,所以一般建議:鋅合金壓鑄模硬度(HRC)為47~52;中、小型的鋁、鎂合金壓鑄模為46~48;尺寸大的鋁、鎂合金鑄件和比較厚或形狀復雜件的模具,應適當降低硬度(HRC)為44~46。日立的DAC55、ZHD435 及一勝百的DIEVAR鋼在高硬度時有很好的韌性及高溫強度,應用時硬度(HRC)可以比H13 提高2~4。

對壓鑄模的型腔表面容易出現粘模的部位和所有的型芯,應選用氮化、碳氮共滲等表面強化處理,以減少粘模或侵蝕。目前使用日本的KANUC 處理的比較多。如需氮化,型面的氮化層總深度應低於0.2~0.3mm,應根據鑄件壁厚由厚到薄控制在0.04~0.08mm,且應無化合物白亮層,防止過厚的白亮層碎裂後引起模具龜裂。對容易粘模部位的零件,可以每壓鑄1~2 萬模進行一次氮化等表面處理。當模具壓鑄8~10 萬模次之後,由於硬度降低容易出現粘模時,也可以進行氮化處理。每次退火和氮化之前、後都要對模具表面進行拋光處理。為防止模具型腔在量產之前出現氧化銹蝕,在試模合格後,應對模具進行530~560℃保溫1.5~2.0 h 的`預氧化熱處理。

3 壓鑄模具的設計

壓鑄件壁厚應盡量均勻(一般小件厚度為2.5±1mm,中件厚度為3.0±1 mm,大件厚度為4.0±1mm),稜角過渡要有圓角或斜坡以減小應力集中,可使用筋條結構消除鑄件形成的熱節。過厚的壓鑄件內部組織晶粒粗大,會形成氣孔、縮松、氧化、內部裂紋,並伴隨有應力源產生,以致其強度和耐用性能會低於加強筋輔助結構形成的產品。

模具的易龜裂部位和易損傷部位盡量採取鑲件結構,損壞後便於維修和更換。但成型零件上的鑲拼孔,包括型芯孔至模具的邊緣或附近的另一孔的距離不要太小,並且鑲拼孔的內角要有較大的圓倒角,以免成為模具早期龜裂的薄弱部位。

提高模具設計剛性,要分析模具型腔各個部位的受力情況。型腔受到的力有合金液充填時的壓力、脹型力、沖擊力,還有脫模時的拉力、摩擦力,溫度高低變化產生的熱應力,開合模、抽插芯時受到的壓力、拉力、預緊力等。設計時要使模具中各組件、各部位都具有足夠的厚度、寬度,使模具有足夠的剛性以承受各種應力。還要使這些受力達到適當的平衡(這一點很重要),以防止模具變形、開裂。製造時注意模具的細薄截面、模塊的凹角根部是模具出現斷裂的敏感部位,要保證其配合精度,如果模塊配合的預緊力過大,它會把合模力集中到一點上,這是模具出現大面積斷裂的主要因素。

為了較好的預防模具出現整體變形。正確設計模具型腔的受力中心位置,使其盡量靠近壓鑄機的受力中心。動模背後的兩個墊塊要盡量支撐在模具的型腔鑲塊上,不要只支撐在型腔鑲塊外的套板上;動模背後中間的支撐柱或支撐塊的支撐面積要足夠大,否則會使支撐塊的端面(甚至使壓鑄機的模具安裝板面),容易被壓變形而失去支撐的效果。

模具上有凹角的部位容易產生應力集中。產品轉角處盡量要有較大的過渡圓角,避免出現窄而深的凹角、凹槽。鋁、鎂合金壓鑄模具的型腔轉角半徑應大於1.0 mm,表面粗糙度要小,避免圓角處早期開裂。在內澆口附近,盡量加大圓角半徑,能夠較好的延緩模具早期龜裂紋的出現。合理選用鑲塊、活動滑塊組合結構,避免模塊上出現較銳的尖角;並使鑲拼接觸密封面的結合面積要比較大,要使滑塊出現退讓時,也不會出現鋁水從密封面竄入到滑塊的導滑槽里;為防止運動卡滯,滑塊的側面使用斜面配合。

正確設計澆注系統,設計內澆口的位置和充填流向時,盡量防止高速充填的鋁水正面噴射沖擊到型壁或型芯。設計內澆口截面大小時,如果選用的壓射充填速度太高,有大量的動能減速後轉變成熱能傳遞到模具上,使模具溫度升高,促使模具出現粘模、龜裂、沖蝕缺陷。壓鑄鋁水的最大充填速度不應超過56m/s,充填速度以≤46 m/s 為好。設計內澆口的厚度時,在保證產品表面品質的情況下,還是選用厚而大一點的內澆口為好,這樣可以增加流量,又不增加對模具的沖擊力。

要正確選擇各組件的配合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因模具受熱不均勻和膨脹不均勻,會使配合公差產生變化,會使部件運動失靈而導致模具表面損傷,也會使動、定模套板之間的合模間隙增加,引起飛邊和飛料。為防止飛料,在分型面上,動、定模型腔鑲塊平面應比動定模套板平面略高,一般在0~0.080 mm 范圍內,特別要求緊密合模後,動、定模套板的間隙要在0.030~0.100mm 范圍內。在套板上的排氣道最淺處的深度為0.12~0.15 mm,它一定要包括合模後動、定模套板的間隙。只有這樣才能防止飛邊、飛料和粘模。盡量讓套板各部位的分型面與模塊的分型面一致,從模塊到套板一樣平齊,減少分型面的台階,便於排氣和防止飛邊粘模。

盡量不要在內澆口附近的型腔平面上設置產品的字樣、標記和頂桿。這些都會引起模具過早的龜裂,也會使字樣標記過早的變得不清晰。

盡量利用-Q2圖,使模具能夠很好的與壓鑄機進行匹配,提高產品的合格率和生產效率,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

4 壓鑄模具的冷卻和加熱系統的設計

為了能夠調控模具溫度,防止模具變形和龜裂,一定要給模具設計冷卻、加熱溫控系統。通常在模具模塊的內部開設(6~12)mm孔徑的管道,在型芯和模塊中開設(3~12)mm 冷卻孔,通水進行冷卻,通熱油進行加熱。在沒有模溫機的壓鑄廠,也可以使用電加熱管(要控制發熱溫度≤400℃) 和測溫儀置λ模具,進行自動加熱來預熱模具。

在型腔模塊的背面,加工出(6~8)mm 的孔,此孔要距離型腔表面(25±5)mm,要距離冷卻水或加熱油通道在50 mm 以上,插入熱電偶連接在壓鑄機的測溫儀器上。

在模具的橫澆道、分支澆道、內澆口附近,在鑄件厚壁處的型腔、型芯等模具吸收熱量比較多的部位要通水冷卻。對薄壁處的型腔,對遠離內澆口的滑塊抽芯,和模具型腔的一些吸收熱量少、散熱快的部位,要設計用熱油或用電加熱管加熱模具。一般通入的熱油溫度為200~350℃。注意模具的冷卻水通道距離模具表面或模具轉角要有足夠的距離,以避免這些部位的型面出現早期龜裂或開裂。

模具每個進水管接頭要有開關,能控製冷卻水的流量,以便調節模具各部位的溫度。冷卻水管道里出現的銹蝕和集垢,會影響模具的冷卻效果,要及時清除。模具外接的管道和接頭建議使用銅材和不銹鋼材質,以防生銹後堵塞管道。

5 壓鑄模具的製造加工對模具壽命的影響

模具製造的尺寸精度和配合精度要高,密封接觸的配合面,必須密封配合,密封接觸的面積要大,防止鋁液鑽入。盡量避免人為因素造成的燒焊修補處理,因模具燒焊修補過的部位,很容易出現龜裂。

電脈沖放電加工後的型腔表面會產生出一個變質層,這一層的化學成分、金相組織、力學性能( 強度、硬度、韌性) 等都發生了改變,變質層又硬又脆,並有應力和大量的微裂紋,會引起模具早期龜裂;電脈沖或線切割放電精細加工時,應盡量採用低的電流及高的頻率,以減小模具表面的過燒深度。使用好的電火花專用油液,可以起到沖洗、冷卻、潤滑、絕緣、防電離和減輕變質層的作用。放電時浸油比沖油能更好地減輕變質層。無論變質層深淺,它在模具表面均有極大的應力,若不消除其白亮層和殘余應力,在使用過程中,模具表面就會較早的產生龜裂、沖蝕和開裂。

模具型腔精加工時,走刀量要小,不要留下刀痕,必要時需留下打磨拋光的餘量。模具型腔的所有表面,即使沒有留下加工刀痕的表面,都要進行一次打磨拋光,用以消除刀具加工或放電加工產生的硬化層和白亮層。但要注意,打磨時不要讓模具局部過熱,以防燒傷模具表面和降低模具的硬度。消除硬化層、白亮層和去除應力的方法有:①用油石打磨、研磨拋光、化學溶蝕去除;②噴 玻 璃丸的方法既可以去除表面熔化凝固層,消除殘余拉應力,還可以形成壓應力,是目前延緩龜裂的好方法;③在不降低硬度的情況下,低溫回火也可大幅度降低模具的表面應力。模具型腔表面拋光時,粗糙度要以產品而定:①薄壁、表面要求光亮的產品表面位置,型腔表面要適當拋光,表面粗糙度Ra 為0.2~0.4μm;②厚壁、表面要求一般的產品表面處,型腔表面可拋光,表面粗糙度Ra 為0.4~0.8μm;③一般不要求拋光為鏡面,要使脫模劑能在模具表面均勻附著,但刀痕一定要拋光,以免模具過早的出現龜裂;④要注意交叉打磨,模具表面打磨過的痕跡,不要有明顯的打磨方向。

6 壓鑄工藝和生產操作對壓鑄模具壽命的影響

增加壓鑄鋁合金中的鐵含量,可以有效地減輕粘模程度,一般要求鋁合金的鐵含量≤1.5%,實際生產中鋁水的鐵含量控制在0.65%~0.90%范圍內為好。在壓鑄過程中鋁液溫度波動應在±10℃之內,ADCl2鋁合金春、秋季澆注溫度建議小於660℃,冬、夏季溫度可以上下變化10℃,這樣可以消除季節性的缺陷。模具內澆口附近容易龜裂、侵蝕,遠離內澆口的部位不容易龜裂、侵蝕,這主要是因為在內澆口附近,高溫的鋁水傳遞給模具的熱量比較多,致使模具溫度比較高。所以在不影響產品品質的前提下,應盡量降低鋁水的澆注溫度。

在滿足成形情形下,盡量使用比較低的低速壓射速度和高速壓射速度。充填速度過高會造成粘模、沖蝕、龜裂;當低速壓射速度較高使金屬液包裹較多的氣體時,氣體在高速壓射進入型腔中的低壓區會膨脹,氣體膨脹產生爆破,氣體帶動鋁液以很高的速度沖擊、侵蝕型腔表面,造成型腔表面氣蝕缺損(這種氣蝕在溢流槽澆口處也會出現),被氣蝕的表面也會有裂紋產生。

在滿足成形良好的條件下,盡可能選用較小的壓力。可以觀察殼形和圓形產品,在模具壓鑄幾萬模之後,在產品同一部位的外表面比內表面龜裂紋大出很多,這說明在相同的條件之下,模具受到鋁液包裹擠壓與膨脹拉伸的力量方向不同,致使模具出現龜裂的缺陷大小相差很大;特別是在模具型腔的凹角處,拉伸和熱應力都會集中在這里,凹角處會過早的出現龜裂和開裂裂紋;而在模具的凸角和型芯表面受到擠壓和熱沖擊力,雖然會出現粘模,但出現應力集中情況很小,模具不容易出現龜裂。可見鋁液壓力的大小和受力方向對模具龜裂的影響是很大的,有時為了配套不容易出現龜裂模塊的壽命,可以採用比較好的模具材料或熱處理的方法,來提高容易龜裂模塊的壽命。

壓鑄時模具表面溫度由100℃上升到610℃,比200℃上升到610℃容易引起龜裂,表面溫度由200℃上升到680℃,比200℃上升到610℃更容易引起龜裂;模具在500℃以上保持6 s比保持3 s也是更容易引起龜裂,所以一定要使模具承受的溫度低、溫差變化量比較小、處於高溫的時間短。一般產品壓鑄開模後的2~3 s時測量模具表面的溫度(或用熱電偶測量模具內部溫度) 應不高於澆注的合金液溫度的40%~45%,即鋁合金模具溫度應小於320℃,以200~280℃為好。合模時模具表面的溫度應不低於合金澆注溫度的20%,一般以130~210℃為好。

壓鑄鋁合金模具預熱至180~300℃再澆注壓射,比用鋁液直接澆注壓射來預熱模具,能延緩模具表面龜裂紋的出現。因為用鋁液直接澆注壓射來預熱模具,模具表面承受到的溫度差比較大。模具預熱後壓鑄的前10~20 模鑄件,要使用低速壓射,以減小鋁液與模具接觸的緊密程度,降低熱量傳遞給模具的速度,達到緩慢加熱的目的。

壓鑄操作時均勻噴塗脫模劑,可以減輕鋁液對模具的粘模和磨損。為了防止脫模劑對模具激冷,冬天對水基脫模劑要預熱到20~30℃為好。噴脫模劑要形成霧狀,噴嘴應距型面(20±10)cm,斜向模面角度15°±5°的效果最好。不可噴塗過多脫模劑,噴塗時間控制在0.5~2.5 s 之間;禁止噴灑、澆灌式的噴塗,以防對模具表面急速的激冷。可以採用動、定模多次交換噴塗的方法,以減小激冷的速度。另外,鑄件頂出後,要在頂桿頭部噴塗上塗料得到潤滑之後再退回,以防頂桿運動卡滯。

對許多模具,常用噴 玻 璃丸、陶瓷丸或用微電脈沖打磨加粗模具某些部位的粗糙度,甚至在模具表面修出間隔在0.5~1.5 mm細小的網狀筋條。這樣不僅能防止龜裂延長模具壽命,還能減小鋁液的流動速度,消除產品表面的冷隔和花紋;能提高模具表面的吸熱速度,使產品表面急速凝固,又因模具表面快速吸熱增加了模具表面的溫度,加快塗料和水的揮發,消除水的殘留,能防止鑄件出現氣泡和發黑。

7 壓鑄模的使用和維護保養

模具在安裝時,動、定模每半模至少要安裝6 個壓板螺栓,如果每半模只安裝4 個壓板螺栓,只要有一個螺栓松動,其他3 個螺栓受力嚴重失衡,螺栓就會很快被拉變形或拉斷,甚至會出現模具被拉而掉下來的事故。

壓鑄過程中,要及時打磨拋光模具型腔的粘模痕跡,但要注意不要用硬的工具鑿傷或敲傷模具。當模具型腔表面粗糙度變大後,要進行很好的拋光處理。當產品全部或部分粘模在模具型腔里時,要由有經驗的模具修理人員來處理,以防壓鑄工處理時損壞模具。

每班給模具滑塊、導柱、頂桿塗一次潤滑油,每班檢查疏通模具的冷卻水通道,使其暢通和密封。每班觀察模具的分型面和滑塊的密封配合情況,對模具的飛邊和披縫一定要早發現、早修理,以防其致使模具出現嚴重的壓傷、凹陷、變形及飛料的缺陷。

當模具停產不使用時,最好在壓鑄最後一模之後,不要給模具再噴刷塗料,如果已經噴塗了塗料,也要用壓縮空氣吹乾凈模具表面和深腔里的殘留水分,以防模具生銹。每批生產完成後,或在每生產一萬模時,要對模具進行維護保養。每次保養時,需塗紅丹粉檢查模具的變形和密封配合情況,消除間隙防止飛料,消除模塊或滑塊受力不均衡,防止模塊壓壞、爆裂。保養後要給模具型腔、抽芯滑塊、頂桿、導柱,分型面等塗防銹油。

模具已經出現小范圍的沖蝕、掉塊、缺損、裂紋缺陷後,在不能做成鑲件更換時,只有給模具用氬弧焊修補。為有效地防止壓鑄模具焊補後容易出現龜裂,焊補時首先要選用模具鋼材製造廠家指定使用的氬弧焊焊條,並注意區分在模具淬火處理前後使用的焊條規格有可能不一樣。對模具進行氬弧焊之前,先要把模具龜裂等缺陷修磨掉呈現出金屬基體,使用電熱爐預熱模塊達到300~450℃(若使用乙 炔 氧焊的火焰慢慢烘烤預熱模具,由於預熱的范圍小,不一定達到要求的溫度范圍,溫度也不均勻,對防止焊補後出現龜裂沒有明顯的效果。)並把表面清理干凈之後再進行氬弧焊,防止焊補時出現氣孔;當模具溫度高於475℃時要停止焊補,讓模具降溫後再焊;焊接時注意,一定要隔行焊補,不要一行挨一行焊補,這樣可以較好的降低焊接時產生的升溫和應力。淬火之後的焊補,再在低於淬火回火溫度以下20~50℃,保溫2~3h 去應力退火(淬火之前的焊補,退火溫度是750℃)這樣可以很好的消除焊接時產生的應力。

對於模具表面粘附的塗料燒結集碳,除用油石和砂紙拋光外,用氣動噴投 玻 璃丸或噴陶瓷丸的方法,不僅能均勻有效的清除掉集碳,還不影響模具的尺寸精度。

;

㈨ 壓鑄模怎麼計算價錢的

我也是做設計的,模具材料,零件精度和工藝要求,零件外形大小(長寬高),以上方面決定模具價格,一般都是要和模具廠商談的,價格變化不會很大;還有設計時要考慮對壓鑄設備的要求(行程,壓力等),壓鑄設備的選擇對以後的生產成本影響要比模具費用高哦。

㈩ 壓鑄件怎樣報價

有色壓鑄件加工價格計算辦法

1 范圍

本辦法規定了有色壓鑄件加工價格的計算水平、項目和方法。

本辦法適用於有色合金壓鑄件的加工。

2 本辦法採用分項核算,集中報價的方式,以達到費用計算精確、合理。

3 有色壓鑄件加工價格

3.1 採用來料加工方式生產的壓鑄件加工價格按公式(1.)計算

公式(1.):

加工價格=基本合模費+熔煉費+復雜件加價額+特定要求件加價額

3.1.1 基本合模費水平(見表1)

表1.基本合模費 單位:元/模

壓鑄機(噸)

銅合金

鋁合金

鋅合金

25噸以下

1

0.8

25~50

1.5

1.2

1.

60~100

3

1.5

1.2

115~180

5

2

1.5

250~300

7

3

2

350~450

12

5

5

500~560

8

8

600~700

12

12

800

18

18

1000

20

1250

25

1600

40

2000~2200

65

2500~2800

90

3000以上

120

3.1.2 熔煉費水平 (見表2)

表2. 熔煉費 單位:元/kg

鑄件類別

銅合金

鋁合金

鋅合金

熔煉費

天燃氣

集中熔煉

0.55

0.3

熔煉

0.7

0.4

水煤氣

0.5

0.25

柴油

集中熔煉

0.65

0.35

熔煉

0.9

0.45

電爐

0.6

焦碳

1元/kg

0.6

0.4

3.1.3 復雜件加價水平 (見表3)

表3. 復雜件加價額

項 目

加 價 規 定

(1)壓鑄件模具結構

用斜銷滑塊的

壓鑄件規格

180T以下

250~700T

800以上

斜銷滑塊加價

0.4元/塊

0.6~1元/塊

2元/塊

(2)壓鑄件模具結構

用液壓抽芯的

液壓缸規格

≤2T

>2~≤5T

>5~≤10T ≤10T

液壓抽芯加價

0.6元/只

0.8~1元/只

1.2~1.5元/只 2元

(3)壓鑄件需安放嵌件的

安嵌件只數,每隻安放費加收0.5元(增加了工序,降低了生產效率)

(4)形狀復雜並難以成形

視情況可加收10~50%的復雜費(以基本合模費為計算依據)(增加了模具成本、生產難度、質量控制難度、模具故障率升高,生產效率降低)

3.1.4 特定要求件加價水平 (見表4)

表4.特定要求件加價額

項 目

加 價 規 定

耐壓件、受力件、裝飾性表面等特定要求

單項加收復雜費10~30%(以基本合模費為計算依據)

3.2 採用包工包料方式生產的壓鑄件加工價格按公式(2)計算

公式(2):

加工價格=基本合模費+熔煉費+復雜件加價額+特定要求件加價額+壓鑄件材料價格

3.2.1 基本合模費、熔煉費、復雜件加價額、特定要求件加價額,按 3.1.1、3.1.2、3.1.3、3.1.4 執行。

3.2.2 壓鑄件材料價格水平按下列公式(3)計算

公式(3):

壓鑄件材料價格=材料單價×材料耗用定額+管理費及利潤。

3.2.2.1 自配合金

材料單價按訂貨時A。。鋁,0#鋅的市場價加上其合金鋁的加工費(不同鋅,鋁合金收取不同的加工費),但銅合金材料單價則按1# 銅與0# 鋅市場價與其配比再加上加工費,鎂的市場價加上加工費。

3.2.2.2 購標准合金錠

材料單價按訂貨時合金錠價格

3.2.2.3 材料耗用定額按公式(4)計算

公式(4):

材料耗用定額=壓鑄件凈重+(壓鑄件凈重+澆鑄系統重量)×損耗率。

1. 澆鑄系統重量為壓鑄件凈重的0.2~0.8 (視工件情況而定)。

2. 損耗率:銅合金鑄件7%,鋁合金鑄件5%,鋅合金鑄件6%,鎂合金鑄件3%。

3.2.2.4 管理費及利潤按壓鑄材料成本8%左右計算。(根據鑄件付款時間而訂)

4 鎂合金壓鑄件加工價格,參考鋁、鋅合金壓鑄件加工價格上浮30% 。

5 本辦法第3條規定的壓鑄件加工價格,不包括試模費用。委託方提供模具需試模者,按模具復雜程度雙方面議試模費用。

6 壓鑄件需表面噴砂、拋丸處理,表面塗覆、鈍化、電鍍處理,用承製廠制具生產的需另行增計相應加工費用。

7 委託方要求按爐、按件澆注試棒進行理化試驗和其它特殊試驗項目的,需另行增計相應費用。

8 壓鑄件需金屬切削加工(包括大型件切割澆口廢邊)按機床實耗台/時定價計費。

9 用委託方的模具生產,在生產過程中,模具需要修理時,其小修費用由承製廠負擔,大、中修費用按實向委託方計收。

10 委託方自備壓鑄模,但在設計上有缺陷,因此造成工藝加工困難,需增計延誤工時費用,(或由委託方承擔修改模具費用)。

11 需要工位器具或包裝包紮才能發運的壓鑄件,其工位器具、包裝包紮費用由委託方負擔。

12 本價格中的加工價格允許上下浮動幅度20% 。

13 對訂貨批量大有長期定點協作關系的用戶,經過雙方協商實行優惠價。

14 委託方要求採用非壓鑄合金生產壓鑄件時,其壓鑄件加工價格可以上浮20% 。

15 委託方要求對所生產的壓鑄件進行熱處理等特殊工藝時,其壓鑄件加工價格可以上浮數倍以上。

16 另需考慮所有影響生產效率和生產成本的因素,適當浮動價格。如壓鑄件壁厚較厚,需要較長的開模時間,降低生產效率,價格應適當上浮;模具設計時不可避免的大抽芯使噴塗機械手不能正常工作需手工噴塗的,對工人的操作水平及熟練度要求較高,生產效率降低,也應適當上浮價格;原材料價格每一時期都在不停變化,供需雙方應商定原材料價格上下浮動在一定范圍內鑄件價格不變,超出部分需要及時調整,或是按每時期的原材料價格動態計算鑄件價格;以及由於人工成本的提高,以及各種原輔材料價格的變化而變化。

17 各位朋友,因小弟我是做五金的,剛從事這個行業,關於壓鑄件這一塊有些不懂的東西,麻煩各位幫忙告訴我下以下是什麼意思。

18

19 1、 現ACD12鋁錠:20.5元/KG

20 2、 壓鑄費:180T 2.0元/啤 ; 250T 2.5元/啤 ; 400T 4.0元/啤; 500T 5.0元/啤;650T 6.5元/啤;800T 8.0元/啤; 1250T 18.0元/啤。

21
上面的180T,250T還有什麼啤的啊,這些是什麼意思啊。望各位相告,

閱讀全文

與壓鑄模具如何合理保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核電焊接自動化發展如何 瀏覽:592
鋼板是一種什麼材料 瀏覽:465
管理器模具塑形美體內衣要怎麼穿 瀏覽:846
南京哪裡有做CNC模具加工的 瀏覽:918
雲頂之弈怎麼和鋼鐵 瀏覽:702
手機表面的鋼板是什麼原因 瀏覽:7
鋼板預埋套什麼定額 瀏覽:518
丹東基坑護欄網多少錢 瀏覽:339
不銹鋼生活水箱漏水如何處理 瀏覽:293
溫州哪裡有賣鋁合金船的 瀏覽:656
錫絲和銅電源怎麼焊接 瀏覽:463
腳後跟鋼板取出後多少天走路 瀏覽:963
為什麼麥飯石材質是鋁合金 瀏覽:683
玻璃鋼化條件 瀏覽:603
盤圓65鋼筋一件多少噸 瀏覽:405
不銹鋼該如何清洗干凈 瀏覽:562
常用模具鋼共有多少種型號 瀏覽:430
廣聯達鋼筋中暗梁怎麼畫 瀏覽:789
304蜂窩不銹鋼鍋內發黃了怎麼清洗 瀏覽:509
焊接電弧正反接法有什麼實際意義 瀏覽: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