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模具滲氮過後表面有一層黑的用什麼可以洗白 ,好拋光
直接把模具氮化成灰白色的,就好拋光了,重慶鼎星滲氮表面處理有限公司為你解答
㈡ 對模具進行氮化處理有什麼用處
對模具進行氮化處理定義:
是指一種在一定溫度下一定介質中使氮原子滲入工件表層的化學熱處理工藝。
對模具進行氮化處理作用:
使金屬快速上膜,發生鈍化反應後不容易生銹,提高鋼材有用的性能,如抗磨損,耐摩擦,抗腐蝕和抗疲勞等。
對模具進行氮化處理要求:
氮化熱處理一般溫度大概700度左右(看鋼材),提高型腔型芯及運動件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防腐蝕性,模具一般採用軟氮化工藝。
㈢ 對模具進行氮化處理有什麼用處
對模具進行氮化處理定義:
是指一種在一定溫度下一定介質中使氮原子滲入工件表層的化學熱處理工藝。
對模具進行氮化處理作用:
使金屬快速上膜,發生鈍化反應後不容易生銹,提高鋼材有用的性能,如抗磨損,耐摩擦,抗腐蝕和抗疲勞等。
對模具進行氮化處理要求:
氮化熱處理一般溫度大概700度左右(看鋼材),提高型腔型芯及運動件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防腐蝕性,模具一般採用軟氮化工藝。
㈣ 模具氮化與鍍鉻那個更好
一般是氮化好。
模具氮化後氮化層比較耐用,使用一百萬次後都沒見過氮化層脫落。
鍍硬鉻的鍍層比較容易脫落,一般幾萬次就會脫落,要退鉻重鍍。退鉻四次後就很難再鍍。
一般鍍鉻處理是模具做好後在生產過程中發現達不到要求才用的應急處理方案。
㈤ 為什麼模具氮化熱處理可以用光中氮化來解決,表面硬度有1200hv,深度很
你好,因為光中氮化是近年來的最新工藝,他有效解決了模具鋼的氮化問題,表面硬度高,深度可以控制,耐磨層均勻,而且工件不變形,已經完全取代離子氮化,qpq,氣體氮化等等,而且在不銹鋼行業也是一枝獨秀。請採納我,謝謝
㈥ 修模具怎麼燒電焊,模具上有氮化層焊不好,鋼鐵上我還焊的不錯,求大
重點還是燒焊沒燒好,氮化後的鋼材表面會有硬化層補焊時需要把這一層硬面用鎢鋼銑刀去除掉讓氮化前實際硬度面漏在外面,否則補焊時鋼材硬度不均勻焊火無法均勻的融化表面才會有沙孔出現,反映到產品上就有凸點,你用放大鏡或顯微鏡就可以看到! 另外去除氮化面補焊後需要做退火處理讓焊材和模仁更好的熔接起來尤其是鏡面模具做這一步是必須的! 還有你觀察一下沙孔的深度如果淺的就用拋光砂紙過一遍再拋鏡面就可以(運氣好的話),如不行就只有重新銑掉再補啦! 希望可以幫到你!
㈦ 用氨氣來氮化鋁材廠的擠壓模具,模具氮出來表面硬度沒升什麼,而磨去氮化層又退一兩度,這是怎麼回事
原因如下:
氨氣的反應溫度較低,並且有很強的腐蝕能力。在氨氣參與反應的過程中,溫度並沒有達到氮化鋁材料的反應溫度。相反對此造成了一定的破壞,或者說直接造成了腐蝕而不完全反應的過程。結果就很明顯了。
改進:
改用高純氮氣參與反應,提高溫度或壓力。在反應的過程中,可以考慮下用其他的陶瓷材料(超硬材料)參與化學反應,使其變成更好的復合物陶瓷。這樣,你的要求就滿足了,而且,從導熱率,膨脹系數,抗壓抗折,耐溫耐磨都有很大的幫助。
㈧ 為什麼我加工的h13模具件老是氮化效果不行
H13是老牌的氮化材料之一。如果是氣體氮化處理,在爐溫為450~~550℃時控制升溫速度,不亦過快。加大氨流量,使氨分解率控制在工藝要求的下限,以防工件在升溫階段氧化,在到溫前10℃左右時應校正溫度。氮化溫度以罐內溫度為標准。如果這個過程中出現氧化現象,直接導致氮化硬度不夠。氨氣分解率控制在45-60%,我一般把溫度控制在570左右。 控制氮化時間。如果是軟氮化,應注意前清洗,後續預熱注意防氧化這幾個注意點,再就是軟氮化時間不能過長,否則表層易出現疏鬆層,從而導致硬度不足。
㈨ 噴砂的模具再氮化行不行
可以呀,看你的產品要求啦!噴砂是不會與產品產生任何化學反應,不改變產品尺寸
㈩ 模具氮化和不氮化在性能上有什麼差異
模具進行氮化處理可顯著提高模具表面的硬度、耐磨性、抗咬合性、抗腐蝕性能和疲勞性能。由於滲氮溫度較低,一般在500-650~范圍內進行,滲氮時模具芯部沒有發生相變,因此模具滲氮後變形較小。一般熱作模具鋼(凡回火溫度在550-650~的合金工具鋼)都可以在淬火、回火後在低於回火溫度的溫度區內進行滲氮;一般碳鋼和低合金鋼在製作塑料模時也可在調質後的回火溫度下滲氮;一些特殊要求的冷作模具鋼也可在氮化後再進行淬火、回火熱處理。
實踐證明,經氮化處理後的模具使用壽命顯著提高,因此模具氮化處理已經在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是,由於工藝不正確或操作不當,往往造成模具滲氮硬度低、深度淺、硬度不均勻、表面有氧化色、滲氮層不緻密、表面出現網狀和針狀氮化物等缺陷,嚴重影響了模具使用壽命。因此研究模具滲氮層缺陷、分析其產生的原因、探討減少和防止滲氮缺陷產生的工藝措施,對提高模具的產品質量,延長使用壽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