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淺談激光加工技術在模具製造中的應用」的畢業論文。。
《模具工業》2001. No . 4 總 242 40
激 光 加 工 技 術 在 模 具 制 造 中 的 應 用
江蘇理工大學(江蘇鎮江 212013) 張 瑩 周建忠 戴亞春
[摘要]隨著激光加工技術的日趨成熟和工業用大功率激光設備價格的逐漸下降 ,給產品和
模具的製造工藝帶來了新的變革 ,在模具製造、 模具表面強化與維修、 取代模具等 3個方面 ,就
激光優化模具製造工藝作了較為詳細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 模具 激光 工藝優化
[ Abstract ]Wi t h t he mat uri ng of t he las e r p r oces si ng t echnology and t he dec r easi ng of p rice of t he
i ns t rial la r ge - p owe r las e r e quipme nt , a new i nnovat ion was br ought t o t he manuf act uri ng
t echnology of t he p r oct s and t he dies and moulds . A r elat ively de t ailed analysis and dis cus sion
was made on t he las e r op t imized manuf act uri ng p r oces s f or dies and moulds f r om t hr e e asp ect s of
manuf act uri ng , s urf ace r ei nf orceme nt and mai nt e nance , and s ubs t i t ut ive dies or moulds .
Key words die and mould , las e r , t echnological p r oces s op t imizat ion
1 引 言
激烈的市場競爭使製造企業對快速響應市場
需求和一次製造成功等要求日益迫切。而在常規制
造系統中 , 產品生產所需大量模具的設計、製造和
裝配調試不僅耗費大量資金 , 更嚴重的是延長了產
品生產的准備時間 , 從而延長了新產品開發周期 ,
形成製造過程中的瓶頸。因此 , 如何快速有效地制
造出高質量、低成本的模具及產品 , 就成為人們不
斷探索的課題。隨著激光加工技術的日趨成熟和工
業用大功率激光器設備價格的下降 , 給產品和模具
製造工藝帶來了重大變革。本文在模具製造、模具
表面強化與維修、取代模具等 3個方面 , 就激光加
工在模具製造中的應用作一些探討。
2 模具製造
2. 1 模具的激光疊加製造
1982年 ,日本東京大學的中川教授等人提出用
薄片疊加法製造拉伸模 , 1985年 , 美國加州某公司
推出了模具的激光疊加製造法 , 並獲得專利 , 其工
藝流程見圖 1 ,原理為將激光切割的多層薄板疊加 ,
並使其形狀逐漸發生變化 , 最終獲得所需的模具立
體幾何形狀。日本在沖模的激光疊加製造方面已達
到實用階段 ,所制的凸、 凹模質量高 ,加工尺寸精度
— — —— — —— — —— — —— — —— — ——
收稿日期:2000年8月10日
已達 ±0. 01mm ,切割厚度為 12mm。 經激光切割後 ,
在切口表面形成深 0. 1~0. 2mm、 硬度為 800HV 的
硬化層 ,用來沖裁 1mm 厚的鋼板 ,單憑自冷硬化層
就可沖壓 10 000 件 , 如在激光切割後再經火焰淬
火 ,則可沖壓 3~5萬件。 由於各薄板間的連接簡單 ,
故用疊加法製作沖模 ,成本可降低一半 ,生產周期大
大縮短。用來製造復合模、落料模和級進模等都取
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圖 1 激光疊加模具製造工藝流程
由模具 CAD 和激光切割相結合構成一個完整
的模具 CAD/ CAM 系統 ,實現板料切割的 FMS ,適
用於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用激光切割的薄板來疊加
合成任意三維曲面的製造系統 , 不僅為在塑性加工
和模具領域中實行 FMS 提供了思路 , 而且對於內
部結構復雜的模具製造 ,如型孔、 中孔體及復雜的冷
卻管道等 ,也是快速而經濟的製造模具的有效方法 ,
並且能帶動其他技術如固相擴散等的發展。
2. 2 快速模具製造
模具 CAD
三維設計
二維外形
NC 程序
激光
切割
去除
梯級
創層面
精加工
成形
模具
裝
配
薄片
連結
精加工
NC 程序
模 具 制 造 技 術《模具工業》2001. No . 4 總 242 41
快速成型製造技術(RPM)是 80年代後期出現
的一項製造技術 , 目前 RPM 技術已發展了十幾種
工藝方法。基於 RPM 技術快速製造模具的方法多
為間接制模法 , 即利用 RPM 原型間接地翻制模
具。
(1) 軟質簡易模具 (如汽車覆蓋件模具) 的制
作。採用硅橡膠、低熔點合金等將原型准確復製成
模具 , 或對原型表面用金屬噴塗法或物理蒸發沉積
法鍍上一層熔點極低的合金來製作模具。這些簡易
模具的壽命為 50~5 000件 ,由於其製造成本低 ,制
作周期短 , 特別適用於產品試制階段的小批量生
產。
(2) 鋼質模具製作。RPM 原型 — — — 三維砂輪
— — — 整體石墨電極 — — — 鋼模 ,一個中等大小、 較為復
雜的電極一般 4~8h 即可完成。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
用此技術製造汽車覆蓋件模具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
與傳統機械加工製作模具相比 , 快速模具製造省去
了耗時、 昂貴的 CNC加工 ,加工成本及周期大大降
低 ,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3 模具表面強化與修復
為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 , 常常需對模具表面進
行強化處理。常用的模具表面強化處理工藝有化學
處理 (如滲碳、 碳氮共滲等) 、 表層復合處理 (如堆
焊、 熱噴塗、 電火花表面強化、 PVD 和 CVD 等) 以
及表面加工強化處理(如噴丸等) 。這些方法大多工
藝較為復雜 , 處理周期較長 , 且處理後存在較大的
變形。採用激光技術來強化和修復模具 , 具有柔性
大 , 表面硬度高 , 工藝周期短 , 工作環境潔凈等優
點 ,因此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3. 1 激光相變硬化
激光相變硬化 (激光淬火) 是利用激光輻照到
金屬表面 , 使其表面以很高的升溫速度達到相變溫
度 (但低於熔化溫度) 而形成奧氏體 ,當激光束離開
後 , 利用金屬表面本身熱傳導而發生自淬火 , 使金
屬表面發生馬氏體轉變 , 形成硬度高、抗磨損的表
層 , 從而使金屬表面得到強化。所用設備為三軸聯
動的數控激光加工機。
影響激光強化的主要因素有激光功率、光斑尺
寸和掃描速度。在強化過程中要對這些參數進行優
化 , 並對具體材料選擇合適的激光處理參數。對於
CrWMn、 Cr12MoV、 Cr12、 T10A 及 Cr-Mo 鑄鐵等
的常用模具材料 , 在激光處理後 , 其組織性能較常
規熱處理普遍改善。 例如 ,CrWMn 鋼在常規加熱時
易在奧氏體晶界上形成網狀的二次碳化物 , 顯著增
加工件脆性 ,降低沖擊韌性 ,使用在模具刃口或關鍵
部位壽命較低。採用激光淬火後可獲得細馬氏體和
彌散分布的碳化物顆粒 ,清除網狀 ,並獲得最大硬化
層深度以及最大硬度 1 017. 2HV。Cr12MoV 鋼激
光淬火後的硬度、抗塑性變形和抗粘磨損能力均較
常規熱處理有所提高。對 T8A 鋼製造的凸模和
Cr12Mo 鋼製造的凹模 ,激光硬化深 0. 12mm ,硬度
1 200HV , 壽命提高 4~6倍 , 既由沖壓 2萬件提高
到 10~14萬件。 對於 T10鋼 ,激光淬火後可獲得硬
度 1 024HV、 深 0. 55mm 的硬化層;對於 Cr12 ,激光
淬火後可獲得硬度 1 000HV、 深 0. 4mm 的硬化層 ,
使用壽命均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3. 2 激光塗覆
激光塗覆是用激光在基體表面覆蓋一層薄的具
有一定性能的塗覆材料 , 這類材料可以是金屬或合
金 ,也可以是非金屬 ,還可以是化合物及其混合物。
在塗覆過程中 , 塗覆層在激光作用下與基體表面通
過熔合迅速結合在一起。它與激光合金化的主要區
別在於經激光作用後塗層的化學成分基本上不變
化 , 基體的成分基本上不進入塗層內。激光塗覆工
藝實用的材料范圍很廣 , 正在研究的母體材料有低
碳鋼、 合金鋼、 鑄鐵、 鎳鉻鈦耐熱合金等 ,研究的添加
材料有鈷基合金、 鐵基合金和鎳基合金等。
採用激光技術在有送粉器的 2kW CO2 激光器
上 , 對 4Cr5MoV1Si 鋼基體表面塗覆一層由鎳基高
溫合金和 WC + W2C 粒子組成的高溫耐磨合金粉
末 ,在激光功率 P = 1 500W ,送粉量為 10g/ min ,工
件移動速度為 2~3mm/ s 條件下 ,獲得多道搭接的
大面積高溫耐磨合金。 在試驗溫度為 600℃ 時 ,硬度
為 550~580HV0 .2 ; 在溫度為 950℃時 , 硬度為
100~200HV0 .2。 可見在 1 000℃ 左右高溫下 ,塗覆層
仍有很高的強硬性 , 是較理想的高溫模具耐磨合
金。另外 , 採用激光塗覆方法來修復已磨損的沖模
及拉伸模等 ,可大大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 ,降低模具
的使用成本。
3. 3 激光堆焊
對於一些汽車覆蓋件沖裁修邊模具 , 為提高使
用壽命 ,節省優質模具材料 ,刃口往往採用在較差的
基體材料上堆焊一層性能優異的合金。 過去 ,堆焊大
多採用人工氧 — 乙炔火焰堆焊法 ,這種方法雖然設備《模具工業》2001. No . 4 總 242 42
費用低 ,但功率密度不高(10
2
~10
3
W/ cm 2
) ,且難以
進行精確控制 , 因而堆焊質量和生產率都較低。70
年代以來 , 開發成功了等離子粉末堆焊技術 , 由於
其具有較高的功率密度且控制性能也較好 , 因而得
到了廣泛的應用。但等離子堆焊存在著電極壽命
短、 堆焊層母材稀釋率較高等問題。80年代以來出
現的激光堆焊法與使用同一材料的氧 —乙炔火焰
堆焊法相比 ,激光堆焊層組織細微、 緻密 ,不良品率
僅為前者的 1/ 10。激光堆焊的速度快 ,生產率比氧
— 乙炔火焰堆焊高 1. 75倍 , 而堆焊的材料使用量
僅為其 1/ 2。而且激光堆焊層的室溫硬度比氧 — 乙
炔火焰堆焊的高 50HV 左右。 激光堆焊質量與激光
的光束模式、 功率及堆焊速度等因素有關。
4 激光加工替代模具沖壓加工
4. 1 激光切割替代薄板件的沖裁模
激光切割替代鈑金件及汽車車身製造中的沖
裁修邊模大有可為。三維激光切割技術 , 由於其本
身具有加工靈活和保證質量的特性 , 在 80 年代就
開始在汽車車身製造中應用。切割時只需用平直的
支撐塊來支撐工件 , 因此夾具的製作不僅成本低而
且快速。由於與 CAD/ CAM 技術相結合 ,切割過程
易於控制 , 可實現連續生產和並行加工 , 從而實現
高效率的切割生產。
切割板材所使用的激光器主要有兩大類 , 即
CO2 激光器和 Nd : YA G激光器 ,功率為 100~1 500
W , 因為功率小於 1 500W 的激光器其振動模式為
單模 , 切縫寬度為 0. 1~0. 2mm , 切割面也很整潔 ,
而輸出功率大於 1 500W 時激光器的振動模式為多
模 , 割縫寬度近 1mm , 切割面質量較差。因 Nd :
YA G的激光可通過光導纖維輸送 , 比較靈活方便 ,
適用於機器人手執激光噴嘴配程序控制進行精確
操作 , 因此在三維切割時大多採用。影響激光切割
工件質量的主要因素有切割速度、焦點位置、輔助
氣體壓力、 激光輸出功率及模式。
美國福特和通用汽車公司以及日本的豐田、日
產等汽車公司 , 在汽車生產線上普遍採用激光切割
技術 , 它不必採用各種規格的金屬模具 , 除了快速
方便地切割各種不同形狀的坯料外 , 還用來大量切
割加工因規格不同需要更改的零件安裝孔位置 , 如
汽車標志燈、 車架、 車身兩側裝飾線等。通用汽車公
司生產的卡車僅車門就有直徑為 <2. 8~<39mm 的
20種孔 , 公司採用 Rofin- Sinar 的 500W 激光器通
過光纖連接到裝在機械手的焊頭上 , 用以切割這些
孔 ,1min 就完成一扇門開孔的加工 ,孔邊緣光滑 ,背
面平整 。<2. 8mm 孔的公差為 0. 03~0. 08mm ,
<12mm 孔的公差為 - 0. 25mm~ + 0. 03mm。該公
司生產的卡車和客車有 89 種孔徑和孔位配置不同
的底盤 ,經過優化設計 ,現在只需要沖壓 5種不同的
底盤 ,然後再由激光切割出配置不同的孔 ,簡化了工
藝 ,提高了效率 ,降低了成本。
我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在 1997 年把大功率 CO2
及 YA G激光三維焊接和切割理論與技術作為重點
項目進行資助 , 國家產學研激光技術中心的課題組
成員對此進行了系統的研究 , 為在我國汽車車身制
造業中應用三維激光立體加工技術做出了很大貢
獻。該中心為一汽轎車公司、寶山鋼鐵公司等國有
大型企業的技術改造開展了重大工程項目攻關 , 其
中開發紅旗加長型轎車覆蓋件的三維激光製造工藝
技術 , 在我國轎車生產中是首次採用。在汽車用薄
厚鋼板激光大拼板拼接工藝試驗研究中首次採用了
激光切割替代精裁工藝技術 , 取得了較好的技術經
濟效果。三維激光切割在車身裝配後的加工也十分
有用 ,例如開行李架固定孔、 頂蓋滑軌孔、 天線安裝
孔、修改車輪擋泥板形狀等。在新車試制中用於切
割輪廓和修正 ,既縮短了試制周期又節省了模具 ,充
分體現出採用激光切割加工的優點。
4. 2 激光打標替代沖模打標
企業在其生產的零部件上常常需要打上企業自
己的標志或特定的符號與數字 , 以往的方法是使用
沖模打標或用鑄模成型 , 打標質量不高。採用數控
激光機打標不僅速度快 , 而且克服了沖模打標中常
見的毛邊、尖銳的邊緣和畸變。由於採用計算機控
制 , 因此可以打出任意復雜的圖案 , 省去了模具設
計、 製造及調試等環節 ,大大縮短了產品的開發製造
周期 , 同時也降低了成本。因激光打標機所需功率
小 ,成本低 ,打出的標記美觀、 漂亮 ,現已為大多數企
業所採用。
4. 3 激光成形替代彎曲模成形
金屬板料的激光成形技術是一種利用聚焦光束
以一定的速度掃描金屬板料表面 (掃描速度應足夠
快以防止表面熔化) ,使熱作用區內的材料產生明顯
的溫度梯度 ,導致非均勻分布的熱應力 ,從而使板料
塑性變形的方法。與常規成形方法相比 , 激光成形《模具工業》2001. No . 4 總 242 43
具有許多優點: ① 屬於無模成形 ,生產周期短 ,柔性
大 , 可不受加工環境限制 , 通過優化激光加工工藝
參數 , 精確控制熱作用區域以及熱應力的分布 , 將
板料無模成形; ② 因其是一種僅靠熱應力而不用模
具使板料變形的塑性加工方法 , 因此屬無外力成
形; ③ 為非接觸式成形 ,所以不存在模具製作、 磨損
和潤滑等問題 ,也不存在貼模、 回彈現象 ,成形精度
高; ④ 可使板料通過復合成形得到形狀復雜的異形
件(如球形件、 錐形件和拋物形件等) 。
激光成形機理的實質就是彎曲機理。當激光加
熱板料時 , 一方面在激光作用區及其周圍產生熱應
力 , 同時降低了被加熱區域板料的屈服極根 , 從而
使熱應力作用區的熱態材料產生非均勻的塑性變
形 ,實現板料的彎曲成形。試驗表明 ,激光每掃描一
道次 ,金屬板料可彎曲 1° ~5° ,不同的掃描軌跡和工
藝參數組合能夠產生不同的成形效果和不同程度
的變形量 , 即可得到各種復雜形狀的工件。圖 2表
示在工藝參數為激光速功率 1. 5kW , 激光束直徑
5. 4mm , 材料 SUS304 , 厚 1mm , 碳塗覆面的條件
下 ,激光掃面速度與材料彎曲角之間的變化關系。
圖 2 激光掃描速度對彎曲角的影響
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投入較大的人力、物力
對激光成形技術進行專項研究 , 在某些領域現已開
始了初步的工業應用。波蘭基礎技術研究所的
HFrackiewicz 教授利用激光成形先後製造出了筒
形件、 球形件、 波紋管和金屬管的擴口縮口、 彎曲成
形等;德國學者 MGeiger 等將激光成形與其他加工
工序復合運用於汽車製造業 , 進行了汽車覆蓋件的
柔性校平和其他成形件的成形 , 而且對彎曲成形過
程進行計算機閉環控制 , 提高了成形精度。德國
Trumpf 公司於 1997 年開發了商品化激光成形多
用機床 Trumat ic L 3030。 相信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
以及其他相關技術的發展 , 激光成形技術將逐趨成
熟 ,進入實用化階段。
5 結束語
激光加工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加工工藝 , 在國
外各行業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我國機械行業在 「九
五」期間也將其作為十大技術之一。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委也把激光加工工藝和激光加工設備的研究作
為重點研究項目進行資助 , 並明確指出其主要應用
領域應該在汽車製造業。模具作為一種工具 , 其生
產周期、質量和成本直接影響產品的製造過程和銷
售。而激光作為一種萬能加工工具 , 在減少模具制
造裝備 ,縮短模具製造周期 ,降低製造成本和保證模
具質量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如何在實際生產中
應用激光加工技術來優化模具製造工藝 , 對傳統的
模具製造工藝進行改進和組合 , 需要我們做出不斷
的努力。
參 考 文 獻
1 陳大明 ,徐有容 . 模具鋼表面激光熔覆硬面合金層改性
研究.金屬熱處理 ,1998 , (1)
2 李懦荀 ,平雪良.連續激光強化模具刃口的工藝研究.電
加工 ,1995 , (6)
3 孫中發 . 我國激光產業發展對策.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
1997 , (10)
4 曹 能 ,馮 梅.激光加工技術在汽車工業中的應用 ,寶
鋼技術 ,1998 , (3)
5 管延錦 ,孫升.激光快速成形與製造技術及其在汽車工
業中的應用.汽車工藝與材料 ,1999 , (9)
6 A Domenico . 加工汽車車身部件的三維激光切割技術 .
機電信息 ,1999 , (6)
7 周建忠 ,袁國定.應用激光強化技術提高覆蓋件模具壽
命.模具工業 ,2000 , (4)
8 胡曉峰 . 基於數控激光切割的快速制模方法研究 . 江
蘇理工大學碩士論文 ,1997.
9 M Geiger ,F Voll tert sen. Flexible St raightening of
car Body Shells by laser .
10 Bob Trving. Welding Tailorde Blanks. Welding Jou-
rnal ,1995 , (8)
11 M Geiger . Synergy of laser Material Porcessing and
Metal Forming. Annals of t he CIRP ,1994 ,43(2)
12 H Arnet ,F Vollert sen. Extending Laset bending
for t he generation of convex shapes. Porc . Inst n.
Mech. Engrs. ,1995 , (209)
13 Trumf Lt d. The heat is on for laser profiler . Sheet
Metal Inst ries ,1997 , (1)
② 金屬波紋涵管和鋼波紋管的有什麼區別呢
金屬波紋管是一種外型象規則的波浪樣的管材,常用的金屬波紋管有碳鋼的,和不銹鋼的,也有鋼質襯塑的、鋁質的等等。主要用於需要很小的彎曲半徑非同心軸向傳動,或者不規則轉彎、伸縮,或者吸收管道的熱變形等,或者不便於用固定彎頭安裝的場合做管道與管道的連接,或者管道與設備的連接使用。
金屬波紋管管坯為薄壁不銹鋼帶焊管進行波形加工而成,富有可撓性及良好的耐溫、耐壓性能。適用於空氣、蒸氣各種工業氣體及水、油類、葯品等各類流體介質的輸送,對管系的往復運動、熱膨脹系吸收、振動吸收、配管的中心調整起著重要作用。
金屬波紋管管坯是金屬軟管、波紋管、波紋管補償器、波紋管管坯、汽車排汽管、高壓膠管、電纜穿線管等管體最佳的配套產品,採用金屬波紋管管坯,分為軟態、硬態兩個品種,光亮柔軟,質量可靠,規格齊全。產品耐腐蝕,外形光潔美觀,可提高軟管成品的承壓力、耐高低溫力,延長管體的使用壽命,降低成本,廣泛用於機械、化工、冶金、建築等各行業。
鋼波紋管產品結構型式分為整裝形、拼裝形;截面形狀有圓形、橢圓形、馬蹄形、拱形等。管徑范圍為0.3m—12m ,加工厚度為1.6mm---7mm,可滿足管頂填土高度0.5m—60m構造物的需求。
所生產的鋼波紋管所需要的材質都是有相當高的要求。可是在一般情況下所需要的材質只要滿足以下條件就可以:
1.所需要的材質必須要有非常不錯的塑性,這樣有利於鋼波紋管的彈性性能及加工,並且隨著以後的加工處理獲得更高的彈性和所需要的強度。
2.材質必須具有抗拉強度和疲勞強度,這樣完全可以確保彈性功能的正常發揮。
3.要有很強的焊接能力,並且還要滿足焊接所需要的要求。
4.彈性是材質具有的主要原因,因為鋼波紋管常時間受時間和溫度的變化而影響著。
5.所需要的材質必須要有足夠的耐腐蝕功能,確保鋼波紋管在工程當中的使用壽命及安全。
③ 雙壁波紋管400 sn8米重多少
帶擴口的大概 40-60kg/根,由於沒每個廠家的模具及用料情況不同,導致米重不一。
④ 單壁波紋管跟雙壁波紋管有什麼區別
管子的管壁類型不同。
單壁波紋管其管壁內、外表面均為波紋狀的塑料管材。
雙壁波紋管,是一種具有環狀結構外壁和平滑內壁的新型管材。
PVC單壁波紋管是以PVC為主要原料,經擠出吹塑而成,它是國外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新產品。PVC單壁波紋管利用其環形槽的結構,可兼備硬pvc管的剛性和軟管的柔性,因此使管子具有剛中帶柔的特點,可用於輸送某些液體和氣體以及作為預埋電線的套管。
單壁波紋管的內、外表面均為波紋狀,其彎曲性、柔韌性雖優,但其流體阻力大,且易使內表面螺槽處產生懸浮物的沉積。所以PVC單壁波紋管多為壁較薄、強度要求不很高而需自由彎曲的小口徑管,如穿線管、排清水管、排氣管等。
單壁波紋管以內徑或外徑為基本結構參數,其他如壁厚、波距、波厚等均以內徑或外徑為基準而確定。波紋高度可用波深系數K表示,它是波紋管外徑與內徑之比,其值越大,波紋的高度越高。波紋管的波形,按沿軸向剖開後的幾何形狀可分為螺旋形、U形、C形、S形、V形和Ω形,波形對管的剛度和強度都有一定影響。
PVC單壁波紋管與PVC普通管材生產技術的主要區別在於其擠出圓環形斷面的管坯後,趁熱在波紋型吹塑模具內成型為波紋管。
生產工藝
將PVC按一定比例加入適當助劑混煉,一般採用「Z」型捏合機或高速捏合機使其混合均勻,經擠出機造粒或採用雙螺桿粉料一次成型。使用單螺桿擠出機轉數一般為30~60r/min,機頭壓力控制約36~54MPa。物料要充分塑化,利用壓縮空氣自由吹脹成泡。擠出穩定後,將波紋成型裝置與擠出口模插人,兩者中心線保證對正,擠出模口插人成型模具內應大於一副成型模塊的距離,以保證上下模塊全閉合後再成型製品。上下成型模的環序槽必須對正,不應錯位。牽引速度一般控制在6~10m/min左右。吹脹壓力以製品環形槽吹制完整為原則,一般需0.15MPa。模具溫度控制在45~60℃左右,以利於開模前製品基本定型,避免卷取時波紋節距拉長。
擠出溫度控制 加料段145~160℃,壓縮段165~175℃,計量段175~185℃,機頭175℃~180℃,口模170~180℃。
產品規格
PVC單壁波紋管的管徑一般為DN20~DN400mm之間。
生產設備及特點
擠出機一般為等距不等深,漸變型螺桿。
波紋成型裝置主要由成型模具、傳動系統和控制系統組成。其中成型模具是由數十對上下對開的連續吹塑模組成,上下模以履帶式分別固定在兩傳動帶上。當傳動系統帶動模具轉動時,上下模具重復進行閉合-打開動作。模具閉合構成圓形管子的成形腔,吹脹成型波紋管後模具打開,可使製品脫模。波紋成型裝置同時起到製品成型和牽引作用。
高密度聚乙烯(HDPE)雙壁波紋管,是一種具有環狀結構外壁和平滑內壁的新型管材,20世紀80年代初在德國首先研製成功。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和完善,已經由單一的品種發展到完整的產品系列。目前在生產工藝和使用技術上已經十分成熟。由於其優異的性能和相對經濟的造價,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推廣和應用。在我國,HDPE雙壁波紋管的推廣和應用正處在上升勢態階段,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使用標准。
工藝特點
數字化全線集中控制
PE雙壁波紋管生產線
·雙機共擠,雙層分流
·全真空覆帶式送進
·隨機擴口一次成型HDPE雙壁波紋管產品規格
產品規格
DN110mm,DN125,DN150,DN220,DN225mm,DN250,DN300mm,DN400mm,DN500mm,DN600mm,DN700mm,DN800,DN1000,DN1200等多種規格產品。
產品優點
·結構合理外型美觀
·耐溫性能-40℃~60℃
·阻力小,流量大
·阻燃力強·使用壽命長
·衛生性能可靠
·綜合造價低·耐酸鹼抗腐蝕
·強度高,抗震性能強
·節能降耗
·安裝運輸方便
應用范圍
主要應用於工作壓力在0.6MPa以下的大型輸水,供水,排水,排污,排氣,地鐵通風,礦井通風,農田灌溉等。
⑤ 塑料模具中的注塑是怎麼回事求解答
熱塑性塑料注塑成型這種方法即是將塑料材料熔融,然後將其注入膜腔。熔融的塑料一旦進入模具中,它就受冷依模腔樣成型成一定形狀。所得的形狀往往就是最後成品,在安裝或作為最終成品使用之前不再需要其他的加工。許多細部,諸如凸起部、肋、螺紋,都可以在注射模塑一步操作中成型出來。
注射模塑機有兩個基本部件:用於熔融和把塑料送入模具的注射裝置與合模裝置。和模裝置的作用在於:1.使模具在承受住注射壓力情況下閉合;2.將製品取出注射裝置在塑料注入模具之前將其熔融,然後控制壓力和速度將熔體注入模具。目前採用的注射裝置有兩種設計:螺桿式預塑化器或雙級裝置,以及往復式螺桿。螺桿式預塑化器利用預塑化螺桿(第一級)再將熔融塑料注入注料桿(第二級)。
螺桿預塑化器的優點是熔融物質量恆定,高壓和高速,以及精確的注射量控制(利用活塞沖程兩端的機械止推裝置)。這些長處是透明、薄壁製品和高生產速率所需要的。其缺點包括不均勻的停留時間(導致材料降解)、較高的設備費用和維修費用。
最常用的往復式螺桿注射裝置不需要柱塞即將塑料熔融並注射。
擠出吹塑 擠出吹塑是一種製造中空熱塑性製件的方法。廣為人制的吹塑對象有瓶、桶、罐、箱以及所有包裝食品、飲料、化妝品、葯品和日用品的容器。大的吹塑容器通常用於化工產品、潤滑劑和散裝材料的包裝上。其他的吹塑製品還有球、波紋管和玩具。對於汽車製造業,燃料箱、轎車減震器、座椅靠背、中心托架以及扶手和頭枕覆蓋層均是吹塑的。對於機械和傢具製造業,吹塑零件有外殼、門框架、制架、陶罐或到有一個開放面的箱盒。
聚合物最普通的吹塑擠塑料原料是高密度聚乙烯,大部分牛奶平時有這種聚合物製成的。其他聚烯烴也常通過吹塑來加工。根據用途,苯乙烯聚合物、聚氯乙烯、聚酯、聚氨酯、聚碳酸酯和其他熱塑性塑料也可以用來吹塑。
最近工程塑料在汽車行業被廣泛接受。材料選擇是以機械強度、耐候性、電學性能、光學性能和其他性能為依據的。
工藝3/4的吹塑製品是由擠出吹塑法製造的。擠出工藝是強迫物料通過一個孔或模具來製造產品。
擠出吹塑工藝由5步組成:1.塑料型胚(中空塑料管的擠出);2.在型胚上將瓣合模具閉合,夾緊模具並切斷型胚;3.向模腔的冷壁吹脹型培,調整開口並在冷卻期間保持一定的壓力,打開模具,寫下被吹的零件;5.修整飛邊得到成品。
擠塑聚合物混配備定義為通過熔體混合使聚合物或聚合物體系提高等級的一種過程。
混配過程從單一添加劑的加入到多種添加劑處理、聚合物合金和反應性混培,其范圍甚廣。據估計,美國三分之一的聚合物生產要經過混佩。混配料可根據最終應用的性能要求進行定製。混配產品具有雜混的性能,例如高光澤和優良的抗沖擊強度,或精密模塑性和良好的剛度。
混配好的聚合物通常被切粒用於進一步加工。然而工業上越來越來感興趣的是將混配與下一步過程結合起來,例如型材擠出,這樣可避免再次加熱聚合物。
混合人們使用各種類型的熔體混合設備,從輥煉機和分批混合機到單螺桿和雙螺桿擠塑機。連續混配給(擠塑機)是最常用的設備,因為他可提供質量一致的產品,並且可降低操作費用。有兩種混合類型:
分布式混合品料再婚配料中無需採用高剪切應力就可以均勻地分布。這類混合液被稱為延伸性混合或層流性混合。
分散式混合亦稱強力混合,其中施加高剪切應力來打碎內聚成團的固體。例如當添加劑料團被打碎時,實際的顆粒尺寸就變小了。
混配操作經常在一個過程中需要兩種混合類型。
滾塑 滾塑又稱旋轉模塑是一種用於製造各種尺寸和形狀的中空無縫產品的加工方法。傳統上,它主要應用於熱塑性材料上,近年來,可交聯聚乙烯等熱固性材料的滾塑也發展很快。由於滾塑並不需要較高的注射壓力,較高的剪切速率或精確的化合物計量器。因此,模聚和機器都比較低廉,而且使用壽命也較長。其主要優點有:機器的性能/價格比較高;復雜的部件的成型不需要後組裝;多種產品和多種顏色可以同時成型;模具的花費較低;顏色和材料容易改變;邊角料損失少。
基本加工過程很簡單,將粉末狀或液狀聚合物放在模具里,加熱同時圍繞兩個垂直軸旋轉,然後冷卻。在加熱階段的最初,如果用的是粉末狀材料,將模具表面形成多孔層,然後隨循環過程漸漸熔融,形成均勻厚度的均相層,如果用的是液體材料,則先流動和塗覆在模具表面,當達到凝膠點時則完全停止流動。模具隨後轉入冷卻工區,通過強制通風或噴水冷卻,然後被放置於工作區,在這里,模具被打開,完成的製件被取走,接著在進行下一輪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