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模具工作具體來說都是要做些什麼呢
簡單點說就是有:模具設計(用電腦軟體繪制圖紙)、模具倉管(管模具材料和零配件)、線切割師傅和學徒、雕刻師傅和學徒、做模具的師傅和補師(車床、銑床、磨床)、省模(拋光打磨)、模具熱處理、模具材料購買等等
2. 模具工程師主要工作內容是什麼
1、為項目實施制定製模方案;
2、分局產品圖設計並繪制模具零件部件及裝配圖;
3、設計、編制模具加工工藝,解決生產中出現的機械加工工藝問題;
4、新產品、新工藝設計模具的技術開發工作;
5、對圖紙、技術資料等歸納管理。
拓展資料:
模具工程師知識的涉及面很大,機械設計與製造,CAD設計,數控加工,材料學,以及所涉及的行業的學問等.關鍵是動手的能力.設計與加工都是要會才好.具體到理論知識包括:
1 繪圖UG 模具設計與製造應用
2 繪圖CAD 模具裝配圖零件圖
3 模具設計及審核 解決樣品或2D圖
4 模具結構及配件 精通各類模具結構
5 注塑成型工藝 能跟試模和移交
6 塑膠材料及特性 識別材料及特性
7 外觀處理 識別及處理問題
8 質量管理體系
9 注塑機 品種規格及原理
10 模具鋼材 識別及其應用
11 模具報價 提供3D會報價
12 模具流程 清楚整個過程
13 模具加工 清楚任何部位加工
14 模具皮紋刻字 達到產品圖要求
15 數學計算 實用函數計算
16 產品二次加工 加工方式造價等
17 產品/模具測量
18 繪圖PRO 模具設計
19繪圖SolidWorks模具裝配零件圖
教育培訓:
鑄造,模具設計相關專業大專以上學歷。
工作經驗:熟悉各種注塑模具結構及注塑工藝;熟悉五金模具結構及加工工藝;熟練掌握運用CAD及CAE相關軟體;具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和團隊合作精神。
做一個合格的模具工程師,首先要的是理論知識(我們現在剛學完《摩擦學》《傳熱學》《熱力學》《現代設計方法》《機械製造工藝學》《自動控制基礎》《測試技術》,當然,還有以前大一大二的基本的物理數學之類的),下學期開始學模具設計的具體課程;其次,就是工作經驗,好象機械類的工程師都必須要有3~5年的工作經驗,做多了,肯定可以自己總結歸納一些問題的解決方法,形成自己的思路和工作系統。
模具工程師的工資一般在6000-10000元之間,大部分模具工程師的工資一般集中在7000-9000元之間。
根據從事工種的不同,模具工程師的薪資有一定差異,做模具設計的一般月薪在7000元左右,做數控加工的月薪5000元左右,熟悉設計、加工、造型整個操作流程的高級模具工程師月薪達到9000元以上,而其中技能比較好的人才月薪過萬元也不鮮見。
在上海、廣東東莞等製造業較發達的地區,模具工程師工資偏高,普通模具工程師月薪為6000元左右,而高級模具工程師的薪資在8000元以上。
3. 模具工應該做些什麼
模具工有模具技工、模具技師、模具技術員、模具設計工程師。
做鉗工的也不一定都是模具工,也可以叫組裝技術員,因為現在很多工廠設:組裝調試部。模具技工和模具技師也還是有區別的,前者的理論水平較比後者低,當然也只是通過理論測試出來的,但是動手個人的動手能力又是另一碼事了。
模具技術員,也就是那些畫圖的,比如Autocad、Pro/e、Solidwork等,同時知道一些加工工藝。還沒有真正的掌握工程設計和材料分析。
模具設計工程師或者是叫高級工程師,既能熟悉加工工藝、又能辨別模具材料的使用特性,也能設計加工工藝和工程圖紙等。
工資肯定是不一樣的了,那要你所在的工廠的部門負責人對你進行考核,或者是按照某工種的技術等級來給的,比如做磨床的模具工也叫磨工,能磨一般平面的只能算是普工,能使用各種工具磨R圓弧和外形的就能評估該工種的5到6級了,如能使用鏡面砂輪鏡面的工資又要往上加了,車工也是一個工種,簡單粗車和精車的技工工資也是不一樣的,能車各種英制和公制的螺紋的工資就更高了。
總之,到工廠自己就要多學,學會了工資就加上去了,每個工廠都是一樣的,要充分利用工廠設備自學,不會有人阻攔你的。
4. 模具工程師主要是做什麼
模具工程師就是具有是模具設計、製造、專用機床調整使用、專用工具調整使用、模具材料選用和處理方面的專家。
一、模具工程師主要工作內容如下:
1、為項目實施制定製模方案;
2、分局產品圖設計並繪制模具零件部件及裝配圖;
3、設計、編制模具加工工藝,解決生產中出現的機械加工工藝問題;
4、新產品、新工藝設計模具的技術開發工作;
5、對圖紙、技術資料等歸納管理;
6、協助工藝工程師完成模具修理方案的制定和確認;
7、負責模修區域的現場5S(SEIRI SEITON SEIOS SEIKETSU SHITSUKE 意思是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的執行和保持;
8、完成車間其它工作。
二、模具工程師崗位職責:
1、 調試和維護注塑機,管理修模及生產模具;
2、對模具工藝進行分析改進,以不斷完善提高工藝流程;
3、制定、完善注塑模具文件和具體操作規程,根據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設計模具;
4、主持新模具的試模及修正和完善注塑工藝,解決模具實際的質量問題。
三、、模具工程師發展路徑
由於傳統模具人才培養上的不足,目前該行業缺少既有操作能力,又能夠運用各種新型數字化工具獨立進行模具設計的人才。模具工程師一般就業於製造行業,有以下兩條發展路徑:
1、在專業道路上發展,發展路徑一般為:助理模具工程師--模具工程師--高級模具工程師;
2、待積累經驗後,可向管理型人才發展,如部門主管、項目經理等。
5. 模具是什麼行業,怎麼干,是面向工廠
樓主你好,模具加工屬於機械製造加工及自動化行業,跟著車間的老師傅慢慢可以學出來,也可以自學,當然了,大學的課程也是包括機電專業學科的。具體崗位也不一定就是面向工廠車間,也可能是管理崗位,具體要實際情況實際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些高水平的模具所佔比重已達40%左右,這些模具的特點是復雜、精密、大型、長壽命。例如,有的模具單套重量可以達到125t?有的精密多工位級進模壽命達3億沖次、0.001mm的精度隨著模具零件行業精度化要求的不斷增加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有些零件的加工精度會達到lμm以內。企業的創新、研發能力得到提高,新技術、新工藝得到了廣泛推廣。例如模具的自加工技術以及模具的柔性、集成技術?模具的結構設計系統、大型級進模、先進模具製造技術和三維設計技術的研發?沖壓工藝設計系統、逆向工程和車身模具數字化製造系統等,這些都離不開數字化、信息化技術的大力發展和推廣。
我國模具工業不斷發展,然而在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亟需解決的問題。我國模具工業一直忙於擴張,從而忽略了市場調查、了解客戶需求,致使高端模具成為中國模具產業的短板,中國市場所需的高端模具大部分依賴進口,而國內卻有大量的模具產品出庫無門、大量擠壓,造成了嚴重的供需錯位局面。
6. 模具工的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
1、負責按時、按質完成模具的裝配及修模工作;
2、負責解決模具裝配、試模中發現的問題;
3、參與模具設計結構評審;
4、積極配合生產,嚴格「三按」生產;
5、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文明生產;
6、負責對自己的工具進行保養、保管;
7、對車間模具進行匯總造冊管理;
8、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6)模具工應該怎麼樣去做擴展閱讀
分類:
模具工有模具技工、模具技師、模具技術員、模具設計工程師。
做鉗工的也不一定都是模具工,也可以叫組裝技術員,因為現在很多工廠設:組裝調試部。模具技工和模具技師也還是有區別的,前者的理論水平較比後者低,當然也只是通過理論測試出來的,但是動手個人的動手能力又是另一碼事了。
模具技術員,也就是那些畫圖的,比如Autocad、Pro/e、Solidwork等,同時知道一些加工工藝。還沒有真正的掌握工程設計和材料分析。
模具設計工程師或者是叫高級工程師,既能熟悉加工工藝、又能辨別模具材料的使用特性,也能設計加工工藝和工程圖紙等。
7. 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名模具工程師呀
我是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的(大三,就要大四了) 我選的專業方向也是模具設計製造 在學PRO/E,自學的;CAD是大一的時候統一學過了 我認為做一個合格的模具工程師,首先要的是理論知識(我們現在剛學完《摩擦學》《傳熱學》《熱力學》《現代設計方法》《機械製造工藝學》《自動控制基礎》《測試技術》,當然,還有以前大一大二的基本的物理數學之類的),下學期開始學模具設計的具體課程;其次,就是工作經驗,好象機械類的工程師都必須要有3~5年的工作經驗,做多了,肯定可以自己總結歸納一些問題的解決方法,形成自己的思路和工作系統,那時候,即使沒有那些證書,我想也是個很牛的模具工程師了!我也想做一個優秀的模具工程師,一起加油吧!我們可是同行啊~哈哈~
8. 模具加工的步驟如何
模具加工(Mold Making)是指成型和制坯工具的加工,此外還包括剪切模和模切模具。 通常情況下,模具有上模和下模兩部分組成。將鋼板放置在上下模之間,在壓力機的作用下實現材料的成型,當壓力機打開時,就會獲得由模具形狀所確定的工件或去除相應的廢料。 小至電子連接器,大 至汽車儀表盤的工件都可以用模具成型。 級進模是指能自動的把加工工件從一個工位移動到另一個工位,並在最後一個工位得到成型零件的一套模具。模具加工工藝包括:裁模、沖坯模、復合模、擠壓模、四滑軌模、級進模、沖壓模、模切模具等。加工精度要求高 一副模具一般是由凹模、凸模和模架組成,有些還可能是多件拼合模塊。於是上、下模的組合,鑲塊與型腔的組合,模塊之間的拼合均要求有很高的加工精度。精密模具的尺寸精度往往達μm級。形面復雜 有些產品如汽車覆蓋件、飛機零件、玩具、家用電器,其形狀的表面是由多種曲面組合而成,因此,模具型腔面就很復雜。有些曲面必須用數學計算方法進行處理。批量小 模具的生產不是大批量成批生產,在很多情況下往往只生產一付。工序多 模具加工中總要用到銑、鏜、鑽、鉸和攻螺紋等多種工序。重復性投產 模具的使用是有壽命的。當一付模具的使用超過其壽命時,就要更換新的模具,所以模具的生產往往有重復性。
9. 模具工程師的主要工作是什麼你會選擇這個行業嗎
模具工程師的主要工作是模具設計、製造、專用機床調整使用、專用工具調整使用、模具材料選用和處理 。
我會選擇這個行業的。
模具工程師的職業要求是扎實的理論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模具工程師需要極強的耐心。模具工程師是需要一定的重要例子。模具工程師一定要腳踏實地、好好做好自己的事情。模具工程師一般要從助理模具工程師做起。模具工程師對一個人的空間想像能力要求很嚴格。模具工程師屬於製造業。製造業的前景還不錯。從事一個行業,就要深耕細作。這樣才能更容易成功。
10. 做模具的工作流程是什麼 各部分都用到了哪些知識或軟體 想從事這行需要哪些准備
1)做好模具設計.通常模具設計由模具廠做,但還是要向他們提供基本的模具規格書和要求,就是要規定模架的材料,型腔,型芯的材料;產品的模腔數量;模具的使用壽命;注塑機台的噸位;零件的材料和表面處理要求.要求高(或是水平高)的企業還要規定分型面,水口的形式和位置,頂針的形式,因為模具廠並不清楚你們產品的要求,如果不做規定,任由模廠自己設計,那麼很有可能在重要的外觀表面設置水口,或有鑲塊.另外,很多工程師為了圖省事,對一些不重要的內部結構不做出模斜度,任由模具廠自己決定,這樣可能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現在做模具設計也沒有幾個認真負責的,拚命做大出模斜度,搞得產品到處都是縮水,最後不得不燒焊重做.因此必須認真檢查模具廠的模具設計,特別是分型面,水口,鑲塊等.還有就是要提供注塑機台的品牌和規格供模廠設計時參考.
2)模具開始加工後,要向模具廠家要排期表,就是模具進度的計劃表.什麼時候開始訂模坯,什麼時候開粗,什麼時候鑼銅公,打電火花......等等,最關鍵是T1的時間.這樣就可以定期去檢查模具加工進度,保證T1按計劃進行.
3)T1試模後才是跟模的真正開始.拿到樣品後要安排檢討會議,裝配工程樣機,對所有的問題總結出來,商討解決方案.一般要產品工程師同模具廠的跟模人員共同完成.每一個問題都要分析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設計不完善還是模具加工不到位,還是注塑工藝參數.這就要求工程師有豐富的產品設計經驗和模具經驗.有些問題是綜合幾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是更改設計呢還是通過工藝解決呢,這也要用豐富的經驗去判斷.接下來就是要給出更改方案,對於結構上的更改(加膠/減膠)都要做手板確定,並給出詳細的改模圖紙.很多工程師在這方面也比較喜歡偷懶,只告訴模具廠這里那裡不行,要這樣那樣改,不給出具體的圖紙尺寸,這樣模廠往往會改錯或不到位,增加了更改的次數.這方面我有過很多教訓.現在所有的更改方案都是我們做產品設計同模廠的人一起出,都要做手板樣品來檢驗方案的效果.對於外觀表面的缺陷,比如,夾水線等,通常先考慮注塑工藝去解決,不行的話要考慮更改水口位置去解決.
4)試模一定要到現場.T1試模可以不去,但T2開始最好每次試模時設計工程師要到現場了解試模的情況.一方面看看模具的狀態,另一方面了解注塑工藝情況,這點是很重要的.只看樣品是不知道模具狀態的,一個合格的樣品不能代表模具合格了,也許是十啤才出一個好的,也許是打著脫模劑勉強做出來的.每次試模還要記錄注塑工藝參數.
5)驗收模具.產品合格了,模具卻不一定能進入生產狀態.即使模具也合格了,也要跑合一段時間才能順利大批量生產.除了按模具規格書進行例行的檢查外,還要查查滑塊的硬度,冷卻水道的壓力,相關的配件等.必要時要廠家提供模具材料的證明,保證是按規格書中的要求采購的.
以上是我們通常跟模的做法,希望對你有幫助,也希望其他同行寫出你們的跟模經驗,大家一起分享.
1.外觀部分: 在T1階段時,模具廠心裡只有60-70%的把握,新的材料差別更大,所以試模是試外觀的關
2.尺寸部分:做模的人都對部分裝配性重要尺寸保留有餘地,也是跟據經驗做出的值,所以T1時要測量准確,更主要的是要實配後,確定要修改到多少,心裡若沒底可先做大後改小的方法,表向燒焊方向考慮
模具開發流程以及模具工程師的具體工作。
1. 首先產品工程師開發出新產品後給我們模具工程師檢查各個零件開模的可行性,以及評估能否簡化產品結構,以簡化模具結構,降低成本。
確認模具可以具體開模後,由模具工程師約模廠、產品工程師、注塑工程師報價,(本公司有規定,模具報價最少需同時需三家以上的模廠報價,不知其他的公司是否是這樣。)在報價時具體討論模具分型面的確定,進膠口的位置零件的出模數等,由注塑工程師現場提出模具試模時可能存在的外觀問題,如氣紋、夾水線等等。由模具工程師提出行位,斜頂,鑲件的注意事項,以及和產品工程師確定塑膠材料、鋼材型號等等,最後由模廠提出意見,如果無異意,既要求模廠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供模具報價單,報價單上需提供每套模具的價格,鋼材型號,出模數,第一次試模日期
3. 在收到報價單後,貨比三家,選擇價格最低、技術能力最強、做模周期短的供應商,在確定供應商後,開單給模廠,通知模廠開始模具設計,訂料。在模廠設計完成後,模具供應商需提供模圖與模具工程師以及產品工程師開會討論模具設計具體所存在的問題。
4. 在確定模圖後開始通知模廠正式開始模具加工。模廠需兩周提供一次模具加工進度表給模具工程師,並且需提供完整的模具結構圖(2D、3D),模具預約試模時間表給模具工程師和產品工程師。產品工程師收到預約試模時間表後出試模通知單給塑膠部,預備試模機台以及塑膠原料。
5. 模具完成後模具送到本廠塑膠部,試模前需檢查模具,如:運水、安全制、行位、鎖模片等一系列工作。在確定OK後開始上機試模,試模時需模具工程師、產品工程師以及模廠人員到場,在試模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需模廠在機台上面解決,如無法在機台上解決就要求下模,待解決後再安排試模。
r6. 在拿到試模樣板後,模具工程師安排零件量數,產品工程師裝樣板機。待完成以上工作後,通知模廠開會討論第一次試模時所存在的問題,由產品工程師提出裝配、以及外觀上面的問題。再一起討論解決方案。在確認方案後,模廠開始改模。在改模過程中如需報價,需模廠盡快出報價單給產品工程師確認,在改模過程中模廠需提供第二次試模的具體時間,改模完成後開始第二次試模,第二次試模依照步驟6進行,直至試模合格的零件,裝出合格的樣機。7. 在確定模具合格後,模具工程師,塑膠部簽收模具合格單。在生產過程中,模具在十萬啤以內出現的模具問題,模廠需免費維修。十萬啤以後出現的模具問題,模廠依情況而定提供報價單給模具工程師審核。
以上模具開發流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