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模具製件如何降低成本

模具製件如何降低成本

發布時間:2022-09-04 23:24:49

1. 如何降低數控沖床模具使用成本

數控沖床模具的成本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材料費、設計費、加工費(包括調試費用)、包裝費及運送費、稅金、其他費用(如商業運作、交納管理費等),其中,材料費、加工費及稅費合計起來至少要佔到數控沖床模具總成本的80%以上,而材料費和加工費是由設計圖樣決定的,採用什麼牌號的材料、需要多少原材料、數控沖床模具零件加工需要走什麼樣的工藝路線、是否具備良好的可調試性能、修改次數等,這些又全都取決於設計。因此,數控沖床模具設計是最關鍵的環節。

所以,控制數控沖床模具成本,就要從設計上入手。要達到減少成本的目的,歸納總結起來講,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首先,總體設計方案的制定要合理

也就是說,設計理念要正確,從沖壓工藝、排樣到總體結構的確定,都應該遵守相關的原理或法則。比如說排樣方案的制定,按照常規設計法則,第一工步是先沖出導正孔,緊接著第二工步就必須要設置導正釘導正,不論步距多麼小也不能空開,如果不這樣安排,從初始送料精度,到整個數控沖床模具步距精度全都無法保證,等於失去了定位基準,沖壓件的精度也就談不上了。

2.在確定沖壓工藝路線和排樣之前,將各種方案進行成本估算

這樣做可以為決策提供依據。比如,某個沖壓件可以用幾副單步模沖壓加工完成,也可以用一副跳步模(級進模)沖壓加工完成,還可以用復合模沖壓加工完成,到底應該採用哪種方案,要對比看哪種方案的綜合成本最小。

3.要落實好標准件的推廣應用工作,盡量多用標准件

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標准件能夠形成批量生產,所以其市場價格相對更便宜。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縮短了數控沖床模具製造周期,使總的工作量至少減去一半。目前,市場上數控沖床模具標准件十分豐富,種類繁多,規格齊全。比如,彈簧、模架、導向件、螺釘塞、導正孔、導正釘、檢測銷、小壓板、浮料銷、頂桿等,這些零部件都可以從專門的廠家買到,從而免去了設計和加工工作,減輕了生產環節壓力,加快了進度,反過來又對銷售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4.不可忽視非標零件設計的工藝性審查工作

實際生產當中,造成零件報廢的原因有時並不在操作工身上,而在於設計不合理。比如,一個價值上千元的板件,由於型孔的一個尖角開裂而報廢,這種情況下能把責任推卸給熱處理嗎?由於凹模鑲件設計的壁厚太薄弱,切完型孔後,發生變形而做報廢處理,這能怪罪慢走絲操作工嗎?

5.材料的選用要適當

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資源的寶貴,數控沖床模具原材料價格一漲再漲,尤其是合金工具鋼,有些價格已超過原來的兩倍。在選用數控沖床模具材料時,只要能夠滿足零件強度、硬度等性能條件,能達到預期的壽命,就應該盡量採用價格便宜的原材料,而一味地追求昂貴的材料,看似為了提高數控沖床模具質量,其實是對資源的不合理利用,也是一種浪費。

6.數控沖床模具出廠之前一定得先試幾次

把每次試模當中找出的問題,在本廠內部進行設計修改並徹底解決,最好是調試到十拿九穩的程度以後再包裝發運出去,避免問題在數控沖床模具運送到客戶那裡以後才暴露出來,到時,現場很可能沒有專業設備及操作工給予配合,單憑鉗工對數控沖床模具進行修理或改造極為困難。浪費時間,增大開銷還在其次,搞不好數控沖床模具最終還得要運回本廠返修,那樣就更加麻煩了,這些花費必然大大超出預算。同時也耽誤了客戶的生產進度,造成負面影響。總之,要盡可能減少數控沖床模具在外調整的時間和工作量。

7.圖樣的設計要規范

電腦上的圖形實際尺寸與標注尺寸必須嚴格要求保持一致,命名也要具有唯一性,名稱、圖號不得有重復。這樣做看起來似乎麻煩一點,慢一點,但是可以給後續的一系列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無論是校對還是加工編程或者查對尺寸,都可以從電腦上直接調用圖樣文件,保證了設計圖樣對生產具有明確的指導作用。從總體上看,不僅節約了大量時間,而且提高了尺寸、形狀表達的准確率,更有效避免他人因誤解而引起的報廢或返修,有效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和浪費。

2. 請問如何最低成本製作模具

老兄,你要請確定用什麼材質。

最關鍵的是你身邊有什麼工治具。可藉助類似相近的

如果用鐵皮,不做模具的話,你就先折彎慢慢敲打吧,傳說當年毛澤東所坐的第一台國產車,都是師傅後敲打出來的。 如果用塑料、玻璃鋼等板材,如果你的曲面不復雜,可不用模具,直接熱彎。如果復雜且要求精密的話,那就需要用模具,目標估模具及發熱管費用在1200元左右。(還要看加工商廠家的心情,不經常合作的。可能還不給你做。)師兄,只能幫手到這了。祝心想事成。。。

3. 模具節約成本,怎麼節約,什麼方法來節約

1模具加工前要認真檢查圖紙和工件是否有誤,2培訓提高員工成本節約的意識。可以通過模具物料清單來控制。

4. 生產製造業如何降低生產成本舉實際例子說明

這是一個綜合性的大問題,涉及企業方方面面,舉例的話推薦看一本新書,書里有61個製造業成本降低的實戰案例,並且作者提煉了42個降低成本的方法,可以仔細看看,目前這本書在預售中

5. 注塑車間怎樣降低成本

如果想使注塑車間降低成本,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節能
注塑機加熱器能源(電力):節約20%-60%
注塑機全體能源(電力):節約5%-15%
注塑現場冷氣空調效率:最大改善50%,節約空調費
2,提高成型質量
注塑加熱氣溫度:能保持均勻的溫度,可減少不良率
加熱器壽命:延長兩倍(自動控制熱輸出)
3,提高生產率
操作環境:減少燒傷,燙傷等危險
成型現場:保持舒適的溫度
縮短成型操作時的待機時間
通過經濟效益計算方法:節電金額(每年)/隔熱護罩安裝費用(每台)--可確認ROI(%)損益兩平點。
4.減少人力成本
想辦法通過精益的管理控制人力投入或者機械手自動下料等設備代替人工。

6. 怎樣有效控制或是降低塑膠模具製造成本

找一家專業的模具製作單位,使用好的模具鋼材料製作,並進行規范的熱處理。這樣,製作出來的模具能夠一次成活,不反復折騰,就能降低模具製作的成本。而且模具也耐用。

7. 幾種降低生產製造成本的方法和途徑

一、 從產品方面降低生產成本的方法

選擇性生產,低利潤的產品找別人做

在我們企業里,部分產品是一些行業內沒有太大利潤,卻又都有的產品,企業還在堅持自己生產。比如:老婆餅、紅豆餅、榴槤酥、蛋撻、甜甜圈等。這些產品口感基本相同,售價較低,利潤也相對較少,而人工成本卻很高,但門店又必須有的產品。企業沒有必要都自己生產,可以直接在市場上購買半成品,為企業節省更多的人工成本。

二、 從生產技術方面降低成本的方法

提高機械設備的使用頻率

工廠不但要提高機械化程度,還要提高機械化使用程度。比如我們車間增加了扎花機,產品扎花時間由原來3個人6小時提升到1個人3小時,工作效率確實是提升了。

三、 從原材料方面控制生產成本

采購環節的成本控制

建立良好的供應商選擇制度,優質供應商保持長久合作。避免多供應商、多批次的零散采購。大批量采購時與供應商簽訂長期穩定的供應合同。例如:我們的油脂、麵粉、白砂糖可以直接與生產商或一級供應商簽訂年度或半年的采購合同,保持價格優勢。

四、 從政策方面獎勵員工控製成本

工廠採取適當的政策獎勵員工降低不合格品的報廢

例如:我們企業每個月的產品報廢是1萬元,如果下月報廢可控制在7000元時,我們可以拿出1000元做為質量貢獻獎獎勵給生產部,至於獎金怎麼分由生產部自己決定。工廠享有知情權。

8. 如何降低非標夾具成本

1.首先,總體設計方案的制定要合理
也就是說,設計理念要正確,從沖壓工藝、排樣到總體結構的確定,都應該遵守相關的原理或法則。比如說排樣方案的制定,按照常規設計法則,第一工步是先沖出導正孔,緊接著第二工步就必須要設置導正釘導正,不論步距多麼小也不能空開,如果不這樣安排,從初始送料精度,到整個模具步距精度全都無法保證,等於失去了定位基準,沖壓件的精度也就談不上了。
2.在確定沖壓工藝路線和排樣之前,將各種方案進行成本估算
這樣做可以為決策提供依據。比如,某個沖壓件可以用幾副單步模沖壓加工完成,也可以用一副跳步模(級進模)沖壓加工完成,還可以用復合模沖壓加工完成,到底應該採用哪種方案,要對比看哪種方案的綜合成本最小。
3.要落實好標准件的推廣應用工作,盡量多用標准件
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標准件能夠形成批量生產,所以其市場價格相對更便宜。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縮短了模具製造周期,使總的工作量至少減去一半。目前,市場上模具標准件十分豐富,種類繁多,規格齊全。比如,彈簧、模架、導向件、螺釘塞、導正孔、導正釘、檢測銷、小壓板、浮料銷、頂桿等,這些零部件都可以從專門的廠家買到,從而免去了設計和加工工作,減輕了生產環節壓力,加快了進度,反過來又對銷售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4.不可忽視非標零件設計的工藝性審查工作
實際生產當中,造成零件報廢的原因有時並不在操作工身上,而在於設計不合理。比如,一個價值上千元的板件,由於型孔的一個尖角開裂而報廢,這種情況下能把責任推卸給熱處理嗎?由於凹模鑲件設計的壁厚太薄弱,切完型孔後,發生變形而做報廢處理,這能怪罪慢走絲操作工嗎?
5.材料的選用要適當
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資源的寶貴,模具原材料價格一漲再漲,尤其是合金工具鋼,有些價格已超過原來的兩倍。如高速鋼W6Mo5Cr4V2原來的價格不到40元/kg,現在漲到80元/kg以上;硬質合金YG15原來價格為300元/kg,現在漲到700元/kg以上。進口材料價格更是高得離譜,如,日本的普通模具鋼SKD11為70元/kg,硬質合金D30為3000元/kg,美國的硬質合金CD650為3000元/kg,比相同性能的國產材料高出3倍以上。因此,在選用模具材料時,只要能夠滿足零件強度、硬度等性能條件,能達到預期的壽命,就應該盡量採用價格便宜的原材料,而一味地追求昂貴的材料,看似為了提高模具質量,其實是對資源的不合理利用,也是一種浪費。
6.模具出廠之前一定得先試沖幾次
把每次試模當中找出的問題,在本廠內部進行設計修改並徹底解決,最好是調試到十拿九穩的程度以後再包裝發運出去,避免問題在模具運送到用戶那裡以後才暴露出來,到時,現場很可能沒有專業設備及操作工給予配合,單憑鉗工對模具進行修理或改造極為困難。浪費時間,增大開銷還在其次,搞不好模具最終還得要運回本廠返修,那樣就更加麻煩了,這些花費必然大大超出預算。同時也耽誤了用戶的生產進度,造成負面影響。總之,要盡可能減少模具在外調整的時間和工作量。
7.圖樣的設計要規范
電腦上的圖形實際尺寸與標注尺寸必須嚴格要求保持一致,命名也要具有惟一性,名稱、圖號不得有重復。這樣做看起來似乎麻煩一點,慢一點,但是可以給後續的一系列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無論是校對還是加工編程或者查對尺寸,都可以從電腦上直接調用圖樣文件,保證了設計圖樣對生產具有明確的指導作用。從總體上看,不僅節約了大量時間,而且提高了尺寸、形狀表達的准確率,可有效避免他人因誤解而引起的報廢或返修,有效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和浪費。

9. 如何合理降低成本

生意經營已經到了微利時代,怎樣在成本提高,但產品價格降低的情況下來提高行業利潤呢?提高生產效率,節約成本,已經是擺在行業面前的新課題。例如節約成本,怎麼節約,什麼方法來節約?提高生產效率,怎麼提高生產效率,用什麼方法來提高?
對於這些問題,結合現實中的辦法,以一個五金加工廠為例,看筆者是如何來解決的:
1、一個五金加工廠,一般由模具部、製造部、表面處理部、組裝部或組立部及一些管理部門(人事,業務、財務、資訊及銷售等)所構成的。在這些部門里模具部與製造部是關鍵部門(一般模具部歸到技術中心,技術中心主要負責工藝編輯與模具設計等相關產品的技術問題),為什麼說是關鍵部門呢,因為他們佔用的成本是佔用最大的一個成本,幾乎佔了一個產品成本的70%-90%左右,所以要如何來控製成本就要從技術方面入手,控制員工的工資意義不是很大,而且員工的工資也是按當地的水平來給的,並不是隨便給的,所以員工的工資再改變,對於小公司來說,一個人一個月多了150,按五百人來算的話,也才七萬五。七萬五隻不過一套模具的成本而已,所以要提高營利就必須從技術來爭取。
2、還有一個就是樣品及產品的製造周期長短也是一個成本的關鍵所在,樣品的周期越短就可以體現公司的實力就好,也就越容易讓客戶下單,也就容易賺到錢。而樣品或產品的製作周期是由各部門所組成的,不是一個部門就能解決的,所以各部門間就要相互配合,來達到製作周期短的目的。製作周期跟模具製作周期有直接的關系,甚至模具製作的時間佔了整個樣品製作的60%以上的時間,所以要控制模具的時間也是降低成本的一大戰略。

10. 淺析如何降低模具的製造成本

中國模具工業協會 周永泰[摘要] 近年來,模具製造成本不斷攀升,所以我們無論在何時何地總會討論一些如何才能降低模具成本的話題。因此本文試從模具製造各環節入手進行分析,以望能降低模具製造成本。 質量、價格、周期、服務,這是模具的生產者和使用者都十分關心的四大要素。近年來主要是由於人工費用的不斷增加和原材料能源價格的不斷上漲,致使模具製造成本也不斷攀升,而與之成反比的是模具製造企業的利潤率卻在不斷地下降。曾有一些模具製造企業反映,目前生產的部分模具的質量和水平反而比五年前要差了。這乍一聽確實令人費解:五年間技術進步了不少,怎麼質量水平反而下降了呢?他們解釋說:由於有些用戶(或模具采購人員)片面地、單純地要求壓價,而對模具質量水平則漠不關心,所以只好被迫選用低價材料、低檔模具標准件、不合理地簡化模具結構和採用縮減工藝及加工成本的辦法來對付了。所以這並不是企業製造不出高質量和高水平的模具來,這實在是企業的無奈之舉。這一現象在行業中雖然存在,但這種不正常的低成本製造不但不能提倡,而且應該進行疏導、抑止,所以我們要提倡在保證和提高模具質量及水平前提下進行低成本製造。一、分析可製造性,合理確定模具類型和結構,並按需選材。現在多數用戶訂購模具時都會向模具企業提供產品的數字信息,但由於使用模具的產品企業往往對模具不太熟悉,設計時並未考慮到可製造性,因此在工藝上考慮不周甚至根本製造不出來的現象時有發生。為了避免在模具設計製造過程中造成反復和浪費,所以模具企業在模具設計開始前就應該進行可製造性分析,以保證設計製造成功。此後接著就應確定模具類型與結構。從降低成本出發,在能夠滿足用戶要求的情況下,快速經濟模具、鋁合金模具、鑄鐵模架等都應該在考慮范圍之內。巧妙的結構有時能大幅降低模具製造的成本。此外正確選材也十分重要,所以除了用戶指定以外,我們應遵循材盡其用的選材原則。高檔材料用於製造中低檔模具會增加成本造成浪費,相應的熱處理應與技術要求和材料結合起來考慮。所以在能夠滿足用戶要求下,有時選用低融點合金、鋁材或加工塑料及樹脂等來製造模具也是可取的。二、從各個環節來縮短模具製造周期。縮短模具製造周期不但是用戶的要求,而且也是模具企業所共同追求的,因為一般情況下,對模具企業來說,模具製造周期的縮短就意味著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模具生產一般可分為設計、加工、裝配與調試等幾個主要階段,所以我們必須抓住每個階段的關鍵環節,這樣才能有效縮短整個模具的生產周期。1.努力縮短模具設計時間。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已經普及的今天,因此選好軟體、用好軟體以及逐步普及3D軟體是關鍵。所以積累經驗,將知識電子化,及建設資料庫已變得十分重要。採用CAD快速設計技術和優化技術並與計算機輔助分析(CAE)技術相結合以及採用模具專用軟體,並盡量將設計工作往前推移等等,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提前介入和參與產品開發,與模具用戶一起進行設計,不但能將模具設計工作前移,使模具生產技術准備時間大為縮短,而且能使模具及其製品更加合理化,避免由於模具用戶對產品的修改及其產品工藝性不好造成生產反復的現象。2.實現數字化製造和信息化管理。用高新技術和信息化來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搞好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CAD/CAE/CAM一體化技術,C3P、C4P、KBE技術,模具柔性製造(FMS)和自動化加工技術等都無不依賴於數字化。逆向工程、並行工程、敏捷製造和虛擬製造(包括虛擬設計、虛擬加工、虛擬裝配乃至組成虛擬企業及虛擬現實等)同樣要依賴於數字化。因此,數字化是模具製造從「經驗」走向「科學」的關鍵。實現數字化製造不但能縮短製造周期、降低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提高模具的質量、精度和可靠性。搞好信息化建設,實現信息化管理是模具企業又一重要課題。模具企業信息化管理已經從過去的財務管理發展到工藝管理、產品數據管理、項目管理、生產製造過程管理、知識庫管理、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成本管理、電子商務和資源管理等,先進而便捷的條形碼和晶元技術以及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的管理軟體已被應用於模具企業的信息化管理中。信息化管理應用得好不但能大幅度縮短模具生產周期和降低成本,而且能提高整個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和效益。現在,企業信息化的發展應用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顯著標志,智能化、集成化和網路化也已成為信息化的發展方向。3.先進技術和細節同時並舉。包括高速切削和高速電加工在內的高速加工是模具行業公認的縮短模具生產周期的有效方法。有統計資料表明,高速切削結合CAD/CAM技術可使模具製造周期縮短約40%,CNEDM附設機器人可提高生產率50%、減少成本30%。用機械手安裝工件,選用合適的高質量刀具和夾具,選用合適的切削液、電加工介質、潤滑液,使用耐腐蝕低損耗的電極材料,基於RP技術結合特種加工工藝快速製造電加工電極,電火花混粉加工,以及應用快速成型技術和快速制模技術等都可有效縮短模具生產周期。光整加工和裝配調試對模具製造周期的影響也很大。努力減少光整加工和裝配調試時間,逐步提高機鉗比(即機加工工時與鉗工工時的比例),逐步發展數控自動化拋光技術和數字化模擬試模調試技術以及復合加工、柔性加工、自動化及智能化加工技術等,都可有效縮短模具生產周期,而且還有利於模具質量水平的提高。4.標准化與標准件。有統計資料表明,搞好模具標准化工作,廣泛採用模具標准件,可使模具生產周期縮短30%~40%。在標准方面,除了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之外,對廣大模具企業來說,建立自己的企業標准更為重要,這是因為標準是基礎,數字化製造、標准化自動化生產都離不開乃至依賴於標准。許多企業的實踐也證明了標准化能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縮短模具生產周期。因此,搞好標准化工作,建立各種標准化體系,對模具企業的發展十分重要。三、「專、精、特」,社會協作與企業文化。按照國家對工業企業類型的劃分標准,模具生產企業絕大多數都是中小型企業,大型企業不足千分之一。對於廣大中小型企業來說,做精、做特、做新、做強、做活,做出效益來至關重要。國家也在大力支持「專、精、特」企業。「專、精、特」能降低成本出效益,「專、精、特」能提高產品質量水平,「專、精、特」能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專、精、特」能推動技術進步和行業發展。專業化分工是隨著社會進步與發展而不斷細化的。隨著專業化分工不斷細化,社會協作就越來越廣泛深入。對模具製造來說,專業化分工細化和社會協作的廣泛深入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這是不言而喻的,但關鍵是如何作為。除了以前的零部件外協和加工工序等外協之外,產學研用相結合、組建各種產業聯盟、技術外包和利用公共服平台正在逐漸興起。只要運用得好,這些也都能降低模具製造成本。針對特定用戶單獨設計、單件製造是模具生產的特點之一。由於不同模具的要求各不相同,必須有不同的工藝和不同的裝備與之適應,所以即使已經注意並進行了社會協作,但模具生產企業某些設備利用率低,某些環節變成了「瓶頸」的現象還仍舊比較普遍。這時,企業的管理者就要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採取有效措施來盡量提高設備利用率和盡快消除「瓶頸」。藉助信息化管理對平衡負荷,搞好均衡生產十分有效。設備利用率提高了,「瓶頸」消除了,模具製造成本也就降下來了。一個好的企業必然會有好的企業文化,「以人為本」應該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好的企業文化能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職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他們就能提出許多好意見、好建議來。小到小改小革和各方面的合理化建議,大到整個企業的經營管理與發展,人人都關注,人人都動腦子想辦法,模具製造成本自然就能降下來,企業自然就能不斷發展壯大。傳統的模具製造主要依靠工人的技能,所以調試必不可少,所以交貨期也會延長。隨著技術發展和社會進步,現在和今後,要逐漸做到不依靠技能也能製造出好模具來;模具製造逐步實現高度自動化;只裝不配省去試模工程將變成可能;模具交貨期越來越短,模具成本也將越來越低。最後,我認為還應再分析一下關於模具的低成本製造與模具用戶的低成本生產之間的關系。降低模具的製造成本一般情況下都能降低模具用戶的生產成本,這兩者之間應該是一致的,但這里不但有一個度的問題,而且還有一個兩者合理匹配的問題。所謂「度」,就是降低模具製造成本要有度,切不可過度,即如本文一開始說的那樣,降低模具製造成本必須要在不降低模具質量水平和滿足用戶要求的前提下進行,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關於兩者之間合理匹配的問題其核心是要綜合考慮,應該使模具能給用戶帶來最大的效益。產品要求低或者是批量小,那麼模具就更要成本低,但是如果產品要求高或者是批量很大,那麼就不能單純追求模具的低成本了。這就產生了合理匹配的問題。例如一套常規模具和一套熱流道模具都能滿足用戶生產出一定量的合格注塑件的要求,單從模具成本來說,常規模具價格低於熱流道,好像是佔有優勢的,但是如果從用戶生產的總成本來看,由於使用熱流道模具不但產品質量更有保證,而且生產效率和原材料利用率都可以大幅度提高,因而從用戶全面核算總成本來看,使用比常規模具貴得多的熱流道模具反而更能降低生產成本。這里的關鍵就是合理匹配。這樣的例子很多,高效、多功能模具多有類似情況,因此模具企業應該在努力降低模具製造成本的同時,多從用戶企業的利益著想,提出合理匹配的建議,多與用戶溝通與協商,大家都全面考慮,共同來決定最合理的方案。

閱讀全文

與模具製件如何降低成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裡有賣202不銹鋼管 瀏覽:792
搭棚用鋼材做什麼科目 瀏覽:984
不銹鋼門的縫隙如何處理 瀏覽:59
鋼鐵怎麼融化的 瀏覽:16
腰傷下鋼板多久能起來 瀏覽:643
快速加荷載對鋼材的力學性能有什麼 瀏覽:617
江西公園鋁合金葡萄架多少錢 瀏覽:751
十二的螺紋鋼一噸有多少根 瀏覽:344
鋼筋混凝土牆是怎麼算的 瀏覽:131
外牆腳手架鋼管多少瓦 瀏覽:144
dnf大轉移深淵怎麼打鋼管男 瀏覽:252
45鋼焊接後淬火用什麼焊條 瀏覽:969
台州道路護欄多少錢 瀏覽:815
彩鋼板單板怎麼對接 瀏覽:619
一般鋼筋採用什麼焊接方式 瀏覽:293
單層鋼筋綁扎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824
z字形豎立的鋼筋叫什麼 瀏覽:641
304不銹鋼板密度公差是多少 瀏覽:690
張掖哪裡有賣鋼材的 瀏覽:489
合金力量天啟是什麼樣子 瀏覽: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