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模具的作用是什麼
模具是在沖裁、成形沖壓、模鍛、冷鐓、擠壓、粉末冶金件壓制、壓力鑄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膠、陶瓷等製品的壓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用以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為有特定形狀和尺寸的製件的工具。 模具具有特定的輪廓或內腔形狀,具有刃口的輪廓形狀可以使坯料按輪廓線形狀發生分離,即進行沖裁;內腔形狀可以使坯料獲得相應的立體形狀
模具一般分為兩個部分:動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它們可分可合。分開時裝入坯料或取出製件,合攏時使製件與坯料分離或成形。在沖裁、成形沖壓、模鍛、冷鐓、壓制和壓塑過程中,分離或成形所需的外力通過模具施加在坯料上;在擠壓、壓鑄和注塑過程中,外力則由氣壓、柱塞、沖頭等施加在坯料上,模具承受的是坯料的脹力。 模具除其本身外,還需要模座、模架、導向裝置和製件項出裝置等,這些部件一般都是製成通用型,以適用於一定范圍的不同模具。 模具的應用極為廣泛,大量生產的機電產品,如汽車、自行車、縫紉機、照相機、電機、電器、儀表等,以及日用器具的製造都應用大量模具。 模具基本上是單件生產的,其形狀復雜,對結構強度、剛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模具生產需要有很高的技術水平。模具的及時供應及其質量,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成本和新產品研製。因此,模具生產的水平是機械製造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加工金屬的模具按所採用的加工工藝分類,常用的有:沖壓模,包括沖裁模、彎曲模、拉深模、翻孔模、縮孔模、起伏模、脹形模、整形模等;鍛模,包括模鍛用鍛模、鐓鍛模等;以及擠壓模和壓鑄模。用於加工非金屬和粉末冶金的模具,則按加工對象命名和分類,有塑料模、橡膠模和粉末冶金模等。 沖壓模是用於板料沖壓成形和分離的模具。成形用的模具有型腔,分離用的模具有刃口。最常用的沖壓模只有一個工位,完成一道生產工序。模具的生產一般為單件、小批生產,在製造要求嚴格、精確。因此多採用精密的加工設備和測量裝置。按結構特點,模具一般分為平面的沖裁模和具有空間的型腔模。 平面沖裁模可用電火花加工初成形,再用成形磨削、坐標磨削等方法進一步提高精度。坐標磨床一般用於模具的精密定位,以保證精密孔徑和孔距。也可用計算機數控連續軌跡坐標磨床,磨削任何曲線形狀的凸模和凹模。 型腔模主要用於立體形狀工件的成形,因此在長、寬、高三個方向都有尺寸要求,形狀復雜,製造難度較大。象冷擠壓模、壓鑄模、粉末冶金模、塑料模、橡膠模等都屬於型腔模,型腔模多用仿形銑床加工、電火花加工和電解加工。將仿形銑加工與數控聯合應用,和在電火花加工中增加三向平動頭裝置,都可提高型腔的加工質量。 計算機數控多軸銑床、坐標磨削和加工中心機床,是型腔模加工的重要設備。型腔的表面研磨和拋光一般採用電動或風動工具,配以各種研磨、拋光輪和研磨膏粉,或採用超聲波研磨、擠壓珩磨、化學拋光等方法。三坐標測量機和光學投影比較儀是模具製造中常用的精密測量設備。 模具是精密工具,價格昂貴,必須盡量提高使用壽命。
模具的正常失效形式主要有磨損、塌陷斷裂、粘合等,不同用途的模具失效形式也各不相同。
提高模具壽命的途徑主要是根據應用條件,合理選用模具鋼和確定熱處理規范。 選用在使用溫度下強度高的材料可防止塌陷;提高模具硬度可以減少磨損率;較高的韌性和抗疲勞性能,以及消除電加工的硬化層及加工殘余應力,可以阻礙裂紋的產生和發展,防止裂斷。 表面處理、潤滑和選用抗粘合性能好的模具材料,是延長模具壽命的重要措施。模具工作表面和基體的要求差異很大,很難用一種材料完全合理地滿足,但可以在工作部位用鑲塊、堆焊、噴鍍和局部強化的辦法提高其綜合性能。此外,合理的操作使用,是消除非正常失效、減緩正常失效的另一途徑。
❷ 模具中滑塊座對模具的作用
滑塊座一般經過淬硬,有利於滑動,增加耐磨性,延長使用壽命。
❸ 模具中動模和靜模的區別及作用
動模就是隨滑塊一起動的那部份模具
靜模就是固定的那部份模具
呵呵,不是廢話,模具的種類很多,結構千差萬別。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❹ 在五金模具中,上模座、上墊板,上夾板、脫背板、脫料板、下模板、下墊板、下模座在模具里起什麼作用
上模座--與沖床上機頭固定,限制上模彈簧.
上墊板--墊住沖頭不讓沖頭上沉,一般須熱處理,在條件允許時可以不用這塊板,直接用模座代替.
上夾板--固定沖頭及導柱,可用生料加工,精密模具須熱處理.
脫背板--限制沖頭高度及墊住脫料板入子及引導針,一般須熱處理,如果是單一沖孔模具可以不用這塊板,精密模具都會做這塊板.
脫料板--壓料脫料,導正沖頭.這塊板在精密模具里很關鍵.(有些模具會將這塊板與下模固定在一起,上模就沒有脫背板了)
下模板--固定下模零件,導正上下模位置,必不可少的板.
下墊板--墊住下模零件不讓零件下沉,一般須熱處理,在條件允許時可以不用這塊板,直接用模座代替.
下模座--與沖床工作檯面固定,限制下模彈簧.
總之什麼模板都不是一概而論的,模具結構決定了模板作用,以上說的只是最基礎的.
❺ 塑料模具中動模座板的作用是什麼
固定型芯,頂桿導向,安裝斜導柱,固定滑塊,托住導向釘。
❻ 五金模具 上下模座 墊板 止擋板 脫料板都是起著什麼作用
好吧!我給你介紹一下,模具按順序從上到下分為,上模座、上墊板、上夾板、止擋板、脫料板、下模、下墊板、下模座,按照實際應用的話,有些板還會省掉,如果脫料板不要加鑲件,可以省去止檔板。如果行程不夠,甚至還要增加上下墊鐵、打板、打桿、上下托板。詳細的那些作用我們線下交流吧!!上下模座是起支撐和固定作用,類似於機器的基座用45#就行了。上下墊板可以用45#調質處理,主要是支撐上夾和下夾板裡面鑲的入塊,需要一定的強度,但又不能太硬,太硬會容易頂壞沖頭,軟料可以有一個緩沖作用。上夾和下模板起固定作用。脫料板起的是沖壓前的壓料,沖壓後的卸料作用。材質這一塊也不是定死的,根據不同產品,模具耐用性不同,各個廠子規定會不一樣,千萬要靈活應用。主要是想好要為什麼要這樣做,有道理則執行。關於結構你可以查閱一下,misumi或者盤起的標准件書籍,後面都有,很詳細。希望你進步!!不過目前模具設計不是以前那麼吃香了,考慮深圳一些。
❼ 請問五金模具 上下模座 墊板 止擋板 脫料板都是起著什麼作用
上下模座從字面上理解就行了,就是模具的基座,所有板都緊固在模座上,模具裝夾到沖壓機上時,通常都是裝夾模座。
墊板,是用來緩沖沖裁力的。
脫料板,由於沖裁後沖頭會被料卡住,無法拿出來,所以增加一塊板起卸料作用,又叫卸料板。還有一個作用是,沖裁前壓住料,沖裁區周圍不會變形,就像切菜一樣,用手壓住切效果比不壓要好得多。
這些都是模具基礎知識,不同的模具結構需要的板就不同,還有很多的板這里無法都說明,有興趣的話找本模具設計書看看,結合模具結構圖,一下子就明白了。
❽ 模具的組成部分,各部分的名稱和作用是什麼
模具的組成 注塑模具由動模和定模兩部分組成,動模安裝在注射成型機的移動模板上,定模安裝在注射成型機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時動模與定模閉合構成澆注系統和型腔,開模時動模和定模分離以便取出塑料製品。 根據模具中各個部件所起的作用,一般可將注塑模細分為以下幾個基本組成部分。一、 成型部件成型部件由型芯和凹模組成。型芯形成製品的內表面,凹模形成製品的外表面形狀。合模後型芯和型腔便構成了模具的型腔。按工藝和製造要求,有時型芯和凹模由若干拼塊組合而成,有時做成整體,僅在易損壞、難加工的部位採用鑲件。二、 澆注系統
澆注系統又稱流道系統,它是將塑料熔體由注射機噴嘴引向型腔的一組進料通道,通常由主流道、分流道、澆口和冷料穴組成。它直接關繫到塑料製品的成型質量和生產效率。
三、 導向部件
為了確保動模和定模在合模時能准確對中,在模具中必須設置導向部件。在注塑模中通常採用四組導柱與導套來組成導向不見,有時還需在動模和定模上分別設置互相吻合的內、外錐面來輔助定位。四、 推出機構
在開模過程中,需要有推出機構將塑料製品及其在流道內的凝料推出或拉出。推出固定板和推板用以夾持推桿。在推桿中一般還固定有復位桿,復位桿在動、定模合模時使推板復位。
五、 調溫系統
為了滿足注射工藝對模具溫度的要求,需要有調溫系統對模具的溫度進行調節。對於熱塑性塑料用注塑模,主要是設計冷卻系統使模具冷卻。模具冷卻的常用辦法是在模具內開設冷卻水通道,利用循環流動的冷卻水帶走模具的熱量;模具的加熱除可利用冷卻水通道熱水或蒸汽外,還可在模具內部和周圍安裝電加熱元件。
六、 排氣槽
排氣槽用以將成型過程中型腔的氣體充分排除。常用的辦法是在分型面處開設排氣溝槽。
七、 側抽芯機構
有些帶有側凹或側孔地塑料製品,在被推出以前必須先進行側向分型,抽出側向型芯後方能順利脫模,此時需要在模具中設置側抽芯機構。
八、 標准模架
為了減少繁重的模具設計和製造工作量,注塑模大多採用了標准模架。
❾ 型腔模具各模板的作用和功能
面板也就是定模固定板,是用來連接進料水嘴與動模型腔的模板;水口板是針孔進料口板,熔化的塑料熔料經過水口板的內澆道分流到各個針孔進料口,使得熔料進入型腔;A板、B板是定模板、動模板,安裝有型芯,以及成型產品的型腔;推板是脫模時,用來推卸產品的;支撐板是用來固定型芯的;底板是用來固定動模,支腳塊,連接模具與注塑件活動模板的。中間兩個小板是頂桿固定板與頂桿推板,其作用是用來脫卸產品,把注射成型的產品頂出型腔。
❿ 模具的組成部分,各部分的名稱和作用是什麼
模具的組成 注塑模具由動模和定模兩部分組成,動模安裝在注射成型機的移動模板上,定模安裝在注射成型機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時動模與定模閉合構成澆注系統和型腔,開模時動模和定模分離以便取出塑料製品. 根據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