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糍粑怎麼做的
1.原料:
糯米 500g
紅糖 100g
黃豆粉 50g
花生仁 50g
2.做法
1.糯米用清水淘洗干凈,揀出谷殼雜質。
2.將糯米放入盆中,注入足以浸沒糯米的冷水浸泡10小時。
3.將糯米撈出瀝干,放入竹篦中,如果沒有竹篦,也可以直接放入鋪好屜布的籠屜中。
4.大火加熱蒸鍋中的水,將裝有糯米的竹篦放入蒸鍋,用大火在蒸糯米的時候,每隔10分鍾,在糯米上灑少許熱水,防止糯米變干。蒸40分鍾。
5.趁熱將蒸好的糯米倒入大盆中,用飯勺翻拌碾壓。
6.壓糯米是個需要時間和體力的工作,要一邊翻一邊壓,反復將糯米飯搗爛成團,米團會變得非常黏,並且完全沒有米粒。製成基礎糍粑米團。
防粘技巧:
使用薄面
糯米粉蒸後會板結,只要把它放在案板上用擀麵杖重新擀壓成粉末就可以當做薄面來使用了。在需要為糍粑塑形時,在模具中鋪上一層糯米薄面然後再把糍粑團放入模具壓緊,脫模的時候就不會粘黏了。
使用食物油
在案板上淋少許植物油,塗勻,再把糍粑團放在案板上時就不易粘了。 需要用刀切割糍粑時,也可以在刀上塗上一層植物油,同樣可以起到不粘的作用。
❷ 紅糖滋粑怎麼做
紅糖糍粑,香甜軟糯的美食,做法簡單超家常,美味零食可以做主食
糯米糍粑是從小吃到大的零食,軟糯香甜的味道讓人始終回味無窮,端上一盤,轉眼就吃光光。
這種美食的做法很簡單,非常家常,糯米粉蒸熟,裹上清香的黃豆粉,再灑上甜甜的紅糖,每吃一口都是滿足。
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是怎麼做的吧!
用料:
糯米粉4大勺,熟黃豆粉3勺,白糖2勺,紅糖2大勺。
步驟:
1、先把糯米粉舀出放到大碗里,用清水攪拌均勻成麵糊,可以稍濃稠些;
2、取一個蒸糍粑模具,表面抹好油,倒入糯米糊,放入蒸鍋里蒸熟,10-15分鍾左右即可,要看模具的薄厚程度;
3、把熟黃豆粉加入白糖,攪拌均勻,蒸好的糍粑取出稍放涼些,可以倒扣出來,把刀抹涼水,切成塊,也可以用勺子蘸水把它們分成小塊,每塊都放到熟黃豆粉中裹上粉;
4、把紅糖倒入適當清水,放到鍋中煮化,稍微濃稠些的糖汁,淋在糍粑上,就可以開吃啦!
讓美食變得家常,與家人一起分享,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❸ 紅糖糍粑在家怎麼做呢怎麼才能做出來糯糯的
紅糖糍粑的做法
圓糯米淘洗加水泡兩三個小時,蒸籠墊上紗布或籠屜布,泡好的糯米倒進去(墊紗布糯米飯好取不粘)水開蒸二十多分鍾至熟,(中途撒點熱水)
小貼士
糍粑條要逐條放油鍋,如果下鍋就翻動,因冷凍糍粑條突然遇熱的油溫會粘筷子,相互碰撞也會粘連,等炸至邊沿起硬殼可翻動。
糍粑胚條冷凍時間長了澱粉可能會老化,那就只有加熱蒸軟吃,淋上糖漿,味道也不錯。
熬紅糖可以加一片姜,喜歡玫瑰味的可以在紅糖熬好後加點進去。
❹ 手搖模具糯米糍的做法
用料
水磨糯米粉150克
生粉40克
椰子粉20克
色拉油25克
牛奶250克
糖粉50克
椰香糯米糍的做法
准備所需材料。將糯米粉、生粉、糖、椰子粉混合。加入牛奶和色拉油。
攪拌成無顆粒的糊狀。將攪勻的粉漿放入蒸鍋中,用大火蒸至凝固,大約15分鍾,中間可以翻拌一下保持受熱均勻。
蒸好的糯米團放涼至不燙手,取一小塊面團按扁,包入去皮的獼猴桃塊。
像包湯圓一樣將餡料包起來,放在椰蓉滾一圈至均勻的粘上椰蓉即可。
❺ 紅糖糍粑是有名的小吃,卻非常難做,如何在家簡單的製作
紅糖糍粑是有名的小吃,卻非常難做,如何在家簡單的製作?
直接買糯米粉製作很簡單。
糯米粉加熱水攪拌,不用管比例,水一點點加,和成團就可以了。然後揪成劑子,我們這里是做成手掌心大小的小圓餅。也有地方做成長條的,這個造型隨意。
上鍋蒸熟,冷水下鍋,水開後轉中小火,30分鍾左右就可以了。
然後熱油下紅糖,小火操作,下糍粑,翻炒幾下,糖化開就可以了。
糍粑蒸熟後,吃不完的可以冷凍保存。下次吃的時候,不用化凍,也是熱油下紅糖,下糍粑,上色後多個步驟,加點水,煮軟就好了。
糯米提前泡好;蒸格上蓋上布,糯米鋪在上面;開大火燒開蒸40分鍾;蒸好的糯米搗壓成泥狀,放保鮮盒冷藏3小時;冷藏好後,糍粑拿出切成條狀;鍋中倒油燒熱後,放糍粑炸至金黃色撈出;另起鍋,倒一碗水放入紅糖燒開;炸好的糍粑放鍋里,待紅糖水收干裝盤即可。
❻ 糍粑是怎麼做出來的
1.糍粑是什麼做的
傳統的糍粑是選用上等糯谷,最好是殼薄質軟的紅谷糯,經加工成白凈的糯米。用清水把糯米浸透,放進木甑里蒸糯米飯,放進石臼里,用杵槌舂制而成。因此,客家人叫「打糍粑」。
舂糍粑的杵槌,要用光滑的木杵,糯米飯粒便粘不住。經過用力舂搗,使之成羹狀,然後做成如雞蛋般大小的糍粑。蘸上炒米、花生、芝麻、黃糖等配製的佐料粉,吃起來柔韌鮮滑,香甜可口。
客家農村有句俗話:「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燒。」說的是每逢農歷十月初一,家家戶戶做的糍粑熱氣騰騰。
2.糍粑的吃法
多數地區的人習慣於在臘月打糍粑;在梅州客家地區每逢傳統節日或家庭喜慶;四川地區的人在中秋節前製作,象徵豐收、喜慶和團圓,是中秋節和月餅齊名的必備佳品。
在四川民間一些地方,在糍粑中加入桂花搗製成月桂糍粑,蘸上炒黃豆面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別具一番風味。
另一些地方在熱糍粑中裹入熟紅豆等豆製品、加入適量食鹽,切成橢圓狀片塊放到熟菜油中油炸,作出的紅豆油糍粑,色、香、味俱佳。湖北地區的人們也習慣在臘月里打糍粑,將糍粑切成長條狀保存,待吃時再切成片狀。
❼ 手工糯米糍粑的做法大全
在開始正式製作之前呢,我們首先需要准備以下食材:糯米粉150克,粘米粉150克,椰蓉適量,花生米50克,黑芝麻25克,白糖25克
第一步:起鍋不加油,將花生米放入鍋中,開小火,邊加熱邊翻炒,將花生米炒熟,然後盛出放涼備用!再將黑芝麻放入鍋中,小火翻炒,炒熟炒香後盛出備用!
第二步:將150克糯米粉跟150克粘米粉一起放入湯盆,然後加入約250毫升的清水,用筷子攪拌均勻,成無顆粒濃稠的稀糊狀即可,然後拿個不粘模具,先刷上一層食油,然後將調好的糯米稀糊轉移到模具裡面,稍微震平,然後放入上汽的蒸鍋,大火蒸25分鍾,蒸成糍粑!
第三步:等花生米放涼後,外皮很容搓掉了,這時用手將花生米的外衣搓掉,然後清理干凈,再用保鮮袋包起來,然後用擀麵杖敲碎,保留一點顆粒狀最佳,然後將花生米放到盤子裡面,加入炒香的黑芝麻,加入25克白糖,攪拌均勻,這樣我們的花生糖餡就做好了!
第四步:等糯米糍粑蒸好之後,端出放涼至不燙手,然後用木鏟鏟松,家裡有條件的,可以用擀麵杖,再搗一搗,這樣口感會更好!
第五步:手裡沾水,取一小塊糯米糍粑,然後捏成薄餅,再用湯匙舀上花生芝麻餡,放到糯米糍粑中間,然後上下左右,往中間包緊至不露餡,包好之後放到椰蓉盤子裡面打滾,裹上一層椰蓉!
這樣一道軟糯香甜,非常好吃的【椰香糯米糍粑】就製作完成了,非常的好吃,裹上椰蓉還有濃濃的奶香味,喜歡這個糍粑的朋友們,就跟著這個做法試試看吧,保證這個味道不會讓你失望的!
❽ 糍粑塊兒怎麼做
具體做法:糯米浸泡一天以上,濾干水,置木甑里蒸熟。爾後倒入石臼舂爛至膠狀,在干凈的器皿上灑些糯米粉,將舂爛的糯米置其上揉搓,捏成小團或餅狀,還可以用特製的模具印成各種圖案,置通風乾燥處陰干。陰干後可浸泡在水中,能長時期保存。食用方法很多,可油煎,可水煮,可火烤,可以同甜酒一起煮沸加糖,還可用微波爐加熱。
❾ 怎樣做糯米糍粑
糍粑,一種平凡的食物,卻極有群眾基礎。在中國,只要是產米的地區,幾乎隨處可見具有當地特色的糍粑。說起家鄉的糍粑,就像說起家鄉的父老鄉親一樣親切,那濃濃的米香,帶來的就是濃濃的鄉情。
防粘竅門
1
使用薄面
1將糯米粉平鋪在盤中,放入蒸鍋用大火蒸10分鍾,取出晾涼。
2糯米粉蒸後會板結,只要把它放在案板上用擀麵杖重新擀壓成粉末就可以當做薄面來使用了。在需要為糍粑塑形時,在模具中鋪上一層糯米薄面然後再把糍粑團放入模具壓緊,脫模的時候就不會粘黏了。
2
b.使用食物油
1在案板上淋少許植物油,塗勻,再把糍粑團放在案板上時就不易粘了。
2需要用刀切割糍粑時,也可以在刀上塗上一層植物油,同樣可以起到不粘的作用。
注意事項
傳統糍粑製作是將糯米飯團舂成基礎糍粑後,分成適當大小,塑形後放在陰涼通風處陰干。當糍粑成為干硬的糯米團後,再放在水中保存。這樣處理的糍粑可以保存很長時間。
甜味糍粑除了上文介紹的紅糖糍粑外,還有使用芝麻和白糖製成的芝麻糍粑,用甜酒釀煮制而成的酒釀糍粑等很多品種。
糍粑除了可以製成甜味的,當然也可以製成鹹味的。將糍粑製成小丸或切成小塊,加肉片、青菜、墨魚、辣椒等配料等炒制,就成了一道可口菜餚。此外,只是簡單地將糍粑放在爐中烘烤至焦黃,也是非常美味的。
❿ 自製糍粑的做法竅門
米具體做法:糯米浸泡一天以上,濾干水,置木甑里蒸熟。而後倒入石臼舂爛至膠狀,在干凈的器皿上灑些糯米粉,將舂爛的糯米加餡置其上揉
搓,捏成小團或餅狀,還可以用特製的模具印成各種圖案,置通風乾燥處陰干。陰干後可浸泡在水中,能長時期
保存。如果將舂爛至膠狀的糍粑趁熱壓成大的圓餅,就要在冷
卻後不久,用鋒利的菜刀將大圓餅切成小塊(2cm*6cm*10cm左右)。因為未完全冷卻切時粘刀,冷卻太久過於堅硬,切時就很費力。如在寒冷的冬天,晚上壓圓餅,第二天早晨就可以切了。食用方法很多,可油煎,可水煮,可火烤,
可以同甜酒一起煮沸加糖。
土豆具體做法:土豆刮皮,清洗干凈後,用蒸籠大火蒸煮
熟爛後,放置陰涼通風處讓其餘溫和水蒸氣散發後,再快速倒入特製的石槽里,人工用木質的錘子搗至細膩均勻,有很多氣泡產生,最後用鏟子盛到盆里,依據不同地區的飲食口味可放入白
糖,芝麻(南方),陝西陝南一些地方會勾兌澆灑一些湯汁(北方),口味爽滑,細膩,相對於糯米較易消化吸收,還可以吸脂減肥,可謂是人間美味。
湖南糍粑:首先,將糯米淘洗干凈。原先,要將米挑到很遠的井裡去淘洗,因家裡沒有這么多的水來洗。後來,家裡都打了井,也就省了這份挑米的力氣。
但我發現,老家一些有力氣的人仍然舍近求遠,寧願挑著米去離村很遠的一口瀑水井淘洗。可能是那裡水質好,淘洗起來更方便的緣故吧! 將洗好的糯米瀝干水後,在一口大鐵鍋上置一木甑,待鍋里的水燒開後,再將米舀進熱氣騰騰的木甑中用旺火蒸煮。待糯米快蒸熟時,用文火再蒸煮一段時間,然後就准備打糍粑了。
打糍粑是個力氣活,一人一根木槌,開始,兩人握住木槌使暗勁將石碓里的米飯捱爛。然後揚起木槌對打,你一下我一下,此起彼伏。打的過程要趁熱打粑,越快越好,如時間久了,米飯冷了不僅難以打爛,而且手捏糍粑時也捏不動。同時,打糍粑還得有技巧,要不時用木槌將糍粑撬
起翻動,否則,有些沒打著的仍是飯粒,吃的時候就咯嘴了。 還有,打糍粑時要有眼色,把握好節奏,不然,就會將木槌砸在對方的木槌上或石碓上
,不僅虎口震痛,木槌也易被砸爛。因此,並不是每個有力氣的男子漢就會打糍粑的。我成年剛學打糍粑
時,不是將木槌打在對方的木槌上,就砸在石碓上。一場糍粑打下來氣喘如牛,手臂酸痛,虎口發麻。 經過一陣「嘭咚、嘭咚」的砸打後,將打爛的
糯米飯從石碓里摳出來,女人們立即圍著方桌,一人扯一綹糍粑捏起來。捏糍粑當然也有技術,熟練的但見兩手翻動,右手指配合左手大拇指和食指,
幾捏幾捏,然後右手一擰,一個又圓又白、冒著熱氣的糯米團擺在了桌上。如果不熟練,不但捏不圓,而且半天捏不成一個。捏糍粑中要不時在手上
搽些黃油和蛋黃,這樣不會粘手。 待糍粑捏好後,然後將另外一張四方桌翻過來壓在上面,這個時候是小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刻,紛紛爬到桌子上去踩
壓蹦跳。待大人將桌子抬開後,一個個薄薄的圓形狀糍粑呈現在面前。然後,小孩子爭著用蘿卜刻成的五角星或囍字印章,粘上紅色汁水蓋在糍粑上。
這時,糍粑就算做成了。 當然,打糍粑時讓孩子們開心的是,還能不時吃上一坨糯米飯,當大人們將打出來的糯米飯倒入石碓之際,這時,貪吃的孩
子們便會躥過來抓一把在手,然後跑到一邊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有時,也會乘大人們不注意,偷吃剛打好還溫熱柔軟的糍粑。 打糍粑、捏糍粑是一個需要多人配合的工作,一般都是幾家人湊在
一起打,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笑語喧嘩,更加襯托出過年的喜慶氣氛。小孩子們尤喜歡這種場面,你追我趕,你叫我嚷,有吃有玩,好不快活。吃糯
米飯、上桌壓糍粑、給糍粑蓋紅印戳,都是小時候過年有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