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Pro/E中同一型腔內不同的幾種產品排位如何設定基準
你可以先在AUTOCAD里排位,再到PROE里做! 基準可以用平面
② Proe模具設計 分模問題
PROE一般分模會出現不能分割,不能抽取等現象,可以歸納幾點,1:分型面沒有做好,有相交曲面,2:分模檢測時候出現紅點綠線,基本上是精度問題和曲面問題,所以分模時候建議用體積塊分模或者補孔加體積塊分模,最終還是軟體不熟練,如果熟練軟體沒有分不開的模,只有做不出來的結構。
③ proe一模多穴怎麼分模和排位{不相同產品,是不是先在CAD排好}
排位,首先考慮就是保證溫度平衡,壓力平衡,和讓行腔同時填滿。
所以盡量採用對稱排位,對角排位,平衡布置。
一模出多件時,製品相同,腔數為雙數,製品不同,腔數也均為雙數。
澆口的位置也要統一,比如相同的製品應該從對稱的位置進膠,保證收縮率一致。如果流道的情況不平衡,可以通過改變流道,澆口的尺寸來達到進料平衡。
分模方式和情況較多,如果是多腔,就是把各腔的曲面用一張或多張復雜的或簡單的曲面合並在一起就可以了, 情況很多,不多解釋
④ 如何使用ProE進行分模
一、新建一個Assembly文件(ab123_com)
1、載入ab123.prt Component→Assemble→選取ab123.prt
2、建立ab123_bass.prt文件 Component→creat→在Component Creat對話框中,Type欄選Part, sub-type欄選Solid,輸入文件名ab123_bass。在彈出的Creation options對話框中選中 Creat First Feature選項→OK →Surface→Copy→Done→Solid surface 選畫面上的零件→Done→OK 整個零件轉為Surface。
3、將ab123_bass.prt文件轉為實體,並建立基準面、基準坐標系。 (將零件先轉為surface再轉為part,是為了以後在原始零件所做的修改都 能反映到molding中。) 關閉當前窗口,從內存中打開ab123_bass.prt文件。 Feature→Creat→Solid→Protrusion→Use Quilt→Solid→Done 選窗口中的ab123_bass零件,將其轉為實體; 建立基準面,視工件形狀而定,方便分模時排位; 建立基準坐標系(3 Planes),確定X、Y、Z軸方向,方便分模時排位; 存檔退出。
二、建立mold文件(ab123_m20)
1、建立基準面(基準坐標系統) Feature→Mold Assem→Datum→Plane→Offset X、Y、Z方向均輸0,自動生成基準坐標系。
2、載入ab123_bass文件 Mold Mode→Refpart Layout→Creat 出現Layout 對話框 a、 點選Refrence Model 選項下方按鈕,從Open對話框中選取ab123_bass.prt;出現Create Reference Model對話框,輸入文件名ab123_ref。 b、 點選Reference Model Origin選項下方CSO選取按鈕,出現子窗口,選取子窗口中零件的坐標系; c、 點選Refpart Layout Origin選項下方DEFAULT選取按鈕,選取當前窗口中的坐標系。 d、 在Layout選項下選Variable選項。 e、 在Variable窗口中對零件進行排位。
3、建立Workpiece: Mold Model→Creat→Workpiece→輸入文件名(ab123_wrk)→建立方框(Workpiece) 模具設計與製造
4、設置收縮率Shrinkage Shrinkage→選Workpiece中的任一參考零件→By Scaling→Done →選坐標系→分別輸入X、Y、Z 方向收縮率(0.005) →Done Scale Regenerate→Automatic
5、建立分模面(parting surface) Parting Surface→Creat→輸入分模面名稱(如surf_1)→Add 根據零件形狀建立分模面。 (因為各種產品的形狀不盡相同,所以建立分模面這一步完全是靠自己對模具結構的理解來做分模面,而對模具的認識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只有書本上的知識是不行的,一定要有實際的模具工作經念。扯這么遠只是想說明要分出來的模可以投入生產,需要自己對模具的理解,不是參照人家的教材就可以分出來的,那隻是人家的一種方法。因為換一種產品,可能用的方法又不一樣。)
6、建立鑲件、行位、頂針 使用Mold Volum---Create,輸入要建立的鑲件的名稱,如insert1。 ---Sketch,繪出你要建立特徵的形狀,在此過程中使用Use edge功能非常管用,尾端台階使用Add命令隨便加個圓或方的形狀以作定位用。
7、後面的步驟如生成前後模、澆注件(Mold Comp,Molding),開模(Mold Opening)就不用多做描述。另外以我個人的經驗,流道和運水之類東西一 般不在Pro/E中做,而是在CAD中畫模圖時再畫出來,這樣比較方便。
8、說點關於模具的話題,軟體說到底只能是一種工具,如果不是真正懂模具的話,分出來的模也是問題多多。其實如果要做一個合格的模具設計人員,首先要懂加工和模具結構;還要懂注塑方面的知識,這一點很重要,如果在設計能夠考慮到注塑上可能出現的問題,就不用在以後啤貨時出現問題再改來改去。還有就是要考慮到產品結構和裝配問題。如果能在模具設計時考慮到以上問題,那設計出來的模具差不多就比較完美了。我知道要同時考慮那麼多問題有點為難,只是建議搞模設的人多跟其他部門的人溝通,不要閉門造模。另外建議不搞模具設計的人不要在Pro/E分模這個模塊浪費時間。
⑤ 怎麼用proe設計模具
把你這個圖復製成一個封密的曲面.放在長方體實體中.然後在編輯中切出這個曲面就OK了
⑥ proe模具分模中怎樣修改分模方向
proe模具分模中修改分模方向產品要重建一個座標系,讓Z軸對你的臉,Y軸朝上,X軸朝右;然後導入分模模塊時用座標系對座標系即可。Proe 中模具分模是以基準面TOP來分模的。
模具分模:一個產品被一整塊模具鋼料包含在其中,你要怎麼樣合理有效的將鋼料分開將產品無損完整的順利取出,並且還可以重復拆分和復原的思考過程並得到一個認可的結果就稱為分模。
⑦ 請問在模具圖紙中,模具排點陣圖有什麼作用
我是做模具設計的,經驗不是很多,我試著講一下,不當之處請高手指點。
排點陣圖有些地方的人叫做「組立圖」,或者「2D裝配圖」,一般通過AutoCAD製作完成(也有用其它軟體的)。一套模具要完成,基本的框架是「設計+製作」。製作要精準快,那麼設計就要出圖紙給之加工。就是通常模具師傅所說的「你給數我才好鑼呀」。那麼圖紙就充當著設計與製作之間的「介質」。(有沒有跑題??)
說起來,排點陣圖還算是眾多圖紙中的老大呢,呵…… 那些散件圖,線割圖,要是訂在一起,還得往後站。
講一下排點陣圖包括的內容,大多廠里都要求詳細,頂針、司筒、鑲針、運水、螺絲等等,當然有些是「如需要」就加,比如,並不是每套模都有司筒。如果是細水口的模,則更加多內容,比如拉桿,尼龍膠塞等等。
我一般是怎麼畫排點陣圖的
因為廠里要求不高,我的習慣也是ProE+CAD路線。所以ProE轉出產品工程圖後,是DWG格式,用CAD打開,在CAD里放大25.4倍,因為要從英制轉為公制。再復制鏡像一份出來,鏡像出來這份乘以(1+縮水),比如1.005 。再將單個做成塊,好讓它為排位「服務」。現在好多模都比較好搞,1出4,2+2什麼的,容易排,定產品中心時一般以產品最大分中取,有顯性特徵的產品,就不要最大分中了,以特徵來拿中心。產品位置距模料中心盡量拿整數。在模料中,模料邊距產品邊一般留25至30,省料的話,十幾毫米我也做過。多產品時,產品距產品取10MM左右。當然,要懂得變通。距離這個誰也講不定的。 至於厚度,前模25至30都可,後模30以上。而AB板的厚度,A板開框後的厚度也要求有30,B板厚度需40以上。視模的大小而變。
簡單來講,排點陣圖是為模具加工而服務的,它給出了加工所需求的數據,讓模具加工過程縮短,方便。
⑧ 在模具圖紙中模具排點陣圖有什麼作用
我是做模具設計的,經驗不是很多,我試著講一下,不當之處請高手指點。
排點陣圖有些地方的人叫做「組立圖」,或者「2D裝配圖」,一般通過AutoCAD製作完成(也有用其它軟體的)。一套模具要完成,基本的框架是「設計+製作」。製作要精準快,那麼設計就要出圖紙給之加工。就是通常模具師傅所說的「你給數我才好鑼呀」。那麼圖紙就充當著設計與製作之間的「介質」。(有沒有跑題??)
說起來,排點陣圖還算是眾多圖紙中的老大呢,呵…… 那些散件圖,線割圖,要是訂在一起,還得往後站。
講一下排點陣圖包括的內容,大多廠里都要求詳細,頂針、司筒、鑲針、運水、螺絲等等,當然有些是「如需要」就加,比如,並不是每套模都有司筒。如果是細水口的模,則更加多內容,比如拉桿,尼龍膠塞等等。
我一般是怎麼畫排點陣圖的
因為廠里要求不高,我的習慣也是ProE+CAD路線。所以ProE轉出產品工程圖後,是DWG格式,用CAD打開,在CAD里放大25.4倍,因為要從英制轉為公制。再復制鏡像一份出來,鏡像出來這份乘以(1+縮水),比如1.005 。再將單個做成塊,好讓它為排位「服務」。現在好多模都比較好搞,1出4,2+2什麼的,容易排,定產品中心時一般以產品最大分中取,有顯性特徵的產品,就不要最大分中了,以特徵來拿中心。產品位置距模料中心盡量拿整數。
在模料中,模料邊距產品邊一般留25至30,省料的話,十幾毫米我也做過。多產品時,產品距產品取10MM左右。當然,要懂得變通。距離這個誰也講不定的。 至於厚度,前模25至30都可,後模30以上。而AB板的厚度,A板開框後的厚度也要求有30,B板厚度需40以上。視模的大小而變。
簡單來講,排點陣圖是為模具加工而服務的,它給出了加工所需求的數據,讓模具加工過程縮短,方便。
⑨ 在模具圖紙中,模具排點陣圖有什麼作用
排點陣圖有些地方的人叫做「組立圖」,或者「2D裝配圖」,一般通過AutoCAD製作完成(也有用其它軟體的)。一套模具要完成,基本的框架是「設計+製作」。製作要精準快,那麼設計就要出圖紙給之加工。就是通常模具師傅所說的「你給數我才好鑼呀」。那麼圖紙就充當著設計與製作之間的「介質」。(有沒有跑題??)
說起來,排點陣圖還算是眾多圖紙中的老大呢,呵…… 那些散件圖,線割圖,要是訂在一起,還得往後站。
講一下排點陣圖包括的內容,大多廠里都要求詳細,頂針、司筒、鑲針、運水、螺絲等等,當然有些是「如需要」就加,比如,並不是每套模都有司筒。如果是細水口的模,則更加多內容,比如拉桿,尼龍膠塞等等。
我一般是怎麼畫排點陣圖的
因為廠里要求不高,我的習慣也是ProE+CAD路線。所以ProE轉出產品工程圖後,是DWG格式,用CAD打開,在CAD里放大25.4倍,因為要從英制轉為公制。再復制鏡像一份出來,鏡像出來這份乘以(1+縮水),比如1.005 。再將單個做成塊,好讓它為排位「服務」。現在好多模都比較好搞,1出4,2+2什麼的,容易排,定產品中心時一般以產品最大分中取,有顯性特徵的產品,就不要最大分中了,以特徵來拿中心。產品位置距模料中心盡量拿整數。在模料中,模料邊距產品邊一般留25至30,省料的話,十幾毫米我也做過。多產品時,產品距產品取10MM左右。當然,要懂得變通。距離這個誰也講不定的。 至於厚度,前模25至30都可,後模30以上。而AB板的厚度,A板開框後的厚度也要求有30,B板厚度需40以上。視模的大小而變。
簡單來講,排點陣圖是為模具加工而服務的,它給出了加工所需求的數據,讓模具加工過程縮短,方便。
⑩ UG、PROE、CAD排位、是什麼意思啊
通俗理解版
UG產品設計基礎、PROE產品設計基礎:這2個是教你軟體基礎使用,學會了能自己畫產品3D圖,要學的更好,後面還有中高級...........
CAD排位、模具結構高級: 3D產品畫出來了需要開模具做產品吧,排位你可以理解成拼積木,事先排布好模具結構,出好工程圖就可以跟著圖紙加工了。
汽車前保險杠 網圖參考
現實生活每一項都是分工的,也有大神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