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模具組裝步驟
沖壓模具的裝備步驟:
沖壓模具裝配步驟
(1)選擇裝配基準件。裝配時,先要選擇基準件。選擇基準件的原則是按照模具主要零件加工時的依賴關系來確定,可以作為裝配基準件的主要有凸模、凹模、凸凹模、導向板及固定板等。
(2)組件裝配。組件裝配是指模具在總裝前,將兩個以上的零件按照規定的技術要求連接成一個組件的裝配工作。如模架的組裝,凸模和凹模與固定板的組裝,卸料與推件機構各零件的組裝等。這些組件,應按照各零件所具有的功能進行組裝,這將會對整副沖壓模具的裝配精度起到一定的保證作用。
(3)總體裝配。總裝是將零件和組件結合成一副完整的沖壓模具過程,在總裝前,應選好裝配的基準件和安排好上、下模的裝配順序。
(4)調整凸、凹模間隙。在裝配模具時,必須嚴格控制及調整凸、凹模間隙的均勻性。間隙調整後,才能緊固螺釘及銷釘,調整凸、凹模間隙的方法主要有透光法、測量法、墊片法、塗層法、鍍銅法等。
(5)檢驗、調試。沖壓模具裝配完畢後。必須保證裝配精度,滿足規定的各項技術要求,並要按照模具驗收技術條件,檢驗模具各部分的功能。在實際生產條件下進行試模,並按試模生產製件情況調整、修正模具,當試模合格後,模具加工、裝配才算基本完成。
附圖
⑵ 模具的安裝順序怎樣
沖床上安裝模具的過程是這樣的: 1) 安裝前首先應確認模具刃口鋒利,凹模刃口上沒有崩口,凸模沒有缺角。如果有崩口或缺角,請首先刃磨刀口。2) 合模前應在上、下模之間墊入一張硅鋼片,防止由於搬運過程碰傷刀口。3) 在模具裝上沖床前,要用油石把底面和上面的毛刺磨掉,用布條將垃圾清理干凈。如果模具上下平面上有毛刺或垃圾,將引起沖片毛刺超差。4) 調整滑塊行程至合適位置壓緊上模,必須保證模柄或模架上平面於滑塊的底面緊密貼合,下模壓板螺釘輕輕壓緊。然後,向上調整滑塊,取出中間的硅鋼片。松開下模壓板螺釘,向下調整滑塊,直至凸模進入凹模3~4mm,壓緊下模壓板螺釘。新模具沖片時凸模必須進入凹模3~4mm,否則,要出現凸模崩口或凹模漲裂。5) 升起滑塊至上死點位置,調整沖床打桿止退螺釘,至松緊適宜,然後空轉幾次,觀察模具及沖床各機構工作是否正常。如果沒有異常情況,就可以開始生產了。
⑶ 正確安裝注塑模具的步驟是怎樣
首先測量注塑模具的合模高度尺寸,然後把注塑機的活動模板調整到大於注塑模具的合模尺寸,然後把注塑機的活動模板退後,把注塑模具吊上去,把澆口套套進注塑機固定模板中間的定位孔里,然後把注塑機的厚度模板合上,微調活動模板,直到頂住注塑模具,吃上勁,然後上緊固螺絲。然後再反復開合注塑機的活動模板,調整脫料桿的長短,直到注塑模具的脫料頂出距離達到要求。然後接冷卻進水水管、出水管,然後再調整注塑部分的參數:塑料熔化的溫度、速度、壓力、保溫時間、注塑量的大小、注塑的快慢,就可以開始注塑作業了。工作前先要給注塑模具的活動部位加潤滑油。比如:導柱、導套、頂桿、滑塊、斜導柱等部位。
⑷ 沖壓模具是怎麼安裝的
沖床模具的安裝
1)確認模具落料孔和墊塊的落料孔是否一致。
2)上下模組裝後,將其放在下檯面上,沖床的基準面和模具的基準面要確保平行。
3)下模要徹底固定,上模也要預先輕輕地固定。
4)沖床上的滑塊試沖20-30 回,確認上下模為完全吻合狀態後,將上模擰緊。
5)沖床凸凹模的咬住分量,與模具的下模止動塊相結合,來調節沖床上滑塊的高度。
6)利用合口紙的試沖來確認其切割狀況。 如果不均一的時候,再確認一回模具的安裝狀態。 如還是不能達到一致時,有必要確認沖床滑塊和沖床下檯面的平行度。
7)調整材料進給長度和進給時間。 (如果附設有廢料切刀,用切斷廢料的長度可以對材料的進給的長度進行確認)
8)綜合運轉3-5 分鍾,此時段內導柱和襯套之間要注滿油,並確認熱量是否有異常發生。
9)用選定的被加工材試穿,確認插入有無障礙。
10)以上的工作結束後,方可進行加工。 首先,按下在下模側面設置的第一個材料定位桿,送材料觸到定位桿為止。插入後,首先用手進給式進行試沖直到最後工序結束。
11)確認用手進給式無異常後,將沖床送料裝置開關閉合。 這時,進給工作需要完全在完成的位置上進行。
12)沖床模具利用單沖運動,確認進給量的是否適當。
⑸ 裝模具的步驟有哪些
沖壓模具的裝備步驟:
沖壓模具裝配步驟
(1)選擇裝配基準件。裝配時,先要選擇基準件。選擇基準件的原則是按照模具主要零件加工時的依賴關系來確定,可以作為裝配基準件的主要有凸模、凹模、凸凹模、導向板及固定板等。
(2)組件裝配。組件裝配是指模具在總裝前,將兩個以上的零件按照規定的技術要求連接成一個組件的裝配工作。如模架的組裝,凸模和凹模與固定板的組裝,卸料與推件機構各零件的組裝等。這些組件,應按照各零件所具有的功能進行組裝,這將會對整副沖壓模具的裝配精度起到一定的保證作用。
(3)總體裝配。總裝是將零件和組件結合成一副完整的沖壓模具過程,在總裝前,應選好裝配的基準件和安排好上、下模的裝配順序。
(4)調整凸、凹模間隙。在裝配模具時,必須嚴格控制及調整凸、凹模間隙的均勻性。間隙調整後,才能緊固螺釘及銷釘,調整凸、凹模間隙的方法主要有透光法、測量法、墊片法、塗層法、鍍銅法等。
(5)檢驗、調試。沖壓模具裝配完畢後。必須保證裝配精度,滿足規定的各項技術要求,並要按照模具驗收技術條件,檢驗模具各部分的功能。在實際生產條件下進行試模,並按試模生產製件情況調整、修正模具,當試模合格後,模具加工、裝配才算基本完成。
附圖
⑹ 在裝配模具時要注意那些問題會遇到什麼問題怎樣解決
維修技師的不耐心或手腳重都會不經意地引起部件的彎曲,然後不斷地把部件放入孔內,希望在完全鎖緊之前校直或放到位。由此生成的毛刺一旦碰到鋒利的部件就會在部件和孔的側壁或底部之間產生缺陷,會堵塞工件。模具在下一次被拆開時,不同的技師可能會不得不拆開粘結的部件,發布關於某人的惡意評論。
由這種手藝引出的怒火通常是慢慢點燃的,並不會立刻公開。對於降低模具性能和增加勞力與部件成本的很多種問題都是由內孔磨損、猛擊/破壞和部件配合過緊造成的,但是粗糙的手藝是根本的原因。
裝配安裝部件後的板
如果太匆忙,裝配時能引起較大問題的另一領域是一種把包含部件的板被安裝在一起移動來節約時間的常見方法。例如,防松套筒板用螺栓連接到一個帶32個套筒的背板。假定套筒將可靠地定位到各自的孔內,整個部件然後通過導向銷和導向套滑入墊板。如果板和任何硬化的內部部件之間在每個孔上有一個相對的30度(相對於典型的45度)的導向,這種方法在某種程度上是可靠的。但是當試圖一次把太多的部件插入其各自的孔內時,多數模具(尤其是較舊的那些)由於很少有導向,其部件和板上鋒利的端部會損壞。
如果僅僅是部件中的一件受牽制或沒有完全起動,精確地確定是哪一個板引起粘結就很困難,並將促使著急的技師又一次大發牢騷。
更可靠的辦法是在裝配時卸下背板並讓防松套筒板上的32個套筒往後稍退以避免出錯。當你在對准導向銷和導向套時,這將防止套筒接觸到孔的邊緣。
首先在墊板內對准導向銷和導向套,然後滑入防松套筒板。
這將使套筒更精確和可靠地同時滑入各自的孔內。如果感覺到阻力,你確切地知道是哪個套筒滯留,並能停止和調查。
螺栓連接模具維護時看起來似乎簡單的另一個任務是安裝數百個支撐板和部件的SHCS。完成這個任務的多數問題歸因於個人對於「緊」的概念。用手或氣動工具擰緊螺栓的目的僅僅是確保它們不會因振動而松開。為了反擊這種做法,一些工廠使用要求所有的SHCS用某一設定的通常由螺栓的螺紋/直徑和鋼材類型決定的扭矩值進行擰緊的S.O.P.規則。這是有效的,但實際上會降低裝配的速度。更有效的方法是通過使用有刻度的扭矩扳手進行試驗來感覺合適的扭矩值。如果你使用氣槍的話,你應使用扭矩扳手來校驗氣槍上不同的離合器設定值。監控螺栓的擰緊問題將確定你的技師是否需要有關扭矩扳手的進修課程。
SHCS和內六角扳手的質量也對安裝有幫助。如果公司不能確信工具質量的價值,技工通常將自行購買或使用廉價的免費贈品。
各顯其能裝配的方法通常根據模具的特點和工廠的經驗而確定。只要你有一組有經驗的技師做用相似的設備進行工作,總會牽涉某種程度的競爭和個性,將導致不同的風格。這對工廠來說是一種健康的形勢,而且只要個性不是難以控制和妨礙溝通,就能獲得節約時間的方法。所以如果對照的裝配風格僅僅有數小時的區別,而採用不同的風格不存在模具的性能問題,那麼這是可接受的。
挑戰在於讓一個有競爭力、競爭技巧的商人採納由某人開發的標准流程。作為一個維修小組,當所有技師以預定一致的風格完成關鍵工作時,實現很大的時間節約並提高模具的性能和可靠性。
當制定要求遵守的標准裝配流程而且這些決定基於比較技師的平均維修時間、模具維修可靠性和性能問題時,經理和主管一定要小心。目標是要維護鼓勵新思路的環境,但需要足夠的控制以防止不一致的結果。
⑺ 手工裝配模具常用工具有哪些
鉗工常用量具與工具帶測深桿的游標卡尺;銼刀;可調節式鋸弓;手錘;角尺;普通劃規;台虎鉗;劃線盤;開口扳手(雙頭);開口扳手(單頭);活動扳手;方形整體扳手;六方形整體扳手;內六角扳手;鋼尺;卡規。刀具的切削定義銼齒的切削角度;鋸齒的切削角度;刮刀頭部形狀和角度;平面刮刀;鏨削切削角度;車削;銑削;鑽削;刨削;外圓磨削;平面磨削。劃線步聚實例平面劃線;以兩個互相垂直的平面(或線)為基準;以兩條中心秒年2為基準;以一個平面和一條中心線為基準;劃中心線與底面及頂面線;劃底面加工線;劃線樣板。在v形架中劃圓柱體中心線。鋸、銼、鏨基本條件不同加工表面用的銼刀(板銼、方銼、三角銼、圓銼、半圓銼、菱形銼、刀口銼);扁鏨;尖鏨;油槽鏨;尖鏨的應用(鏨槽);尖鏨的應用(分割曲線形板料);油槽鏨的應用;鋸割的應用;扁鏨的應用(鏨削平面)。鑽、擴、鍃、鉸麻花鑽;擴孔;鍃圓柱埋頭孔;鍃圓柱埋頭孔;鍃孔口凸台平面;整體式圓柱鉸刀(手用)整體式圓柱絞刀(機用);可調節手鉸刀;成套錐鉸刀(粗鉸刀);成套錐鉸刀(精鉸刀);螺旋槽鉸刀。攻絲、套絲與刮、研磨普通鉸杠(固定式);普通鉸杠(活絡式);丁字鉸杠(固定式);粗柄機用或手用絲錐;細柄機用或手用絲錐;短柄螺母絲錐;長柄螺母絲錐;圓板牙;圓板牙架;三角刮刀;柳葉刮刀;蛇頭刮刀;校準平板;角度角尺;研磨環;固定式光滑研磨棒;固定式帶槽研磨棒;可調節式研磨棒。矯正、彎曲與繞彈簧用扭轉法矯直條料;用板手初步板直;螺旋壓力工具矯直軸類零件;矯直角鋼外翹方法;用抽條抽平薄板料;常見的幾種彎形形式(彎整圓形、彎直角形、彎任意角度);彎多角形工件順序;彎管工具;手工繞彈簧方法。鉚接、焊接與粘接鉚釘的種類;搭接連接(兩塊平板);搭接連接(一塊板折邊);對接連接(單蓋板式);對接連接(雙蓋板式);角接連接(單角鋼式);角接連接(雙角鋼式);膠接接頭典型結構(板件接頭、圓柱形接頭、錐形及盲孔接頭、角接頭);焊接接頭的基本類型(角接接頭、對接接頭、搭接接頭、T形接頭)。減速器裝配方法減速器的結構;箱體與各有關零件配裝;錐齒輪組件;減速器零件配鍵預裝示意聯軸器與離合器及軸承安裝剖分式滑動軸承;圓錐滾子軸承游隙的調整;圓錐孔軸承的安裝;推力球軸承的裝配和調整;用壓力法安裝圓柱孔軸承;凸緣式聯軸器的裝配;滑塊聯軸器;牙嵌離合器;圓錐摩擦離合器。
⑻ 模具裝配主要有哪幾種方法
模具裝配通常選擇非互換性裝配法。非互換性裝配法主要有修配法和調整裝配法。
(1)修配裝配法:在單件小批生產中,當裝配精度要求高時,如果採用完全互換法,則使相關零件的要求很高,這對降低成本不利。在這種情況下,常常採用修配法。
(2)修配調整法:將各相關模具零件按經濟加工精度製造,在裝配時通過改變一個零件的位置或選定適當尺寸的調節件(如墊片、墊圈、套筒等)加入到尺寸鏈中進行補償,以達到規定裝配精度要求的方法稱為調整裝配法。
互換裝配法:裝配時,各個配合的模具零件不經選擇、修配、調整,組裝後就能達到預先規定的裝配精度和技術要求,這種裝配方法稱互換裝配法。它是利用控制零件的製造誤差來保證裝配精度的方法。其原則是各有關零件公差之和小於或等於允許的裝配誤差。
模具的裝配工藝過程:
⑴在總裝前應選好裝配的基準件,安排好上、下模(動、定模)裝配順序。如以導向板作基準進行裝配時,則應通過導向板將凸模裝人固定板,然後通過上模配裝下模。在總裝時,當模具零件裝入上下模板時,先裝作為基準的零件,檢查無誤後再擰緊螺釘,打入銷釘。其他零件以基準件配裝,但不要擰緊螺釘,待調整間隙試沖合格後再緊固。
⑵型腔模往往先將要淬硬的主要零件(如動模)作為基準,全部加工完畢後再分別加工與其有關聯的其他零件。然後加工定模和固定板的4個導柱孔、組合滑塊、導軌及型芯等零件,配鏜斜導柱孔,安裝好頂桿和頂板。最後將動模板、墊板、墊塊、固定板等總裝起來。
沖壓模具的裝配的注意事項:
⑴首先安裝沖壓模具的上下模座,上模座安裝在沖床或壓力機的滑塊上,下模座安裝在沖床或壓力機的工作檯面上。上下模座固定之後,再進行模具零件在模座上的安裝,可以保證正確精確的安裝位置,以防出現誤差導致無法工作。
⑵同時在進行凹凸模安裝時,在它們之間要留有均勻的沖裁空間,這樣可以保證沖壓質量及延長沖壓模具使用壽命。另外要根據模具結構確定上下模具的裝配順序,對於有導柱和沒有導柱的模具安裝要分別確定不同的安裝方法。
⑶對於復雜的沖壓模具安裝需要根據上下模零件安裝所受的限制大小確定合理的裝配順序。不恰當的安裝順序有時會影響後面的安裝工作,或是出現不能安裝的。所以正確的安裝順序也是非常重要的。
⑼ 怎樣安裝注塑模具
1)清除模板與模具配合表面上的一切灰塵污物,選擇好固定模板的緊固件。
2)將所安裝的模具與所使用的注塑機進行檢查、核對,確認無誤。
3)將安裝所用的標准件,工、夾、量具分明別類,放在工作台上顯眼之處。
(2)安裝1)檢查熔料人料口襯套與模板定位孔及定位圈的裝配位置是否正確。
2)檢?導柱與導向套的合模定位是否正確,滑動配合狀態應輕快自如。
3)採用低壓、慢速合模,同時仔細觀察各零件的工作位置是否正確。
4)合模後,用壓板固定模具,壓板分布應均勻,螺栓壓緊點分布要合理,螺母加力時要對角線同時擰緊,並逐步增加擰緊力。
5)慢速開模,調整頂出桿位置,注意頂出桿的固定板與動模底板間,應留5mm的間隙。
6)計算模板行程,固定行程滑塊控制開關,調整好動模板行程距離。
7)試驗、校好頂出桿的工作位置,並調整好合模裝置的限位開關。
8)調整鎖模力的大小,先從低值開始,以合模運動時曲時連桿伸展運動比較輕松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