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通沖床模具是怎麼更換的,沖床的行程是怎麼調
普通曲軸沖床的行程是固定的,是不可調節的,能夠調節的是沖床滑塊到沖床工作檯面的距離。沖床更換模具時,先要把沖床滑塊停在下死點。
然後松開緊固模柄的螺絲,然後把滑塊升上去。把卸下來的模具拿走,然後把沖床滑塊降下來,降到下死點,然後測量要安裝新的模具的合模高度。
(1)沖壓模具行程是什麼控制擴展閱讀:
保證最佳模具間隙:
模具間隙是指沖頭進入下模中,兩側的間隙之和。不同板厚,不同材質應選用不同間隙的下模。選用合適的模具間隙,能夠保證良好的沖孔質量減少毛刺保持板料平整,有效防止帶料。
有效延長使用壽命:
當模具刃邊磨損產生半徑約0.10mm的圓弧時,就需要刃磨。刃磨時,每次磨削量重復磨削直至沖頭鋒利。刃磨後用油石打磨刃口毛刺,進行去磁處理後塗上潤滑油。
參考資料:網路-沖床模具
2. 沖床行程是什麼
沖床行程是沖床滑塊最高點到最低點之間的距離。行程較長時,偏心齒輪式沖床較為利於,而如沖切專用機之行程較短的情形時,是曲軸沖床較佳,因此小型機及高速之沖切用沖床等也是曲軸沖床之領域。
沖床主要適用於引伸、沖裁、彎曲、冷鍛及壓印等生產線以及試模沖床。因採用PLC控制,利用數位技術及回饋控制方法達到高級精度控制:既能對沖床滑塊位置進行控制,透過監控系統及補償控制,滑塊的位置重復控制精度±0.01mm。
因運動模式可採用程式編輯,能對滑塊速度及軌跡進行控制,大幅降低沖壓域之速度,降低沖壓噪音及震動,改善了沖壓的工作環境,延長模具使用壽命。
(2)沖壓模具行程是什麼控制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⑴檢查各部分的潤滑情況,並使各潤滑點得到充分的潤滑;
⑵檢查模具安裝是否正確可靠;
⑶檢查壓縮空氣壓力是否在規定的范圍內;
⑷檢查各開關按鈕是否靈敏可靠,務必要使飛輪和離合器脫開後,才能開啟電機;
⑸使壓力機進行幾次空行程,檢查制動器,離合器及操縱部分的工作情況;
⑹檢查主電機有無異常發熱、異常震動、異常聲音等;
⑺用手動油泵對滑塊加入鋰基酯油。
3. 沖壓模具中,壓機,上模和壓料板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壓料板行程是什麼
壓機?就是沖床吧,俗稱壓力機。他的工作原理很簡單,就是電機帶動曲軸一端的大飛輪,曲軸帶動壓力機上工作台做往復運動,大飛輪旋轉使其具備了一定的「勢能」,沖壓的瞬間飛輪「勢能」轉換成沖壓能。滑塊(上工作台)往復運動的距離我們稱沖床的行程。
你所謂的上模應該單純指凸模,他與壓料板合稱為上模,他上下的運動的確是由壓力機控制的,也是一定的,只要壓力機一定,行程就是一定的。不同的壓力機或不同的廠家會製造不同行程的壓力機,這個行程的大小一般情況都能滿足生產。
象精密的高速沖床與模具的 配合有時候需要根據模具選擇一定行程范圍的沖床,因為告訴沖床的行程往往比較小,而模具內有折彎比較高時就必須選擇行程大的沖床。
壓料板的行程我估計你是指壓料板與凸模固定板間的那個距離。這個問題其實簡單,說起來有些復雜,看你的問題用詞,你的模具應該是單沖或比較粗糙傳統的五金模具。壓料板在傳統的模具中很多是不與凸模固定板密合的。
如果是密合,我們一般把壓料板和凸模固定板的間隙稱為壓料板的行程,精密連續模行業里稱為「上模活動量」。上模活動量的大小是與產品有關系還有模具結構決定,主要是通過這個行程的大小實現模具作動的時間順序,看你是新人,這里就不再多詳細給你講了。
4. 如何調整模具的沖壓行程
一般的沖床的行程是固定的,是由沖床曲柄的尺寸所定死的,所能調節的只是沖床滑塊的高低,深淺。有一種沖床的滑塊的沖壓行程是可調的,可以調節沖床滑塊的偏心量的大小來調節滑塊的行程。
5. 沖壓模具頂桿行程怎麼確定 一般沖壓模具工藝卡上需要體現些什麼參數(模具閉合高度\成型壓力\=
壓邊圈行程是根據零件形狀來確定的(大致原則:壓邊圈頂起後,板料放在壓邊圈上而不與凸模接觸)。
工藝卡一般需要體現的:頂桿布置圖,模具編號、名稱,模具重量(上、下、總),裝模高度,上模夾緊器數量、位置,下模壓板槽位置,快速定位孔位置及大小,氣墊壓力,成型力,板料牌號及尺寸等,這是工藝卡一般需包含的,還有其他的是各廠家按照自己的習慣來填寫:比如氣源相關參數,預加速,清洗機等信息。
6. 沖床行程怎麼調
1、沖床行程的調法是上料把工件放入到模具的指定位置,上模壓下來把需要的形狀沖壓出來,上料也可以分為手動與自動,人工一個一個放置上去,自動方式也有多種,可以用沖壓機械手。
2、沖壓上下料一體機械手,設定好參數機械手就可以自動進行沖壓上下料操作,總之,替代人工放置的方法都可以叫做自動上料。
3、沖床的下料的過程也正好與之相反的一個流程,上料的過程完成以後,接下來就是下料。很多時候,也是利用沖壓機械手自動完成的,手工操作慢了危險。
4、當發現異常問題,比如異常聲響等。排除故障或修理前必須將總電源關閉。
(6)沖壓模具行程是什麼控制擴展閱讀
沖床的注意事項
1、啟動開關後,空車試轉3-5次,檢查操作裝置以及運轉狀態是否正常。沖裁時,精神要集中,不能隨意踩踏板,要防止手伸進模具間或頭部接觸滑塊,一面發生事故或造成廢品。
2、不能沖裁過硬或經淬火的材料,而且沖床決不允許超載工作。
3、停止沖裁後,需切斷電源或上保險開關。沖裁出的零件以及邊角料應及時運走,保持沖床周圍無工作障礙物。
7. Jh21-63行程怎麼調
是Jh21-63沖床嗎?沖床行程的調法是上料把工件放入到模具的指定位置,上模壓下來把需要的形狀沖壓出來。
上料也可以分為手動與自動,人工一個一個放置上去,自動方式也有多種,可以用沖壓機械手,當發現異常問題,比如異常聲響等,排除故障或修理前必須將總電源關閉。
8. 沖壓模具裝配的工作內容及精度技術要求是什麼
沖壓模具裝配的工作內容以及精度和技術要求:
一、沖壓模具裝配的工作內容
沖壓模具裝配是一系列的裝配工序按照合理的工藝順序進行的,不同類型的沖壓模具,其結構組成、復雜程度及精度要求都不同,裝配的具體內容和要點也不同,但通常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1、清洗與檢測
全部沖壓模具零件裝配之前必須進行認真的清洗,以去除零部件內、外表面黏附的油污和各種機械雜質等。清洗.工作對保證沖壓模具的裝配精度和質量,以及延長沖壓模具的使用壽命都具有重要意義。尤其對保證精密沖壓模具的裝配質量更為重要。
沖壓模具鉗工裝配前還應對主要零部件進行認真檢測,了解哪些是關鍵尺寸,哪些是配合與成型尺寸,關鍵部位的配合精度等級及表而質量要求等,以防將不合格零件用於裝配而損傷其他零件。
2、固定與連接
沖壓模具裝配過程中有大量的零件固定與連接工作。沖壓模具零件的連接可分為可拆卸連接與不可拆卸連接兩種。可拆卸連接在拆卸相互連接的零件時,不應損壞任何零件,拆卸後還可重新裝配連接,通常採用螺紋和銷釘連接方式。不可拆卸的連接在被連接的零件使用過程中是不可拆卸的,常用的不可拆卸連接方式有焊接、鉚接和過盈配合等,應用較多的是過盈配合。
3、裝配過程巾的補充加工與拋光
沖壓模具零件裝配之前,並非所有零件的幾何尺寸與形狀都完全一次加工到位;有些零件需留有一定加丁餘量,待裝配過程巾與其他相配零件一起加工。才能保證其尺寸與形狀的一致性要求。有些則是因材料或熱處理及結構復雜程度等因素,要求裝配時進行一定的補充加工。
零件成型表面的拋光也是沖壓模具裝配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形狀復雜的成型表面或狹小的窄縫、溝槽、細小的盲孔等局部結構都需鉗工通過手工拋光來達到最終要求的表面粗糙度。
4、調整與研配
沖壓模具裝配不是簡單的將所有零件組合在一起,而是需鉗工對這些具有一定加工誤差的合格零件,按照結構關系和功能要求進行有序的裝配。由於零件尺寸與形狀誤差的存在,裝配中需不斷的調整與修研。研配是指對相關零件進行的適當修研、刮配或配鑽、配鉸、配磨等操作。修研、刮配主要是針對成形零件或其他固定與滑動零件裝配中的配合表而或尺寸進行修刮、研磨,使之達到裝配精度要求。配鑽、配鉸和配磨主要用於相關零件的配合或連接裝配。
5、沖壓模具動作檢驗
組成沖壓模具的所有零件裝配完成後,還需根據沖壓模具設計的功能要求,對其各部分機構或活動零部件的動作進行整體聯動檢驗,以檢查其動作的靈活性、機構的可靠性和行程與位置的准確性及各部分運動的協凋性等要求。除上述主要內容外,沖壓模具現場試模及試模後的裝卸與調整、修改等,也屬沖壓模具裝配內容的一部分。
二、沖壓模具裝配的精度要求
為保證沖壓模具及其成型產品的質量,對沖壓模具裝配應有以下方面的精度要求:
①沖壓模具零部件間應滿足一定的相互位置精度如同軸度、平行度、垂直度、傾斜度等。
②活動零件應有相對運動精度要求如各類機構的轉動精度、回轉運動精度以及直線運動精度等。
③導向、定位精度
如動模與定模或,上模與下模的開合運動導向、型腔(凹模)與型芯(凸模)安裝定位及滑動運動的導向與定位等。
④配合精度與接觸精度
配合精度主要指相互配合的零件表面之間應達到的配合間隙或過盈程度;如型腔與型芯、鑲塊與模板孔的配合、導柱、導套的配合及與模板的配合等。接觸精度是指兩配合與連接表面達到規定的接觸面積大小與實際接觸點的分布程度;如分型面上接觸點的均勻程度、鎖緊楔斜面的接觸而積大小等。
⑤其他方面的精度要求
如沖壓模具裝配時的緊同力、變形量、潤滑與密封等;以及沖壓模具工作時的振動、雜訊、溫升摩擦控制等,都應滿足沖壓模具的工作要求。
三、沖壓模具裝配的技術要求
1、沖壓模具外觀技術要求
①裝配後的沖壓模具各模板及外露零件的棱邊均應進行倒角或倒圓,小得有毛刺和銳角;各外觀表面不得有嚴重劃痕、磕傷或黏附污物;也不應有綉跡或局部未加工的毛坯面。
②按沖壓模具的工作狀態,在沖壓模具適當平衡的位置應裝有吊環或起吊環;多分型面沖壓模具應用鎖緊板將各沖壓模具鎖緊,以防運輸過程巾活動模板受震動而打開造成損傷。
③沖壓模具的外形尺寸、閉合高度、安裝同定及定位尺寸、頂出方式、開模行程等均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並與所使用設備參數合理旺配。
④沖壓模具應有標記號,各模板應列印順序編號及加工與裝配基準角的印記。
⑤沖壓模具動、定模的連接螺釘要緊同牢靠,其頭部不得高於模板平面。
⑥沖壓模具外觀上的各種輔助機構如限制開模順序的掎鉤、擺桿、鎖扣及冷卻水嘴、液壓與電氣元件等,應安裝齊全、規范、可靠。
2、沖壓模具裝配技術條件
不同種類的沖壓模具,其裝配的工作內容和精度要求小同。為保讓沖壓模具的裝配精度,國家標准已規定了沖壓模具的裝配技術條件,具體規定參見相關國家標准。
9. 沖壓模具的工作原理
沖壓模具的原理 沖壓--是在室溫下,利用安裝在壓力機上的模具對材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 分離或塑性變形,從而獲得所需零件的一種壓力加工方法。
一、沖壓模的工作過程:
落料沖裁模,其工作原理如下,直接或問接固定在上模上的組成模具的上模, 它通過模柄與沖床滑塊相聯結。固定在下模上的零組成了模具的下模,並利用壓板固 定在沖床的工作台上。上模與下模通過導、導導向。工作時,條料靠著擋料送進定位, 當上模隨滑塊下降時,卸料先壓住板料,接著凸沖落凹上面的材料獲得工件。這時工 件卡在凸模與頂塊之聞,廢料也緊緊箍在凸模上。在上模回升時,工件由頂塊靠頂板 借彈簧的彈力從凹模洞口中頂出;同時箍在凸模上的廢料,由卸料板靠彈簧的彈力卸 掉,再取走工件,至此完成整個落料過程。再將條料送進一個步距,進行下一次沖裁 落料過程,如此往復進行。
二、 沖壓模的分類:
1、敞開模:結構簡單,尺寸小、重量輕、製造易、成本低、但壽命低、精度差、
適於精度要求不高,開頭簡單,小批量或試制的沖裁件。
2、導板式:精度比敞開模高,適於開頭簡單,工件尺寸不大的沖裁件。要求壓 力機行程不大於導板厚度。
3、導柱式:導柱導向保證沖裁間隙均勻,沖裁件的工件尺寸精度高,模具使用 壽命長,安裝方便,適於大批量生產。
4、連續模:條料要求精確定位,使內孔與外形相互位置精度得到保證。生產率 高,具有一定的沖裁精度,適於大批量生產。
5、復合模:沖壓件的內外形相互位置精度高,適合於大批量生產。
10. 沖壓模具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模具是一種生產工具,它能按照客戶需求製造出規定形狀和尺寸的零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模具生產的產品無處不在,大約80%的物件都是由模具加工製作的,例如塑料盆、水杯、電飯煲、電腦、手機和汽車上面的很多零件都是利用模具生產的。模具功能強大,用途十分廣泛,因此得到了「工業之母」的美稱,受到了廣大用戶的喜愛。
一、模具的定義和種類
1.模具的定義
模具是一種工業產品,由特定的結構和材料製作而成。模具可以大量生產具有一定形狀和尺寸的工業零件,大到飛機和汽車,小到釘子和螺絲都離不開模具加工。使用模具生產的零件,具有高精度,高一致性和高生產率等特點,這些優勢是任何其他加工方法所無法比擬的。
2.模具的種類
模具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品的質量、效率和創新能力,因此模具的種類也十分豐富,主要有以下幾個類型:
拉延模
它是確保覆蓋件合格的重要設備,其功能是通過拉伸工序將平板狀毛料製成主體空間工件。拉延模分為兩種形式,即正裝和倒裝。
修邊模
用於去除加工零件的多餘部分,比如扁平,中空或立體零件的多餘外邊緣,從而為後續的翻邊和成形做准備。
沖孔模
它作用在毛坯或板料上,沿閉合輪廓分離廢物以獲得帶孔的沖孔模具。
翻邊模
它的工作原理是將半成品工件的一部分翻轉到另一部分材料上,用拉伸的辦法使原沖孔的孔邊形成凸緣。
整形模
它可以通過模具將先前彎曲或拉伸的零件壓製成所需的形狀,整形模是調整半成品尺寸和輪廓以提高產品精度和表面光潔度的模具。
二、沖壓模具的介紹和結構
1.沖壓模具的介紹
沖壓模具是常用的模具種類,它的使用方法如下,在室溫下將金屬或非金屬板料放入模具中,通過壓力機對其施加壓力,從而使板料發生分離或變形,最終製成所需的零件。
2.沖壓模具的結構
沖壓模具主要由工藝零件和結構零件組成。工藝零件直接完成沖壓過程,即與材料或沖壓零件直接接觸。而結構零件在模具中起安裝,組合和引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