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推行精益生產的企業是如何實施SMED快速換模的
精益企業實施SMED快速換模:
快速地把生產一種零件轉換成生產另一種零件,對於保持用連續流程法生產是很關鍵的。遺憾的是就大多數成批生產的製造商而言,還沒有把縮短切換生產時間放到優先地位。例如,如果轉換一台沖床的產品要花好幾個小時,那麼必須以批量更大的產品來降低由於長時間轉換所帶來的影響。
仍舊以沖床為例子,比如說,轉換沖床的產品費時2小時。由於轉換時間長,沖床至少要工作14小時才能補償因轉換帶來的經濟損失。因此每天只生產一種零件(2班)。如果沖床沖壓6種不同的零件,轉換產品所需的時間將是6天,每種零件至少有6天的供應量(也許每種零件可供好幾周使用)。相反,如果轉換時間是10分鍾,用同樣的總轉換時間(1小時)每天就能沖壓出所有6種零件,庫存量也只是原來的一小部分,因為轉換生產不同零件所需要的時間還不到1天。
我們一直在使用以下的經驗法則:批量生產的轉換應在10分鍾以內完成,最終裝配應在一個節拍時間內完成。在汽車安全帶製造廠內,注模機的轉換時間為4一8分鍾內,包括改變材料和/或顏色。裝配線的轉換時間在30秒鍾以內。
這樣快的速度怎麼可能呢?拿注模生產來說,換模時所有的模具從冷卻水生產線上的工裝夾具上迅速搬到注模機旁的小車上。專用料斗把投料設計到最少的量。換模前准備好了轉換需要的所有工具。各種注模機對每種零件都有預先儲存的程序,操作工也都經過快速轉換程序的培訓。最終裝配工位也准備好了轉換所需的零件。每個工作台上都可有彩色編碼工作指令。所有的測試機器都有內置程序,可以用選擇開關切換,操作工也都經過快速轉換程序的培訓。
需要明確的是我們提到的轉換時間是指從生產最後一個合格零件到生產第一個新的合格零件所需的時間。實際上一次轉換可能超過10分鍾,但是如果轉換的大部分工作是在生產線以外進行的(即不中斷機器的正常功能),則中斷正常運行的時間則到10分鍾。這是指外部轉換(在機器外部,不中斷正常功能)。
大多數公司在精益轉制的早期即處理轉換時間問題。在最終裝配時,轉換時間長將會佔去公司的生產時間。在批量生產情況下,轉換時間長會導致比需要量大得多的庫存量。即使轉換時間長,最好是在開始制定拉動計劃程序的同時,開始編制縮短轉換時間的程序。當轉換時間縮短時,大量的庫存會消失。
豐田公司改變汽車車身鋼板沖壓模的典型時間不到10分鍾。模具有一輛汽車那麼大,而沖床要比汽車大5倍左右。換模程序是精心設計的。前一個零件的最後一次沖壓結束後,液壓夾具把模具取出,送到旁邊的滾軸上,同時,新的模具被移動到位。自動導軌使新的模子對准位置,沖床緩緩地閉合。液壓夾具的閉合把新的模具固定就位。經過數次的校準和安全檢查以後,沖床就可以沖壓新的車身鋼板。
關於快速轉換,SMED系統總的指導思想包括以下內容:
①轉換前,手頭准備好轉換所需的所有設施(例如所有工具,安全設備,吊車,要調換的模具,程序,機器設定值等);
②保證用於某一台機器的所有模具尺寸都相同,盡可能減少額外的調整;
③使用軟管、夾具等快速脫開所需的裝置;
④手邊准備好有關新零件所有操作說明書;
⑤立即對「首批產品」做質量檢查,最好在機器上或靠近機器處檢查;
⑥在中斷機器的正常功能以前,做好工序外可能做好的全部工作。
⑵ 沖壓模具的典型結構是怎樣的
根據工藝性質分類
a.沖裁模沿封閉或敞開的輪廓線使材料產生分離的模具。如落料模、沖孔模、切斷模、切口模、切邊模、剖切模等。
b.彎曲模使板料毛坯或其他坯料沿著直線(彎曲線)產生彎曲變形,從而獲得一定角度和形狀的工件的模具。
c.拉深模是把板料毛坯製成開口空心件,或使空心件進一步改變形狀和尺寸的模具。
d.成形模是將毛坯或半成品工件按圖凸、凹模的形狀直接復製成形,而材料本身僅產生局部塑性變形的模具。如脹形模、縮口模、擴口模、起伏成形模、翻邊模、整形模等。
e. 鉚合模 是借用外力使參與的零件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方式連接或搭接在一起,進而形成一個整體
根據工序組合程度分類
a.單工序模在壓力機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沖壓工序的模具。
b.復合模只有一個工位,在壓力機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同時完成兩道或兩道以上沖壓工序的模具。
c.級進模(也稱連續模) 在毛坯的送進方向上,具有兩個或更多的工位,在壓力機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逐次完成兩道或兩道以上沖壓工序的模具。
d.傳遞模綜合了單工序模和級進模的特點,利用機械手傳遞系統,實現產品的模內快速傳遞,可以大大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減低產品的生產成本,節儉材料成本,並且質量穩定可靠。
依產品的加工方法分類,依產品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將模具分成沖剪模具、彎曲模具、抽制模具、成形模具和壓縮模具等五大類。
a. 沖剪模具:是以剪切作用完成工作的,常用的形式有剪斷沖模、下料沖模、沖孔沖模、修邊沖模、整緣沖模、拉孔沖模和沖切模具。
b.彎曲模具:是將平整的毛胚彎成一個角度的形狀,視零件的形狀、精度及生產量的多寡,乃有多種不同形式的模具,如普通彎曲沖模、凸輪彎曲沖模、卷邊沖模、圓弧彎曲沖模、折彎沖縫沖模與扭曲沖模等。
c.抽制模具:抽制模具是將平面毛胚製成有底無縫容器。
d.成形模具:指用各種局部變形的方法來改變毛胚的形狀,其形式有凸張成形沖模、卷緣成形沖模、頸縮成形沖模、孔凸緣成形沖模、圓緣成形沖模。
e.壓縮模具:是利用強大的壓力,使金屬毛胚流動變形,成為所需的形狀,其種類有擠制沖模、壓花沖模、壓印沖模、端壓沖模。
⑶ 沖壓換模順序是怎樣的
依據沖床噸位的不同,五金模具的安裝也會有所不同,更多的是細節的差異,深圳五金沖壓訂做廠就會對安裝方案進行微調,不同的產品案例能收獲更豐富的經驗,補充在五金生產培訓中的知識空白,使員工操作得心應手。
300噸沖床產線-每機一模
4. 確認模具高度是否需墊墊腳。(用數據確認),用圈尺測量模具高度,然後根據數據確認是否需要墊墊腳及墊腳高度:以協易110T沖床舉例:現沖頭滑塊參數為:350mm-260mm(見調節滑塊高度數顯處下面),現測量需安裝模具高度為280mm,根據數據可確定不用墊腳;如果現測量需安裝模具高度為250mm,根據數據至少要墊大於15mm以上小於90mm以下墊腳。需墊墊腳,墊腳最好全部墊下模,不建議墊上模,墊上模不安全,生產中因受力易掉下導致安全事故。如果現測量需安裝五金模具高度為351mm,根據數據可以確定此模具不能安裝此機台,需更換機台。(深圳五金沖壓件訂做廠模具高度大於沖床最大行程,禁止安裝模具,否則會卡死及模具打爆)。
⑷ 怎麼樣才能提高注塑機換模工作效率
千豪實現快速換模技術分為以下步驟:
1) 識別設置時間
首先,在得到模具工允許的情況下,跟隨模具工對正常的換模過程進行錄像,並允許其在過程中發生問題。
2) 分離內部設置和外部設置
以文件形式記錄整個過程,與整個小組一起觀看換模過程的錄像帶,並識別設置過程中所有要素以及每個要素所用的時間,按換模作業的時間特性,把設置流程中的要素分類為內部設置(機器停機才能完成的任務)和外部設置(可以在機器運行時完成的任務),利用團隊的創造性思維消除、減少或轉化內部設置為外部設置,同時降低外部時間。
3)內部設置轉化為外部設置
為使內部設置操作也能在機器運行其他批的工件時完成,被轉化為外部設置的內部設置時間如下:得到和回顧下一工單的指令;從模庫中取出所需模具;把上一工單中的模具歸還到模具倉庫;安排所需行車到合適的位置;有空閑模具的情況下的切換位數或保養模具,計劃生產的前一天由一個模具工切換到需要的位數;記錄換模數據;歸還工具,信息和材料;調整夾具或工具。經過幾周的運作和很少的花費就可以降低換模時間的10%-20%。
4)操作方法改進
雖然我們實現了在機器運行其他批的工件時將部分內部設置轉化為外部操作,內部設置的操作方法還是延續舊的方法。通過分析發現有許多明顯的多餘動作,消除動作的浪費實現自動化就可以降低總的轉換時間,並在降低換模時間上取得驚人的成果。
精益生產是以自動化和准時生產為支柱的。我們著手以換模為對象的工具自動化。其中有工具自動化的5項步驟如下:
(1) 工具標准化:標識非標准工具、標准工具,並放在隨手可及的地方。
(2) 選擇自動化:作業,模具,配件等,不必經過考慮,尋找及選擇,而能夠規律進行的狀況。
(3) 模具保養自動化:由模具工所進行的模具清洗保養工作,轉由電力的超聲波清洗器等小設備進行。
(4) 決定位置:決定模具,小設備的使用位置。
(5) 位置復原:作業完成後模具及小設備回復原位置。
湖南千豪機電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地址:奇康路22號
⑸ 沖壓模具加工工藝及流程是什麼
加工工藝流程是根據生產需要到材料商定鋼料,訂好之後鋼料之後進行開料,開好料以後進行四邊測試公差,檢測完畢之後的小細節,比如小的配件生產可以直接拿去去沖床,然後進行銑切或CNC加工處理。
這些在眼鏡配件和汽車配件生產方面就有很多這樣的細節。而做集裝箱幾乎是進行開料,再沖床後就可以直接拿去燒焊,再進行打砂後接著就開始噴油,然後裝配一些配件就可以完美地出貨了。
(5)沖壓模具如何實現快速換模擴展閱讀:
加工的安全操作規程
1、在進行加工時。操作人員要保持正確的姿勢,要有充足的精神應付工作,操作時必須思想集中,嚴禁閑談,相互配合,操作者切勿在煩躁、疲倦的狀態下操作,為了人身安全,避免發生事故,確保操作安全。
所有員工在進入工作崗位前,檢查自己服飾是否符合工作要求。不能穿拖鞋、高跟鞋及影響安全的服裝,留長頭發的要戴安全帽。
2、在機械動作前檢查運動部分是否加註了潤滑油,然後啟動並檢查離合器、制動器是否正常,並將機床空運轉1-3分鍾,機械有故障時嚴禁操作。
3、啟動電源開動機械時必須等其他人員全部離開機械工作區,並拿走工作台上的雜物後才可以啟動。
4、機械工作時,禁止將手伸入滑塊工作區,嚴禁用手取、放工件。在沖模內取、放工件時必須使用符合標準的工具。如發現機械有異常聲音或機器失靈,應立即關閉電源開關進行檢查。
機械開動後,由一人運料及機械操作,其他人不得按動電建或腳踩腳踏開關板,為了他人安全更不能將手放入機械工作區或用手觸動機械的運動部分。
5、更換模具時首先關閉電源,沖床運動部門停止運轉後,方可開始安裝、調試模具。安裝調整完畢後,用手搬動飛輪試沖兩次,為了避免機械與要加工的產品發生不必要的碰撞,上下模具必須要檢查是否對稱、合理,螺絲是否堅固,壓邊圈是否在合理的位置上。
⑹ 沖壓模具的成形技術
沖壓模具的快速成形技術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市場需求的多樣化,人們對產品生產周期的要求越來越短,尤其在小批量甚至單件生產方面,要求現代製造技術不僅要有較高的柔性,還要有更新的、更能滿足市場要求迅速變化的生產模式。數控單元沖壓模具快速成形技術,就是為適應此種狀態而產生的。
鈑件的形狀可分割成一些簡單的圖形元素,然後合成所需圖形。例如:矩形是4個直角的合成;波浪形是一些曲線的合成等。因此,對於一些精度要求較高的小批量甚至單件生產的鈑金件,可以用一些通用件迅速組裝成單元沖壓模具,採用數控技術,使之快速成形。將被加工鈑金件看成一個可被分割的平面圖形,對分割出來的簡單圖形元素進行數字化處理。即按其方位進行定位編碼。如圖1所示的非等距簡單圖形零件的數字化,缺口1、2、3、4的(Δx,Δy)均相等,方孔5的(Δx,Δy)均等於2倍的(Δx,Δy),設現有通用沖頭的寬等於Δx,長等於Δy,則按如圖1所示進行編號。缺口1由位置(2,0)以及位置(3,0)合成,缺口2、3、4同樣由兩個位置合成,方孔由8個位置合成。如果採用矩形單元快速成形,可以獲得如圖2所示的二維編碼,由於劃分過細使得到的編碼較長。如果採用正方形單元快速成形,則可以獲得如圖3所示的二維編碼,其編碼減小一半。
矩形單元二維編碼如下:
對於等距簡單圖形零件如鑰匙齒形的快速成形由於齒距相等河以進一步簡化編碼。鑰匙齒形編碼示意圖,如圖2所示。圖中採用三角形單元,實際應用採用的是梯形單元編碼可以降為一維數組。
參數定義:
齒數--沖壓的次數,現假使為5。
齒距--沖壓時,Y方向的每次移動的距離。
級差值—沖壓時X方向移動一個單位時的距離。
級差數--沖壓時,X方向的移動單位。
當選定齒距和級差值後,鑰匙的齒形加工位置可以轉換為級差數最後齒形編碼為一維數組((2 1 3 2 1)。由以上可知數字化編碼是單元沖模快速成形的關鍵,合適的編碼不僅可以提高生產效率,而且可以節省存儲內存。 大部分中小型企業尚不具備購買高檔數控沖床的經濟實力,數控單元沖壓模具可以直接安裝在普通沖床上作為簡易數控沖床來使用。
快速成形模具機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上模為凸模機構。光電頭安裝在上模板下方以檢測凸模的起落。坯料的裝夾要根據不同的需要進行設計。料板由步進電機控制絲杠分X,Y方向驅動。下模為凹模機構,直接安裝在工作台上。 4.1 電機驅動及選用
步進電機是一種將電脈沖轉化為角位移的執行機構。共有3種:永磁式、反應式和混合式。混合式集中了前二種的優點,從性價比方面進行綜合考慮,擬選用步進角1.8o的兩相混合式步進電機。
驅動器的型號、種類較多,細分型為考慮對象。因為細分型可消除電機的低頻振盪,可提高電機的輸出轉矩及解析度。顧及速度和精度細分系數定為4。
4.2 系統硬體設計
數控單元沖模是安裝在曲軸式壓力機上的,機床的沖壓原理不變。需要控制的是兩方面內容:首先要確定零點以及各工位點的位置;其次在上沖模往復動作的啟停間被加工件的按編碼所得的X,Y方向的快速進給送料運動以及這兩個動作的協調。即實現沖壓和送料動作的同步控制。控制系統框圖,如圖4所示。光電信號檢測電路圖,如圖5所示。
數控系統的人機界面採用鍵盤輸入LED顯示鍵盤具有數字鍵、設定、修改、查尋、X及Y方向的調整、執行等的功能鍵,可用來完成加工程序的輸入、修改及對控制的操作和調整等。操作人員根據被加工件的形狀在計算機上進行編碼,自動生成加工程序,通過串列口將加工程序下載給單片機並且保存在FLASH ROM中。工模安裝後手動調整零位。進入執行後單片機從FLASH ROM中取得加工程序,並計算X,Y方向的步進距離後再將其轉換成相應的步進脈沖數控制X,Y方向的步進電機的轉動步數。當光電信號檢測到上模位於開啟位置時數控系統迅速將待加工件定位到加工位置,並且啟動沖床上沖模下壓,實現一次沖壓。在沖床帶動上沖模開啟時數控系統迅速地將待加工件移動到下一加工位置等待下次沖壓,直到完成加工停止沖床運動。
4.3 系統軟體設計
整個系統由上位機來管理。系統軟體語言採用Visual Basic 6 .0編制其集成開發環境(IDE)集設計、修改、調試、生成等功能於一體,人機交互界面十分友好。它是功能強大的Windows環境下的編程語言簡單易學可視化程度高。
系統軟體結構採用模塊化結構,共有5個功能模塊:系統開機後進入Windows界面雙擊「數控單元沖模」圖標,即彈出應用界面,可選擇功能模塊。系統軟體功能模塊圖如圖6所示。
編輯模塊用來完成用戶對所設定的參數組進行操作的程序的編輯、修改、生成。
參數設定模塊將輸入的參數組製成數據表,送入資料庫以備程序的調用。
運行管理模塊負責程序的運行、中斷。
通信模塊負責上、下位機之間的通信管理,就是將控製程序段及調用的參數組使用MSCOMM控制項,通過RS232串列口送入單片機使單片機執行控制工作。
查詢模塊。方便用戶對已存文件的查看與調用。
單片機的程序也採用模塊化結構,與上位機一樣共有5個功能模塊通過通信介面接受上位機的輸入指令,控制X,Y方向步進電機的運動。也可以脫離上位機直接控制運行。上位機通信程序流程圖,如圖7所示。下位機通信程序流程圖,如圖8所示。
隨著數控技術、伺服技術、運動元件的發展,以及市場經濟的需要,數控單元沖壓模具快速成形技術得到迅速發展。對於中小型傳統企業,這種結合傳統製造工藝的高新技術無疑是一種投資省,見效J陝,方便、快捷的技術。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實現自動上下料裝備、外置模具庫自動換模裝備等,已經擺在人們的面前。可見,數控沖壓的發展是以相關技術和新結構的研製為基礎的。單元沖壓模具快速成形技術,無疑是先進沖壓技術發展的一個新起點。
⑺ 怎麼進行注塑機快速換模
現在大多數注塑機快速換模適用的都是磁力模板。
⑻ 沖壓模具的工作原理
沖壓模具的原理 沖壓--是在室溫下,利用安裝在壓力機上的模具對材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 分離或塑性變形,從而獲得所需零件的一種壓力加工方法。
一、沖壓模的工作過程:
落料沖裁模,其工作原理如下,直接或問接固定在上模上的組成模具的上模, 它通過模柄與沖床滑塊相聯結。固定在下模上的零組成了模具的下模,並利用壓板固 定在沖床的工作台上。上模與下模通過導、導導向。工作時,條料靠著擋料送進定位, 當上模隨滑塊下降時,卸料先壓住板料,接著凸沖落凹上面的材料獲得工件。這時工 件卡在凸模與頂塊之聞,廢料也緊緊箍在凸模上。在上模回升時,工件由頂塊靠頂板 借彈簧的彈力從凹模洞口中頂出;同時箍在凸模上的廢料,由卸料板靠彈簧的彈力卸 掉,再取走工件,至此完成整個落料過程。再將條料送進一個步距,進行下一次沖裁 落料過程,如此往復進行。
二、 沖壓模的分類:
1、敞開模:結構簡單,尺寸小、重量輕、製造易、成本低、但壽命低、精度差、
適於精度要求不高,開頭簡單,小批量或試制的沖裁件。
2、導板式:精度比敞開模高,適於開頭簡單,工件尺寸不大的沖裁件。要求壓 力機行程不大於導板厚度。
3、導柱式:導柱導向保證沖裁間隙均勻,沖裁件的工件尺寸精度高,模具使用 壽命長,安裝方便,適於大批量生產。
4、連續模:條料要求精確定位,使內孔與外形相互位置精度得到保證。生產率 高,具有一定的沖裁精度,適於大批量生產。
5、復合模:沖壓件的內外形相互位置精度高,適合於大批量生產。
⑼ 如何實現在金屬沖壓件廠的快速換模
1、每台沖床加裝一套夾模器(舉模、上夾模、下夾模都是油壓鎖固)
2、沖床床台後側版安裝權兩個定位肖(定位肖固定的位置要根據生產事先計算好的)
3、模具的下模座加工兩個V型曹
架模過程:將模具放在舉模器上,模具的V曹對准床台的定位肖推入定位,放下舉模器,上夾模、下夾模鎖固模座,完成架模.下模與上模相反.
同噸位的機台全部安裝定位肖,模具的下模座同樣根據(模具的中心線對准床台的中心線,沖壓的左右負荷也最好較平均)全部加工V型曹這樣每套模只要推進定位肖定位就好.安裝夾模器也是為了快速鎖模.
⑽ 刀模沖壓後如何快速拿出產品
沖床沖壓產品後快速將產品取出,關系沖床實際沖壓的生產效率,首先快速取出產品要保證模具上要有退料裝置,使產品能從上、下模腔內退出來而不是陷進去。這樣一旦滑塊在下死點沖壓完成回程的同時,模具將材料推出,到滑塊到達270度時,取料動作就可以開始了。零件較輕時可以加噴氣閥將零件吹出來,零件較大時可將氣缸將零件推出來或使用夾鉗等工具將零件夾出來。另外非金屬平板零件可用移動臂將零件吸出來。以上這些裝置需要由專業人士進行安裝調試後才能進行操作,確保設備安全。另外取放工件是嚴禁用手放入的,以防出現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