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手機怎麼通過模具生產

手機怎麼通過模具生產

發布時間:2022-07-31 09:46:26

『壹』 手機殼是怎麼製作出來的,用什麼機器

塑料的外殼用注塑機注塑就好了,需要注塑機,注塑模具,塑料顆粒(注塑用的原材料)。投資額要看規模和質量了,二手注塑機有幾萬塊的,模具一套幾千到幾萬吧。你也可以開套模具,然後注塑找工廠代工就好了,如果你有銷路,投資最少幾萬就夠了,利潤也要看銷售情況吧。

『貳』 手機外殼的製作工藝流程是什麼具體需要什麼機器什麼材料最好通俗點,謝謝

塑料的外殼用注塑機注塑就好了,需要注塑機,注塑模具,塑料顆粒(注塑用的原材料)。

投資額要看規模和質量了,二手注塑機有幾萬塊的,模具一套幾千到幾萬吧。

你也可以開套模具,然後注塑找工廠代工就好了,如果你有銷路,投資最少幾萬就夠了,利潤也要看銷售情況吧。

『叄』 手機外觀設計到出模的過程是怎樣的

先是從方案公司獲取項目進行評審,評審完進行初次修模,然後把圖紙發給模具廠,進行打樣,打樣完成後看請成品是否合格,如果結構還存在問題還就繼續需要修磨;

『肆』 手機生產工藝流程是什麼樣的

工業設計 ——硬體設計 ——軟體設計 ——資源開發——質量監督

1、ID(Instry Design)工業設計

包括手機的外觀、材質、手感、顏色配搭,主要界面的實現與及色彩等方面的設計。

例如摩托羅拉「明」翻蓋的半透明,諾基亞7610的圓弧形外觀,索愛W550的陽光橙等。這些給用戶的特別感受和體驗都是屬於手機工業設計的范疇,一部手機是否能成為暢銷的產品,手機的工業設計顯得特別重要!
2、MD(Mechanical Design)結構設計

手機的前殼、後殼、手機的攝像鏡頭位置的選擇,固定的方式,電池如何連接,手機的厚薄程度。如果是滑蓋手機,如何讓手機滑上去,怎樣實現自動往上彈,SIM卡怎樣插和拔的安排,這些都是手機結構設計的范疇。繁瑣的部件需要MD的工作人員對材質以及工藝都非常熟識。

摩托羅拉V3以 13.9mm的厚度掀起了手機市場的熱潮,V3手機以超薄為賣點,因為它的手機外殼材質選擇十分關鍵,所以V3的外殼是由技術超前的航空級鋁合金材質打造而成。可以這樣說,特殊外殼材質的選擇成就了V3的成功。

另外有個別用戶反應在使用某些超薄滑蓋手機的時候,在接聽電話時總能感覺到手機前殼的左右搖動,這就是手機結構設計出了問題,由於手機的殼體太薄,通話時的揚聲器振動很容易讓手機的機身產生了共振。
3、HW(Hardware) 硬體設計

硬體主要設計電路以及天線,而HW是要和MD保持經常性的溝通。

比如MD要求做薄,於是電路也要薄才行得通。同時HW也會要求MD放置天線的區域比較大,和電池的距離也要足夠遠,HW還會要求ID在天線附近不要放置有金屬配件等等。可想而知一部內置天線的設計手機,其製造成本是會較一部外置天線設計的手機貴上20-25%,其主要因素就是天線的設計,物料的要求與及電路的設計和製造成本平均都是要求較高一些。

通常結構設計師(MD)與工業設計師(ID)都會有爭論,MD說ID都是畫家,畫一些大家做不出來的東西,而ID會說MD笨,不按他們的設計做,所以手機賣得不好。所以,一款新的手機在動手設計前,各個部門都會對ID部門的設計創意進行評審,一個好的ID一定要是一個可以實現的創意,並且客戶的體驗感覺要很好才行。當年摩托羅拉V70的ID就是一個很好的實現創意例子,後期市場的反應也不錯,而西門子的Xelibri的創意雖然也很好,也可實現,但可惜的是最終客戶的使用感覺並不好,所以一個真正好的創意,不但要好看,可實現,而且還要好用。

另外HW也會與ID吵架,ID喜歡用金屬裝飾,但是金屬會影響了天線的設計以及容易產生靜電的問題,因此HW會很惱火,ID/MD會開發新材料,才能應付ID的要求。諾基亞8800就是一個好例子,既有金屬感,又不影響天線的接收能力。
4、SW(Software)軟體設計

相對來說,SW是更容易為大家所理解,由於計算機的普及,讓我們最大程度地接觸了各種各樣的軟體,手機操作界面的模式,大家經常看到的手機九官格操作菜單的實現,這都是SW設計的范疇。

SW要充分考慮到界面的可操作性,是否人性化,是否美觀的因素。SW的測試非常復雜,名目繁多,SW的測試不僅只是在尋找Bug,一致性的測試、兼容性的測試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項目,在目前「內容為主」的信息時代,軟體才是手機的最終幕後支柱,硬體的驅動是軟體來實現,軟體和硬體的工程師之間的沖突相信是不會比其它部門少,這種關系的繞來繞去,所以便需要有PM(Project Management)項目管理來協調了。
5、PM(Project Management)項目管理

大規模公司的PM都分得非常細致,比如TPM (Technologly Of Project Management),即專門管技術的PM,而普通的PM,只管理項目的進度各協調工作,PM這個部門通常存在於那些自己設計,自己生產,自己銷售手機的公司,AM(Account Manager)的職位恐怕大家都不陌生,作為客戶經理,對公司內部是代表客戶提出要求,對外則代表公司的整體形象,在兩者之間起著不可或缺的橋梁作用。

6、Sourcing資源開發部

資源開發部的員工要不停地去挖掘新的資源,如新材質、新的手機組件、測試器材等,當手機開始試產時,他們要保證生產線上所需要的所有生產物料齊備。

手機進行小批量試生產,考察的不僅是軟/硬體的成熟度,還包括考察生產工藝和生產的測試技術,有些手機在進行到這個階段時,卻通過不了這一關的話,最後是以失敗告終。於是這款新設計的手機便不會出現在市場上了,而投入的開發資金和人力卻付之流水,是一個極大的損失。
7、QA(Quality Assurance)質量監督

QA部門負擔起整個流程質量保證的工作,督促開發過程是否符合預定的流程,保證項目的可生產性,有很多新設計的手機,就因為碰上了不可生產的某種因素而放棄了。

『伍』 手機保護套模具生產過程是否用手掰出來

這個我比較理解:
手機保護殼的開模及生產,模具製造及產品量產方式根據手機保護殼的材質以及結構而定
1.出模方式:強行出模。即你所說的用手掰出來,這種出模方式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且受到一些條件的限制。
如果保護殼的材質是軟性材料,比如說硅膠,橡膠,這種出模方式是首選。但同樣對於硬質塑膠材料,比如說ABS ABS+PC,用這種出模方式比較費事,因為掰的時候比較費力且效率不高,而且如果你扣位做得太深,根本就掰不下來。對於軟性塑膠,此種出模最好,且可一模多穴,硬質塑膠不建議開2穴以上。強脫模的好處是,後模沒有任何頂針印,沒有任何行位印,外觀較好,且模具成本較低。不好的地方是:脫模不易,有時模具設計不好,根本就脫不了模,再就是效率低下。

『陸』 手機保護殼怎麼生產

生產工藝是較復雜化的,這里說不能展現如此之全面不夠地兒,那麼就粗略簡單介紹吧手機金屬手機外殼一般也有壓鑄的,也有沖壓的,例如鎂合金,鈦合金,主要是壓鑄生產的,像不銹鋼,鋁合金一般就用的沖壓製程。
拔模角度一般情況下都必須要做的,要不然出不了模。
後處理工藝那就很多了。最常見的為烤漆,電鍍,真空鍍,陽極 移印 等等。
塑料手機外殼呢的生產工藝:就是注塑成型,處理工藝也基本是這些,當然還有其它熱熔,超聲波等。

塑料和軟殼的話你要開模,注塑機,注塑料,然後把模具上到注塑機里,把注塑料裝到注塑機里,然後注塑出成品手機殼,要印圖案的話還要買列印機(這不是辦公用的那種喔),皮套的話就得皮料,切機,啤機(不是注塑機的那種,用刀片的那種),電車(電動縫紉機)等其它加工材料,如五金扣,卡紙,訂扣機,膠水,過膠機等,先用切機按規格開好料,要用啤機啤的就啤,不然就直接縫車,然後訂扣,裡面再貼個手機殼或其它放手機的,需不需要過膠貼卡紙的具體就要看是在做哪種手機皮套了,這么說的話成本相信你可以看的出來了

手機金屬手機外殼一般也有壓鑄的,也有沖壓的,例如鎂合金,鈦合金,主要是壓鑄生產的,像不銹鋼,鋁合金一般就用的沖壓製程。
拔模角度一般情況下都必須要做的,要不然出不了模。
後處理工藝那就很多了。最常見的為烤漆,電鍍,真空鍍,陽極 移印 等等。
塑料手機外殼呢的生產工藝:就是注塑成型,處理工藝也基本是這些,當然還有其它熱熔,超聲波等。

塑料和軟殼的話你要開模,注塑機,注塑料,然後把模具上到注塑機里,把注塑料裝到注塑機里,然後注塑出成品手機殼,要印圖案的話還要買列印機(這不是辦公用的那種喔),皮套的話就得皮料,切機,啤機(不是注塑機的那種,用刀片的那種),電車(電動縫紉機)等其它加工材料,如五金扣,卡紙,訂扣機,膠水,過膠機等,先用切機按規格開好料,要用啤機啤的就啤,不然就直接縫車,然後訂扣,裡面再貼個手機殼或其它放手機的,需不需要過膠貼卡紙的具體就要看是在做哪種手機皮套了,這么說的話成本相信你可以看的出來了

『柒』 一部手機是如何製作的

一部手機的誕生,需要大量工程師們的參與,劃分為類別的話,就有如下 6 個:

1、ID(Instry Design) 工業設計

2、MD(Mechanical Design) 結構設計

3、HW(Hardware) 硬體設計

4、SW(Software) 軟體設計

5、PM(Project Management) 項目管理

6、QA(Quality Assurance) 質量監督

手機的工業設計(ID)包括手機外觀、手感、材質、顏色搭配,手機上看得見摸得著的地方都是屬於 ID 設計的范疇,例如邊框用金屬還是塑料,背面是弧形的還是直面,用哪幾種顏色來搭配等。
工業設計(ID)首要考慮的是視覺效果,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一部手機是否漂亮、經典。產品立項後工業設計師們就開始各種天馬行空的構思,甚至輪番的頭腦風暴,重繪成百上千張草圖也不是沒可能。
有些作品由於太超前,終究只能留存在設計師們的電腦里,最終方案敲定後,要想實現它,就得靠接下來要說的結構設計師。
MD(Mechanical Design) 結構設計

如果工業設計(ID)追求的是視覺感光的效果,那麼結構設計(MD)就是力求將這種效果真實還原的方式。ID 設計確定手機的外形後,MD 就來一步步去搭建這個手機內部的所有零配件。
例如做成一體還是可拆卸後蓋、框架選用金屬還是塑料、後殼如何固定在框架上、電池怎麼放、主板做成長的還是方的、屏幕用全貼合還是框貼等等,還有所有零件的尺寸把控。
這就好比搭建一所房子,ID 完成的就是房子的主體框架,MD 則是給房子內部改造裝修,然後置辦的傢具擺設好豐富起來。
如果 ID 給的外觀設計太難實現,這時候 MD 跟 ID 設計師們就要坐下來好好談談了,光有天才 ID 設計師還不夠,往往還需要結構工程師來把這個天才的設計去付諸實踐,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MD 設計在手機設計過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設計不合理,就會造成設計缺陷。
HW(Hardware) 硬體設計

硬體主要設計電路以及天線,實現手機的配置需求。
電路部分先根據配置參數製作一個放大版的 PCB 主板,進行各種調試,方案可行後再濃縮做成手機主板。
主板的設計又分單面布局和雙面布局,單面布局意味著主板上的所有零件全部排布在一面,背面沒有零件;雙面布局則是兩面都有零件,而雙面布局的主板相對單面會厚一點,但是單面主板的面積就會比雙面大,用單面還是雙面的主板這就要看結構是怎麼設計,所以說硬體設計(HW)設計的過程也是跟結構設計(MD)協商的過程。
硬體設計(HW)還有一個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天線設計,手機支持的頻段越來越多,天線設計就越考驗硬體設計(HW)工程師們的智慧和經驗,天線必須離電池遠,並且附近不能有金屬器件,可以說為了兼顧天線的設計,ID 設計和 MD 設計都要為硬體設計(HW)的天線設計讓路,明顯的例子就是 iPhone6/Plus 上備受吐槽的天線條,這就是為了兼顧信號問題所做的妥協。
SW(Software) 軟體設計

軟體設計(SW)這個很好理解,就是在手機上運行的系統。
在主板硬體和操作系統之間,又有一個叫做 BSP(Board Support Package) 的東西,是板級支持包,也可以說是屬於操作系統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為了支持操作系統,使之能夠更好的運行於硬體主板。
軟體設計(SW)是一個無底洞的工程,硬體部分的東西可能一次開發定稿就完成了使命,但是軟體開發必須不停的迭代更新,開發新功能、修復 Bug、完善穩定、開發新功能……這樣一個無限循環的過程。
軟體部分在智能手機中的地位日益凸顯,智能不僅要體現在硬體配置的強悍上,更多功能的實現還需要軟體層面的創意,軟體設計的使命就是讓現有的硬體的潛能發揮到極致,這也是軟體設計的偉大之處。
PM(Project Management) 項目管理
PM 也分技術和非技術型,分工也比較細致,制定項目規劃和進度,同時也是對外部門的發言人,如果 MD 的設計要兼顧 HW,就需要 PM 出面進行溝通協調,尋求雙方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
當然,研發的老大也是一個大 PM,各部門的 PM 需要定時向大 PM 匯報成果和進度,以及開發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等。
QA(Quality Assurance) 質量監督
中國質量管理協會對 QA 的定義是:「企業為用戶在產品質量方面提供的擔保,保證用戶購得的產品在壽命期內質量可靠。
QA 在手機製作中擔當著質量把關的工作,項目是否可行,質量可靠性怎麼樣,每一個創新都需要經過 QA 的測試審核,如果發現生產難度太大良品率低或者通過不了測試環節,那麼這個方案就會被否決了。
生產一部手機不是在實驗室內做實驗那麼簡單,一旦生產就是成千上萬部,要保證每一部產品的優質絕非一件簡單容易的事,生產一部手機的樣品和生產 10 萬部手機完全是兩碼子事。
製造一部手機,簡單點說就是這幾大流程,每個公司的實施方案根據自身的經驗習慣可能不盡相同。
手機製造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各部門的不斷配合、協調和磨合,有時也不得不做出妥協,但共同打造出一部優秀的手機是不變的追求。

『捌』 華為手機的外殼和後殼是不是雙色模具注塑工藝

是用雙色注塑模具,在專用的雙色注塑機上生產出來的。
望採納

『玖』 什麼是手機公模

比如說,你在鄂爾多斯找到一個集團客戶,他們要給自己的員工配備手機,人手一台,一共5000台,前提是需要用他們自己的品牌。因為只有5000台的產量,你不會為他們單獨做一套外觀不同的手機模具,而是使用一個大家公用的模具來生產,只是最後印上不同的商標而已。這種大家可以公用的模具就叫公模,比較常見於貼牌生產,如禮品定製時不同客戶共用一套模具印上不同的祝福語、主營業務在不同地區的不同品牌商共用同一套模具印上不同的品牌名稱等等。
與公模相對立的不叫母模,而叫私模。比如蘋果做一套模具,蘋果會要求這個模具只能由自己使用,這就是私模。能起到的作用是,假設這套模具花費了1億,如果他的手機銷量2K萬,那麼每個手機均攤的模具費用就為5元,即使不考慮外觀專利,另一個品牌想做同樣的外觀,就會發現,因為不能直接用蘋果的模具,必須自己做模具,如果自己也花1億做模具,但是只能賣出10萬台,那麼每個手機的光模具費就1000塊了,這成本就沒辦法做。

閱讀全文

與手機怎麼通過模具生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二氧化碳鋼瓶哪個快遞公司可以寄 瀏覽:520
不銹鋼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什麼區別 瀏覽:233
八節蝦米腰彎頭怎麼下 瀏覽:581
廣聯達鋼筋彎折怎麼計算公式 瀏覽:148
鋁合金窗口怎麼留大 瀏覽:57
max白鋼材料怎麼設置 瀏覽:949
晾衣桿鋼管斷了怎麼修 瀏覽:650
不銹鋼管怎麼能增加硬度 瀏覽:853
六乘六方管一根多重 瀏覽:395
一噸廢鋼鐵可煉出約多少公斤好鋼 瀏覽:756
為什麼用鋼材的屈服強度 瀏覽:353
怎麼搭鋼管內架 瀏覽:132
三角承台鋼筋怎麼布置布置圖 瀏覽:919
二氧焊接為什麼不粘鐵 瀏覽:644
手指頭骨折打上鋼板吃什麼恢復的快 瀏覽:405
中建鋼構裡面的科員怎麼樣 瀏覽:167
買的不銹鋼飯盒一洗有黑色是什麼 瀏覽:504
斷鋁合金門窗膠條指哪個地方 瀏覽:742
鋼管3dmax怎麼做 瀏覽:303
鋼板檯面用什麼薄板材替代 瀏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