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般模具鋼怎麼進行熱處理
1、模具鋼熱處理一般包括3個部分普通熱處理、表面熱處理、形變熱處理。
2、普通熱處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3、退火和正火我們俗稱為預先熱處理,淬火和回火我們稱為最終熱處理。
4、模具鋼是用來製造冷沖模、熱鍛模壓鑄模等模具的鋼種。模具是機械製造、無線電儀表、電機、電器等工業部門中製造零件的主要加工工具。模具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壓力加工工藝的質量、產品的精度產量和生產成本、而模具的質量與使用壽命除了靠合理的結構設計和加工精度外,主要受模具材料和熱處理的影響。
B. H13模具鋼怎麼進行熱處理才能獲取最好的性能
H13模具鋼是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強韌兼具的熱作模具鋼。H13模具鋼有較高的韌性、淬透性和耐冷熱疲勞性能,不易產生熱疲勞裂紋。這些特點也是由H13熱處理工藝決定的。
1、退火工藝 H13模具鋼屬於共析鋼,採用常規完全退火或等溫球化退火。H13模具鋼的完全退火工藝為:850~900℃×3~4h,保溫結束後隨爐冷到500℃以下出爐空冷;等溫球化退火藝:845~900℃×2~4h/爐冷+700~740℃×3~4h爐冷,≤40℃/h,≤500℃出爐空冷。H13模具鋼經退火處理後,適宜的組織由球狀珠光體和少量粒狀碳化物組成,要求熱處理硬度達到HB192~229,可以獲得較好的加工性能。對於質量要求較高的H13鋼模具,還應進行防止白點退火。
2、淬火工藝 H13模具鋼的淬火回火工藝可以採用鹽浴爐、真空爐和流動粒子爐加熱,模具表面光潔,熱處理變形小,零件壽命長。特別是外熱式剛玉流動粒子爐保護加熱,吸收了鹽浴爐和真空爐加熱的共同優點,很適合熱作模具鋼的熱處理加熱。 H13模具鋼採用鹽浴爐作為加熱設備時的通用淬火工藝是:400~500℃預熱,650~840℃預熱,1020~1050℃奧氏體化,保溫結束後可視使用性能要求採用空淬、油淬、氣淬或分級淬火,分級溫度可取500~540℃。
3、回火工藝 H13模具鋼淬火後應進行2~3次回火,以期獲得所要求的力學性能。淬火後的模具溫度在低於70℃時就應盡快回火,這對尺寸較大、形狀復雜的熱作模具尤為重要。同時,為避免熱作模具回火時重新產生殘余應力,回火加熱和冷卻應緩慢進行。
H13模具鋼的回火工藝應根據熱作模具的工作條件和具體的失效形態來確定回火溫度和硬度。一般優質H13模具鋼大都採用540~650℃×3h高溫回火,以提高模具的韌性和減少殘余奧氏體(Ar)在模具鋼中發生轉變而引起脆性。
C. h13熱處理工藝
1.淬火規范:溫度1020--1050度,冷卻介質:油或空氣,硬度HRC:56--58
2.回火規范:溫度560--580度,冷卻:空冷,回火硬度HRC:47--49
3.通常採用兩次回火,第二次回火溫度應比第一次低20度。
(3)熱作模具鋼怎麼要高溫回火擴展閱讀
1.H13是美國H系列熱作模具鋼,近似中國4Cr5MoSiV1(GB)鋼號,而中國Cr12Mo1V(GB),屬萊氏體鋼,近似美國AISI和ASTM標准鋼號D2,兩者完全不同,H13是熱作模具鋼,最終熱處理一般是淬火+高溫回火,而Cr12MoV是冷作模具鋼,最終熱處理一般是淬火+低溫回火。
2.Cr12MoV根據用途不同熱處理工藝也會不同,可高溫淬火+高溫回火,韌性提高,也可以低溫淬火+低溫回火,耐磨性增加。上述兩種鋼一般回火一次就可以了,個別情況下也有回火3次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工件具體技術要求而定熱處理工藝,當然,二把刀也有瞎乾的,不一而足。
D. 熱作模具鋼8407熱處理工藝與性能研究處理過程要詳細點,指標要求盡量明確,謝謝
物理性質
淬火及回火至45HRC,在室溫及高溫的數據
溫度
20℃
400℃
800℃
密度Kg/m3
7800
7700
7550
彈性系數N/mm2
202,500
175,000
133.000
熱膨脹系數1℃from20℃
-
12.6×10-6
13.9×10-6
熱傳導率W/m℃
Btu in(ft2h℉)
24.6
180
26.2
184
27.6
195
機械性質
在室溫時的大約抗拉強度
溫度
52HRC
45HRC
抗拉強度 Rm
1820N/mm2
1420 N/mm2
屈服強度 Rp 0.2
1520N/mm2
1280 N/mm2
熱處理的一般建議
軟性退火
將鋼材於保護性氣氛中加熱至850℃,均熱後,於爐中以每小時10℃之速度,冷卻至650℃,再於空氣中緩慢冷卻。
消除應力
鋼材經過去時粗加工後,若欲消除加工殘留應力,則須將銅材加熱至650℃,均熱二小時,再於爐緩慢冷卻至500℃,再放於空氣中冷卻。
硬化
預熱溫度:600-850℃,通常分兩階段預熱。
淬火溫度:1020-1050℃,通常溫度為1020℃
溫度 ℃
保持時間 分鍾
回火前硬度 HRC
1020℃
1050℃
30
15
53 + 2
54 + 2
保持時間 = 當鋼材中心點了達到淬火溫度時,所再需要的保持時間
鋼材在硬化過程中必須保護以避免氧化及脫碳。
淬火介質
■ 高速循環氣體或空氣
■ 真空冷卻(高速及足夠的正壓氣體)
■ 在450℃-55053 + 2的鹽爐或流動粒子爐中,分級淬火(麻回火),再冷卻在空氣中。
■ 溫油中淬火
注意1:當鋼材溫度冷至50-70℃時,必須盡速回火。
注意2:為了要使模具獲得最適當的性質,粹火冷卻速度應愈來愈好,但是不能因此造成過度嚴重的變形或破裂。
硬度,晶粒大小和殘留沃斯田鐵(奧氏體)是與淬火溫度有關。
回火
根據所要求的硬度,參考回火圖,以選擇適當的回火溫度。回火至少兩次,每次回火後必須冷卻到室溫,最低的回火溫度為180℃。在回火溫度時,保溫至少兩小時,請避免在425-525℃之間回火.
E. 材料:HM1熱作模具鋼;零件尺寸:77mm*45mm*20mm;請問需要把該零件硬度提高到HRC45以上應該如何熱處理
關鍵看你的加熱方式了,如果採用電阻爐加熱,逐條答復如下:
1、從室溫到500C,隨爐升溫就可以了
2、500C保溫時間t=KD(min) K-加熱系數,選2.5-3.0min/mm D為有效厚度,你這里取20mm
3、隨爐升溫
4、與500C的保溫時間相近
5、隨爐升溫,之後保溫
6、採用淬火油就可以的
7、550-600C2h
8、淬火後就就直接回火,不要超過15min
F. H13熱作模具鋼如何熱處理
交貨狀態為球化退火,調質,1050度淬火,550度回火2次,硬度應該在HRC52以上
G. 熱作模具的回火有什麼特點呢
與其它合金工具鋼類似,合金熱作鋼的熱處理也包括作為預先熱處理的鍛造後球化退火,以及作為最終熱處理的淬火和回火。退火的目的是消除鍛造應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以及改善組織,細化晶較等,為隨後的機械加工及熱處理打下基礎。最終熱處理通常是淬火後進行高溫回火,以使基體獲得回火托氏體或回火索氏體組織而保證有較高的韌度。此外,鋼中W、Mo、V等合金元素使在回火時析出細小的合金碳化物面產生二次硬化,從而使合金熱作模具鋼在較高溫度下仍然能保持較高的硬度。3Cr2W8V鋼的熱處理與高速鋼相似,為了達到二次硬化效果,通常採用較高的淬火溫度,經3-4次回火,以析出彌散分布的特殊碳化物,並使殘余奧氏體充分轉變。合金熱作模具鋼球化退火組織為球狀珠光體和粒狀碳化物,硬度在190~250HBS之間。悴火回火後的組織為回火托氏體或索氏體組織和均勻分布的細小碳化物,硬度一般在30HRC以上,有的鋼種(如3Cr2W8V鋼)可達到50HRC以上。
H. 熱作模具鋼最終熱處理是什麼為什麼採用這種
淬火後中溫回火,一般有硬度要求。整體回火後通常還要對模具燕尾進行額外的回火,降低燕尾部分的硬度,提升模具使用壽命。
I. 熱鍛模具用什麼材料,熱鍛模具的熱處理方法
熱鍛模具最常用的鋼材是3Cr2W8V,現在有許多新的熱鍛模具鋼材比其還好。比如:
225Cr4W5Mo2V
5Cr4W5Mo2V(RM-2)鋼,ωc為5%,合金元素總的質量分數為12%,碳化物較多,以Fe3W3C為主,比3Cr2W8V鋼具有更高的熱強性、耐磨性及熱穩定性。在硬度為40HRC時熱穩定性可達700℃,但是它的碳化物分布不均勻,韌性較差。可用作精鍛模、熱擠壓模等。
5Cr4Mo3SiMnVAl
5Cr4Mo3SiMnVAl(O12Al)鋼是冷、熱作兼用模具鋼。該鋼有較高的熱硬性,熱穩定性高於3Cr2W8V鋼,熱疲勞性也比3Cr2W8V鋼優越得多。
6Cr4Mo3Ni2WV
6Cr4Mo3Ni2WV(CG-2)鋼是在高速鋼的基體鋼6W6Mo5Cr4V低碳M2鋼)的基礎上做適當改進,增加Ni量,降低W、Mo量研製而成的冷、熱兼用基體鋼。其室溫及高溫強度、熱穩定性均高於3Cr2W8V鋼,但高溫沖擊韌度低於3Cr2W8V鋼。
4Cr3Mo3W4VNb
4Cr3Mo3W4VNb(GR)鋼屬於鎢鉬系熱作模具鋼,少量Nb的加入提高鋼的回火抗力及熱強性。它比3Cr2W8V鋼有更高的屈服強度和熱穩定性、冷熱疲勞抗力及高溫抗壓強度,但是韌性較差。用作熱鐓、精鍛模具。
3Cr2W8V鋼鋁合金壓鑄模,按常規熱處理工藝為1050~1100℃加熱,在70~80℃油中淬火冷卻,由於熱應力和組織應力的共同作用,畸變數往往過大,會增加打磨、鉗修的工作量。
為控制模具淬火畸變,首先在預備熱處理上做到:
1)鍛後正火+高溫回火。正火:880℃±10℃保溫(保溫時間以2min/mm計算)後空冷。高溫回火:730℃±10℃保溫(保溫時間以4min/mm計算)後空冷,硬度200~230HB。
2)粗加工後調質處理。1100~1150℃加熱(透燒後保溫0.5~1h)後油冷,再在700~720℃保溫(透燒後保溫2h)後空冷,獲均勻的索氏體組織,同時消除粗加工後的機加工應力。
3)精加工後的時效(去應力退火)。300~400℃,8~12h時效。
其次在淬火、回火上:
1)分段預熱,減小淬火加熱時的熱應力,預熱溫度600~650℃及850~900℃。
2)選用較低的淬火加熱溫度1000~1020℃。
3)選用預冷分級熱油淬火。空氣預冷溫度至850℃左右;分級冷卻溫度460~500℃;熱油(130~140℃)淬火、空冷;再用100℃沸水清洗工件。
4)採用600~620℃二次回火,穩定組織。
J. 有的模具鋼為什麼要2次回火,2次回火有什麼優點和缺點,還是用第一次一樣溫度嗎
Cr12MoV、、D2、DC53、SKD61及高速鋼等一類模具鋼材當模具要求較高硬度時,均具有回火二次硬化的現象,所以,回火是模具鋼淬火後不可缺少的後續工序。模具鋼材回火溫度的選取完全依據模具零件要求和力學性能而定。
回火以溫度高低不同分為一般有低溫回火、中溫回火和高溫回火三種工藝方法可以選擇:
1.模具鋼低溫回火。一般為250℃以下。其目的是在盡可能保留高硬度條件下,低溫回火的組織轉變是淬火馬氏體轉變為回火馬氏體,消除和降低模具鋼淬火應力,淬火的組織應力得到部分緩解,其特點是可以保持淬火的高硬度;優點:回火後模具的色澤好,能保持真空淬火的白色(180℃以下),或轉變成淡黃色(200~250℃);缺點:.內應力消除不完全,模具的脆性較大,比較適用於壓應力工作狀態的模具(如沖頭、模芯等),一般需線切割或火花加工的模具不適用低溫回火;保留較多的殘余奧氏體,模具的尺寸穩定性稍差;回火時間長,交貨較慢;要求高耐磨的冷作模具零件採用。
2.模具鋼中溫回火。一般為300~500℃,使淬火鋼既有一定的強度和彈性又有足夠的韌性和塑性,受沖擊的模具零件採用。
3.模具鋼高溫回火。一般為500~650℃之間或更高些。高溫回火的組織轉變為殘余奧氏體轉變成馬氏體,同時回火馬氏體中析出細密碳化物,使材料發生二次硬化,達到高硬度的要求,此時模具的殘余應力較小;目的是調整模具鋼的強韌性(既綜合力學性能)使達到最佳的配合。作為模具鋼預先熱處理時,也為後續工序的表面淬火,滲氮等作組織准備,改善可加工性。此外。對某些高合金鋼可獲得二次硬化效果,提高硬度,耐磨性和尺寸穩定性,消除殘留奧氏體。熱作和塑料模具零件採用,目的是提高在模具工作溫度下的韌性和耐磨性。
優點:組織轉變較充分,內應力較小,所以一般大型的模板和需要線切割或電加工的模具都採用高溫回火;尺寸穩定性及耐磨性均優於低溫回火;回火時間較短;
缺點:色澤較差,不能保持真空淬火的本色,高溫回火後一般為暗棕色或深藍色,某些合金含量較低的材料還會出現薄薄的氧化皮層,因此高溫回火不適用於已精加工的鏡面模;
模具鋼回火保溫時間,原則是保溫時間要充分,保溫不足往往造成不良後果,有時需要兩次或多次回火,在保溫時間上寧長勿短。尤其是所謂的快速回火,單純為縮短時間而損害質量,是不可取的。
通常規定最短不得少於1h。像余熱回火(自回火),局部回火是不得已而為之,不可取。高速鋼或高合金模具鋼有二次硬化效應,必須反復回火2~4次。緩慢冷卻效果更好,因為細微的二次碳化物在此過程中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