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碳纖維車架好做嗎用碳纖維絲粘嗎費用高嗎
碳纖維車架不是那麼好做的。碳纖維絲是很難去粘成型,最好用碳纖維預浸布去粘貼。
車架是要開模具才能成型的,因此做一個車架花費會很高。如果是個人想做最好有所准備,因為剛開始報廢率會很高。建議個人要用的話買個就好了、省事有快哦!
B. 怎麼製作碳纖維
首先要開你要的部件的模具,按你需要的強度買對應的型號碳纖維預浸布。
接下來裁切碳纖維布、壓模烘烤成型。
不太好做成本又高開模要好幾萬啊!
自己要買一買就好了,如果要大量開發再聯系!
C. 碳纖維復合材料(在汽車方面)價格是多少密度是多少
主要是模具的問題,價位目前還不明朗,執行價格還是去年的訂單價,密度1.45左右
D. 一般設計一套並不是十分復雜的注塑模具要多少錢
模具的設計費用一般占模具製作總費用的10~15%。
E. 碳纖維材料價格和生產加工
這個一般是看你是什麼產品,是用平板加工出來的還是要開模具做的。反正價格是要比鋼鐵鋁合金要貴多了,至少得有10倍左右的價格預估吧。碳纖維沒法達到鋼鐵60秒沖壓效率。你要做的話還是考慮找個大一點的廠家吧。
F. 開個碳素纖維復合材料廠 大概需要什麼設備,成本是多少錢呢
我認為 1200萬人民幣左右F1的造價 F1是世界上開銷最大的體育運動,相信很多人早已聽說過。賽車的設計和製作是一件非常復雜的工作,而且保密性極強,賽車上的每個部件不能簡單地以價格來衡量。但是,從財務的角度要求,每一個部件必須有一個基本價格。這個價格只能組裝出一部可以開動的賽車,如果再加上科研費、設計費、風洞實驗費(甚至風洞實驗室的造價)、公開和私下試車費等等,一輛F1賽車的造價到底是多少呢?下面是車輛各組件的價目清單,也許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一些輪廓: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一輛F1賽車的造價就要100萬英鎊的原因,其中以引擎、變速箱、車身及電子系統的造價最為昂貴。上面的價目並沒有包括車隊150到500人不等的高額薪資與設計車輛的成本(風洞測試、計算機設備之類),加上之後更是驚人,要稱F1賽車是最昂貴的職業運動顯然並不為過。 F1的車身 F1車隊的設計小組通常在上一個賽季的夏天就已經開始著手討論下個年度的賽車設計項目。幾支志在爭冠的大車隊甚至在前一年的賽季初就已經開始著手進行下一個賽季賽車的設計。 雖然目前仍有許多車隊科技總監還是喜歡帶著圖紙走來走去,但是這樣的景象終究會成為歷史的陳跡。F1賽車的零組件已經講求到公釐甚至更精密的程序,這已經不是手工可以處理的范圍。車輪部分復雜的鈦合金組件連計算機都需要超過36小時進行切割,很難想像手工處理需費時多久。這就需要借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利用CAD輸出的資料,計算機控制的精密切割器具開始打造第一具賽車模型。製作這具模型的材質是人造材質Ureol,不過它的性質接近天然的木材。利用這個模型,車隊可以利用碳纖維生產打造車身的模具。 模具誕生之後,接下來就是手工打造的時間。熟練的技師將碳纖維一層一層地貼在模具上,車身每一個部位因為承受的壓力不同而貼上不同層數的碳纖維與不同的排列方向。每一層碳纖維的排列方向決定了車身承受壓力將往哪一個方向分散。所以這個程序需要謹慎地執行,吹風機與手術刀此時都會派上用場。F1賽車的碳纖維層數平均是12層,另外在最中央的部分鋪設蜂巢結構的鋁合金。 費時的碳纖維鋪設工作結束後,最後一步就是將車身送進高溫與高壓的特別烤箱中讓每一層碳纖維緊密結合。這樣的程序要反復進行三次後一具車身才能算大功告成。烤出第一具車身需費時六周,不過第一具車身製造完成後,後來的車身只需一周即可出廠。 說到F1賽車車身,便不得不提及各種應用其上的空氣動力學組件。正是由於空氣動力學原理在車身和底盤設計上的廣泛應用,才使得F1賽車可以達到任何賽車都無法比擬的水平和規模。這也是F1卓爾不群的原因之一。 對空氣動力學在車身設計上應用的研究工作是近20年才興起的。上世紀60年代,F1車隊認識到在車身不同地方加裝翼板等擾流部件能夠有效提高賽車在彎道上的速度,但由於當時缺乏理論體系指導,對這些翼板該加裝在什麼地方,翼板的面積大小、角度如何等車隊並沒有一個成形的概念,大家都在不斷的摸索和嘗試中。再加上當時的加工工藝並不成熟,翼板在比賽中脫落造成傷亡的例子比比皆是,於是,在賽車上加裝空氣動力學部件一度被禁止。然而,隨著空氣動力學理論體系的發展,加上計算機科技的興起,使車隊深入研究空氣動力學對賽車影響的想法變成了可能。 一直到了上世紀70年代,終於有人想出了得以實現的辦法。這個人便是現任麥凱倫車隊的首席設計師紐維。他從南安普頓大學畢業時的畢業論文便是以此為題,當時他尚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子,但是這一石破天驚的想法讓他成為了F1賽車設計和空氣動力學結合的開山鼻祖。 我們知道,賽車的車身是綜合考慮減少車身迎風面積和增加與地面附著力以及賽車運動規則而成型的。賽車在疾駛時,迎面會遇到極大的空氣阻力,為了減少空氣阻力,賽車外形要盡可能呈流線型,座椅靠背傾角便於使車手處於半卧坐姿,以獲得較小的迎風面積。通過減小迎風面積並採用擾流裝置,藉以減小空氣阻力,提高速度。賽車車身設計師們必須將影響空氣動力表現的各種因素都分析得清清楚楚。 F1車隊在每一場比賽都會用上新版的、不同的空氣動力學組件,如果車隊間的競爭和自然的力量已經不是車隊考慮的重點,那麼賽車主辦單位FIA永遠會導入新的規則來限制F1賽車的速度。年復一年,空氣動力學的專家們通過不斷的改良與創新,讓空氣動力學效益更上一層樓。所以,今日的F1賽車堪稱是地球上最完美的貼地飛
G. 模具製作費用
吹塑模要求不高,鋼材料用45#就可以了。
45#現在的價格是4.5元一公斤
加工費什麼的具體是看你的吹塑產品的復雜程度
一般來說你的開發的產品的鋼材料價格需要1萬的話那模具費2萬就夠了。只是相對吹塑模來說。
應為吹塑模在我們這里屬於傻瓜也會做的那種呵呵
H. 請問如何最低成本製作模具
老兄,你要請確定用什麼材質。
最關鍵的是你身邊有什麼工治具。可藉助類似相近的
如果用鐵皮,不做模具的話,你就先折彎慢慢敲打吧,傳說當年毛澤東所坐的第一台國產車,都是師傅後敲打出來的。 如果用塑料、玻璃鋼等板材,如果你的曲面不復雜,可不用模具,直接熱彎。如果復雜且要求精密的話,那就需要用模具,目標估模具及發熱管費用在1200元左右。(還要看加工商廠家的心情,不經常合作的。可能還不給你做。)師兄,只能幫手到這了。祝心想事成。。。
I. 為什麼都說碳纖維模具特別好用
一、碳纖維是由聚丙烯腈纖維製成的。聚丙烯腈纖維會被加熱到很高的溫度,纖維中的非碳材料都被燃盡,只剩下一系列的非常薄的長纖維。處理的越充分,材料的剛度就越大。 這是一個復雜的工業加工過程,世界上僅有幾家公司具備製造原碳纖維材料的能力。通過2010年美國能源部報告,我們可以發現全球超過90%的碳纖維供應僅來自於六家公司:亞洲包了全球幾乎三分之二的碳纖維生產量。美國生產大概三分之一不到的全球碳纖維產量。
二、我們通常說的「碳纖維」其實是碳纖維復合材料,並且碳纖維復合材料不是模具中唯一的材料。這是因為碳纖維的超高剛度是有條件的:當只有碳纖維復合材料自身的時候,它非常易碎並且有分裂破裂的傾向。為了保留它的特性,碳纖維會在進模具前被浸於環氧樹脂(一種膠狀材料)之中,形成一種復合材料。
三、具備剛度大、質量小的優點。其次,與金屬不同,碳纖維的剛度更容易控制;它的剛度特性只在單向上呈現,因此它的剛度可以根據碳纖維復合材料如何調整成為一條直線或者如何放在在模具內,進行調整。這被稱為各向異性。金屬,正好相反是各向同性,會在材料的任何軸向呈現同樣的強度和剛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