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葯在靜脈輸液時一定要用精密輸液器
您好!根據我多年的臨床經驗,來大概地為您解答這個問題。
一般來說,臨床使用精密輸液器,是針對患者的病情和使用的葯品特性所確定的。比如,癌症患者、透析患者……他們在治療的時候,一定要使用精密輸液器。當然,還有為了避免交叉感染,也要使用精密輸液器……至於對於具有特性的葯品,比如藍甲蝶呤、蟾酥注射液等等……一般臨床也採用這個器材。最後,祝您天天開心,萬事如意!
㈡ 模具怎麼使用
模具種類較多,但你現在的工作應該主要用沖模,上在沖床上。沖壓--是在室溫下,利用安裝在壓力機上的模具對材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分離或塑性變形,從而獲得所需零件的一
沖模種壓力加工方法。
沖模即沖壓模具--在冷沖壓加工中,將材料(金屬或非金屬)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種特殊工藝裝備,稱為冷沖壓模具(俗稱冷沖模)。
冷沖壓加工在批量生產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現代工業生產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國防工業及民用工業生產中必不可少的加工方法。
1.沖壓生產率高和材料利用率高;
2.生產的製件精度高、復雜程度高、一致性高;
沖壓成形加工必須具備相應的模具,而模具是技術密集型產品,其製造屬單件小批量生產,具有難加工、精度高、技術要求高、生產成本高(約占產品成本的10%~30%)的特點。所以,只有在沖壓零件生產批量大的情況下,沖壓成形加工的優點才能充分體現,從而獲得好的經濟效益。
沖模-形式
沖模1.根據工藝性質分類
(1)沖裁模 沿封閉或敞開的輪廓線使材料產生分離的模具。如落料模、沖孔模、切斷模、切口模、切邊模、剖切模等。
(2)彎曲模 使板料毛坯或其他坯料沿著直線(彎曲線)產生彎曲變形,從而獲得一定角度和形狀的工件的模具。
(3)拉深模 是把板料毛坯製成開口空心件,或使空心件進一步改變形狀和尺寸的模具。
(4)成形模 是將毛坯或半成品工件按圖凸、凹模的形狀直接復製成形,而材料本身僅產生局部塑性變形的模具。如脹形模、縮口模、擴口模、起伏成形模、翻邊模、整形模等。
2.根據工序組合程度分類
(1)單工序模 在壓力機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沖壓工序的模具。
(2)復合模 只有一個工位,在壓力機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同時完成兩道或兩道以上沖壓工序的模具。
(3)級進模(也稱連續模) 在毛坯的送進方向上,具有兩個或更多的工位,在壓力機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逐次完成兩道或兩道以上沖壓工序的模具。
3. 根據材料的變形特點分類
㈢ 靜脈輸液的輸液技巧
靜脈輸液是臨床護士必須掌握的常規護理技術操作,雖看似簡單,卻有不少技巧。如果使用得當不僅能有效減輕病患的疼痛感,還能提高工作效率,減少醫患糾紛。在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實踐中,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立足崗位特點,現總結了幾點技巧。
如何配製液體
配製液體時,要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和「三查七對」制度,避免使用不合格葯液,防止發生輸液反應。
如何排氣
在靜脈輸液中,如何才能達到快速排氣的目的呢?排氣時所需方法如下:把莫菲氏滴管下段輸液管在手中盤好順提往上舉,使莫菲氏滴管倒轉向上打開輸液管調節器,觀察液體流入莫菲氏滴管至1/3處時關緊調節器,隨即放下手中輸液管,待莫菲氏滴管下少量空氣自動逸上莫菲氏滴管里的液面後,再打開調節器使液體成滴狀流下而不能成線狀,因成線狀壓力大,可將莫菲氏滴管上部氣體壓入下段管而形成較多氣泡;當葯液從針頭流出時,可將調節器向上推至莫菲氏滴管下關緊,達到排氣目的。
如何選血管
老年人——手足背靜脈輸液法年老體弱及患多種慢性病患者手足靜脈較細小表淺、皮下脂肪少、彈性差、血管缺少組織支持活動度較大,穿刺困難。因此,穿刺前要仔細了解血管特點或生理異常,必須注意,要使其充分暴露,看清走行摸清深淺和粗細。根據手足末梢神經對疼痛刺激較敏感特點,進針應採用快、穩、准及寧淺勿深法逐漸進針,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縮而降低穿刺成功率。進針前比一下針體與血管長度以決定進針長短;穿刺時患者不用握拳,採用自然放鬆法,自然放鬆法明顯優於握拳法,具有進針快、回血快、一針見血率高的優點,明顯減輕進針疼痛感。靜脈輸液中應用自己的左手握患者的手或足,以拇指綳緊皮膚固定血管下端以減少血管滑動,如部位難以穿刺成功者,可選擇手足背下1/2至指處的血管進行逆行穿刺。
小兒頭皮——靜脈逆行輸液法通常小兒頭皮靜脈輸液多採用向心端逆行靜脈穿刺,但長期輸液患兒因血管破壞較多,短時間不能恢復,如再用穿刺過的血管輸液,因局部血容量增加,血管內壓力增大,液體可通過原針眼向組織間隙滲透造成局部腫脹,有些葯物如滲到皮下可導致組織壞死,給患兒帶來不應有的痛苦。因小兒頭皮靜脈呈網狀分流且無靜脈瓣,逆行輸液速度不會減慢。
確定進針角度
靜脈穿刺傳統的進針角度為15°~30°,經過臨床實踐發現增大針頭與皮膚之間的進針角度更易穿刺,且由於角度大,通過真皮層的時間減少,可減輕進針引起的疼痛或達到無痛。劉素芬[2]等也通過力學分析和實踐證明以45°或接近45°角進針容易且省力,不會出現皮膚隨進針方向向前推移及刺破血管下壁現象。
如何控制滴速
輸液過程中的滴速可由不同原因自行發生變化,根據臨床實踐發現有以下原因:(1)由於開始穿刺時針頭斜面與血管壁相貼,當時滴速不快,輸液中因患者體位變化使針頭斜面離開血管壁,結果自行變快。(2)目前使用一次性輸液器,常出現滴速調節器失控。一般根據葯物理化性質和治療要求調節滴速,輸入對血管刺激較強葯物應適當減慢滴速,以保持滴速即適合治療要求又盡量減少葯物刺激對血管的損害,使患者在不影響治療的情況下和相對舒適感受中輸液。絕大多數患者輸液時希望盡快滴完,特別是臨近吃飯或需大小便時其心情更迫切,此時患者常自行或請求工作人員將滴速調快,為避免發生意外,工作人員需向患者及家屬說明滴速加快會使循環血容量在短時間內急劇增加,心肺負擔加重,易導致心衰和肺水腫等結果,從而達到接受滴速的目的。
更換液體技巧
更換液體時如液體瓶內加入其他葯物,其壓力與大氣壓接近或大於大氣壓,應先瓶口向上,插輸液器,待片刻排出空氣後再倒掛在輸液加上。這樣可避免液體由通氣管流出減少葯物治療量而影響治療。掌握更換液體技巧,可避免造成葯物浪費和預防滴管內液面降低或流空使空氣進入靜脈,給患者造成空氣栓塞的隱患。
拔針的技巧
根據經驗發現:最佳拔針時間是在滴壺內液體滴完,輸液管中液面下降速度明顯減慢或停止時。傳統拔針法 用棉簽按壓針眼處拔針,這種拔針方法的不足之處是:(1)會使針尖兩側對血管壁產生切割力,血管損傷可釋放致痛因子;(2)血管內膜損傷,血小板聚集易形成血栓,出現血腫,不利於下次穿刺。
無痛拔針法 拔針時先分離膠布只留壓針眼棉簽這一條膠布不分離,快速拔針後立即用大拇指順血管方向按壓兩個針眼。由於進針角度及針梗走行方向不同,為了止血,血管針眼與皮膚針眼一樣需要得到有效按壓。按壓針眼切忌邊壓邊揉,反復揉按可使已凝血的血管針眼重新出血。凝血機制好者連續按壓時間為2~3min,最佳按壓時間為3~6min;凝血機制不好和用抗凝血葯物者需按壓15min以上。
加快患者康復
輸液環境過於肅穆與安靜難以分散患者對穿刺的注意力,易使其情緒緊張增加穿刺疼痛感。所以在輸液過程中可適當的分散患者對輸液部位的注意力,減少疼痛和寂寞,有利於患者康復。
心理護理
在操作過程中,有效的給患者做好心理護理,比如在進針的時候做好心理准備,穿刺完以後給予鼓勵讓患者放鬆,拔針之後交代注意事項等。
㈣ 怎樣用紅丹修復模具
把紅丹粉用機油調至稀糊狀,使用時,用手指或者毛刷把紅丹粉塗在凸模與凹模接觸的表面上,然後閉合凸模與凹模,然後取出,查看兩者接觸的點。修配、刮修接觸點,直到接觸面越來越大,最好能夠做到整個面都能夠接觸上為止。滑塊、型芯的修配是如此。
㈤ 靜脈輸液考試操作步驟
一、素質要求
1. 服裝、鞋帽整潔。
2. 儀表大方,舉止端正。
3. 語言柔和,恰當,態度和藹可親。
4. 與患者溝通到位。
5. 動作輕柔,愛傷觀念強,病人安全。
二、操作前准備
1. 洗手,戴口罩。
2. 備齊用物:治療車上有輸液葯瓶、污物碗、治療盤內有2.5%碘酒、75%酒精、棉簽、排氣碗、膠布、一次性輸液器;治療車下有浸泡止血帶及避污紙的消毒液及桶,洗手桶、裝有避污紙、止血帶的盒
3. 核對病情,做好解釋。
三、操作過程
1. 核對醫囑,檢查輸液葯瓶有無裂隙及混濁。
2. 打開輸液葯瓶蓋中心部分,玻璃瓶套上網套,消毒瓶塞。
3. 檢查一次性輸液器的消毒有效期及包裝有無漏氣,取出輸液器,將輸液管頂端針頭插入輸液葯瓶塞內,同時插入排氣管並用膠布固定。
4. 推車至病人床旁,按三查七對內容核對。
5. 詢問病人是否需要使用便器,徵求病人輸液的肢體。
6. 掛輸液葯瓶於輸液桿上,排氣至輸液管下端,關緊水止。
7. 協助病人取舒適卧位,系止血帶輸液肢體,選擇穿刺血管後,松開止血帶。
8. 用2.5%碘酒棉簽消常規毒皮膚,准備4條膠布。
9. 待碘酒乾燥後,繫上止血帶,用75%酒精棉簽2支分次脫碘。
10. 摘掉輸液器的小飛機針套,排氣於排氣碗中,囑病人握拳,綳緊皮膚進行穿刺
11. 見回血後,松開止血帶、水止、囑病人松開拳頭。
12. 用膠布固定針翼,取棉塊益於針眼並用膠布固定,第3.4條膠布分別固定好輸液管。要求美觀、牢固。
13. 調節輸液滴速。
14. 取下止血帶及避污紙浸泡在消毒液中,用含氯消毒液洗手。
15. 在輸液卡上記錄輸液時間、滴速、執行者簽全名。
四、操作後
1. 推車回治療室,整理用物。
2. 正確浸泡注射器、針頭。
3. 洗手。
㈥ 什麼樣的葯在靜脈輸液時一定要用精密輸液器
精密輸液器和以前用的普通輸液器的區別在於對液體里的微粒的過濾直徑,精密的要小,這樣可以減輕輸液副反應,減少發生輸液反應的可能。對於什麼樣的液體必須用是沒有明確規定的。一般刺激性較強,容易發生輸液反應的液體都建議使用精密輸液器。比如阿奇黴素、一些中成葯制劑(丹參川穹嗪、參附等)。但現在很多醫院已經淘汰普通輸液器了,所有葯品一律使用精密輸液器。具體的其實還是因「地」制宜吧,每個地方要求不一樣,甚至一家醫院不一樣的科室要求也不一樣。
㈦ 玻璃瓶裝靜脈輸液液體掛壁可否使用
這個當然可以啦,我小時候都是這樣輸液的啊,現在用的都是掛鉤,一樣的道理,利用的是重力原理,最好掛高點,以免回血啊
㈧ 靜脈輸液怎麼做才能一針見血
靜脈輸液是臨床上最基本的護理技術操作之一,在護理工作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減輕病人痛苦,保證輸液質量,經臨床實踐與研究總結出許多技巧,現介紹如下。1.持針手法
靜脈穿刺時,右手拇指、食指持針柄上下面,刺入皮膚後,拇指、食指持針柄前後面,穿刺成功率高,病人痛苦輕。因為在進針的開始,手持針柄的上下面,接觸面積大,用力均勻,針頭穩定,針頭進皮速度快,痛覺作用時間短,病人疼痛輕。針頭刺入皮膚後改為拇指、食指持針柄的前後面,以暴露針梗的尾部,便於觀察靜脈回血,以免刺破血管。
2.不同病人的靜脈穿刺法
對血管粗而明顯易固定者,應以20°角從正面或旁側進針;對皮下脂肪少靜脈易滑動者,左手拉緊皮膚以固定血管,以30°角從血管右側快速進皮刺入血管易成功;對脫水或血管充盈不足的病人,先採用熱敷使血管擴張,針頭從正面以25°角快速進皮,然後輕輕挑起皮膚,當針頭進到1/4時,針頭稍向下傾,再挑起靜脈慢慢進針到位,這樣使上下血管壁分離,以免刺破血管;對浮腫的病人應選擇粗血管,用拇指沿血管走行按壓使之暴露,消毒後快速進針;對頭皮靜脈穿刺的病人以5°角採用直刺,進皮後沿血管方向緩慢下潛,見回血後前進少許即成功。
3.易回血法
按常規輸液排氣後夾緊調節器,調節器下部的輸液管前端返折,並擠去前端液體0.2ml或0.5ml,固定返折處,穿刺針進入皮下後,松開返折處,按常規法穿刺血管,一旦刺入血管,可見快速回血。若血管不見回血時,可用手向遠心端擠捏頭皮針塑料管,增加頭皮內的負壓即見明顯回血。
4.非握拳穿刺法
扎止血帶,患者手背向上自然平伸,護士掌心向下,緊握患者手指根部及手指,拇指、食指分別在患者手背兩側,綳緊手背皮膚,選擇血管進行穿刺,穿刺角度為5~15°。此法穿刺血管暴露明顯,易於穿刺成功。
5.拔針後按壓法
在靜脈穿刺時皮膚針眼和血管針眼往往不在同一點,兩者距離與進針角度及皮下脂肪厚度有關。因此,輸液完畢拔針時將棉簽與血管平行直壓在血管上,棉簽頂端超過皮膚針眼近心端1~2cm,使皮膚針眼及血管針眼同時被壓。切勿用力按壓血管時拔針,因按壓力與快速拔針時針尖的銳角會產生切力,導致切割血管的機械性損傷,而應輕壓皮膚,迅速拔針後再稍加力量按壓2~3min,這樣能減少皮下出血的發生。肘部靜脈穿刺後讓患者伸直前臂,棉簽與血管平行按壓3~5min即可,切忌曲肘壓迫止血。以免形成皮下淤血。
6.不同進針長度對血管壁的損傷
通過臨床觀察,在同一體同一葯物同一部位進行靜脈穿刺,針頭進入血管短的,對血管的損傷小,血管使用壽命長,病人疼痛反應小,反之則相反。這主要是因為注射針頭對血管壁的局部機械性損傷所致。進入血管的針頭越長,對血管壁的機械性刺激和損傷面積越大,對血管壁的損傷越嚴重,紅細胞及其血漿成分滲出越多,血管淤血越明顯。由於大量血管內皮細胞被破環,膠原暴露,極易激發血栓形成及血栓極化而阻塞管腔。提示臨床上靜脈輸液穿刺時見回血後,確定針頭在血管內,在能達到牢固固定好針頭的前提下,應盡量減少進入靜脈的針頭長度。特別是長期輸液的危重病、慢性病、腫瘤化療病人,對延長病人靜脈的使用壽命、減輕病人的痛苦、預防靜脈炎的發生有著重要的臨床使用價值。
7.「S」型固定法
頭皮靜脈穿刺可採用「S」型固定,即穿刺見回血後用4條膠布(0.8×7cm)固定。第一條膠布橫貼固定針柄部,第二條膠布橫過針柄部下方向上交叉後固定,第三條膠布一端橫貼無菌小棉球於皮膚針眼處,一端同時橫貼頭皮針塑料管,將頭皮針塑料管固定在針柄左或右側,第四條膠布一端橫貼於第三條膠布重疊固定頭皮針塑料管,另一端橫貼在頭皮針向下彎曲的塑料管與皮膚上,將頭皮針塑料管固定成「S」型狀。其特點:(1)形成兩個彎曲,緩沖力大;(2)彎曲的曲率小,針頭的橫向力小;(3)針頭以外增加了兩個固定點,固定點多針頭的穩定性好。此方法符合力學原理,操作簡單、易固定、效果好,是一種理想的頭皮靜脈穿刺固定方法。
綜上所述,這些技巧能使靜脈穿刺方法盡量做到無痛、微痛,提高一針見血的成功率,避免對血管機械性、化學性損傷,使輸液技術向快捷性、准確性、安全性方向發展,值得推廣應用。
㈨ 留置針靜脈輸液操作教程是什麼
1、用物帶至患者床旁,對床號、姓名,向患者解釋。
2、將輸液瓶掛於輸液架上,打開導管針外包裝,戴手套。
3、選擇血管。在穿刺點上方10cm處扎壓脈帶,按常規進行局部皮膚消毒,待干。
4、取出導管針,去除針套,轉動針心使針頭斜面向上。將已備好的靜脈輸液器的頭皮針刺入肝素帽內,注意排盡空氣,關閉輸液器開關。
5、針頭與皮膚呈15~30°角穿刺,見回血後,降低角度再將穿刺針推進0.2~0.5cm.穿刺。囑患者握拳,左手綳緊皮膚,右手以拇指和食指夾緊導管針的護翼。右手固定導管針、左手拔出針心0.5~1cm,左手將外套管全部送入靜脈,松壓脈帶,囑患者松拳。
6、抽出針心,用專用敷貼固定導管針,在敷貼上寫上患者姓名、留置日期和時間,然後固定肝素帽,取出壓脈帶。
(9)靜脈輸液模具怎麼使用擴展閱讀:
靜脈留置針又核心的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內的柔軟的導管/套管,以及不銹鋼的穿刺引導針芯。使用時將導管和針芯一起穿刺入血管內,當導管全部進入血管後,回撤出針芯,僅將柔軟的導管留置在血管內從而進行輸液治療。
留置針分為開放式和密閉式,開放式分為普通型和安全型(防針刺傷型),密閉式分為普通型和安全型(防針刺傷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