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根據模具大小來選擇合適注塑機 塑膠模具
選擇合適注塑機,對於注塑模具來說,一般不是根據模具大小來選擇,在模具設計之初根據分型面上塑件投影面積,要計算漲模力,按照注塑機的合模力大於漲模力進行校核從而選定注塑機,以免出現飛邊溢料;另外還要進行模具型腔體積熱熔比重的計算,按照注塑機標稱注塑量的80%以下來選擇注塑機,以避免注不滿的情況出現。最後小模具千萬不能上到大注塑機上使用,會對模具造成損害。
B. 塑料瓶蓋模具採用什麼澆口
塑料瓶蓋有兩種成型方式:壓塑成型和注塑成型。
壓塑成型沒有澆口,高端塑料飲料瓶蓋80%以上是壓塑成型的。
注塑成型是針點式澆口。
C. 做塑料模具用的模具鋼都有什麼牌號的,怎麼去選擇用哪種牌號做模具
是根據產品的拋光度和模具價格來決定的,拋光好的用m333,s136h,一般的用nak80,718,738,如果骨位太深,可以選用鈹銅做鑲件。參考資料是要教學費的。
D. 如何正確的選擇瓶胚模具
瓶胚模具一般腔數都比較多,產品要求也是比較高的,不然吹出來的瓶子壁厚不均勻。
選擇瓶胚模具之前要先了解 1..自己的注塑機是多大的,能打多大的瓶胚克重
2..需要吹出來的瓶子是多少毫升,多少克數。
了解以上2點就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瓶胚了。希望可以幫到你
E. 如何挑選注塑模具架
應該根據注塑件的大小、結構來選模架。比如注塑件帶不帶抽芯,抽芯的距離的大小,抽芯的結構形式,比如是斜導柱,還是斜頂,還是液壓、氣動、或者機械抽芯,注塑模一模出幾個產品,注塑件的大小等。
F. 做杯子這種塑料容器,選模具要注意什麼結構或者設計方面的
注射成型是將熔融狀塑料,在高壓下經過噴嘴注入溫度較低的閉合模具內而成型。熱塑性塑料和熱固性塑料均可用注射成型,它在包裝容器製作上主要可製作各種箱式包裝容器,如各種周轉箱、小盒等。對於箱式包裝容器,在結構設計時主要應考慮以下幾方面。
1.容器的壁厚
對壁厚的設計主要考慮三方面:一是厚度;二是均勻性;三是平緩過渡。
① 厚度:容器的壁厚主要由其用途、塑料種類、結構等決定。對於熱塑性塑料,一般不宜小於0。6mm,常選取2~4mm;對於熱固性塑料,因其流動性較差,厚度要大些,小件為1。6~2。5ram,大件為3。2~8mm,最大不超過10mm。
② 均勻性:壁厚的均勻性對容器的質量影響很大,一種容器若厚度差異過大,會使收縮不均勻,造成變形、裂紋等缺陷。因此,在結構設計時應盡量採用等厚結構。
③ 平緩過渡:在某些容器中,有些部位由於結構需要而必須厚度不同時,如容器轉折處,這時應採用平緩過渡避免截面突變。
2.提高剛度
塑料比較柔韌,製成的容器剛度較差,而周轉箱類容器有時承載量又較大,故在結構上應採取各種提高剛度的措施。
① 增設加強筋:加強筋可以增強容器的強度和剛度。對加強筋基本要求是:個數宜多,壁厚宜薄,高度宜矮,有足夠的斜度,筋的底部宜呈圓弧過渡,應使加強筋方向與料流方向一致以提高塑料的韌性;
② 改善形狀:箱形容器多為矩形薄壁件,易於變形,應採取各種增強措施,將容器四側壁稍向外凸,以提高剛度;是在側壁為防止扭曲而進行的帶狀增強;在容器邊緣為防止口部變形而進行的邊緣增強;在容器底部設計成波紋狀、拱形狀而進行的底部增強。
③ 合理支承:箱形容器底面積較大,但將整個底面作為支承並不合理,因底部稍為拱曲則放不平,故應將面支承變為線支承或點支承,凸邊支承(即線支承);凸起的底腳支承(即點支承);凸起的高度一般為0。3~0。5mm。
④ 轉角:轉角系兩個面或三個面的交接之處,無論容器的外形如何,各面相交之處都必須採用圓角過渡,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容器的剛度,同時能改善塑料的充模特性,並能分散應力,減少變形。
3. 脫模斜度
為了便於成型件脫模,在設計容器時必須考慮有合適的脫模斜度。脫模斜度過小,脫模困難,損傷容器表面;過大則影響尺寸精度。
脫模斜度因塑件的形狀,塑料的種類、模具結構、表面粗糙度、成型方法等的不同而異。一般來說,塑件沿脫模方向常用的斜度為1º~1.5º,最小不小於0.5º。
G. 塑料模具如何選擇模架
按比例分。產品比如是20*30*50 如果是平面模的情況下。。那模架要比產品單邊預留50以上。。就可以。
H. 模具如何選擇模具材料
模具選材是整個模具製作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模具選材需要滿足三個原則,模具滿足耐磨性、強韌性等工作需求,模具滿足工藝要求,同時模具應滿足經濟適用性。
(一)模具滿足工作條件要求
1、耐磨性
坯料在模具型腔中塑性變性時,沿型腔表面既流動又滑動,使型腔表面與坯料間產生劇烈的摩擦,從而導致模具因磨損而失效。所以材料的耐磨性是模具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硬度是影響耐磨性的主要因素。一般情況下,模具零件的硬度越高,磨損量越小,耐磨性也越好。另外,耐磨性還與材料中碳化物的種類、數量、形態、大小及分布有關。
2、強韌性
模具的工作條件大多十分惡劣,有些常承受較大的沖擊負荷,從而導致脆性斷裂。為防止模具零件在工作時突然脆斷,模具要具有較高的強度和韌性。
模具的韌性主要取決於材料的含碳量、晶粒度及組織狀態。
3、疲勞斷裂性能
模具工作過程中,在循環應力的長期作用下,往往導致疲勞斷裂。其形式有小能量多次沖擊疲勞斷裂、拉伸疲勞斷裂接觸疲勞斷裂及彎曲疲勞斷裂。
模具的疲勞斷裂性能主要取決於其強度、韌性、硬度、以及材料中夾雜物的含量。
4、高溫性能
當模具的工作溫度較高進,會使硬度和強度下降,導致模具早期磨損或產生塑性變形而失效。因此,模具材料應具有較高的抗回火穩定性,以保證模具在工作溫度下,具有較高的硬度和強度。
5、耐冷熱疲勞性能
有些模具在工作過程中處於反復加熱和冷卻的狀態,使型腔表面受拉、壓力變應力的作用,引起表面龜裂和剝落,增大摩擦力,阻礙塑性變形,降低了尺寸精度,從而導致模具失效。冷熱疲勞是熱作模具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幫這類模具應具有較高的耐冷熱疲勞性能。
6、耐蝕性
有些模具如塑料模在工作時,由於塑料中存在氯、氟等元素,受熱後分解析出HCI、HF等強侵蝕性氣體,侵蝕模具型腔表面,加大其表面粗糙度,加劇磨損失效。
(二)模具滿足工藝性能要求
模具的製造一般都要經過鍛造、切削加工、熱處理等幾道工序。為保證模具的製造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其材料應具有良好的可鍛性、切削加工性、淬硬性、淬透性及可磨削性;還應具有小的氧化、脫碳敏感性和淬火變形開裂傾向。
1、可鍛性
具有較低的熱鍛變形抗力,塑性好,鍛造溫度范圍寬,鍛裂冷裂及析出網狀碳化物傾向低。
2、退火工藝性
球化退火溫度范圍寬,退火硬度低且波動范圍小,球化率高。
3、切削加工性
切削用量大,刀具損耗低,加工表面粗糙度低。
4、氧化、脫碳敏感性
高溫加熱時抗氧化懷能好,脫碳速度慢,對加熱介質不敏感,產生麻點傾向小。
5、淬硬性
淬火後具有均勻而高的表面硬度。
6、淬透性
淬火後能獲得較深的淬硬層,採用緩和的淬火介質就能淬硬。
7、淬火變形開裂傾向
常規淬火體積變化小,形狀翹曲、畸變輕微,異常變形傾向低。常規淬火開裂敏感性低,對淬火溫度及工件形狀不敏感。
8、可磨削性
砂輪相對損耗小,無燒傷極限磨削用量大,對砂輪質量及冷卻條件不敏感,不易發生磨傷及磨削裂紋。
(三)模具滿足經濟性要求
在給模具選材是,必須考慮經濟性這一原則,盡可能地降低製造成本。因此,在滿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首先選用價格較低的,能用碳鋼就不用合金鋼,能用國產材料就不用進口材料。
另外,在選材時還應考慮市場的生產和供應情況,所選鋼種應盡量少而集中,易購買。
I. 塑料模具的材料選擇
1、塑料模的工作條件
由於塑料及塑料成型工業的發展,對塑料的模具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因而塑料模具的失效問題及其影響因素已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塑料模的主要工作零件是成型零件,如凸模、凹模等,它們構成塑料模的型腔,以成型塑料製件的各種表面並直接與塑料接觸,經受壓力、溫度、摩擦和腐蝕等作用。
2 、塑料模材料失效原因分析
一般模具製造中包括模具設計、選用材料、熱處理、機械加工、調試與安裝等過程。根據調查表明:模具失效的因素中,模具所使用的材料與熱處理是影響使用壽命的主要因素。從全面質量管理的角度出發,不能把影響模具使用壽命的諸因素作為多項式之和來衡量,而應該是多因素的乘積,這樣,模具材料與熱處理的優劣在整個模具製造過程中就顯得特別重要。
從模具失效的普遍現象分析,塑料模具在服役過程中,可產生磨損失效、局部性變形失效和斷裂失效。塑料模具的重要失效形式可分為磨損失效、局部塑性變形失效和斷裂失效。
3、 塑料模具鋼性能要求 隨著製造業快速發展,塑料模具是塑料成型加工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總的模具產量中所佔的比例逐年增加,隨著高性能塑料的發展和不斷生產,塑料製品的種類日益增多,用途不斷擴大,製品向精密化、大型化、復雜化發展。成型生產向高速化發展,模具的工作條件也越趨復雜。
1)型腔表面的磨損和腐蝕
塑料熔體以一定的壓力在模腔內流動,凝固的塑件從模具中脫出,都對模具成型表面造成摩擦,引起磨損。造成塑料模具磨損失效的根本原因就是模具與物料間的摩擦。但磨損的具體形式和磨損過程則與許多因素有關,如模具在工作過程中的壓力、溫度、物料變形速度和潤滑狀況等。當塑料模具使用的材料與熱處理不合理時,塑料模具的型腔表面硬度低,耐磨性差,其表現為:型腔面因磨損及變形引起的尺寸超差;粗糙度值因拉毛而變高,表面質量惡化。尤其是當使用固態物料進入塑模型腔時,它會加劇型腔面的磨損。加之塑料加工時含有氯、氟等成分受熱分解出腐蝕性氣體HC1、HF,使塑料模具型腔面產生腐蝕磨損,導致失效。如果在磨損的同時又有磨損損傷,使型腔表面的鍍層或其他防護層遭到破壞,則將促進腐蝕過程。兩種損傷交叉作用,加速了腐蝕一磨損失效。
2)塑性變形失效
塑料模型腔表面受壓、受熱可引起塑性變形失效,尤其是當小模具在大噸位設備上工作時,更容易產生超負荷塑性變形。塑料模具所採用的材料強度與韌性不足,變形抗力低;塑性變形失效另一原因,主要是模具型腔表面的硬化層過薄,變形抗力不足或工作溫度高於回火溫度而發生相變軟化,而使模具早期失效。
3)斷裂
斷裂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結構、溫差而產生的結構應力、熱應力或因回火不足,在使用溫度下,使殘余奧氏體轉變成馬氏體,引起局部體積膨脹,在模具內部產生的組織應力所致。
塑料模具的工作條件與冷沖模不同, 一般須在150℃-200℃下進行工作,除了受到一定壓力作用外,還要承受溫度影響。同一種模具會有多種失效形式,即使在同一個模具上也可能出現多種損傷。從塑料模的失效形式可知,合理的選用塑料模具材料和熱處理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它們直接關繫到模具的使用壽命。所以,塑料模具用鋼應滿足以下要求:
1)耐熱性能
隨著高速成型機械的出現,塑料製品運行速度加快。由於成型溫度在200--350℃之間,如果塑料流動性不好,成形速度又快,會使模具部分成型表面溫度在極短時間內超過400℃。為保證模具在使用時的精度及變形微小,模具鋼應有較高的耐熱性能。
2) 足夠耐磨性
隨著塑料製品用途的擴大,在塑料中往往需添加玻璃纖維之類的無機材料以增強塑性,由於添加物的加入,使塑料的流動性大大降低,導致模只的磨損,故要求棋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3) 優良的切削加工性
大多數塑料成型模具,除電火花加工還需進行一定的切削加工和鉗工修配。為延長切削刀具的使用壽命,在切削過程中加工硬化小。為避免模具變形而影響精度,希望加工殘余應力能控制在最小限度。
4) 良好的熱穩定性
塑料注射模的零件形狀往往比較復雜,淬火後難以加工,因此應盡量選用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的材料。
5)鏡面加工性能
型腔表面光滑,成型面要求拋光成鏡面,表面粗糙度低於Ra0.4μm,以保證塑料壓製件的外觀並便於脫模。
6)熱處理性能
在模具失效事故中,因熱處理造成的事故一般是52.3%,以致熱處理在整個模具製造過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熱處理工藝的好壞對模具質量有較大的影響。一般要求熱處理變形小,淬火溫度范圍寬,過熱敏感性小,特別是要有較大的淬硬性和淬透性等等。
7) 耐腐蝕性
在成形過程中可能放出腐蝕氣受熱分解出具有腐蝕性的氣體,如HC1、HF等腐蝕模具,有時在空氣流道口處使模具銹蝕而損壞,故要求模具鋼有良好的耐蝕性。
4 、新型塑料模具鋼
一般塑料模具常採用正火態的45鋼或40Cr鋼經調質製造。硬度要求較高的塑料模具採用CrWMn或Crl2MoV等鋼製造。對工作溫度較高的塑料模具,可以選擇用韌性高的熱作模具鋼。為了滿足塑料型腔對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的更高要求,新近又研製一系列新型模具鋼。
1)滲碳型塑料模具鋼
滲碳型塑料模具鋼主要用於冷擠壓成型型腔復雜的塑料模具,這類鋼的含碳量較低,常加元素Cr,同時加入適量Ni、Mo和v,作用是提高淬透性和滲碳能力,為了便於冷擠壓成形,這類鋼在退火狀態須有高的塑性和低的變形抗力,退火硬度≤1 00HBS。在冷擠壓成形後進行滲碳和淬火回火處理,表面硬度可達58---62HRC。此類鋼國外有專用鋼種,如瑞典的8416、美國的P2和P4等。國內常採用12CrNi3A和12Cr2Ni4A鋼、20Cr2Ni4A,耐磨性好,無塌陷及表面剝落現象,模具壽命提高。鋼中元素cr,Ni、Mo、V增加滲碳層的硬度和耐磨性及心部的強韌性。
2)預硬型塑料模具鋼
這類鋼的含碳量為0.3% -O.55%,常用合金元素有Cr、Ni、Mn、v等。為了改善其切削性,加入s、ca等元素.通過研製、引進又發展了幾種典型塑料模具鋼Y55CrNiMn-MoVS(SMI)是中國研製的含S系易切削塑料模具鋼,其特點是預硬態交貨硬度為35_40 HRC,有較好的切削加工性,加工後不再熱處理,可直接使用。加人Ni固溶強化並增加韌性,加入Mn與S形成易切削相MnS;加入Cr、Mo、V,增加鋼的淬透性 8Cr2S鋼就足屬於易切削精密模具用鋼。
3)時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鋼
開發了低鈷、無鈷、低鎳的馬氏體時效鋼,MASI是一種典型的馬氏時效鋼。經8150C固溶處理後,硬度為28—32HRC,叮進行機械加工,再經4800C時效,時效時折出Ni3Mo、Ni3Ti等金屬間化合物,使硬度達到48—52 HRC。鋼的強韌性高、時效時尺寸變化小、焊補性能好,但鋼的價格昂貴、在國內不太受歡迎。
4)耐蝕塑料模具鋼
以聚氯乙烯(Pvc)及ABS加抗燃樹脂為原料的塑料製品,在成形過程中分解產生腐蝕性氣體,會腐蝕模具。因此,要求塑料模具鋼具有很好的耐蝕性能。國外常用耐蝕塑模鋼有馬氏體不銹鋼和析出硬化型不銹鋼兩類。國外的有如瑞典ASSAB公司的STVAX(4Crl3)和A SSAB一8407等。
J. 如何選擇塑膠模具關鍵詞
多去牛點的論壇去看看吧,這個方法有很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