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模具脫料彎了怎麼辦

模具脫料彎了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2-06-07 06:14:01

A. 沖壓模具的檢修方法

(1)模具松動:沖或模的移動量超過單邊間隙。調整組合間隙。
(2)沖模傾斜:沖或模的直度不正,或模板間有異物,使模板無法平貼。重新組立或研磨矯正。
(3)模板變形:模板硬度或厚度不夠,或受外力撞擊變形。更換新模板或是更正拆組工作法。
(4)模座變形:模座厚度不夠或受力不平均,導柱、導套直度變異。研磨矯正或重灌塑膠鋼或更換模座或使受力平均。
(5)沖模干涉:沖模尺寸,位置是否正確,上下模定位有無偏差,組立後是否會松動,沖床精度不ì,架模不正。
(6)沖剪偏斜:沖頭強度不夠,大小沖頭太近,側向力未平衡,沖半斜。加強剝斜板引導保護作用或沖頭加大、小沖頭磨短lt增加踵跟長提早支撐引導,注意送料長度。
模具損壞
(1)熱處埋:淬火溫度過高或不夠,回火次數溫度時間不適當,淬火方式時間沒把握住;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問題才出現。
(2)沖壓疊料:料片重疊仍繼續沖壓,通常為剝料板破裂。
(3)廢料阻塞:落料孔未鑽或尺寸不符或落在床台未及時清理,以沖頭和下模板損壞較多。
(4)沖頭掉落:末充份固定或懸吊,或螺絲太細強度不ì,或沖頭折斷。
(5)逃孔不ì:沖頭壓板逃孔尺寸或深度不夠,沖頭和剝料板逃部不ì通常為剝料板損壞。
(6)異物進入:製品吹出彈回,模零件崩損掉落,螺絲突出模面或其他物品進入模內,都可能損壞下模、剝料板或沖頭,導柱。
(7)組立錯誤:錯裝零件位置、方向而損壞。
(8)彈簧因素:彈簧力不夠或斷裂或等高套不等高使剝料板傾斜,或彈簧配製不常,造成重疊沖打損壞零件。
(9)沖壓不當:工作高度調整過低,導柱失油,料條誤送或沖半料,周邊設備如送、放、收料機損壞,空氣管未裝或未開,沖床異常等,所造成的損壞。
(10)維修不當:該換而未換或螺絲未鎖緊或未按原狀復原而造成上述各點發生。
尺寸變異
(1)刀口磨耗:毛頭太大或尺寸變大(切外形);變小(沖孔);平面度不好。重新研磨或更換沖模。
(2)沒有引導:引導銷或其他定位裝置沒有作用,送料機沒有放鬆或引導銷徑不ì,無法矯正引導。定位塊磨損,送距過長。
(3)沖模太短:彎度變大,倒角不夠,成形不完全。
(4)逃孔不夠:受擠壓或括傷或變形。清理逃孔或加大逃孔和深度。
(5)頂出不夠:送料不順、料條彎曲、脫料不佳、上模拉料、加長頂出。
(6)頂出不當:頂料銷配製不當,彈簧力不適當或頂出過長。調整彈力或改變位置或銷數量;銷磨短配合。
(7)導料不佳:導料板長度不ì或導料間隙太大,或模和放料機偏斜或模與送料機距太長。
(8)下料變形:部份彎曲件不能容許料重疊,須每次落下,或碟形應變可用壓力墊或剪斜à克服。
(9)彎曲變形:上彎彎處擠料;近接孔受拉力變形,受力不均彎à傾斜沖頭不夠長。
(10)沖剪變形:材料扭曲不平,尺寸增大或偏心不對稱。
(11)撞擊變形:製品吹出氣壓太強或重力落下撞擊變形。
(12)浮屑擠壓:廢料上浮或細屑留在模面或異物等擠壓變異。
(13)材料不當:料寬或板厚,材質或材料硬度不適當,也會產生不良。
(14)設計不佳:工程安排不好,間隙設定不良,除非變更設計,否則難以克服。

B. 注塑產品變形怎麼解決

變形的問題:首先要了解澆口的設置、形狀、尺寸這是關鍵因素,然後是工藝參數。其原因有:(內容很多,略)
(1)分子取向不均衡
(2)冷卻不當
(3)模具澆注系統不合理
(4)模具脫模及排氣系統設計不合理
(5)工藝操作不當
排除方法:
(1)模具溫度太高或冷卻不足。應適當降低模具溫度或延長冷卻時間,對於細長塑件可採取胎具固定後冷卻的方法。
(2)冷卻不均勻。應改善模具的冷卻系統,保證塑件冷卻均勻。
(3)澆口選型不合理。應針對具體情況,選擇合理的澆口形式。一般情況下,可採用多點式澆口。
(4)模具偏芯。應進行檢查和校正。
氣穴缺陷分析及排除方法:
(1)成型條件控制不當
(2)模具缺陷
(3)原料不符合使用要求

C. 雲母片沖壓模具脫料困難怎麼辦

上模應該有脫料板或在下模上裝檔料板,脫料板底部墊上橡膠就能將廢料彈下來,可能是墊的橡膠太軟,所以脫不下來。

D. 沖壓模具在折彎90度時,角度大了或小了怎麼修。。

角度大小可以用調節行程來改變,大了要加大壓力,行程下調。小了要減小壓力,行程上調。折彎90度總會有R角,大小不等而已,R越大反彈越大。

E. 塑料模具維修常見方法。

摘要 判斷故障,分析要點。

F. 五金模具的維修有哪些技巧

模具的維護要領:

1、連續模的維護,須做到細心、耐心、按部就班,切忌盲目從事。因故障修模時需附有料帶,以便問題的查詢。打開模具,對照料帶,檢查模具狀況,確認故障原因,找出問題所在,再進行模具清理,方可進行拆模。拆模時受力要均勻,針對脫料彈簧在固定板與卸料板之間和卸料彈簧直接頂在內導柱上的模具結構,其脫料板的拆卸要保證脫平衡彈出,脫料板的傾斜有可能導致模具內凸模的斷裂。

2、凸凹模的維護:

(1)凸凹模拆卸時應留意模具原有的狀況,以便後續裝模時方便復原,有加墊或者移位元的要在零件上刻好墊片的厚度並做好記錄。更換凸模要試插脫料塊、凹模是否順暢,並試插與凹模間隙是否均勻,更換凹模也要試插與沖頭間隙是否均勻。

(2)針對修磨凸模後凸模變短需要加墊墊片達到所需要的長度 應檢查凸模有效長度是否足夠。更換已斷凸模要查明原因,同時要檢查相對應的凹模是否有崩刃,是否需要研磨刃口。組裝凸模要檢查凸模與固定塊或固定板之間是否間隙足夠,有壓塊的要檢查是否留有活動餘量。

(3)組裝凹模應水平置入,再用平鐵塊置如凹模面上用銅棒將其輕敲到位,切不可斜置強力敲入,凹模底部要倒角。裝好後要檢查凹模面是否與模面相平。

(4)凸模凹模以及模芯組裝完畢後要對照料帶做必要檢查,各部位是否裝錯或裝反,檢查凹模和凹模墊塊是否裝反,落料孔是否堵塞,新換零件是否需要偷料,需要偷料的是否足夠,模具需要鎖緊部位是否鎖緊。注意做脫料板螺絲的鎖緊確認,鎖緊時應從內至外,平衡用力交叉鎖緊,不可先鎖緊某一個螺絲再鎖緊另一個螺絲,以免造成脫料板傾斜導致凸模斷裂或模具精度降低。

3、脫料板的維護:

(1)脫料板的拆卸可先用兩把起子平衡撬起,再用雙手平衡使力取出。遇拆卸困難時,應檢查模具內是否清理干凈,鎖緊螺絲是否全部拆卸,是否應卡料引起的模具損傷,查明原因再做相應處理,切不可盲目處置。

(2)組裝脫料板時先將凸模和脫料板清理乾凈,在導柱和凸模導入處加潤滑油,將其平穩放入,再用雙手壓到位,並反復幾次。如太緊應查明原因(導柱和導套導向是否正常,各部位是否有損傷,新換凸模是否能順利過脫料板位置是否正確,),查明原因再做相應處理。固定板有壓塊的要檢查脫料背板上脫料是否足夠。

(3)脫料板與凹模間的材料接觸面,長時間沖壓產生壓痕(脫料板與凹模間容料間隙一般為料厚減0.03-0.05mm,當壓痕嚴重時,會影響材料的壓制精度,造成產品尺寸異常、不穩定等,需對脫料鑲塊和脫料板進行維修或重新研磨。等高套筒應作精度檢查,它不等高時會導致脫料板傾斜,其精密導向、平穩彈壓功能將遭到破壞,須加以維護。

4、導向部位檢查:

(1)導柱、導套配合間隙如何,是否有燒傷或磨損痕跡,模具導向的給油狀態是否正常,應作檢查。導向件的磨損及精度的破壞,使模具的精度降低,模具的各個部位就會出現問題,故必須作適當保養以及定期的更換。

(2)檢查導料件的精度,若導料梢(正釘)磨損,已失去應有的料帶導正精度及功能,必須進行更換。檢查彈簧狀況(脫料彈簧和頂料彈簧等),看其是否斷裂,或長時間使用雖未斷裂,但已疲勞失去原有的力度,必須作定期的維護、更換,否則會對模具造成傷害或生產不順暢。

G. 塑膠模具開模不平衡,該怎麼修理

一、塑料製品充填不滿
1、成因:主要是缺料和注射壓力與速度不妥(包括阻力造成壓力過於耗損)。
2、解決措施:
(1)機台方面:機台的塑化量或加熱功率不定,應選用塑化量與加熱功率大的機台;螺桿與料筒或過膠頭等的磨損造成回料而出現實際充模量不中;熱電偶或發熱圈等加熱系統故障造成料筒的實際溫度過低;注射油缸的密封元件磨損造成漏油或迴流,而不能達到所需的注射壓力;射嘴內孔過小或射嘴中心度調節不當造成阻力過大而使壓力消耗。
(2)模具方面:①模具局部或整體的溫度過低造成入料困難,應適當提高模溫;②模具的型腔的分布不平衡。製件壁厚過薄造成壓力消耗過磊而且充模不力。應增加整個製件或局部的壁厚或可在填充不足處的附近,設置輔助流或澆口解決。③模具的流道過小造成壓力損耗;過大時會出現射膠無力;過於粗糙都會造成製件不滿。應適當設置流道的大小,主流道與分流道,澆口之間的過渡或本身的轉彎處應用適當的圓弧過渡。④模具的排氣不良。進入型腔的料受到來不及排走的氣體壓力的阻擋而造成充填不滿。可以充分利用螺桿的縫隙排氣或降低鎖模力利用分型面排氣,必要時要開設排氣溝道或氣孔。
(3)製件不滿反復出現的原因:①塑料原料粒度大小懸殊不均時會使加料份量不定。②螺桿的過膠頭、過膠圈及過膠墊圈的磨損過大,使熔料可能在螺桿處經與料筒內之間滑行及迴流造成不滿。③入流口的冷卻系統失效,使下料量不穩定。④料筒調定的注料量不足,即緩沖墊過小會使射料時多時少而出現製件不滿。
二、飛邊
1、成因:又稱溢邊、披鋒、毛刺等,大多發生在模具的分合位置上,如動模和靜模的分型面,滑塊的滑配部位、鑲件的絕隙、頂桿孔隙等處,飛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模具或機台鎖模力失效造成。
2、解決措施:
(1)機台的最高鎖模力不夠應選用鎖模力夠的機台。鎖模機鉸磨損或鎖模油缸密封元件磨損出現滴油或迴流而造成鎖模力下降。加溫系統失控造成實際溫度過高應檢查熱電偶、加熱圈等是否有問題。
(2)模具方面:①模具型腔分布不衡或平行度不夠造成受力不平衡而造成局部飛邊,局部不滿,應在不影響製件完整性前提下流道應盡量安置在質量對稱中心。②模具中活動構件、滑動型芯受力不平衡時會造成飛邊。③模具排氣不良時受壓的空氣會使模的分型面脹開而出現飛邊,應開設良好的排氣系統,或在分型面上挖排氣溝。
(3)原料方面:塑料的流動性過大,或加太多的潤滑劑,應適當降低壓力、速度、溫度等,減小潤滑劑的使用量,必要時要選用流動性低的塑料。
(4)加工、調整方面:①設置的溫度、壓力、速度過高,應採用分段注射。注射時間、保壓時間、加料量過多都會造成飛邊。②調節時,鎖模機鉸未伸直,或開、鎖模時調模螺母經常會動而造成鎖模力不足出現飛邊。③調節頭與二極的平行度不夠或調節的系統壓力過大。
(5)飛邊反復出現的原因:①塑料原料粒度大小懸殊不均時會使加料份量不定。②螺桿的過膠頭、過膠圈及過膠墊圈的磨損過大,使熔料可能在螺桿處經與料筒內之間滑行及迴流造成飛邊。③入流口的冷卻系統失效,使下料量不穩定。④料筒調定的注料量不足,即緩沖墊過小會使射料時多時少而出現飛邊。
三、澆口區域缺陷
(一)光芒線
1、成因:在垂直製件方向的點澆口設計中,注塑時製件表面出現了以澆口為中心的由不同顏色深度和光澤組成的輻射系統,稱為光芒線。大體有三種表現,即深色底暗色線,暗色底深色線及在澆口周圍暗色線密而發白。這類缺陷大多在注制聚苯乙烯與改性聚苯乙烯混合料時出現,與下列因素有關:兩種料在流變性、著色性等方面有差異,澆注系統平流層與紊流層流速和受熱狀況有差異;塑料因熱分解而生成燒焦絲;塑料進模時氣態物質的干擾。
2、解決措施:
(1)採用混合塑料時,要混合好塑料,塑料的顆粒大小要相同與均勻。
(2)塑料和著色劑要混合均勻,必要時要加入適當分散劑,用機械混合。
(3)塑化要完全,機台的塑化性能要良好。
(4)降低注射壓力與速度、縮短注射和保壓時間,同時提高模溫,提高射嘴溫度,同時減少前爐溫度。
(5)防止塑料的降解而造成粘性增大的熔料及焦化物質:如注意螺桿與料筒是否磨損而存在死角,或加溫系統失控,加工操作不當造成塑料長期加熱而分解。可以通過拋光螺桿和料筒前端的內表面。
(6)改進澆口設計,如放大澆口直徑,改變澆口位置,將澆口改成圓角過渡,試對澆口進行局部加熱,在流道端添加冷料井。
(二)冷料斑
1、成因:冷料斑主要是指製件近澆口處帶有霧色或亮色的斑紋或從澆口出發的宛如若蚯蚓貼在上面的彎曲疤痕,它們由進入型腔的塑料前鋒或因過分的保壓作用而後來擠進型腔的冷料造成,前鋒料因為射咀或流道的冷卻作用傳去熱量,在進入型腔前部分被冷卻固化,當通過狹窄的澆口而擴張注入型腔時,形成熔體破裂,緊接著又被後來的熱熔料推擁,於是就成了冷料斑。
2、解決措施:
(1)冷料井要開設好。還要考慮澆口上的形式、大小和位置,防止料的冷卻速度懸殊。
(2)射嘴中心度要調好,射咀與模具入料上的配合尺寸要設計好,防止漏料或造成有冷料被帶入型腔。
(3)模具排氣度良好。氣體的干擾會使澆口出現混濁性的斑紋。
(4)提高模溫。減慢注射速度,增大注射壓力,減低保壓與注射時間,減低保壓壓力。
(5)乾燥好塑料。少用潤滑劑,防止粉料被污染。
四、收縮凹陷
1、機台方面:
(1)射嘴孔太大造成融料迴流而出現收縮,太小時阻力大料量不足出現收縮。
(2)鎖模力不足造成飛邊也會出現收縮,應檢查鎖模系統是否有問題。
(3)塑化量不足應選用塑化量大的機台,檢查螺桿與料筒是否磨損。
2、模具方面:
(1)製件設計要使壁厚均勻,保證收縮一致。
(2)模具的冷卻、加溫系統要保證各部份的溫度一致。
(3)澆注系統要保證通暢,阻力不能過大,如主流道、分流道、澆口的尺寸要適當,光潔度要足夠,過渡區要圓弧過渡。
(4)對薄件應提高溫度,保證料流暢順,對厚壁製件應降低模溫。
(5)澆口要對稱開設,盡量開設在製件厚壁部位,應增加冷料井容積。
3、塑料方面:
結晶性的塑料比非結晶性塑料收縮歷害,加工時要適當增加料量,或在塑料中加成換劑,以加快結晶,減少收縮凹陷。
4、加工方面:
(1)料筒溫度過高,容積變化大,特別是前爐溫度,對流動性差的塑料應適當提高溫度、保證暢順。
(2)注射壓力、速度、背壓過低、注射時間過短,使料量或密度不足而收縮壓力、速度、背壓過大、時間過長造成飛邊而出現收縮。
(3)加料量即緩沖墊過大時消耗注射壓力,過小時,料量不足。
(4)對於不要求精度的製件,在注射保壓完畢,外層基本冷凝硬化而夾心部份尚柔軟又能頂出的製件,及早出模,讓其在空氣或熱水中緩慢冷卻,可以使收縮凹陷平緩而不那麼顯眼又不影響使用。
五、銀紋(包括表面氣泡和內部氣孔)
造成缺陷的主要原因是氣體(主要有水汽、分解氣、溶劑氣、空氣)的干擾。
1、機台方面:
(1)料筒、螺桿磨損或過膠頭、過膠圈存在料流死角,長期受熱而分解。
(2)加熱系統失控,造成溫度過高而分解,應檢查熱電偶、發熱圈等加熱元件是否有問題。螺桿設計不當,造成個解或容易帶進空氣。
2、模具方面:
(1)排氣不良。
(2)模具中流道、澆口、型腔的磨擦阻力大,造成局部過熱而出現分解。
(3)澆口、型腔分布不平衡,冷卻系統不合理都會造成受熱不平衡而出現局部過熱或阻塞空氣的通道。
(4)冷卻通路漏水進入型腔。
3、塑料方面:
(1)塑料濕度大,添加再生料比例過多或含有有害性屑料(屑料極易分解),應充分乾燥塑料及消除屑料。
(2)從大氣中吸潮或從著色劑吸潮,應對著色劑也進行乾燥,最好在機台上裝乾燥器。
(3)塑料中添加的潤滑劑、穩定劑等的用量過多或混合不均,或者塑料本身帶有揮發性溶劑。混合塑料受熱程度難以兼顧時也會出現分解。
(4)塑料受污染,混有其它塑料。
4、加工方面:
(1)設置溫度、壓力、速度、背壓、熔膠馬達轉速過高造成分解,或壓力、速度過低,注射時間、保壓不充分、背壓過低時,由於未能獲得高壓而密度不足無法熔解氣體而出現銀紋,應設置適當的溫度、壓力、速度與時間及採用多段注射速度。
(2)背壓低、轉速快易使空氣進入料筒,隨熔料進入模具,周期過長時融料在料筒內受熱過長而出現分解。
(3)料量不足,加料緩沖墊過大,料溫太低或模溫太低都影響料的流動和成型壓力,促使氣泡的生成。
六、顏色及光澤缺陷(表面暗色光澤差)
正常情況下,製件表面具有的光澤主要由塑料的類型、著色劑及模面的光潔度所決定。造成不良情況的原因及解決方法如下:
1、模具光潔度差,型腔表面有銹跡等,模具排氣不良。
2、模具的澆注系統有缺陷,應增大冷料井,增大流道、拋光主流道、分流道和澆口。
3、料溫與模溫偏低,必要時可用澆口局部加熱辦法。
4、加工壓力過低、速度過慢、注射時間不足、背壓不足,造成密實性差而使表面暗色。
5、塑料要充分塑化,但要防止料的降解,受熱要穩定,冷卻要充分,特別是厚壁的。
6、防止冷料進入製件,必要時改用自鎖式彈簧或降低噴嘴溫度。
7、使用的再生料過多,塑料或著色劑質量差,混有水汽或其它雜質,使用的潤滑劑質量差。
8、鎖模力要足夠。
七、顏色不均
原因及解決方法如下:
1、著色劑擴散不良,這種情況往往使澆口附近出現花紋。
2、塑料或著色劑熱穩定性差,要穩定製件的色調,一定要嚴格固定生產條件,特別是料溫、料量和生產周期。
3、對結晶型塑料,盡量使製件各部分的冷卻速度一致,對於壁厚差異大的製件,可用著色劑來掩蔽色差,對於壁厚較均勻的製件要固定好料溫和模溫。
4、製件的造型和澆口形式,位置對塑料充填情況有影響,使製件的某些局部產生色差,必要時要進行修改。
八、白霜
有些聚苯乙烯類製件,在脫模時,會在靠近分型面的局部表面發現附著一層薄薄的白霜樣物質,大多經拋光後能除去。這些白霜樣物質同樣會附在型腔表面,這是由於塑料原料中的易揮發物或可溶性低分子量的添加劑受熱後形成氣態,從塑料熔體釋出,進入型腔後被擠迫到靠近有排氣作用的分型面附近,沉澱或結晶出來。這些白霜狀的粉末和晶粒粘附在模面上,不單會刮傷下一個脫模製件,次數多了還將影響模面的光潔度。不溶性填料和著色劑大多與白霜的出現無關。白霜的解決方法:加強原料的乾燥,降低成型溫度,加強模具排氣,減少再生料的摻加比例等,在出現白霜時,特別要注意經常清潔模面。
九、白邊
白邊是改性聚乙烯和有機玻璃特有的注射缺陷,大多出現在靠近分型面的製件邊緣上。白邊是由無數與料流方向垂直的拉伸取向分子和它們之間的微細距離組成的集合體。在白邊方向上尚存在高分子連接相,因而白邊還不是裂縫,在適當的加熱下,有可能使拉伸取向分子回復自然捲曲狀態而使白邊消退。
解決措施:
1、生產過程注意保持模板分型面的緊密吻合,特別是型腔周圍區域,一定要處於真正充分的鎖模力下,避免縱向和橫向脹模。
2、降低注射壓力、時間和料量,減少分子的取向。
3、在模面白邊位置塗油質脫模劑,一方面使這個位置不易傳熱,高溫時間維持多一些,另一方面使可能出現白邊受到抑制。
4、改進模具設計。如採用彈性變形量較小的材料製作模具,加強型腔側壁和底板的機械承載力,使之足以承受注射時的高壓沖擊和工作過程溫度的急劇升高,對白邊易發區給予較高的溫度補償,改變料流方向,使型腔內的流動分布合理。
5、考慮換料。
十、色條、色線、色花
這是採用色母粒著色的塑料製件較常出現的問題,雖然色母粒著色在色型穩定性、色質純度和顏色遷移性等方面均優於乾粉著色、染漿著色,但分配性,亦即色粒在稀釋塑料在混合均勻程度卻相對較差,製成品自然就帶有區域性色澤差異。
解決措施:
1、提高加料段溫度,特別是加料段後端的溫度,使其溫度接近或略高於熔融段溫度,使色母粒進入熔融段時盡快熔化,促進與稀釋均勻混合,增加液態混合機會。
2、在螺桿轉速一定的情況下,增加背壓壓力使料筒內的熔料溫度、剪切作用都得到提高。
3、修改模具,特別澆注系統,如澆口過寬,融料通過時,紊流效果差,溫度提升不高,於是就不均勻,色帶模腔,應予改窄。
十一、生產緩慢
造成的原因及解決方法如下:
1、塑料溫度、模具溫度高,造成冷卻時間長。
2、熔膠時間長。應降低背壓壓力,少用再生料防止架空,送料段冷卻要充分。
3、機台的動作慢。可從油路與電路調節使之適當加快。
4、模具的設計要方便脫模,盡量設計成全自動操作。
5、製作壁厚過大,造成冷卻時間過長。
6、噴嘴流涎,妨礙正常生產。應採用自鎖式射嘴,或降低射嘴溫度。
7、料筒供熱量不足。應換用塑化容量大的機台或加強對料的預熱。
十二、開裂
開裂,包括製件表面絲狀裂紋、微裂、頂白、開裂及因製件粘模、流道粘模而造成或創傷危機,按開裂時間分脫模開裂和應用開裂。具體分析如下:
1、加工方面:
(1)加工壓力過大、速度過快、充料愈多、注射、保壓時間過長,都會造成內應力過大而開裂。
(2)調節開模速度與壓力防止快速強拉製件造成脫模開裂。
(3)適當調高模具溫度,使製件易於脫模,適當調低料溫防止分解。
(4)預防由於熔接痕,塑料降解造成機械強度變低而出現開裂。
(5)適當使用脫模劑,注意經常消除模面附著的氣霧等物質。
(6)製件殘余應力,可通過在成型後立即進行退火熱處理來消除內應力而減少裂紋的生成。
2、模具方面:
(1)頂出要平衡,如頂桿數量、截面積要足夠,脫模斜度要足夠,型腔面要有足夠光滑,這樣才防止由於外力導致頂出殘余應力集中而開裂。
(2)製件結構不能太薄,過渡部份應盡量採用圓弧過渡,避免尖角、倒角造成應力集中。
(3)盡量少用金屬嵌件,以防止嵌件與製件收縮率不同造成內應力加大。
(4)對深底製件應設置適當的脫模進氣孔道,防止形成真空負壓。
(5)主流道足夠大使澆口料未來得及固化時脫模,這樣易於脫模。
(6)主流道襯套與噴嘴接合應當防止冷硬料的拖拉而使製件粘在定模上。
3、材料方面:
(1)再生料含量太高,造成製件強度過低。
(2)濕度過大,造成一些塑料與水汽發生化學反應,降低強度而出現頂出開裂。
(3)材料本身不適宜正在加工的環境或質量欠佳,受到污染都會造成開裂。
4、機台方面:注塑機塑化容量要適當,過小塑化不充分未能完全混合而變脆,過大時會降解。
十三、製件尺寸不穩定
製件尺寸變化,本質上是塑料不同收縮程度所造成的。凡是料溫、模具、壓力、生產周期變化不定的操作,都將導致製件尺寸的變化,尤其是結晶度較大的PP、PE、尼龍等是如此。具體分析如下:
1、機台方面:
(1)塑化容量不足應選用塑化容量大的機台。
(2)供料不穩定,應檢查機台的電壓是否波動,注射系統的元件是否磨損或液壓閥方面是否有問題。
(3)螺桿轉速不穩定,應檢查馬達是否有故障,螺桿與料筒是否磨損,液壓閥是否卡住,電壓是否穩定。
(4)溫度失控,比例閥、總壓力閥工作不正常,背壓不穩定。
2、模具方面:
(1)要有足夠的模具強度和剛性,型腔材料要採用耐磨材料。
(2)尺寸精度要求很高時,盡量不採用一模多腔形式。
(3)頂出系統、澆注系統、冷卻系統要設置合理,保證生產條件的穩定。
3、塑料方面:
(1)新料與再生料的混合要一致。
(2)乾燥條件要一致,顆粒要均勻。
(3)選料時充分考慮收縮率對尺寸精度的影響。
4、加工方面:
(1)塑料加工溫度過低,應提高溫度,因為溫度越高,尺寸收縮越小。
(2)對結晶型塑料,模具溫度要低些。
(3)成型周期要保持穩定,不能過大的波動。
(4)加料量即射膠量要穩定。
十四、熔接縫
熔融塑料在型腔中由於遇到嵌件孔洞、流速不連貫的區域、充模料流中斷的區域而以多股形式匯合時,因不能完全熔合而產生線性的熔接縫。此外在發生澆口噴射充模也會生成熔接縫,熔接縫處的強度等性能很差。具體分析如下:
1、加工方面:
(1)注射壓力、速度過低,料筒溫度、模溫過低,造成進入模具的融料過早冷卻而出現熔接縫。
(2)注射壓力、速度過高時,會出現噴射而出現熔接縫。
(3)應增加轉速,增加背壓壓力使塑料粘度下降,密度增加。
(4)塑料要乾燥好,再生料應少用,脫模劑用量太多或質量不好也會出現熔接縫。
(5)降低鎖模力,方便排氣。
2、模具方面:
(1)同一型腔澆口過多,應減少澆口或對稱設置,或盡量靠近熔接縫設置。
(2)熔接縫處排氣不良,應開設排氣系統。
(3)澆道過大、澆注系統尺寸不當,澆口開設盡量避免熔體在嵌件孔洞周圍流動,或盡量少用嵌件。
(4)壁厚變化過大,或壁厚過薄,應使製件的壁厚均勻。
(5)必要時應在熔接縫處開設熔合井使熔接縫脫離製件。
3、塑料方面:
(1)對流動性差或熱敏性的塑料應適當添加潤滑劑及穩定劑。
(2)塑料含的雜質多,必要時要換質量好的塑料。
十五、翹曲(變形、彎曲、扭曲)
由於塑料成型時流動方向的收縮率比垂直方向的大,使製件各向收縮率不同而翹曲,又由於注射充模時不可避免地在製件內部殘留有較大的內應力而引起翹曲,這些都是高應力取向造成的變形的表現。所以從根本上說,模具設計決定了製件的翹曲傾向,要通過變更成型條件來抑制這種傾向是十分困難的,最終解決問題必須從模具設計和改良著手。具體分析如下:
1、模具方面:
(1)製件的厚度、質量要均勻。
(2)冷卻系統的設計要使模具型腔各部分溫度均勻,澆注系統要使料流對稱避免因流動方向、收縮率不同而造成翹曲,適當加粗較難成型部份的分流道、主流道,盡量消除型腔內的密度差、壓力差、溫度差。
(3)製件厚薄的過渡區及轉角要足夠圓滑,要有良好的脫模性,如增加脫模余度,改善模面的拋光,頂出系統要保持平衡。
(4)排氣要良好。
(5)增加製件壁厚或增加抗翹曲方向,由加強筋來增強製件抗翹曲能力。
(6)模具所用的材料強度不足。
2、塑料方面:
結晶型比非結晶型塑料出現的翹曲變形機會多,加之結晶型塑料可利用結晶度隨冷卻速度增大而降低,收縮率變小的結晶過程來矯正翹曲變形。
3、加工方面:
(1)注射壓力太高,保壓時間太長,熔料溫度太低速度太快會造成內應力增加而出現翹曲變形。
(2)模具溫度過高,冷卻時間過短,使脫模時的製件過熱而出現頂出變形。
(3)在保持最低限度充料量下減少螺桿轉速和背壓降低密度來限制內應力的產生。
(4)必要時可對容易翹曲變形的製件進行模具軟性定形或脫模後進行退米處理。
十六、變色和焦化或黑點
主要原因是塑料或添加的紫外線吸收劑、防靜電劑等在料筒內過熱分解,或在料筒內停留時間過長而分解、焦化,再隨同熔料注入型腔形成。
1、機台方面:
(1)由於加熱控制系統失控,導致料筒過熱造成分解變黑。
(2)由於螺桿或料筒的缺陷使熔料卡入而屯積,經受長時間固定加熱造成分解。應檢查過膠頭套件是否磨損或裡面是否有金屬異物。
(3)某些塑料如ABS在料筒內受到高熱而交聯焦化,在幾乎維持原來顆粒形狀情形下,難以熔融,被螺桿壓破碎後夾帶進入製件。
2、模具方面:
(1)模具排氣不衣,易燒焦,或澆注系統的尺寸過小,剪切過於歷害造成焦化。
(2)模內有不適當的油類潤滑劑、脫模劑。
3、塑料方面:
塑料揮發物過多,濕度過大,雜質過多,再生料過多,受污染。
4、加工方面:
(1)壓力過大,速度過高,背壓過大,轉速過快都會使料溫分解。
(2)應定期清潔料筒,清除比塑料耐性還差的添加劑。
十七、腫脹和鼓泡
有些塑料製件在成型脫模後,很快在金屬嵌件的背面或在特別厚的部位出現腫脹或鼓泡。這是因為未完全冷卻硬化的塑料在內壓罰的作用下釋放氣體膨脹造成。
解決措施:
1、有效的冷卻。降低模溫,延長開模時間,降低料的乾燥與加工溫度。
2、降低充模速度,減少成形周期,減少流動阻力。
3、提高保壓壓力和時間。
4、改善製件壁面太厚或厚薄變化大的狀況。

十八、透明製件缺陷
聚苯乙烯、有機玻璃的透明製件,有時候透過光線可以看到一些閃閃發光的細絲般的銀紋。這些銀紋又稱熔斑或裂紋。這是由於拉應力的垂直方向產生了應力,使用權聚合物分子發重型流動取向而與未取向部分折完率差異表現出來。
解決方法:
1、消除氣體及其它雜質的干擾,對塑料充分乾燥。
2、降低料溫,分段調節料筒溫度,適當提高模溫。
3、增加註射壓力,降低注射速度。
4、增加或減少預塑背壓壓力,減少螺桿轉速。
5、改善流道及型腔排氣狀況。
6、清理射嘴、流道和澆口可能的堵塞。
7、縮短成型周期,脫模後可用退火方法消除銀紋:對聚苯乙烯在78℃時保持15分鍾,或50℃時保持1小時,對聚碳酸酯,加熱到160℃以上保持數分鍾。
十九、氣泡(真空泡)
氣泡的氣體十分稀薄屬於真空泡。一般說來,如果在開模瞬間已發現存在氣泡是屬於氣體干擾問題。真空泡的形成是由於充注進塑料不足或壓力較低。在模具的急劇冷卻作用下,與型腔接角的燃料牽拉,造成體積損失的結果。
解決措施:
1、提高注射能量:壓力、速度、時間和料量,並提高背壓,使充模豐滿。
2、增加料溫流動順暢。降低料溫減少收縮,適當提高模溫,特別是形成真空泡部位的局部模溫。
3、將澆口設置在製件厚的部份,改善噴嘴、流道和澆口的流動狀況,減少壓務的消耗。
4、改進模具排氣狀況。
二十、低光潔度,表面光澤差
有兩個主要原因影響整體透明度一是模面拋光不好,二是熔料過早冷卻。
解決方法:
1、增加料溫,注射壓力與速度,特別是模溫。模溫對光澤有顯著的影響。
2、改善澆口的位置,注意料流通暢。
3、防止塑料的降解或塑化不完全。
4、增長模內冷卻時間,保壓時間也應加長一些。
5、防止氣體的干擾。
二十一、震紋(波紋)
PS等剛性塑料製件在其澆口附近的表面,以澆口為中心的形成密集的波紋。在時稱為震紋。產生原因是熔體粘度過大而以滯流形式充模時,前端的料一接觸到型腔表面便很快冷凝收縮起來,而後來的熔料又脹開已收縮的冷料繼續前進過程的不斷交替使料流在前進中形成了表面震紋。
解決方法:
1、提高料筒溫度特別是射嘴溫度,還應提高模具溫度。
2、提高注射壓力與速度,使其快速充模型腔。
3、改善流道、澆口尺寸,防止阻力過大。
4、模具排氣要良好,要設置足夠大的冷料井。
5、製件不要設計得過於薄。
二十二、泛白、霧暈
這是由於氣體或空氣中的雜質的污染而出現的缺陷。
解決方法:
1、消除氣體的干擾,就意防止雜質的污染。
2、提高料溫與模溫,分段調節料筒溫度,但要防止溫度過高而分解。
3、增加註射壓力,延長保壓時間,提高背壓。
二十三、白煙、黑斑
在PS透明製件上,透過光線時會顯現一縷白煙狀物,位置與大小飄忽不定。這主要是由於塑料在料筒中局部過熱分解形成,有時白煙會變焦黃,甚至成為黑斑。
解決方法:
1、降低料溫,縮短料在料筒里邊停留的時間,降低轉速與背壓。
2、注意檢查螺桿與料筒的配合精度,檢查過膠頭等是否磨損。
3、少用再生料、篩除有害性的屑料。消除料筒及原料中的異種塑料的污染。
二十四、製件出現分層剝離
原因及排除方法:
1、料溫太低、模具溫度太低,造成內應力與熔接縫的出現。
2、注射速度太低,應適當減慢速度。
3、背壓太低。
4、原料內混入異料雜質,應篩除異料或換用新料。
二十五、主流道粘模
原因及排除方法:
1、冷卻時間太短,主流道尚未凝固。
2、主流道斜度不夠,應增加其脫模斜度。
3、主流道襯套與射嘴的配合尺寸不當造成漏流。
4、主流道粗糙,主流道無冷卻井。 5、射嘴溫度過低,應提高溫度。

H. 注塑模具澆口脫料困難怎麼辦

在西諾注塑模具分型面上增設高強度的定位鍵,四面各一個,最簡便有效的是採用圓柱鍵。導柱孔與分模面的垂直度至關重要。在加工時,採用動、定模對准位置夾緊後,在鏜床上一次鏜完,這樣可保證動、定模孔的同心度,並使垂直度誤差最小。

I. 五金模具常見問題及處理方法

設計技巧

閱讀全文

與模具脫料彎了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鞏義森方管件有限公司 瀏覽:890
1500平廠房用多少鋼材 瀏覽:916
不銹鋼項目增項說明怎麼寫 瀏覽:766
猛鋼和碳鋼有什麼區別 瀏覽:298
高層陽台玻璃5毫米雙層鋼化安全嗎 瀏覽:927
角磨機切割不銹鋼切片品牌哪個好 瀏覽:991
鋁合金與鐵合金內膽哪個好 瀏覽:478
4122是什麼鋼材 瀏覽:580
3ce口紅方管309怎麼樣 瀏覽:505
挖機在水泥地面上怎麼拾起鋼板 瀏覽:229
冬兵為什麼要殺鋼鐵俠爸爸 瀏覽:546
鋼板與不銹鋼延展性是什麼 瀏覽:393
五軸模具精密拋光機器多少錢 瀏覽:807
03鋼板一噸多少平方 瀏覽:630
2鋼板折彎間隙多少 瀏覽:52
焊接鋼管dg80是什麼意思 瀏覽:248
平鋪鋼筋怎麼算工程量 瀏覽:342
螺紋鋼在開票系統里選什麼鋼材 瀏覽:864
鈦合金鋼材多少錢一噸 瀏覽:362
哪裡有q345c方管 瀏覽:494